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长湘高速公路生态环境保护及景观建设
2011-12-20李庆丰
李庆丰
摘 要:为把长湘高速公路建设成为一条“安全、环保、舒适、和谐”的一流高速公路,落实环境友好型公路建设理念,实现“规范化管理、新理念设计、环保型施工、优良的品质”的典型示范工程目标,有效控制施工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法和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长湘高速公路; 生态环境;景观建设 ;竹篾栅法; GP排水沟
1.引言
公路生态环境是指公路两侧各200m范围内的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地、森林、草原、湿地和野生动物栖息地等。公路景观是指公路路线、桥梁、隧道、互通式立交、沿线设施等人工构造物同公路通过地带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互融合后构成的景观。
2009年11月11日,长湘高速被交通运输部确定为“两型”科技示范工程,成为湖南第一条实施“两型”科技示范的在建高速公路。作为对外展示形象的一个窗口,沿线生态环境保护和景观的建设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2.长湘高速建设生态环境概况
长湘高速公路起于望城县的茶亭,北接岳阳至长沙高速公路,在铜官上游跨湘江,经新康、乌山(望城县西侧),在简家坳与长常高速公路相接,再从简家坳经白箬辅、道林、响塘,终于湘潭塔岭,与潭衡西线高速公路对接。
项目主线全长74.902公里,其中长沙市境内61.621公里,湘潭市境内13.281公里。另有1条望城铜官连接线5.273公里。项目主线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设计速度采用12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34.5米。湖南自然地理条件优越,生物多样性丰富。生物种类繁多,这些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条件与生物多样特性,为公路的生态与景观建设提供了无可比拟的自然优势及区位优势。
3.长湘高速生态与景观建设要点
高速公路生态与景观建设的重点部位在于上下边坡、中央分隔带、立交区等构造物,同时也是最容易产生环境问题的部位。下面从这几个方面着手,分别论述如何在建设阶段进行生态环境保境与景观建设。
3.1边坡
目前,在高速公路建设中,为确保边坡稳定,仍大量采取浆砌片石与喷锚技术进行边坡防护。从生态的观点来看,这种做法存在很大问题,因为封闭防护人为阻断了自然植被的生长,造成植被的永久破坏,导致以下几个方面的危害。
第一,不利水土保持。 第二,混凝土坡面無法吸收汽车尾气,路段空气质量差。 第三,封闭防护阻隔了涵养水的流出,在孔隙水压力与边坡土体饱水自重的双重作用下,易造成边坡倒塌,危及道路安全。
鉴于封闭防护的种种不利情况,长湘高速转变设计观念,摒弃陈旧的设计思路,加强边坡防护综合设计,一种更适合湖南本地环保绿化施工的新型工艺“竹篾栅法”正逐步推广应用。
竹篾栅法:竹篾栅法即在公路边坡、沿地表水平线用竹片横放形成一条条截水沟,这种方法既保证了坡面水土不易流失,而且竹片本身在满足植被恢复的基础上还可以降解,是一种生态环保的科学方法。该法适用于坡比不陡于1:0.75的土质、土夹石、风石化边坡,较之传统的植生袋法,该法有明显的优势:一是就地取材,利用当地的毛竹即可完成绿化;二是锚杆固定,稳定性好;三是种植土直接接触,植物根系易扎入坡面;四是抗雨水冲刷能力强;五是种植土理化性质疏松,不易板结;六是多年后可降解,形成有机质肥料,无污染。
3.2中央分隔带
中央分隔带是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首要作用是分隔对向交通流,提高行车安全系数。其另外一个重要作用是作为埋置各种通讯、电力管线及其它沿线设施的主要场地。同时,中央分隔带还是高速公路绿化美化景观建设的重要部位,做好绿化美化有利于改善公路沿线景观质量,提升驾乘人员的视觉感受,缓解心理压力,增加行车安全度。中央分隔带不宜大量采用刚性防撞护墙形式,而宜采取植树绿化为主、其它方法为辅、多种形式并存的方法进行建设。
3.3立交区
立交是高速公路特有的大型工程构造物,从绿化美化的角度考虑,立交是高速公路景观建设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做好立交景观建设能提升公路的景观质量,对做好立交景观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立交匝道与匝道、匝道与主线所形成的区域与坡面是立交绿化美化的主要区域,根据立交规模大小与形式的不同,景观建设应采取不同的手法,对于出入城市、风景旅游区及历史文化遗址的立交,应特别注重加强人文景观建设。
3.4.生态排水沟
高速公路的排水一直是高速公路水环境保护的重点。目前高速公路建设对处理污水的方法是将路面和边坡排出的污染物直接沿边沟或排水沟排到沉淀池中,通过简单的沉淀法来解决高速公路水污染问题,易出现积水导致蚊虫等有害生物和微生物滋生,伤害附近居民的健康。植草沟(GP水沟)是土壤表面植草的一种景观性地表沟渠排水系统。地表径流以较低的流速被沟表面的草被净化,通过沉淀和生物过滤的方法排除径流污染物,不但可以有效排水,而且可以保护生态平衡。在GP排水沟的底层,先挖成普通的梯形排水沟槽,在沟槽上面,铺上用混凝土或其他材料专门设计的多孔混凝土预制件,能够使水流通过。铺好混凝土预制件后,再根据当地的气候、地理特点,选择种植一些适合当地生长的花草。这样,绿色环保的GP排水沟就成形了。如果有水流通过,排水沟表面的草木可以净化水流,专门设计的多孔混凝土预制件也可以通过沉淀和过滤的方法排除污染物。另外,GP排水沟中的草种,受到水流浇灌,加上多孔混凝土对植物根系的固定作用,能够很快成长起来,与周围植物和自然环境和谐相融,具有优秀的景观效果。
据资料显示,每公里GP水沟能自降污17吨二氧化碳,14公斤颗粒物,25公斤二氧化硫,101公斤氢氧化钠,节能2吨标准煤,节热5吨标准煤,节水12.5吨,除净80%的总悬浮物和80%重金属。
3.5生态敏感地区
生态敏感地区是指生态结构脆弱或具有特殊生态价值必须保护的地区,由于生态敏感地区对于人类的重要意义,修建公路时应尽可能绕开这些地区,避免对原生环境造成破坏。
在借鉴国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长湘高速科技人员对公路穿越生态敏感地区如何进行生态保护这一课题作了大量研究,总结出了一些基本原则:第一,避免高填深挖,尽量采取桥隧穿越,尽量放缓路基边坡,避免过多人工防护;第二,加强水土保持措施,避免公路施工与运营期间对地表水、地下水土和壤造成污染;第三,必须对路线穿越地区的动植物种群分布作深入调查,全面掌握种群的生长、迁徒规律,避免因公路修建而人为阻断动物的活动空间,不利于种群的繁衍壮大;第四,修建必要的隔音、隔光设施,避免对某些对噪声和光线敏感生物的生活习性造成干扰;第五,修建满足生态要求的各种新型功能性路面和防护栏。
4.结语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加强公路沿线生态和景观建设是公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尤其对于高速公路,由于选线地处偏僻,沿线地质地形变化显著,气候条件差异较大,生态条件、动植物资源分布变化不一,合理的路线走向、正确的设计思路、得当的施工方法、客观的工期进度是确保工程建设和生态景观建设良性发展的基本要素。针对不同的施工环节,采取相应的环保技术措施,坚持“不破坏,就是最大的环境保护”的理念,才能达到“安全、环保、舒适、和谐”的目标,才能构造“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高速公路。
参考文献:
[1]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12.
[2]2003年全国公路环保与景观技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公路杂志社,2003.4.
[3]李铁洪,吴华金.加强山区高速公路生态与景观建设.云南:云南交通科技,2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