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琼剧成为国际旅游岛独特的文化品牌
2011-12-23吴淑洪
□吴淑洪
让琼剧成为国际旅游岛独特的文化品牌
□吴淑洪
为什么提出这个命题呢?
首先,海南国际旅游岛应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品牌。俗话说,旅游是一种艰苦的享受。说它艰苦,是因为游客从四面八方,千里迢迢而来,车船飞机,上上下下,疲惫劳顿。说它是享受,是因为旅游可以饱览人间春色,尽尝各地风情,其中也包含了感受一个地方的民俗文化,汲取精神生活营养。
其次,琼剧理所当然应该成为海南国际旅游岛独特的文化品牌。不少人对海南的地方文化认识上存在误区,有人认为海南的本土文化其实就是黎族文化,这未免有失偏颇。黎族虽是海南独有的民族,黎族文化是海南文化的一大特色。但不能也不应该简单地以黎族文化代表海南文化。琼剧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海南还是汉族人口居多,他们是琼剧观众的主体。就是黎苗等少数民族也有观看琼剧的习惯和爱好。况且琼剧在海外还有着众多的观众群,在港澳,在东南亚,甚至在西欧北美,凡有海南人的地方就有琼剧观众,琼剧在海外海南人的心目中,从来都是乡土文化的象征。
再次,琼剧完全有可能成为国际旅游岛独特的文化品牌。有人说,再过若干年,琼剧也许会消失,会绝种,笔者认为根本不可能。几百年从不间断的母体文化、主体文化,在一代代海南人中薪火相传,深深植根,它已成为海南人固有的文化基因,怎么会失传呢?现在七八岁的农村小孩,居然能唱出字正腔圆的琼剧名段,这就说明琼剧自有后来人。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把它发扬光大,使之更显其艺术风采。如果真的让它失传了,那是我们这代人的悲哀,是对历史文化的罪过。
让琼剧成海南国际旅游岛独特的文化品牌,说来容易做来难。但只要真正下功夫去做,其实也不怎么难。怎么做?笔者认为:
其一,真正加以重视,把它摆上促进海南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海南文化软实力的议事日程上来认真研究,制定出一个切实可行的规划,从体制机制上解决问题,当成一项文化建设的系统工程来抓,用问责制的措施来抓,方能抓出成果和实效。
其二,加大对琼剧的宣传力度。中央电视台对京剧的基本唱腔,表演程式以及脸谱、服饰、道具等都曾经做过介绍。这样的宣传不外就是让广大观众认识、了解、熟悉京剧,从而引发人们的兴趣,同时也使观众学会欣赏。琼剧在这方面远远不及,前些年出版的《海南文化集成志书》,有一集是专门介绍琼剧的,许多名段名曲都在里面,是琼剧界众多前辈们的研究成果。但书出版后就完事了,宣传推广工作根本不做,这是一个遗憾。
其三,下决心解决琼剧三个危机的问题——
1.剧本危机。剧本剧本,一剧之本。没有好的剧本,振兴琼剧只是一句空话。应该建立琼剧创作基金会,出重金激励琼剧作家深入生活,潜心创作一批反映海南本土特色又具有时代特征的琼剧精品力作。改编移植也未曾不可,但必须是具有演出生命力的名篇佳作。还可以鼓励外地作家和琼剧作家联手,发挥各自的艺术才能,共同创作琼剧剧本。
2.演员危机。像当年的陈华、红梅、王英蓉、陈育明等老一辈琼剧明星,演出广告一贴出,观众奔走相告,惟恐失去观看良机。现在海南琼剧界也有许多中青年当家名生名旦,许多市县和民营琼剧团也有一批中青年骨干演员,要鼓励和帮助这批演员爱岗敬业,刻苦深造,形成各具风格的表演艺术,勇挑琼剧艺术大梁。特别是发挥好老一辈健在的琼剧名师的传帮带作用,精心培养一批青少年琼剧新苗,创造条件让他们出类拔萃,崭露头角,大器早成,以解决琼剧表演队伍后继乏人的问题。
3.观众危机。为什么青少年中看琼剧的人少?一是因为现在的文化娱乐载体多,一些新奇入时娱乐形式更符合年轻人的性格爱好;另一个原因是由于青少年不熟悉琼剧,不懂得看琼剧,因而兴趣不高。其实兴趣爱好也是靠培养的,如果我们的宣传鼓动工作做得好,如果我们对观赏琼剧艺术的普及工作做得好,相信青少年琼剧观众也会日渐增多起来。
其四,要为琼剧成为国际旅游岛独特的文化品牌搭建平台。可以做几件事情:
第一,在国际旅游岛的宣传品和旅游产品推介促销活动中,增加琼剧元素,使凡到海南的旅游者知道海南有琼剧。第二,让琼剧表演团体和队伍在旅游景区表演琼剧,不一定演一个全剧,折子片段或是结合旅游景区特色编排的琼剧说唱均可。第三,在旅游大巴,旅游景区和旅游酒店定时播放琼剧经典名段名曲,就像在欧洲的旅游车上你必定会听到著名男高音帕瓦罗蒂演唱的《我的太阳》一样。像《琼花怒放》此类琼剧音乐,是非常吸引人的精品佳作,令人百听不厌,如果听的人多了,唱的人多了,自然也就成了气候,名声也就在外了。第四,作为文化建设,靠市场运作滚雪球,自己把自己做大做强没有错,但政府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也必不可少。现在有的市县琼剧团连一个排练场都没有,这怎么也说不过去。一台戏要有好的演出效果,舞美、灯光、服装、道具等方面的基本投入总是必要的。◎
(作者单位:琼海市人大常委会)
[编辑:何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