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榆林干旱地区节水抗旱造林技术研究

2011-12-23杨保平薛婷婷

陕西林业科技 2011年6期
关键词:幼树覆膜整地

杨保平,薛婷婷,王 锐

(1.陕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陕西西安 710082;2.陕西省林业技术推广总站,陕西西安 710082)

1 实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榆阳区西北边缘沙漠与丘陵过渡区的红石桥乡和东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的鱼河镇。地处陕西省北部,毛乌素沙漠南缘,地理坐标界于北纬37°48′15″~38°55′14″与东经108°5′09″~110°24′03″之间,海拔870~1 405m,属大陆性边缘季风气候。据该区气象站资料,年平均降水量358.1mm,大多数集中在7、8、9三个月份,年平均蒸发量1 905mm。以干旱、洪水、冰雹、风沙为主要特征的自然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劣。林业生产自然条件特殊,干旱缺水制约着榆林干旱地区林业发展、环境改善的主要因素之一。

2 实验方法

采取的节水抗旱造林技术主要有:整地、深栽浅覆培土、覆膜套笼、容器大苗造林、GGR 根系处理等。经过实验、对比分析,从中筛选出适合当地的节水抗旱造林技术。[1~2]

3 结果及分析

3.1 整地对造林成活率影响

表1中调查数据分析表明,整地对造林成活率影响显著,在黄绵土区随整地可提高造林成活率26.2%,预整地与随整地对比可提高造林成活率12.8%,预整地与未整地对比可提高造林成活率38.9%;在绵沙土区随整地与未整地对比可提高造林成活率18.1%,预整地与随整地对比可提高造林成活率13.5%,预整地与未整地对比可提高造林成活率31.6%。通过精心预整地,土壤的理化性质发生了明显变化,土壤容重减小,孔隙度增加,特别是提前半年或一个造林季节整地,可有效截留地表降雨泾流,将水分集中于造林有效栽植面,大大提高了土壤含水量。充分证明,精心预整地是提高造林成活率的关键措施。

表1 整地对造林成活率的影响

3.2 栽植深度对造林成活率影响

从表2中调查数据分析表明,在相同立地上,选择定植3年生和5年生樟子松苗,采用3个不同栽植深度30cm,40cm,50cm 进行造林试验,对成活率进行了调查,显示栽植深度不同对造林成活影响明显,栽植深度小于30cm,成活率明显下降,栽植深度达到40cm 至50cm,成活率明显提高。毛乌素沙地地下水位高,不同深层的土壤含水量差异很大。栽植深度小于30cm 苗木根系处在干沙层,土壤水分不能满足苗木成活生长所需水分极限,造林很难成活。栽植深度达到40 cm 至50cm,苗木根系处在湿沙层,并且湿沙层土壤含水量能够满足樟子松成活生长需求。试验表明樟子松栽植深度宜在40~50cm 之间。

表2 栽植深度对造林成活率的影响

3.3 覆膜套笼对造林成活率影响

从表3看:覆膜对侧柏、樟子松新植幼树成活有较大影响,在黄绵土区覆膜与未覆膜对比可提高造林成活率11.8%;在沙土区覆膜与未覆膜对比可提高造林成活率9.1%。可见覆膜具有升温、蓄水、保墒作用,从而提高了幼树成活率。幼树套笼对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都有较明显影响,可提高造林成活率5.9%,保存率10%以上。其原因是幼树抗性较弱,特别是炎热夏天,沙漠温度最高可达到45~50℃,套笼起到遮阴作用,缓解曝晒高温,降低幼树水分蒸发。套笼最直接的效果是对幼树的保护作用,通过套笼使幼树与外来为害隔离,营造了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直接保护幼树免遭外来侵害,对造林的成果有明显提高。

表3 栽植深度对造林成活率的影响

3.4 容器大苗对造林成活率影响

通过2006~2008年对樟子松容器大苗造林情况调查。表明容器苗和带土球苗造林成活率差异很大,容器苗造林较带土球苗造林成活率平均提高57.7%;在同等立地条件下,新梢生长量平均提高20.9cm(详见表4)。

3.5 GGR 根系处理对造林成活率影响

通过试验区的调查情况看(表5),造林中凡是使用了GGR 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造林成活率和林木生长均明显好于没使用过的,其造林成活率比对照区可提高18%~25%之间。由此可见,GGR 这种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能促使植物不定根原基分生组织细胞分裂,同时,通过浸根、灌根,浇一定量的“定根水”,使根系与土壤充分结合,提高土壤含水量,补充苗木起运过程中损失的水分,促进根系生长。

表4 两种樟子松苗木造林成活率和生长量调查表

表5 GGR 根系处理对造林成率影响调查表

4 结论

在榆林干旱地区造林必须突出以“水”为中心,最大限度地保障土壤含水量达到造林树种正常生长要求。通过多点试验,总结出5项抗旱造林整合配套关键技术。只要做到以下5项关键环节,就能克服土壤干旱的问题,从而达到提高造林成活率的目的。

(1)精心预整地,改善立地条件,蓄住地表径流水,达到径流资源化;

(2)采用容器大苗造林,提高苗木抗性;

(3)采取应用GGR 处理根系,增强苗木活性,促进林木生长;

(4)适度深栽植,使根系处在土壤湿层,利用土壤水份;

(5)覆膜套笼,早春可提高土壤温度,降低水份蒸发,保住土壤水分,夏天高温季节套笼起到遮荫,并防止人蓄、野兔为害,保护幼树。

其主要造林技术环节如下:

预整地→选容器苗→适度深栽植→GGR 灌根→覆膜套笼

[1] 李夏刚.陕北地区抗旱造林技术探讨[J].陕西林业科技,2009,(1):23-24.

[2] 张玲玲.渭北地区抗旱造林技术试验初报[J].陕西林业科技,2010,(1):26-27.

猜你喜欢

幼树覆膜整地
苹果秋覆膜 树体营养好
浅谈农业机械整地技术的优势及实施方法
矮化中间砧苹果幼树抽条调查
浅谈如何提高新栽蜜柚幼树成活率
浅谈造林穴状整地
基于SLS覆膜砂的无模铸型快速制造
东北地区农机深松整地技术要领
我省深松整地将实施精准补助
花生新品种锦花20覆膜栽培技术
杂豆全覆膜综合配套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