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中轴线保护 呵护北京的灵魂

2011-12-23

北京观察 2011年12期
关键词:中轴线北京城文化遗产

徐 飞

加强中轴线保护 呵护北京的灵魂

徐 飞

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在《北京——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中说过“这条轴线并不是供人行走的,而是引导人向中心建筑致敬的。”这条轴线指的就是北京城中轴线。

北京市“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重构历史文化走廊、系统规划实施魅力中轴线工程”的目标任务,市委领导为加强对北京名城保护,提出中轴线整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工作目标,这引起广大市政协委员和各民主党派及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为此,北京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组织委员,并会同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党、九三学社等民主党派市委及北京市北京学研究基地和有关专家学者,共同就加强北京城中轴线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进行了历时半年多深入细致的调研,多次召开座谈会、研讨会,近300人次参加了相关活动。

通过调研,大家普遍认为,做好北京城中轴线的保护工作,有利于贯彻落实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进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保护,有利于提升北京城市的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推进首都城市的长远发展。

实地考察增了解

市政协委员、西城区政协副主席调研组组长许伟表示,委员们沿中轴线自南向北视察永定门城楼、天坛、先农坛、前门大街、前门箭楼、和城楼、景山、地安门外大街、火神庙、鼓楼、钟楼等北京城中轴线上及两侧的历史建筑,看到了这些文物古迹至今基本完好,其中绝大部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坛、故宫还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轴线得到了较好的保护、修缮,深刻理解了把北京城中轴线比喻为“北京的灵魂、中国的象征、世界的唯一”的重大价值以及保护北京城中轴线的重要性。

但是委员们在调研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中轴线尚缺乏统一的保护规划;部分重要建筑缺失或被占用;一些体量高大的现代建筑临近中轴线,影响了传统风貌;一些地段现代特色过浓,传统文化特色不足;研究及宣传普及不够广泛深入等。许伟说,调研组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反复研究,集思广益,提出了尽快制定中轴线整体保护发展专项规划、做好中轴线上文物古建的腾退保护与修缮工作、重视中轴线上已缺失重要历史建筑的遗址保护、恢复中轴线沿线历史风貌和传统特色、加强对中轴线各层面的研究、宣传和科学保护利用等意见建议。

申遗是目标 保护是目的

许伟强调中轴线申遗是一个目标,加强保护才是目的。申遗是为了加强北京城中轴线的保护,提高北京城中轴线的世界地位。建设人文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就需要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遗产。按照申遗的要求进行整治,目地是为了加强保护,这是个长远的规划、长时间的过程。申遗和保护是近期与长远的关系,是个相互促进的关系。“对于申遗我们是有自信心的,北京中轴线无论在城市规划思想方面,还是在本身的文化属性方面,都是中国独有,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文化背景不同形成了不一样的城市规划和多样性,北京城中轴线在世界民族之林里是一棵大树,它不仅符合申遗的条件,更将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丰富世界人类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过去比较多的是一个一个的点,北京城中轴线则是一条重大文化遗产地带。”

克服重历史轻文化

许伟认为对于北京城中轴线还应当加强研究。过去对于中轴线研究比较多的是在都城规划建设史上的价值意义,都城建设首先要规划中轴线,然后在中轴线上及两侧建设什么,这是都城规划的传统思想。外国的中轴线往往就是一条大道,中国的北京城中轴线讲究虚实结合,既有建筑又有道路,凡是在北京城中轴线上的建筑都是最重要的。紫禁城就在中轴线上,体现皇权至上、统驭四方的中心地位。北京城中轴线还与山水园林巧妙结合,为紫禁城营造了北依景山西临太液池的宏大气势。中轴线就整个城市作用而言,形成了对称格局,如东单西单、东四与西四、东直门与西直门、朝阳门与阜成门,崇文门与宣武门、广渠门与广安门、左安门与右安门,城门之间的城市道路“经纬交织”呈棋盘式布局等,这都是北京城的传统特点。

对中轴线及两翼的文化性应深入研究。“中轴线两侧的左祖右社、文东武西、天坛与先农坛之间就不完全是建筑上的对称,而是文化功能上的对应。如太庙在中轴线东(左),是皇家祭祀血缘老祖先的庙宇。孔庙代表儒学文化上的老祖先,国子监、翰林院也是讲求儒学的,它们也位于中轴线东面。又如社稷坛在中轴线西(右),五色土代表不同地区的土地颜色,象征领土的完整性,祭祀目的是保佑社稷的千秋万代。与社稷权力有关的三法司、都督府、历代帝王庙等,也位于中轴线西面。中轴线紫禁城居中,驾驭着东西两翼的祖与社,这种文化功能的对应性和礼治秩序的统一性,更是北京中轴线的重要特点,需要深入挖掘研究”。

人人参与 呵护北京的灵魂

应当加强宣传,营造人人关注中轴线遗产保护、人人为中轴线保护做贡献的社会氛围。“中轴线不是北京的发明创造,源于中华文化的深厚传统,中国很早以来,都城就有中轴线。中轴线的规划思想,是基本一致,世代相传,不断丰富的。历史上早期都城的中轴线现在看不到了,北京是中国最后一座国都,留下了传统中轴线的样本,集历代之大成,规格最高,是中国古都建设的巅峰之作。”从国都下降到省会的城市就不允许有中轴线了,因此省会城市、一般县城也有规划是十字街,十字街交汇点一般是钟楼或鼓楼。例如西安曾经是唐代都城长安的时候有中轴线,现在看到的西安古城墙是明清时候保留下来的,降为省会城市后十字街中心放的就是鼓楼。

“对于中轴线文化,岁数长的老北京人还熟悉一些,像现在的年轻人知道的就少了,具体到北京城中轴线上都有什么建筑,建筑起到什么作用,两边的功能对应和规划对称如何,要宣传普及。别一说西直门想到的就是立交桥,不会想到西直门建筑本身。现在多亏了留下一个西直门的地名,否则就全消失了。如果不加强宣传,老一辈的人不在了,北京的根、北京的城就完全没有了。什么叫传承?就是传统的代代相传,让人们知道北京城从哪来的,我们北京朝哪里去”。

有专家曾建议北京要延续北京城未来的发展应该在传统北京城中轴线上向南北延伸,对称建设,把老北京的规划思想运用到现代。

梁思成先生曾赞美北京城中轴线是“穿过全城的全世界最长、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北京城中轴线是中华文明与现代城市文化对接的纽带和桥梁。保护好现有的中轴线将为未来北京城市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北京的中轴线

北京的城市规划具有以宫城为中心左右对称的特点,很多建筑都建筑在对称轴上,称为中轴线。北京市中轴线始于元代,成型于明清,发展于近现代。中轴线以紫禁城为核心向南北延伸,南起外城永定门,经内城正阳门、中华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穿过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坤宁宫、神武门,越过万岁山万景亭,寿皇殿、北至钟鼓楼。贯穿于紫禁城、皇城、内城和外城,全长7.8公里,集中了钟鼓楼、景山、故宫、太庙、社稷坛、正阳门、天坛、先农坛、永定门等多处著名历史文化遗产。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曾赞美中轴线是“穿过全城的全世界最长、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有这样气魄的建筑总布局,以这样的规模来处理空间,世界上就没有第二个!”

北京城总体布局以中轴线为中心,左面为太庙,右面为社稷坛;前面是朝廷,后面为市场,即“左祖右社”、“前朝后市”,代表了中国古代都城建设的最高水平,在中国乃至世界规划建筑史上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北京中轴线是“北京的灵魂、中国的象征、世界的唯一”。

猜你喜欢

中轴线北京城文化遗产
“畅读中轴线 最爱北京城”东方少年领读者培养计划启动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与文化遗产相遇
首付10万起! 做广州业主!坐拥中轴线+名校资源+三大商圈!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Tough Nut to Crack
山林石屋,北京城边的田园生活
中轴线 古老北京的文化坐标(五)
魅力广州——灯光璀璨的广州新中轴线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