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起步作文“乐”为径

2011-12-23潘小进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1年12期
关键词:校刊习作劳动

潘小进

本学期我们对三年级40名学生进行了调研。调研中发现,有5%的学生非常喜欢作文,45%的学生不太喜欢作文,50%的学生害怕作文。作文教学的确是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的难点。

如何教好小学起步作文是我校校本教研的专题之一,围绕这一专题,我们边教边学、边教边研、以研促教,颇有一点感触与收获。

一、引导积累,激趣乐写

小学生好奇心强、爱表现,形式多样的习作活动能调动学生的习作兴趣。如开展课前读报、读书活动,让学生到讲台宣读从作文选上看到的优美文章、精彩片段等,既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又扩大了眼界。

上学期我们班开展了“1+1+1”活动:每天安排一名同学给大家读一篇文章,每人每天自己再读一篇文章,每人每天把自己读的文章背一个小段给同桌或家长听。在此基础上每个星期都要评出一个最受欢迎奖。三个“1”活动搞下来,发现孩子们优美词语使用的频率多了,也更爱看书了。为了读给同桌听,给全班同学听,他们几天前就精心挑选、认真阅读。在活动中能博得同学的喜欢和掌声是他们最快乐的事。情感是最好的催化剂,有了同学们羡慕的目光,有了老师赞许的微笑,他们心里比蜜还甜。

二、体验生活,促进乐写

我所在的小学地处农村,学生长在农村,经常能看到父母在田间劳动的情景。为了更好地体会父母的艰辛不易,体会劳动人民的伟大,笔者要求学生平时也能和父母一起参加劳动,与父母一起感受劳动的快乐。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花瓣飘香》时,我引导学生回忆父母对自己的爱,引导学生在以后的人生中应积极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除草、种菜、浇水、收割,体会劳动的艰辛和快乐,享受收获的喜悦。

平时,我让学生走出课堂,带领他们情绪饱满地投入校园生活,布置教室、设计黑板报、组织中队活动、编辑手抄报、参加文体表演……我让学生走出课堂,投入到中去,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了解家乡的仁人志士,了解家乡的丰富物产;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比如种花栽树、参观访问,帮助敬老院的孤寡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另外,我还利用各种节日活动,在让他们学会感恩、学会做人的同时,让他们积累素材。如“妇女节”为妈妈和女老师制作贺卡,赠花或小礼物等。“母亲节”这天让孩子回家帮妈妈洗一次脚,开展“当一天家”等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品味母亲的激动、老师的欣慰和自己的幸福等情感的碰撞。《我第一次帮妈妈洗脚》《我第一次当家》等文章都写出了学生自己独特的感受。他们都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自主写的欲望。同时,还开展作文竞赛、办手抄报、向校刊投稿、优秀习作巡回展等活动,给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

三、学会表达,保持乐写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写想象作文,“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教学中,我让学生放飞想象,让思想穿越时空,把童心和真情保持到底。

语文课本上的每一篇课文,可以说都是他们模仿的范文,所以联系语文课堂,注重读和写的结合,逐步掌握表达内容的形式,在作文训练中是个重要的方法。学习了《天安门广场》一文,我让学生学习第二段的景物描写,要求按方位顺序描写《我们的校园》,并要贯穿感情线索,注意借景抒情的方法;学了《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要求学生写《校园里的银杏树》,并且能按一定的顺序写出银杏树绿色本质的喜爱之情。秋季举行田径运动会选拔赛,我要求学生写《学生田径赛》;到了冬天,班与班拔河比赛是常事,就要求写《拔河》;每年庆祝“六一”,活动热闹非凡,非常生动,就让学生写《快乐的六一节》;班长冲出课堂冒着大雨收国旗,就让学生写《我们的班长》。学生写这些作文时,我紧扣课文,提出相应要求:或勾画人物的特点,或选取典型的事物,或注重场面,或重心理刻画。这样写起来,学生才不会觉得困难,而且能把范文的表达方式逐步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来。

四、展示成就,激励乐写

学生的作文兴趣往往不稳定,我们应给学生提供展示其作品的舞台,让学生的作文兴趣得以巩固,并长久保持下去。

具体做法如下:

1.举办读书交流会:展示读书笔记,介绍读书心得,评选“最佳笔记”。

2.组织展示活动:展示日记,介绍观察生活和提取写作素材的经验。

3.开辟“优秀习作园地”,张贴学生的优秀习作,分享成功的快乐。

4.推荐到校刊、报刊、网上发表,对发表习作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奖励,让学生获得成就感,体验成功的快乐。

5.评选“小编辑”“小记者”,将写作水平高的学生选为班刊、校刊的“小编辑”“小记者”,为他们提供施展文才的舞台。

猜你喜欢

校刊习作劳动
民国时期金陵中学校刊研究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云南行政学院)校刊简介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浅谈利用校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以校刊校报为平台 推动教育科研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