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探究活动

2011-12-20帕坦木•肉孜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1年23期
关键词:探究性教师应创设

帕坦木•肉孜

摘要:数学的学习在中小学教育中至关重要,引导学生在数学教育中探究很有必要,因此,本文中提出了几点意见供参考。

关键字:数学,教学

The research activity on mathematics teaching

Bazhou JuMo county middle school in XinjiangPatamu.rouzi

Abstract: mathematical learning in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education is importance, therefore, how to guide the students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research is necessary, in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opinions for reference.

Key word: mathematics, teaching

美國心里学家布鲁纳说:“探索是教学的生命线”。的确,没有探索,就不会有新的发现。新课程标准倡导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改变以往僵硬、呆板的学习方式,变接受性学习为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亲身体验、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中认识数学,解决问题,使探究性学习方式成为现代数学课堂教学的主渠道。

探究性数学活动,侧重于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与传统的教学活动相比较,传统的数学活动过分强调学生的智力因素,而忽视了学生发展所必需的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意志、情感、态度等考虑的甚少,而探究性数学活动,是让学生活跃起来,参与进去,充分展示自我,激发了每个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所以,作为教师,应创设问题情境,激活探究动机,让学生产生好奇心,增强探究的兴趣,充分挖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在探究中创新,在探究中陶冶情操,释放情感。

一、 创设探究性活动的情境

数学知识的学习,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学生熟悉或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引入学习主题,为学生提供众多有趣而富有数学含义的问题,构筑学习起点,提供活动线索,从而展开探索。因此,教师应多视角,多方位地整合探究活动的资料,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积极收集社会、生活中的数学活动资源,根据学生实际,从他们喜闻乐见的数学问题情境入手,引入学习主题,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激活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不断追求新知、发现、提出、分析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使学习数学成为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

二、 搭建展示学生自我的平台

体现人文关怀,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探究活动效率的前提条件。在探究性活动中教师应把探究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相信每个学生的探究活动能力,因为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一颗渴望被人发现,被人关注的心愿。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心灵深处那颗强烈的探究欲望,而且要让学生更多的参与探究活动,体验成功的喜悦,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究的平台,创设自主探究的情境,创造积极参与的机会,及时发现他们的创新意识,开拓火花,使他们的潜在能力得以充分的展示。

三、 创设自主探究的空间

新课程中增加了许多探究活动,给学生提供了许多交流和探索的素材,可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为了节约时间,不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空间,草草收兵,流于形式,走走过场。学生在探究活动中遇到障碍,教师急于求成,代为探究,以教师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探究。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把精力放在创设情境、设计启发问题上,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去寻找疑点,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创设一个开放性课堂气氛,允许和鼓励学生对现有的答案和结论提出疑问,敢于提出与教

材、教师不同的看法和观点,教师要创造性使用教材,为了更富有实效性的开展教学,教师绝不仅仅局限于对教材的适当改变,要提倡创造性使用教材并不是降低和淡化教材的使用,创造性使用新教材的前提是以新教材为依据,尊重和用好新教材,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进一步发挥和创造性使用。形成不唯书,不唯师的创造性人格。教师可采用设问法、自学法、悬念法、图解法、活动法、情感法等行之有效的教学法,让学生敢想、敢问、敢讨论,培养学生具有独特的创造性思维。

四、 创设展示学生个性的空间

每个学生都有与众不同的个性,教师应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面向全体学生,鼓励他们创新。新教材允许学生对问题有独特的见解,探究活动具有很大的开放性,答案不唯一,这很有利于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往往多统一,少个性,缺乏给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足够的空间。活动中限定具体的“目标”,并想方设法局限学生达到此“目的”,稍有偏离,立马拉紧缰绳,紧紧把学生的思维界定在自己设置的轨道上。这样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束缚了学生探究的思路,妨碍了学生的个性张扬,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发展。因此,教师在探究活动中,要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有一定的“自由”空间,为他们创造各抒己见的机会,让他们通过动手,动口等感性认识,多种形式地开展探究活动,展示学生的个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五、搭建学生合作交流的平台

新课程倡导,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开展合作交流。合作交流是现代社会所必需的交流形式,也是数学探究性活动的组织形式。实践证明,青少年喜欢交流,特别是当今社会,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渴望与同伴交流,好表现自己,教师应抓住学生这一特点,鼓励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有条不紊地组织他们合作交流,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通过讨论、交流,加深理解。在教学中,往往出现“多合作,少交流”,变教师的讲授为少数优等生的讲解,大部分学生听个别学生讲,使得交流活动成为小组优秀生的独角戏,因此,教师应合理组织和指导合作探究性活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协调自主与合作、探究与交流的关系,营造合作交流的氛围,提高合作交流的效果。另外,要关注有困难的学生,帮助他们积极参与探究交流活动,及时捕捉他们在探究学习活动中的闪亮点,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让每个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体现自身在群体中的有效价值。

猜你喜欢

探究性教师应创设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创设未来
探究性学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变革的应然诉求
基于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探究性拓展实验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由一道习题引发的探究性学习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