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正二十副”撞弯精兵简政的腰

2011-12-23老枪

中华魂 2011年4期
关键词:铁岭市组织法副职

文/老枪

“一正二十副”撞弯精兵简政的腰

文/老枪

铁岭是个出“牛”的地方。先是出了全国“最牛忽悠大师”赵本山,接着又出了个“史上最牛县委书记”(派当地警察到北京试图拘传披露西丰县丑闻的记者)张志国,眼下又出了个“最牛政府幕僚团队”:一篇《吓一跳:铁岭市竟有9个副市长20个副秘书长》的帖子日前在网上迅速传开。记者跟踪调查后也证实了这条消息。(人民网2010年12月2日)

当地对这条消息立即进行了回应:“各地情况不同”。那么,铁岭有什么“不同的情况”呢?一是这个只有304万人口的市,“人民群众收入水平还比较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300元,比全省平均水平低3000元,城乡还有相当数量的贫困人口。”(2008年铁岭市政府工作报告)欠发达地区不出生产力再不出干部,不是两头吃亏吗?经济收入不如人家,官升得快一点,也算是一种补偿。二是,常言道“秘书不带长,放屁都不响”,多设“副秘书长”是工作需要,秘书再多,管不了事儿,就像我国古代那样,“秘书”并不是官名而只是“皇家秘密藏书”的简称,而在“秘书”之后缀上“令、监、丞、郎”,才是完整的官名一样。人说“不是要做官,而是要做事”,但不做官哪做得了事?“秘书”带个“长”放屁才会“响”。

铁岭的这些情况是有些 “特殊”,但再“特殊”也不能与全国精简整编的“大情况”相抵触。一个地方、一级政府应该多少机构、设立多少职位、是有据可依、有法可依的,不能由着你的性子来。国家《地方各级人大和地方各级政府组织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工作需要和精干的原则,设立必要的工作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设秘书长一人、副秘书长若干人。”何谓“若干”?有两个参照数。一是现行的省市两级党委书记不过一正两副;二是 《国务院组织法规定》:“各委员会设主任一人,副主任二至四人”。国务院的委员会一般都是省级、副省级,副职只设二至四人,那么作为一个地级市的政府副秘书长,充其量也只能这个数。虽说上面对地级市政府的副秘书长未作硬性规定,但对国家法律的执行不能超出公认的范围。如果法律法规变成可捏来捏去的泥巴,依法行政便是一句空话。铁岭市超出公认的尺度和设置常规,以为“副秘书长”的任命权限拿在自己手里,就将“若干”放大到“20”,受到广泛质疑是理所当然的。

辽宁省政协委员曲宏明指出,公务人员中官员比例越来越高,主要是副职虚职过多。而超编、超员、超职设置又何止铁岭一家。什么《国务院组织法》,什么“编制就是法规”,在一些地方领导眼中不过是说说而已。记得有个市的领导直言不讳地说过,事事都依法办事就办不成事。所以,他们对待法律法规是有选择的,是从实用主义角度进行取舍的。就说官职的设置,在不少地方已成为对下行赏、示好的筹码,“官赏”成了调动下属积极性的一招。拿在自己手上的人事权往往成为照顾关系,安排自己人的工具。只要是领导认为可提可用的人,想提就提、想用就用,管他有没有位置。正职位不够,就一分为二,一当局长,一当党委书记;副职位不够就虚设:放环(带括弧)、加板凳。于是便出现了一个乡34个副乡长,一个县15个县长助理、“站起来一长串,坐下来一大片”的壮观场面。而部委办局“一正八副”、“一正十副”的也屡见不鲜。为什么这些年来,机构改革大张旗鼓搞了七八回了,但最终都陷入 “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官本位”不去,机构臃肿不止。

卢梭在200年前就写下了“政府越大、官员越多,其效率就越低下”的名言。国人则说得更通俗:“龙多不治水”、“七个保姆看不了一个孩子”、“三个和尚没水吃”。领导班子副职太多,不但增加行政成本、影响行政效率,更会滋长“官本位”风气:一些官员把正常的工作关系建立在权力分配、利益分配之上,在利益关系、人事权力上,难免不出现争权夺利的内耗。这就是帕金森所言的,行政人员越多的地方行政效率越低下的原因。

国务院《关于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中,对 “擅自增加编制”、 “擅自超职数、越规格配备领导成员”等违规行为,轻者 “给予通报批评、限期改正”,重者要 “依法给予处分”,不把 《条例》放在眼里的“一正二十副”,这回 《条例》真会跟它较真吗?

猜你喜欢

铁岭市组织法副职
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和粮食安全保障法列入2022年立法计划
铁岭市烈士陵园
铁岭市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纪念馆(银冈书院)
当好常务不简单
——从一句官场顺口溜说起
浅谈副职如何与正职融洽相处
铁岭市职工书画展部分参展作品
做官不识字
“副”字解读与副职心境
基层政协协商民主的法制保障二题
俄罗斯修订《非营利组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