领导干部弱势心理来源初探
2011-12-24段冰冰
段冰冰
(中共辽宁省委党校,辽宁 沈阳 110004)
领导干部弱势心理来源初探
段冰冰
(中共辽宁省委党校,辽宁 沈阳 110004)
领导干部是一个特殊且备受关注的群体。从大众角度来看,他们是强势、优越的一群人。然而走近领导干部,你会发现,在领导干部的内心深处,也潜存着弱势心理的元素,甚至在调整不好时,领导干部有可能陷入弱势心理的泥潭。分析领导干部弱势心理的来源,我们发现,多重的压力、角色挫折感以及难以避免的腐败风险是领导干部弱势心理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原因。
领导干部;弱势心理;多重压力;角色挫折感;腐败风险
自古以来,官员都是一个备受中国人重视的群体,于是就有了古人立志考功名、学而优则仕的传统。今天的领导干部虽然很大程度上已经有别于古代的官员,但是在普通群众的眼里,领导干部仍然是一个神秘的群体,这个群体与强势、优越、特殊相关联,很少有人认同他们的弱势。然而,如果我们走近领导干部,你会发现,领导干部除了拥有特殊的身份、地位、权力之外,他们还时刻面临着各种复杂的心理考验,在这些心理考验面前,许多领导干部弱势心理就会逐渐呈现甚至形成巨大的心理困扰。
一、多重压力——弱势心理的奠基石
领导的过程就是施加影响的过程,通过这种影响力使被领导者能够心甘情愿、群策群力、积极努力地实现既定目标。领导工作的活动程序一般由决策——动员——指导——督促——检查——总结六个环节构成。此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对领导者是重大的考验。比如,决策失误,那就会全盘皆输;动员失败,领导意图就得不到被领导者的认同,想实现预期目标就难上加难,其他各个环节的工作也大抵如此,所以不难看出,领导角色举足轻重,是成败胜负的关键。俗语说“兵怂怂一个,将怂怂一窝”,领导工作的责任重大,领导者必须才能突出。重大的职责必然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尤其是在面临重要工作、特殊工作、应急工作的时候,其心理压力就可想而知了。
还有一种压力也是领导干部不得不承受的,那就是被关注的压力,而且这种被关注来自多个层面。被领导者会关注领导者,因为被领导者的切身利益与其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所以领导者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时时受到被领导者的关注;上级领导会关注领导者,因为上级要检查工作部署的落实情况,这实质上是对下级领导自身能力与工作绩效的考察;纪检监察部门会关注领导者,因为纪检部门的中心工作就是保证干部队伍的纯洁性,对领导干部进行监督与审查;新闻媒体会关注领导者,因为领导干部位高权重,新闻媒体的聚光灯时不时就会照耀在领导者的身上。所有这一切,使领导干部成为了一个焦点群体,虽然有耀眼的光环笼罩,但其间的心理压力之大是难以想象的。
除此之外,领导干部也和普通人一样,承载着相当的生活压力。在局外人的眼里,领导干部的薪金、福利是值得羡慕的,甚至人们还认同他们有“灰色收入”。所以,很少有人认为领导干部是为生活奔波的弱势群体。应该说,在领导干部群体中,他们的实际薪金收入存在着很大差异,确实在某些热门行业、权力部门存在着丰厚的收入,但是对于绝大多数领导干部来说,固定且透明的薪金就是他们应付生活的全部。这样的薪金水平虽摆脱了贫困,能够应付平淡的生活,但是,一旦生活中有个变数,恐怕就难以承担了,所以,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对未来生活隐性的恐惧和担忧是他们生活压力的重要部分。
在心理学中,制造或引发压力的东西就被称为压力源,中央国家机关职工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副组长史占彪认为,领导干部群体普遍拥有如下几大压力源,即工作压力、生活压力、组织压力和社会压力。在这些无法摆脱的压力面前,领导干部的弱势心理就会逐渐产生,我们也可以称其为弱势心理元素,当压力变大时,这些元素就会逐步累积、扩大,最终引发强烈的弱势心理反应。源源不断的压力是弱势心理产生的原始基石。
二、角色挫折感——弱势心理的强化剂
心理挫折是指人们在有目的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干扰而产生的心理状态。普通人有普通人的心理挫折,如生活、身体、家庭、婚姻等方面受阻后产生的心理感受。领导干部除了有普通人的心理挫折外,领导角色本身还会时常给领导干部带来特殊的角色挫折感。这种挫折感会令领导干部消极沉沦,进而强化他们的弱势心理。
(一)竞争带来的挫折
现代社会,竞争的压力无处不在,领导干部也不能幸免。分析领导干部的工作性质和群体人格,我们会发现领导干部是巨大竞争压力的承载者。就领导干部的工作性质而言,领导工作中蕴含的竞争成分更大。无论你是什么级别的领导,与你相同级别的人绝不会仅仅是你一个,所以,同等级别者都是竞争对手,部门越近似,竞争越激烈。没有一位领导干部可以处在竞争的态势之外,而且这种竞争既会随时相伴,也会于评比时集中显现,竞争无时无刻地令领导干部精神紧张;就领导干部的群体人格而言,“追求完美、高自尊、不易服输”是这个群体的典型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讲,领导干部更容易受到竞争结果的影响。竞争中的评比会清晰地将领导干部排成一队,排在前面,你就胜利了;排在后面,虽然你的付出与别人不相上下,你的工作绩效与同行相差无几,但从竞争的角度讲,你就失败了。失败后的领导干部会产生懊恼的情绪、目标受阻的沮丧,这就是心理挫折。如果不幸面临多次的失败,那么挫折感就会萦绕心头。
(二)升职受阻引发的挫折
凡是有提升可能的领导干部,大多都心存被提拔、被晋升的梦想,更有为数不少的领导干部甚至把升职看成自己人生价值、个人理想的唯一体现。晋升需求如果被把握适度,其实很大程度上可以理解为领导干部的进取心,它能够促使领导干部积极进取,努力工作。可是如果晋升需求过于强烈,而晋升可能又非常渺茫,那么这个矛盾就会引发领导干部的挫折感。对于中国目前的领导干部来说,晋升形势非常严峻,职位呈金字塔型分配,职务越高,位子越少。这就注定了绝大多数的领导干部到了一定级别之后就难于再晋升了。所以,升职受阻后的挫折感像一颗定时炸弹隐藏在多数领导干部的职业生涯之中,如果不能晋升又不能及时调整,那么挫折感就随时会被引爆。很多领导干部在做心理咨询的时候谈过这样的体会——“提干消息出来了,没有我的名字,心情低落极了”“听说那个还不如我的同事被提拔了,气愤极了”。甚至还有些领导干部晋升需求极强,已经达到了偏执的程度,这样的领导干部往往以升职为己任,不能正视自身的弱点,盲目认为自身升职条件具备,升职十拿九稳。这种情况下,一旦晋升失败,其所产生的绝望、沮丧、压抑、愤怒等挫折体验将会异常强烈,难于承受。
(三)班子内耗产生的挫折
班子内耗是领导集团内部经常出现的不利局面。其原因多样且复杂,与领导干部职责感模糊、角色意识淡漠、表现心理突出、心理敏感多疑、自控能力低下等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尽管班子内耗的情况上级最厌烦、下属最鄙视,可现实生活中不团结的领导班子还是为数不少,其典型状态就是你担心他打小报告,他担心你使绊子,有话不直说,办事打折扣。处于内耗之中的领导干部也是苦不堪言,他们曾有这样的表白,“我也不愿意班子出现这种局面,可是既入江湖,身不由己。”长期处于内耗状态的领导干部,其内心受扭曲关系的影响,越来越自负与偏执,他们既不自甘落败,也不握手言和,持续着这场没有硝烟的内部战争。领导干部在参与内耗的同时,他们心里也十分清楚,在上级领导和下级群众的眼里,他们是自私自利者,他们是心胸狭隘者,他们是不被推崇的人,可是,现实工作中的他们又骑虎难下,不得不硬着头皮坚持内耗。这种内在认知与外在行为的矛盾很容易导致领导干部在参与内耗的过程中郁郁寡欢、焦虑不安,甚至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从心理分析的视角看,参与内耗的过程就是挫折体验相伴的过程。
(四)工作矛盾激化导致的挫折
领导干部开展工作,打开局面需要魄力。魄力是什么?说得直白一点,除了雷厉风行的领导风格和机敏迅捷的应对能力之外,魄力就是“惹人”,就是难题能难解,硬题肯硬碰的气魄和力度。所以,我们能够预见,凡是有魄力、肯做事的领导几乎都无法回避尖锐的矛盾,在组织处理、人事调动、扩建搬迁等敏感而重大的工作面前,有作为的领导干部必定处于矛盾的尖峰。当某个尖锐矛盾无法化解的时候,以下的心理反应就有可能成为领导干部的挫折体验:矛盾——结怨——麻烦——防不胜防——愤怒——沮丧——失望!这个心理链条看似神秘,但它在现实生活中却时常发生。比如,当领导干部因工作原因与某下属产生了无法调和的矛盾时,下属就有可能结怨于领导个人,如果矛盾进一步升级,结怨者就会产生报复的心理,怨结得越深,报复心就越强。下属的报复水平越高,领导干部的心理体验链条就会越复杂。存心报复的下属会通过各种渠道调查领导干部的违法违纪行为,搜集违法违纪证据,今天到上级部门告状,明天到纪检部门投诉,既不是匿名,又有证据,纪检机关就不得不查,结果小事有一点,大事沾边儿。按时下干部群众的通常心理,纪检部门一介入,那就是干部“有事”了;如果连来两次或两次以上,那这个干部就没有前途了。因此,这一串报复行动下来,领导干部的心理压力是可想而知的。矛盾是工作引发的,而承担上述报复后果的却是领导干部自己,所以,在这种工作矛盾的压力下,在上述心理体验链条的折磨下,领导干部很容易灰心、犹豫、懊恼。
(五)亲情恩怨引起的心理挫折
各种情感编织起来的关系圈是人们生活中很重要一部分,多数时候它能够满足人亲和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但与此同时,由于多样且复杂的感情交织其中,这个情感系统有时候也会是人类烦恼的滋生地。领导干部作为一定权力的拥有者,他们的情感系统注定会更为复杂,规则与情感的较量充斥在日常生活中,稍有不慎就会陷入亲情恩怨的纠葛之下。按照中国人的文化传承,人情关系面子网是最基本的社会资源,攀人情、搭关系是社会活动的主要方式,这种模式虽然非主流,却是公众认可的潜规则和熟套路。而所谓的“情”正是这种模式的核心理念。它要求人们重“情”轻“理”。当有人冷落“情”的时候,人们就会排斥他、孤立他、怨恨他甚至远离他。领导干部因其具有权力的支配能力,通常处于人情关系面子网的中心区域。一旦身居要职,身边的亲朋好友就立即增多。这些所谓的朋友绝大多数是求领导办事,办他们要求领导办的,但却违反原则或难度太大的事情。有些事情,领导干部办了就是违纪,造成领导者的自我矛盾,进而产生痛苦、恐惧的心理体验;领导干部如果一概拒绝,那么就会在知近知己的人际圈内引起关系紧张或者负面舆论,严重的还会导致夫妻反目、父子结怨等等,最后把领导干部排挤成为孤家寡人。所以,权力面前的情感关系时刻考验着领导干部的“情”“理”取向,长期的“情”“理”矛盾有可能导致领导干部面临巨大的情感危机和心理挫折。
上述的挫折体验是领导干部在工作时、在扮演“领导者”角色的过程中经常会感受到的一种负性心理状态。不同的领导干部在不同时期、不同情境下所体验到的挫折感的强弱程度会存在差异,但几乎没有领导干部可以完全避免。这些挫折体验如同领导干部的“角色影子”时刻考验着他们的心理承受力。当领导干部不能很好地进行自我调节,或者心理应对能力较差时,上述的挫折体验就会逐步升级,甚至与委屈、自责、无助、绝望等心理感受相携出现,此时,本就存在于领导干部内心深处的弱势心理就会越来越凸显,领导干部多重的挫折体验无疑是其弱势心理的强化剂。
三、难以抵挡的诱惑——弱势心理的助推器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领导干部是个高风险的职业。风险来自哪里?风险就来自于权力背后各种各样的腐败诱惑。当权力失去有效制约的时候,腐败的诱惑力是极为巨大的,而领导干部就时常暴露在这些诱惑面前,诱惑时不时地来扣门,这考验的不仅仅是领导干部的党性原则,还考验着他们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格。
就领导干部主体而言,诱惑的存在当然与人的需要有着扯不断的关系。在如今复杂的社会生活面前,人们的需要充满着多样性和复杂性,我们很难说得清楚,哪一种需要是正确的,哪一种需要是错误的,支配需要的除了本能因素之外,更多的是一个人的信念和价值判断。扭曲信念支配下的需要就更类似于欲望,复杂且无止境。所以,如果一个领导干部没有坚定的信念,那么摆在他面前的,就是权力满足私欲的诱惑,欲望有多高,诱惑就有多大。
加大诱惑力度的还有社会文化因素。近些年来,随着社会转型力度的加大,随着外来思想的冲击,人们的价值判断空间迷茫,权力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都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人们更多地倾向于重短期利益,轻长远算计;重现实得失,轻理想信念。于是,你会发现,涌动在人们心底的更多的是如下思想观念:“纱帽底下无穷汉”、“人不得外财不富、马不吃夜草不肥”等。负性的文化理念必然导致负性的行为选择,当流行的社会文化倾向于甚至是包容了上述负性为官理念时,领导干部的党性原则就会受到冲击和挑战,诱惑指数自然也会随之升级。
领导职务的特殊性是领导干部更易面临诱惑的最直接原因。特殊性之一,领导职务本身附带着多种利益元素,职位本身就是诱惑。按照当下大众的理解,领导职务本身就包含了特殊的权力地位、良好的收入、他人的尊重等等利益元素。职务越高,各种需要得到满足的机会就越大。所以,获得官职,进而获得领导职务的附带元素就成为了摆在公职人员面前的一个巨大的诱惑。在官位的诱惑下,人们蠢蠢欲动,从请客送礼到跑官要官,各种丑态层出不穷。特殊性之二,领导职务中的权力因素是诱惑的核心源泉。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的诱惑时刻充斥在领导干部的周围,甚至有时存在难以察觉的圈套。领导干部位高权重,有些人为了借用这些权力谋私利办私事,就会给领导干部送钱、送物甚至送女人,钱财和女人便成为权力外化出来的两大诱惑,这时候领导干部如何选择,考验的是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和心理意志力。如果理想信念不坚定,意志品格脆弱,那么在这些诱惑面前,领导干部就会犯错误,就会滑向权力私欲的深渊。
由些可见,无论是领导干部的主观需要、社会文化环境因素,还是领导职务本身的特殊性,都使得腐败的诱惑成为一种客观存在,时刻萦绕在领导干部的职业生涯之中。而与此同时,在腐败诱惑的另一端,则是不变的党性原则、严肃的党纪国法和深厚的社会道德观。应该说,领导干部长期处于欲腐与拒腐两种心理力量的较量之中,较量的升级会直接导致领导干部的心理失衡,甚至呈现出枯竭感、无助感等弱势心理。腐败的诱惑越大,心理危机就会越严重,弱势心理也就会越明显,甚至使领导干部陷入其中不能自拔,所以说,难以抵挡的诱惑就像一个助推器将领导干部潜存的弱势心理逐步推向明显化、主流化。
责任编辑 张小莉
B84
A
1672-2426(2011)09-0027-03
段冰冰(1974-),女,辽宁沈阳人,中共辽宁省委党校党建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领导干部心理素质与党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