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重围
——中原突围65周年祭
2011-12-23明辉隶群
文/明辉 隶群
突出重围
——中原突围65周年祭
文/明辉 隶群
1946年6月26日,是国民党挑起国共全面内战的日子,也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揭开序幕的纪念日。
65年前,李先念、王树声、王震指挥的中原军区5万部队,临危不惧,一往无前,果敢、机智的突出30万国民党军队的铁壁合围,创造了人民解放战争历史上一个“惊人的奇迹”。
一
山区小镇宣化店因中原突围而名声鹊起。坐落在豫南、鄂东北的宣化店,北望中原,南指武汉,东近江淮,西临川陕,是连接华中、晋冀鲁豫、陕甘宁解放区的枢纽,地处国民党统治区的心脏地带,战略位置重要。1945年抗战胜利后,王震率领的359旅南下支队,王树声率领的八路军河南军区部队,同长期战斗在这里的李先念新四军5师会合,组成中原军区,下辖2个纵队,成为经略中原的重要力量。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中原军区成了蒋介石的眼中钉、肉中刺。30万国民党军队封锁、蚕食、进攻,将5、6万中原军区部队压迫在平汉线以东、光山以西、罗山以南、大悟、新县以北方圆百里的狭小区域内。给养断绝,形势危急。
1946年6月10日,蒋介石发出电令:“出动豫鄂皖边区所有部队,对共产党严密封锁,分进合击,将中原地区共军全部歼灭。”一场新的“皖南事变”阴云笼罩在豫南上空。
大战在即,是走,还是留,向东,还是向西?中原局、中原军区领导班子内出现严重争议。经历红军西路军覆灭的中原军区司令员李先念,心头更加沉重。他清醒地知道,大敌当前领导者头脑的清醒、正确的战略判断是化被动为主动的先决条件。
四面环山的宣化店之夜是寂静的,李先念却久久不能入睡。身陷重围,不能坐以待毙,必须突围。向北,离刘、邓晋冀鲁豫解放区最近,但河流众多,又要跨陇海铁路,与敌方便,与我不利;东去华中解放区,路途不远,敌早有察觉,重兵设防,只能向西突围。西进路途遥远,重山叠嶂,百姓贫困,敌认为我不可能向西突围,有机可乘,山高地广,也宜于回旋。
6月21日,李先念致电党中央:“我们现处于国民党军四面严重包围之中,向东、向北突围没有可能,依中央指示,我们已作战略准备:主力向西突围……”
对中原军区处境忧心如焚的毛泽东6月23日复电李先念:“所见甚是,同意立即突围,愈快愈好,不要有任何顾虑,生存第一,胜利第一。”“今后的行动,一切由你们自己决定,不要请示,免贻误战机。望团结战斗,预祝你们胜利。”
李先念命令,主要由新四军5师、359旅组成的2纵队为北路军,由信阳以南、武胜关以北突破平汉线。以王树声河南军区部队为主组成的1纵队为南路军,由广水以南、花园以北突围。
做出突围决策,李先念心中一块石头落地。然而,5万人马杀出重围,谈何容易。兵不厌诈,突围作战,隐蔽战略方向、时机,更为重要。李先念导演的两出大戏——“声东击西”、“金蝉脱壳”出台了。
6月24日,中原军区副司令员王树声受李先念委托,向1纵队1旅旅长皮定均、政委徐子荣传达命令:1旅扮作军区主力向东佯动,造成向东突围的假象,迷惑敌人,掩护领导机关和主力向西突围。
1旅沿着白雀园、泼陂河一线大筑工事,摆出一副打大仗的架势。晚上,部队悄悄撤下来,白天,大摇大摆向东开进,还用马拖着树枝跑来跑去,扬起滚滚烟尘,似万马千军。
敌军总指挥刘峙喜出望外,“共军果然向东突围,李先念自投罗网矣。”6月26日,宣化店东线阵地硝烟弥漫,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军区的炮声隆隆。
如果说,皮定均的声东击西,舍卒保车,要示大示强,宣化店上演的金蝉脱壳,则要假戏真做,掩护主力脱身。政委张体学率鄂东独2旅唱起了空城计。
战云密布,宣化店镇里一片安定。中原军区司令部人员进进出出,电台滴答作响,巡逻队照常巡逻,战士照样出操。根据国共和谈汉口协议驻在宣化店的国民党和美方代表不知道,城防早已易手。深夜,独2旅悄悄接收了防务。26日晚,中原军区礼堂灯火通明,欢歌漫舞,文工团慰问美蒋代表的演出热烈进行。李先念等领导谈笑风生。
演出一结束,李先念率部队挥戈西去。
6月27日,美蒋代表嗅出点味道,提出要见李先念。张体学推脱,“李司令员偶感风寒,改日再行会见。”他们又生一计,“既然李司令身体不好,我们更应该去看看。”第二天,美蒋代表来到中原军区司令部,见李先念正躺在床上看书,便假惺惺地说:“听说李司令贵体欠安,特来看看。”这回用不着“胡思乱想心不定”了,搭讪几句,便告辞。他们哪里知道,李先念是率军前进几十里,又骑马赶回来的。29日,估计主力已接近平汉线,张体学代表李先念郑重宣布:由于国民党破坏汉口协议,大举进攻解放区,中原军区主力已被迫撤离宣化店。美蒋代表惊呆了。鄂东独2旅兵分三路,消失在鄂东北群山之中。
平汉铁路广水、信阳段峰峦叠嶂,碉堡密布,是国民党军队围歼中原军区部队的重要防线,刘峙自诩为“钢铁防线”。6月29日,南北两路突围部队进抵平汉线。
中原突围的第一场大战在际,李先念目光严峻地对团以上干部说:“今天的一仗,关系着突围的全局,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蒋介石和刘峙吹平汉铁路是什么钢铁防线,我们偏不信那个邪,就是把钢轨竖起来当梯子爬,我们也要爬过平汉铁路去。”
李先念把主攻任务交给了屡建奇功、威震中原的13旅37团,命令37团兵分三路撕开口子,38团跟进突击,掩护大部队突围。晚8时,37团向敌整编15师404团发动突袭。中路2营爆破手冒着枪林弹雨,扛起八仙桌,盖上湿棉被,制成“土坦克”,冲向敌碉堡,半个小时摧毁5个集团工事。1营攻陷北侧柳林车站,3营控制了南侧黄庄一线铁路。38团开路,大部队蜂拥而过平汉路。天黑人挤,山路崎岖,行进缓慢。李先念大吼一声:点火把。部队如三条火龙飞越平汉路,燃向豫西群山。至30日上午9时,李先念率领的北路右翼中原军区、党委机关,二纵队13旅、15旅45团越过平汉线。中原军区副司令员、参谋长王震率领的北路左翼359旅、干部旅30日凌晨在李家寨一线突破平汉铁路。
王树生率领的南路在突破平汉路王家店一线陷入困境。王家店西面是起伏山丘,东面是漫漫河滩,正面几十座碉堡,两侧高地布满火炮、机枪。7月1日,当一纵队机关到达王家店时,敌整编66师一部乘铁甲车从北冲来,敌整编11师从南侧攻击,刚刚打开的口子被堵上,部队被截成两截,失去联系。
气喘吁吁的4团团长王定烈,被紧急召至王树生面前。
“王定烈,你有没有把握杀开一条血路,掩护后续部队过去?”
“有。”王定烈响亮地回答。
冲击开始了。两侧碉堡的交叉火力象砍刀一样向冲锋的战士扫去,一排排战士倒下,部队被压在地上,抬不起头。
坐镇4团前沿指挥所的王树生咆哮着:“给我把它们一个个端掉。”
在火力掩护下,爆破手匍匐前进,逼近敌堡。随着“轰、轰”爆炸声,碉堡飞上了天。突破口打开了。
突然,天上飞来敌机。铁路两旁炸弹呼啸,弹片横飞。突围部队出现慌乱。
王树生站在土坎上,大声呼喊:“全速通过。”
司令员稳如泰山,站立在硝烟之中,感染了战士们,任凭敌机扫射、轰炸,部队有序地向西冲去。
7月1日下午2时,南路突围部队在血雨腥风中突破平汉线。
二
宣化店东侧的白雀园,20里防线上战斗正酣。1纵1旅依托一个个山头火力点构成的防御体系,火力交叉掩护,击退敌军一次次潮水般的进攻。
皮定均对自己这支从太行山诞生、在豫西抗战成长起来的队伍非常了解,打阻击,掩护主力突围,没有问题。这批老八路是革命的宝贵财富,既要保车,也要保卒。但是,面对强敌,如何成功撤退,让皮定均绞尽脑汁。有人提出,多点突围,再到指定地点集中。皮定均严肃地说:“可以化整为零,还能化零为整吗?”“我们能否一收,在哪藏起来,再向东插。”政委徐子荣的话让皮定均心头一亮。
27日傍晚,皮定均一声令下,20里战线全线反击。30分钟后,全旅收拢,沿着公路,大步流星向西撤退。走在队伍最前面的是旅长皮定均。老天有眼,大雨如注,把一旅盖得无影无踪。向西走了20多里,皮定均向南一拐,部队跃下大路,走进稻田。泥泞的田埂上,部队深一脚、浅一脚,走了6、7里,又向东插去。在一个只有6户人家的小村子——刘家冲,部队隐蔽起来。几千士兵挤在村后小山上,大雨浸透的军装同山林浑然一色。战马牵进房内,棉被堵上门窗,不出声响。
旭日升起,战士们发现,一夜7、80里路,几乎又回到原地。东面、南面2、3里外的公路上,汽车、大炮、成千上万敌军呼呼隆隆,向西追去。敌军做梦也想不到,厮杀几天的对手,就在眼皮底下。
29日凌晨,1旅突破小界岭防线,跑步通过潢麻公路,7月1日,来到鄂豫皖边界的大牛山。皮定均刚刚坐定,突然,枪声大作,敌整编72师一个团及民团武装已占据东、西两个山头。不打下大牛山,别处无路可走。“抢下大牛山,向党的七一献礼。”9连突击队一个冲锋,拿下左翼山头。攻打右翼的7连突击队换上敌军军装,敌人一问话,立即骂道:“他妈的,你们没长眼,我们是旅部搜索排的。”走到近前,一通扫射,拿下山头,打开了大部队通路。
部队在突破层层围堵中胜利前进,皮定均却焦虑不安。同中原军区、纵队失去联系多日,对一支单独行动的部队是十分危险的。他命令电台直接呼叫延安。一天、两天、第三天,党中央、毛主席发来指示,电报就两个字:“快走,快走,快走。”
皮定均旅犹如一道旋风,穿山越水,冲出大别山。
皖中平原就在眼前,华中解放区就在前面。一马平川,公路纵横,敌军运动方便,危机也在前面。皮定均号召全旅:“加快行军速度,赶在敌人防线没有建立起来之前,突过皖中平原。时间就是胜利,速度就是胜利。”全旅彻底轻装,只留武器、弹药。背包、行李扔了一山沟。
5昼夜强行军开始了。走,白天走,晚上走,不宿营,不停顿。围追堵截的敌人被拖得屁滚尿流,自己的部队也丢盔卸甲。不要说战士,老团长钟发生也受不了了,“部队太疲劳了,休息一天吧。”皮定均斩钉截铁般回答:“不能休息,走。”政委徐子荣也于心不忍,说:“部队太疲劳了,是不是休息一下?”皮定均知道,在重围中一丝的犹疑就可能遭至灭顶之灾。他没有给老战友面子。
当这只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队伍冲过最后一道火力封锁线——津浦铁路,同前来接应的淮南大队会师时,战士们喊啊、跳啊、哭啊,激动无比。皮定均却一屁股坐在地上,起不来了。他脚上登着警卫员的烂草鞋,烂脚的警卫员穿的却是旅长的布鞋。
24天,驰骋征战2000里,5000人马杀出重围,建制基本完整,掩护了主力,保存了自己,“皮旅”杀出威风。
三
中原军区主力金蝉脱壳,突破平汉线,跳出宣化店,让蒋介石七窍生烟,呵斥刘峙:“你不把李先念的头拿来,就割下你的头来见我。”刘峙倾巢出动,追击中原军区主力,同时,在天河口、高城和唐河、白河地区设防堵截。前有堵截,后有追兵,险关、大川挡道,突围部队危机重重。
7月10日,河宽水深的襄河挡在王树生前面,后面枪炮声阵阵,敌整编66师万余追兵近在咫尺。
背水作战,兵家大忌。渡河只有7只小船,三天也渡不完。王树生断然命令泅渡,自己率先跳入河中。会游泳的脱了衣服游过去,不会的抱着马脖子,揪着马尾巴下了水。不时有战士被激流卷走。敌机飞临渡口,炸弹、子弹在河面掀起一根根水柱,射出一排排浪花,鲜血染红了河面。
敌人从三面包围了阻击部队。3旅旅长闵学胜掩护大部队渡河后,已无法渡河,果断向北突围,率2500人直奔陕南。
7月13日拂晓,王树生率南路突围部队7000人渡过襄河,21日,与敌整编66师激战花街,攻克武当山咽喉要道黑山口,挺进武当山。
七月流火,李先念、王震率领的北路突围部队头顶烈日,轻装急进,反复冲击,突破两道封锁线,飞越丹江。
蒋介石三次电令刘峙、胡宗南:“务于荆紫关以南将李部包围歼灭。”
荆紫关、南化塘地区位于豫、鄂、陕交界,山岭连绵,地势险要。胡宗南部整编第1、第90师据险设防,迎击中原军区部队。359旅首先陷入包围。几次攻击失利后,在郧县竹扒沟山麓,前被整编1师2团阻击,后被整编90师53、61旅包围。
“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中原军区副司令兼参谋长王震把帽子一摔,命令干部、勤杂人员全部参战。719团1、3营阻击,2营发起攻击。王震身先士卒,指战员前仆后继,撕开了一个口子,部队刚一通过,敌军疯狂反击,又堵住了突破口,干部旅被截成两截。干部们拿起武器,同警卫团奋起反击,再次突破敌军防线,转危为安。
1946年8月,359旅2000人,突破重围,到达陕甘宁解放区,9月,结束自1944年11月开始的万里南征,回到阔别两年的延安。
7月17日,李先念率领的中原军区机关、2纵队几千人,在南化塘玉皇山,被号称“天下第一军”的胡宗南1师1旅和整编3师、15师堵在玉皇山右侧的一条山沟内。李先念严肃地向37团团长夏世厚交代任务:“我们已陷入敌人口袋之中,情况十分危险,唯一的出路就是拿下对面那道山梁,你们团担任主攻,38、39团助攻,45团断后。要不惜一切代价,为机关和主力突围杀开一条血路。”2纵队副司令员周志坚亲自带37团干部侦查地形,指挥突击。37团1600名指战员,突围以来,没吃过一次饱饭,没睡过一次好觉,疲劳已到了极点,一接到战斗任务,大家情绪高涨,生龙活虎。攻击出发地同敌主阵地之间,隔着一条山沟。部队冲到沟底,头顶射来密集弹雨,指战员一个个倒下,但冲锋没有停止。倒在地的同志还在呼喊:“同志们冲啊,不给敌人喘气的机会。”向山顶的强攻开始了。山陡路滑,攀登困难。战士们用刺刀,用枪托,用手挖出小坑,向上攀登。不断有人中弹,滚落山下。山梁洒满战士的鲜血。敌阵地接近了,战士们一通手榴弹,端起刺刀,杀入敌阵。一阵肉搏,杀破敌胆。37团将敌全部赶出阵地,控制了制高点,坚守10余小时,掩护军区机关、主力突出重围,杀向陕南。
四
1987年,“南化塘革命烈士纪念碑”落成。
国家主席李先念亲自撰写碑文:“1946年6月,中原人民解放军遵照党中央的英明决策,进行了中原突围,于7月17日进抵南化塘时,遭到在此地和玉皇山一带的胡宗南部队的阻击。我军与敌军展开了顽强搏斗和竭力鏖战,摧垮了敌人防线,突出重围。随后,一部转入陕北,大部进到陕南和当地游击队会合。经南化塘激战,中原突围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为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在中原突围中牺牲的先烈们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