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艺术家·创新家
2011-12-23徐迅雷
■徐迅雷
我那是相当佩服乔布斯,史蒂夫·乔布斯。
2011年10月5日,苹果公司前首席执行官史蒂夫·乔布斯因癌症去世,终年56岁。我所在的《都市快报》,用8个整版的报道来纪念他。封面设计是苹果商标上那个蒂,像落叶一样飘落。全球“果粉”,沉痛哀悼。
苹果董事会发布讣告说:乔布斯才华出众,充满激情与活力,他是数不清的创新之源,这些创新丰富和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因为他,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程度是不可估量的。苹果CEO库克发文悼念乔布斯:苹果公司失去了一位富有远见的创造性天才,世界失去了一位出色的人杰。我们更是失去了一位亲爱的朋友、一位鼓舞人心的导师。史蒂夫留下了一间只有他能够建立的公司,留下了他不朽的精神,这将永远是构成苹果的基石。与乔布斯过从甚密的美国总统奥巴马说,乔布斯是美国最伟大的创新家之一,他重新定义了整个科技产业,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改变了我们每个人看世界的方式。
乔布斯去世,世界失去了一个不可思议的人。他是一个创新的天才。他是科学家更是艺术家。他的生活习惯也是那么的与众不同:他有个奇怪的嗜好,喜欢把脚放在抽水马桶里冲洗,来放松一天的心情。他的这个“隐私”在苹果公司传开,让很多人乐而开怀。
乔布斯在2003年诊断出患有胰腺癌。这个多年来一直都在与胰腺癌作斗争的“苹果老大”,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世界。用科技,用电脑,用商业,用智慧,甚至用艺术。
在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是“苹果迷”,有多少人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屏幕上用手指一划,一次次划出切换的快感?在这个现代世界,还有多少科技商品是让人挤在专卖店前通宵排队等候购买的?
苹果,只有苹果,那一只被咬了一口的神奇的苹果!而“苹果奇迹”的核心创造者,是史蒂夫·乔布斯。这是一个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又能通过声音充分说服听众的商界奇才,这是一个让产品风靡世界、缔造出“苹果神话”的“苹果教父”,这是一个只拥有高中毕业文凭、在大学里仅仅读过6个月就退学,而在设计电脑、领导企业之际洋溢天才充满激情的人。
手头有4本关于史蒂夫·乔布斯的书:3本是美国人所著、由中信出版社翻译出版的,它们是杰弗里·扬、威廉·西蒙的《活着就为改变世界——史蒂夫·乔布斯传》,卡迈恩·加洛的《非同凡“想”——乔布斯的创新启示》,杰伊·埃利奥特、威廉·西蒙的《爱乔布斯——改变世界的方法》;还有1本是中国财经作家吴昊的《乔布斯传奇——苹果教父的魔力创新革命与激情商道人生》。而更让人期待的是《史蒂夫·乔布斯传》——乔布斯唯一正式授权的传记,2011年10月24日全球同步发售,我在十一长假写作此文时,中信出版社出版的中文版正在预售中。
授权版《史蒂夫·乔布斯传》的作者沃尔特·艾萨克森,历任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董事长、《时代周刊》总编,他与传主有40多次的面对面倾谈。写过《爱因斯坦传》、《本杰明·富兰克林传》以及《基辛格传》的艾萨克森最明白传主的巨大价值,因为史蒂夫·乔布斯是一位极具创造力的企业家,有如过山车般精彩的人生和犀利激越的性格,充满追求完美和誓不罢休的激情,在个人电脑、动画电影、音乐、手机、平板电脑、数字出版等6大产业创造了颠覆性的变革。
乔布斯送给人类世界一只苹果,一只被咬了一口的苹果。同时,乔布斯送给全球商界诸多的经验,已经得到实践检验并将继续经受时间考验的经验。苹果遍布世界,经验散落书中。这天,我读到了美国作者埃里克·杰克逊刊发在美国《福布斯》双周刊网站上的文章,作者把乔布斯最可宝贵的经验概述为十条,非常精当,学界商界尤其是领导人,都应该好好体会揣摩,用之于自己的实践,为打开一扇扇成功的大门增添一把把甚至一串串钥匙。以下是我的“汉化”梳理与解读:
嫁接第一。“最永久的发明创造都是艺术与科学的嫁接”。乔布斯经常指出,苹果和其他所有计算机公司的最大区别在于苹果一真设法嫁接艺术与科学。研究团队拥有人类学、艺术、历史和诗歌等学科的教育背景。这对苹果产品脱颖而出一直很重要。这是iPad与其他所有平板电脑的区别。这是一种产品的外观和触觉,是它的灵魂。
——创意设计,是黄金的金苹果;加工制造,是青涩的青苹果。幸好乔布斯退学了,他这个经历跟比尔·盖茨很像,否则很可能一直读书只读成计算机科学家或工程师,拿不到金苹果,只拥有青苹果。而中国的应试教育,更是把人培养成缺乏想象力的考试机器。咱们中国自己设计生产的产品,大多缺乏艺术性,而发达国家的优秀产品看去就是美丽的艺术品。一位颇有地位的欧洲家庭主妇,就曾对中国一个名企一把手说,我不会买你生产的冰箱,尽管质量很好价格不错,而要买自己国家生产的冰箱,因为那冰箱看去是个美丽的艺术品,而你们生产的不是。“最永久的发明创造都是艺术与科学的嫁接”,这在苹果产品上得到最充分的体现。当科学整齐划一的时候,是艺术创意设计给出了个性特色。就像苹果的商标,那是被咬了一口的苹果,不是完整的苹果,这就具有了特色。乔布斯正是秉承着“好的设计与好的技术一样重要”的信仰,把产品做成艺术品,将品牌做成一种信仰。技术官僚往往看不出艺术的重要性,而作为一个领袖,认识到艺术与科学嫁接的重要性,才能让整个团队努力去追求这样的嫁接与融合。管理不仅是科学,更是文化,是人文,是艺术。一个企业,一个地方,甚至一个国家,其领导人具有人文素质至关重要。
信任第二。“要创造未来,你不能靠销售讨论组,信任自己胜过信任任何人”。乔布斯认为,今天的顾客并不总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尤其如果是他们从未见过、听过或接触过的东西。当苹果要推出平板电脑时,一开始人们听到iPad这个名字,还把它当成微博上的笑料;而当人们拿着它使用它时,它成了“必不可少的东西”。
——如果告诉你有这么一个人:小学时就不服从老师管理,不完成家庭作业,几次被学校勒令退学;中学时就开始谈恋爱,不仅酗酒,还吸食大麻、迷幻药;像个嬉皮士一样长发披肩;跟同学一起弄个装置用以盗打长途电话;到了大学里,只读了一个学期,成绩很糟糕,干脆就退学了;光着脚、穿着破烂衣服就跑到国外去,回来后更加冷漠寡言,把头发也剃光了……你一定想这个人是彻底的无可救药者。可是,你错了,他就是史蒂夫·乔布斯,这些“事迹”来自《活着就为改变世界——史蒂夫·乔布斯传》的描述。乔布斯说:“不要让他人的意见淹没你内心的声音。最重要的是,有勇气遵从你的内心和直觉。”乔布斯从小迷恋电子产品,还想成为企业家,他向来相信、信任自己。后来证明,乔布斯和他的苹果团队,信任自己胜过信任任何人,“几百年来,毕加索和其他伟大的艺术家都是如此”。
勇敢第三。“绝不要害怕失败”。乔布斯被自己挑选的继任者解雇,这是商界30年来最著名的尴尬事之一。而且,他被诊断为胰腺癌,并被告知只有几周生命。但是,乔布斯没有因此沉沦。他甚至说:“死亡很可能是生命最好的发明,是生命的变革促进者。”
——他,21岁创立苹果公司;30岁被赶出自己创立的苹果公司,开始二次创业;他,10年后重返苹果公司,掀起数字音乐的时尚浪潮;他,45岁时遭遇第一次癌症,至今仍与病魔作斗争;他说:“时间有限,我们不应该为别人而活。活着是为改变世界。”《乔布斯传奇》一书开门见山开窗见水,一开始就概述了乔布斯奇特的生命历程。天妒英才,胰腺癌在长期折磨乔布斯。无论在哪一种挫折面前,乔布斯都不会停下脚步,而把每一天当做生命的终点来看待。勇敢与勇气,才能让一个人遭遇多少挫折而依然挺立。难怪比尔·盖茨都说,他此生最尊重的人不是他自己,不是巴菲特,而是乔布斯。
轨迹第四。“你无法把还没有划出的点连起来,只能把已经划出的点连起来”。这是乔布斯2005年斯坦福演讲中的另一句名言。这背后的想法是,无论我们如何试图规划生活,生活永远会有完全无法预料的东西。当下的痛苦和失败,或许都为你数年之后的辉煌成功播下种子。
——在乔布斯的励志故事中,他与“电子迷”好友沃兹一道,在自家小车库里不停地鼓捣,组装出了世界上第一台个人电脑。这是他人生历程中极为重要的轨迹。动手实践,着力实干,从而使乔布斯有了这样的轨迹:1974年,他找到一份设计电脑游戏的活儿;两年后,21岁的他和26岁的沃兹,在车库里成立了苹果电脑公司;1985年获得了由里根总统授予的国家级技术勋章;1986年买下了一家数字动画公司,公司后来制作了畅销动画电影《玩具总动员》等;1996年,苹果公司重新雇用乔布斯作为其兼职顾问;1997年9月,乔布斯重返该公司任首席执行官,并成为《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2009年被财富杂志评选为十年美国最佳CEO,同年当选《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之一;2011年8月,被癌症折磨得人形消瘦的乔布斯,提出辞去苹果CEO的职务,转任公司董事长……
倾听第五。“倾听心底的声音,它告诉你是否在正确的道路上”。大多数人听不到心底的声音。我们只是认定打算在金融部门工作,或者当医生,因为父母告诉要这样做,或因我们想赚很多钱。当我们有意或无意做出这样的决定时,就扼杀了心底那个微弱的声音。从那以后,我们大多数人就打开了“自动驾驶”,随波逐流。
——发自心底的声音,永远最真。无论心底的声音告诉你什么,倾听它都是明智的。心底声音,关乎理想信念,关乎兴趣追求,关乎人生的选择与放弃。世俗外界的嘈杂之声太强,把很多人心底的声音淹没了。而乔布斯最善于倾听并服从自己的激情和心底的声音。
期待第六。“对自己和他人有较高期待”。乔布斯会大喊大叫、训斥雇员,他是希望自己做到最好,也希望所有为他工作的人都做到最好。有一种说法:如果你是二流人才,你就会雇用三流人才,因为你不希望他们看起来比你聪明;如果你是一流人才,你就会雇用超一流人才,因为你希望得到最佳的结果。
——我一向认为,人对了,事业才对;人对了,世界才对。较高的期待,不仅是对他人的要求,更是对自己的要求。乔布斯上世纪90年代回到苹果时,苹果距离破产只有几周之遥,就因为人不对啊!
成功第七。“别关注正确,关注成功”。乔布斯在被苹果解雇后,接受一次采访时这样说。
——在超越微软15个月后,苹果于2011年8月10日收盘时超越“百年老店”美孚石油,成全球市值最高公司,达3370亿美元,其时苹果每股363块多美元。10月6日,中国首家赴美纳斯达克上市互联网公司中华网投资集团已申请破产保护;其股价已至42美分。这就是山寨中国与创新美国巨大差距的一个小小投影。另有报道说,苹果发布的最新财报显示,截至6月底,苹果拥有的现金和有价证券达到762亿美元。而美国财政部周发布报告称,美国政府运营现金余额只有738亿美元。苹果现金持有量超过美国政府。什么叫成功,什么叫富可敌国,什么叫“小政府大企业”,这就是。
人才第八。“在身边聚拢一批最有才华的人”。有一种误解:苹果就是史蒂夫·乔布斯。公司里的其他人都是姓名不详的属下。事实上,乔布斯在身边聚拢了一批人才,他们才华过人。自从乔布斯卸任CEO后,苹果股价依旧如此强劲,这是整个团队力量的证明。
——在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IT业界“江山代有才人出”,而新产品往往只能“各领风骚三五天”,只有让企业始终葆有大批最优秀的人才,才能让产品常新,让企业长青。人才不是万能的,但没有人才是万万不能的。乔布斯曾经雇用过糟糕的管理人才,差一点让公司灭亡。他从自己的错误中总结教训,意识到身边没有人才就什么也做不成。团结了什么人才,就能做成功什么事业。有些领导,喜新厌旧,认为离开谁地球都照样转,结果弄得身边的人一蟹不如一蟹。有个说法,“乔布斯是田溯宁眼中的梦想战士,是李开复眼中的创新教父,是马云眼中的趋势大师”,这说明中国最稀缺乔布斯这样的CEO;而美国的《巴伦周刊》说:“美国应该再多1000个乔布斯。”
求知第九。“求知若饥,虚心若愚”。这来自乔布斯令人难忘的斯坦福演讲,他希望离开校门开始新生活的学子也这样。
——乔布斯的各种演讲很迷人,是因为他有思想,就像中国的马云,无论内部讲话还是公开演讲,都能让人入迷,因为有独到的思想。求知若饥,求贤若渴——这里的核心也是一个“人”字。“求知”是为了“求进”,虚心也是为了进步。中国富人在钱包发达后,脑袋并未发达。此间发布的两条消息,很能说明问题:一则中观消息是,2011胡润女富豪榜出炉。吴亚军以家族财富420亿元成为“2011年女首富”,杨惠妍以家族财富360亿元位居第二,陈丽华以财富330亿元蝉联第三名。50位女富豪,平均财富为97亿元,主要财富来源是房地产。前10名上榜女富豪中,有6位从事房地产,比例高达60%。看来,在中国,要致富,买地卖房真没错。弄房地产,主要靠关系,不需要“求知若饥”,更不需要“虚心若愚”。另一则微观消息是,江苏常州王先生从青海购买一条身价1000万的藏獒,派专车三天三夜长途跋涉,直接将藏獒接回家中。天价宠物,是富人玩出的游戏,藏獒玩得再好再贵,也只证明人不如犬,而玩不出i-Pad,这就是“藏獒”与“苹果”的区别。
可能第十。“如果有努力、决心和远见,凡事皆有可能”。尽管史蒂夫·乔布斯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CEO,是现代计算机之父,说到底,他只是一个凡人。他是丈夫、父亲、朋友,就像你我一样。我们可以像他那样特别,如果我们学到他的经验并把这些经验用于自己的生活。当乔布斯上世纪90年代回到苹果时,苹果距离破产只有几周之遥。但它现在是世界最大的公司。如果你继续遵守以上这些简单的教训,生活中一切皆有可能。
——凡事皆有可能!如今苹果手机都能回答你的问题,成为用户的生活助手了。北京时间10月5日,苹果新任CEO库克在美国总部给苹果粉丝们带来升级版产品iPhone4s,除了A5双核处理器的投入使用外,iPhone的人工智能程序是新手机的最大看点。用户可提出问题,比如:“我今天需要带雨伞吗?”“现在巴黎几点了?”“纳斯达克股价如何?”程序将会给出答案,你用不着自己去寻找互联网上的答案,人工智能程序会帮助整合答案。现场演示中,几个问题都被准确回答。机器的“皆有可能”是因为人的脑袋“皆有可能”。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将乔布斯列为“美国梦”的一个代表,作为黑人混血儿的奥巴马,当上美国总统,不就是说明了“凡事皆有可能”吗!愿你不仅能够改变自己,也能改变世界!
伟大的创新家乔布斯,灵魂不朽。对于乔布斯来说,死,是不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