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裂与弥合:社会工作研究中科学主义范式与人文主义范式的反思
2011-12-20刘艳霞
刘艳霞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上海 200237)
社会学与社会工作
断裂与弥合:社会工作研究中科学主义范式与人文主义范式的反思
刘艳霞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上海 200237)
本文主要分析了社会工作研究中科学主义范式与人文主义范式各自的优劣;指出鉴于以往社会工作研究中科学主义范式与人文主义范式的断裂所招致的后果;如果要使社会工作研究保持正确而健康的方向,那么在研究过程中就应努力避免二者之间的断裂;最后探讨了在社会工作研究中如何实现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之间的弥合。
社会工作研究 科学主义 人文主义
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是社会工作研究的两个向度。虽然社会工作以“助人自助”为宗旨,但在科学主义和专业地位追求的影响下,国际社会工作还是形成了以理性主义为主导的社会工作模式。①王思斌:《中国社会的求助关系——制度与文化的视角》,《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4期。然而科学主义在推动社会工作研究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形成人文主义相对缺失的局面,尤其是社会工作哲学和社会工作伦理学研究的一蹶不振。这种“单向度发展”几乎持续了整个20世纪。鉴于此,我们认为如果要使社会工作研究保持正确而健康的方向,那么社会工作研究中科学主义范式与人文主义范式断裂的弥合和均衡发展成为一个必要的前提。
一、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范式断裂在社会工作研究中的影射
1.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之间的断裂
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诉求是随着文艺复兴的开始和世俗主义的崛起同时展开。冲破中世纪神学的层层迷雾,在“发现世界与发现人”的征程中二者逐渐疏离,分道扬镳,甚至针锋相对,互相否定。
人文主义是指文艺复兴以来的强调人的精神、情感、价值与尊严,注重人的思想解放和个性自由的思想流。人文主义哲学的基本内核是以人性为出发点解释一切现象,把研究对象“人本—人化—主体化”,从对客观世界的探索转向对人自身的体悟,坚守价值理性、道德主义的价值取向。①唐松林、张平:《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如何整合》,《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2年第4期。科学主义是19世纪中期以来开始出现的一种科学崇拜,它把科学知识看成了所有知识中最有价值的知识,并认为科学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最为有效的手段。科学主义的基本哲学内核是将自然视为自然物,把一切现象“物本—物化—对象化”,寻求自然界客观规律的认识途径和对自然的征服、开发和利用,坚守工具理性、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②唐松林、张平:《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如何整合》,《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2年第4期。,强调以科学技术改造人和社会。③李静:《科学主义与人与人文主义在教育上的争论》),《科教文汇》2008年第1期中旬刊。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断裂表现在二者的针锋相对和相互的否定。科学主义认为科学是科学家的事情,不需要人文学者评论和审核,因为他们不懂基本的科学常识、论证漏洞百出。人文主义者对科学研究的合理性、逻辑标准、客观真理与实验证据等科学的本体论和科学的认识论基础进行了全面的颠覆。他们强调科学中的政治权力的规则,把科学领域视作一种权力——利益场所,强调科学是一种社会建构。④杨兵、昌成亮:《再探科学大战——论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差异》,《科教文汇》2008年第6期上旬刊。因此科学主义的“镜像思维”与人文主义“主体体验”是对世界两种完全不同的认识方式,他们各执一端,相互否定,从而造成了科学主义与人为主义的断裂(见表1)。
表1 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断裂⑤ 杨兵、昌成亮:《再探科学大战——论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差异》,《科教文汇》2008年第6期上旬刊。
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具体的、感性的自然对象、自然存在物,从根本上都是可直接感受和观察的,具有经验性。而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除了经验性、可直接感受性外,还具有非直观、非感性的特征,这也导致了自然科学的实证性、经验性特征,可以运用是实验法和逻辑主义的方法;社会科学对象的未定性、随机性和偶然性等特征,决定了其思维方式的抽象性、关系性和直觉性,大多通过定性研究的方法来认识。科学技术与价值无涉,可以迅速运用到生产领域,转化为生产力,彰显出极大的效用;而社会科学知识因其价值相关性,受政治氛围、意识形态的影响较大,其功效的发挥往往需要一个较长的认识和接受的过程。基于研究对象的特质、研究对象的特征、思维指向、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差异,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各执己见,忽视了二者之间融合的可能性,造成人们在认识世界、寻求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过程中的局限性。
2.社会工作研究中科学主义研究范式的发展与反思
科学主义研究范式是早期人们进行社会工作研究的基石和起点。在整个社会对社会工作研究的价值和意义还持有普遍怀疑态度的氛围中,只有在实证主义的指引下,更多地凭借传统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社会工作研究才可能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另外从社会工作的发展史来看,社会工作最初表现为慈善救济实践,实践性是社会工作的首要属性,社会调查(如慈善组织会社时期,友好访问员对受助者的家计调查)是社会工作者开展工作和研究的基础。大卫·豪(David Howe)在《社会工作理论导论》中认为,在社会工作的最初阶段(称之为“调查”阶段),社会工作者主要是起一个“调查者”的作用。他们通过自己的实际活动搜集和积累了大量的事实材料,为以后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资料基础。①David.Howe,An Introduction to Social Work Theory. Wildwood House Limited,1987,P.2.也正因为如此,社会工作研究中的科学主义范式主要继承了调查、实验等传统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认为有关人的全部“真知”都要经由调查和观察而形成,同时主张理论的意义由调查和观察所赋予。因此在社会工作研究的科学主义范式上形成了两个模式:治疗学派的治疗模式和证据为本的实践模式。治疗学派认为,社会工作者和案主是“专家(医生)-病人”的权力依附关系。社会工作者作为知识的掌握者有能力通过调查和诊断等方式对案主的问题进行鉴定,同时,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接案、助人、评估、结案的规范化操作,解决案主问题。以证据为本的工作模式基于以下三个原则:实践者要了解如何阐释和运用研究发现;实践者要学会在其职业生涯中以科学研究指导实践;研究发现要以更加有效的方式传递到实践者手中。②Shirley Reynolds,“Evidence Based Practice and Psychotherapy Research”,Journal of Mental Health,vol.9,No.3,2000,PP. 257-266.以证据为本的实践取代了以权威为本的实践,它质疑社会工作实务中的流行观念和权威意见,因此可以说是科学主义在社会工作中的又一次胜利。
在社会工作研究的科学主义范式那里,科学知识被认为是最精确、最可靠的。因其研究方法的独立性、客观性和精确性而倍受青睐,因而常常被直接作为社会工作理论的来源。科学主义范式认为有关社会工作的理论既然是通过科学的方法按严格的逻辑规则推导出来的,那么其客观性是不容怀疑的。虽然,我们承认社会工作研究的发展和进步正是依靠调查证实的知识的不断积累和递增,但科学主义范式中存在着浓重的简单化、纯自然性和非人性的缺陷以及结果和实际相脱离的弊端。比如在描述贫困现象时,科学主义者倾向于使用各类统计学的指标,或试图建立一种对贫困个体或群体生活状况的一般描述话语。但事实上这种简单描述往往不能抓住问题的核心,因为贫困是一个多种因素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产物,单纯的数字或描述不能揭示如此丰富的内涵,反而使社会工作研究脱离了人的真实生活并因此而导致了社会工作研究中的表面化、低级化现象。
对科学主义研究范式的过分张扬必然把研究的视野局限到实证科学所限定的范围内。这种狭窄的研究视野是导致社会工作理论琐碎和贫乏的重要原因,因为每个研究者均是割取完整社会现象、心理现象的一个小块,沉浸于可计算性、操作性、证据的确凿性与评估的精确性上,无法将各种社会现象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联系起来,忽视了社会工作的本质性建构,即追求对案主日常生活和意义世界的理解、支持,对更大范围的不公正社会制度的矫正。这必然导致一大堆零碎的数据与结论无从组建,研究结果相互之间无法沟通,虽然成果丰硕却无益于社会工作的理论建设。
3.社会工作研究中人文主义研究范式的发展与反思
在社会工作研究中,如果说科学主义范式注重于解决“是什么”的问题,人文主义范式的侧重点则在于研究“为什么”的问题。人文主义范式与科学主义范式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注重对历史的考察和意义的关注,强调问题的构建方式对问题性质的影响,强调现实并不是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而是人在用语言建构着现实。而构建现实的人并不是现代主义所描述的完全独立理性的自主的人,而是受具体的历史、地理情境下语言系统所影响,使用语言赋予社会以意义,并不断地延续意义①Gergen,Kenneth J.An Invitation to Social Construction.SAGE Publication,1999.,例如他们往往将贫困、越轨的起源放入整个社会文化背景中去把握,强调社会问题的社会建构,强调案主的信念、期望和价值观在问题形成方式中所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他们主张在贫困研究等社会工作相关领域中,尝试使用“生命历程方法”,主张将贫困与时间因素关联起来加以考虑,注重对贫困群体的生命过程的追踪描述与解释。②Leisering,L.&Leibfried,S.Time and Poverty in Welfare States United Germany in Perspectiv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换言之,社会建构论者把社会问题和案主问题的本质定位于社会的建构和历史的发明,从而从根本上瓦解社会工作研究的传统的自然论和本质论,提倡一种话语分析的辅导模式。
人文主义者认为案主的问题属于人的问题,要将社会工作的研究与案主的全部情感、问题和经历相结合,同时研究者要自觉地与案主保持良好的互动,与案主一起工作、一起成长、一起被赋权的。二者的关系建立在共同的兴趣与合作基础上,而非像科学主义范式中研究者与案主之间的主客二元分割,放弃对人性的思辨而使案主被彻底物化,背离了“以人为本”的基本价值诉求。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论》堪称社会工作研究中人文主义范式的扛鼎之作。按David·Howe的说法是:“本世纪20至30年代的社会工作可以说是经历了一个“精神病学的洪流”。③David.Howe,An Introduction to Social Work Theory. Wildwood House Limited,1987.弗洛伊德关注的是人的心理层面、非理性层面,不求实证,不关注人的理性层面,而是深入到潜意识,将非理性发挥到极致,以人文主义的视角为社会工作开掘了一个鲜为人知的实践领域,从而也使社会工作者为其工作找到了理论依据,社会工作从此也成为一门专业。④李晓凤:《两种主义与社会工作的发展、危机和繁荣》,《学术论坛》2004年第2期。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思潮进入社会工作话语体系内,这在社会工作研究的人文主义范式中可谓独树一帜。在后现代主义的指引下,各种非实证范式的观念在社会工作研究中日益凸现——“共识真理观”(哈贝马斯)、“批判诠释”(哈贝马斯、阮新邦)、“视域融合”(迦达默尔)、“地方性知识”(吉尔茨)、“强烈的价值介入”(哈贝马斯、阮新邦等)、“解构主义”和“女性主义”等风起云涌;米兰学派、故事学派以及新女性主义家庭治疗学派等后现代辅导模式异军突起。
社会工作研究的人文主义范式一方面把社会工作研究看成是一个复杂的、真伪混杂的历史过程,看到了社会工作研究和其他社会意识形态之间相互影响和渗透的事实。但另一方面“怎么都行”的思想又完全抹煞了社会工作与非社会工作研究之间实际存在的差异,其倡导的“以情感、本能、无意识等规定案主问题的本质”、“以直觉、体验、灵感作为评估案主问题的途径”,认为“直接体验到的东西,才是最真实的”,无疑夸大了人们在问题鉴定上的主观随意性,使社会工作研究上的人文主义范式很容易最终滑入“相对主义”、“虚无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泥潭中而不能自拔。在某种程度上,人文主义思潮给缺乏自我批判和陷入自我表现陶醉状态的社会工作研究注入了一针催醒剂,但同时又是一种迷幻剂,因为它对问题的各种解决方案保持一种若即若离的冷静态度,使得现代人的选择无所适从,最后也将导致社会问题的泛滥和人性的异化。
二、社会工作研究呼唤两种范式的融合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社会工作研究面临以下种种内忧外患的危机:一是在经济理性主义控制下,市场主导着决策、个人选择与生活素质,人的尊严等受到贬抑;二是管理主义抬头,一切以效益及效果为依归,致使政府进一步紧缩社会福利资金等;三是现代理性主义认为政策的决定应基于客观的逻辑分析,而不是价值取向;四是注重工作的能力及表现,而不是学历与训练,专业社会工作教育因此也受到冲击。在上述危机面前,社会工作需要进行原则和理念的调整,努力弥合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范式在社会工作研究和实践中的断裂,深化社会工作的理论,扩展社会工作的实践方式,使社会工作能更好地为案主服务。
1.科学主义研究范式与人文主义研究范式融合的必要性
事实上,社会工作研究方法的选择应以它能否达到对服务对象的认识与理解,从而增进社会工作知识为准绳。从社会工作研究的最终目的来看,无论人文主义范式还是科学主义范式都是以不同的方式促进案主问题的解决和能力的增长,不断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公正。社会工作研究的人文精神首先是要尊重人的价值和权利,促进人的潜能的增长。社会工作研究的科学精神弘扬理性的权威,树立了人的尊严。二者的紧密结合为促进人的福利状态,更加公平的社会政策的达成和解决社会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指向。因此,为了维护公民的社会权利,社会工作研究必须在发扬科学精神的同时弘扬人文精神,从案主利益出发,根据具体的研究问题与研究目的选取研究方法。有学者指出,一些最好的研究都是使用了两种研究方法,研究者需要根据具体条件和可行性选取合适的方法,而不应偏袒或偏废任何一种方法;因为它们都是研究工具,而不是意识形态。①马凤芝:《定性研究与社会工作研究》,《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第一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2.科学主义研究范式与人文主义研究范式融合的可能性
在人类认识世界、探索世界发展规律的过程中,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之间的壁垒日益松动,融合的趋势愈发明显。从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发展历程可见一斑。第一阶段,文艺复兴至19世纪中期,科学主义尚未产生,人文主义一枝独秀。这一时期倡导人文主义,歌颂赞扬人的价值与尊严,宣扬人的思想解放和个性自由。第二阶段,19世纪中期科学主义逐渐形成,并取代人文主义逐渐居于主导地位。随着工业革命如火如荼的展开,带来的是经济的繁荣、科学技术不断革新,充分展示了自身的魅力,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科学被评价为“最有价值的知识”。科学以强势的姿态攻城掠地,实现了对人文主义的渗透,逐渐处于主导地位。第三阶段,20世纪20年代以来二者开始不断整合,出现了科学人文主义。②李静:《科学主义与人与人文主义在教育上的争论》,《科教文汇》2008年第1期中旬刊。资本主义经济的频繁爆发导致经济萧条、失业严重、社会动荡。人们对科学技术的崇拜逐渐被打破,开始意识到科学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能促进经济的发展,改善人们的物质生活,但却无法满足人类情感、信仰的需求。只有实现二者的融合才能形塑一个健全的社会,从而出现了科学人文主义。
科学主义范式和人文主义范式是人类在科学研究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二者之间应该是一种共生互补的关系。在古代和中世纪,人文(学科)和科学(萌芽状态的)本来就是并蒂莲,在文艺复兴时期昌盛的人文主义反对蒙昧主义,崇尚理性和智慧,主张探索自然、研究科学、追求知识,从而成为近代科学的助产士,而科学的问世和蓬勃发展也为人文主义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持和物质资源。①李醒民:《走向科学的人文主义和人文的科学主义》,《光明日报》2004年6月1日。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从来没有完全分裂,由于分裂导致的科学危机和人文危机迫使二者不断地进行融合。文艺复兴引起的对人的关注最初是在对自然进行科学认识的背景下进行的,后来成为与科学无关的事情,二者各自扮演着救世主的角色。科学以其强势的姿态一直居于主导地位,但是缺乏人文关怀的工具理性极易导致马尔库塞所说的“单向度的新型的极权主义社会”,“造成极权主义性质的主要不是恐怖与暴力,而是技术的进步”。海德格尔指出在没有人文关怀的技术进步是“一种最高意义的危险”。因此哲学家们努力在弥合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之间的裂痕,主要有胡塞尔、海德格尔等,他们试图用一种工具主义的方法,又有人道主义的内涵和目的来从事研究。②沈益朋:《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之争》,《法制与社会》2010年第1期中旬刊。
以往在社会工作研究中割裂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互补性和内在联系性而难免失之偏颇。因此只有将二者并重,才能保证社会工作研究的全面性、深入性。在社会工作研究领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社会工作研究上融合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其产生的母体学科——心理学、社会学与文化人类学。心理学之父冯特在构建整个心理学架构之时,就采用了以实证主义取向研究个体心理过程与以反实证研究取向研究高级心理过程并重的方法。M·韦伯在理解社会学中,首先提出了必须观察行为中的“主观思想状态”,并依靠研究者的直觉式对行为的意义做出判断。但是与人文学派不同,韦伯主张对社会行为规律性研究可以采用自然科学的实证研究方法。在文化人类学领域中,除采用人文学科的定性“田野调查”(field work)外,默多克等人从20世纪40年代起还发展出了享誉世界的“人类关系区域档案”,创立了实证主义的定量的“泛文化比较法”。③李晓凤:《两种主义与社会工作的发展、危机和繁荣》,《学术论坛》2004年第2期。可见从社会工作研究的学科发端上看,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一开始呈现出的是相互交错、交相发展的融合态势。所以说,两者的再度融合是完全可能的。
3.促进科学主义范式与人文主义范式在社会工作研究中的融合
社会工作研究中科学主义范式与人文主义范式的融合既不是要求削足适履、刓方为圆,也不是揠苗助长、一蹴而就,而是使二者在相互借鉴、彼此补苴的基础上珠联璧合、相得益彰。要实现这样的融合,我们必须审时度势,充分把握影响二者融合的种种因素,为二者的顺利融合和充分对话创造条件。
首先,在社会工作研究中确立兼容并蓄的基本原则。
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范式在社会工作研究中作用重大,二者不可或缺。在社会工作研究的过程中,只有在人文精神的指引下,社会工作研究的科学主义范式才能获得不断进步,从而也才能在物质上为人类的幸福生活提供保障;而社会工作研究中的人文精神,也只有在不断进步的科学理性带来的对问题的正确评估、定位和生活质量逐步提升的基础上,才会尽可能充分地发挥出积极正面的效应和意义。
其次,在社会工作研究中秉持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平等性。
科学主义者要警惕对人文文化的沙文主义和霸权主义,恪守科学自律的节操,秉持科学平权的姿态。同时人文主义者,对科学文化相应地要戒除井蛙主义的愚昧无知和夜郎主义的妄自尊大,克服某些极端立场、狭隘观点、偏执态度和妒忌心理,放弃对科学的迪士尼式的乃至妖魔化的涂鸦,自觉节制一下封建贵族式的或流氓无产者化的新浪漫主义批判。要走向科学的人文主义和人文的科学主义。①李醒民:《现代科学革命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启示》,湖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这也印证了马克思的预言:“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
然后,在社会工作研究中将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范式相结合。
“在工业社会中,诚然是人在制造万物,但这些制品却成了不可动摇的真理;它们作为具体化了的实体而存在,具有超越人类的独立存在。在后工业化社会里,人们只是互相认识,在此必须相亲相爱,‘要不就得死去’”。②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三联书店1989年版。由此可见在后工业社会,那个被制造的客观世界已经退居后台,人际关系成为社会基本矛盾。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的主体性的发挥成为社会的重心,人文主义的研究范式逐渐受到重视。发挥人文主义在社会工作研究中的作用,重视发展人文主义的社会工作模式。马凤芝从人文主义方法论与社会工作的内在一致性论证了发展人文主义社会工作模式的必要性,认为定性研究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都比较与社会工作的理念、目的相契合,是引导社会工作研究趋向“真理”——对研究对象的认识与把握——之诸多可能途径中的一种。③马凤芝:《定性研究与社会工作研究》,《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第一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王思斌从中国社会特殊的求-助关系出发,从制度与文化的视角,认为中国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文化从社会工作的实施条件的角度提出发展与理性主义社会工作不同的人文主义社会工作模式的可能性,并总结了这种人文主义社会工作的三个特点:(1)积极主动的帮助取向;(2)价值相关;(3)建立实质性的信任关系。④王思斌:《中国社会的求助关系——制度与文化的视角》,《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4期。
然而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的工业化程度还不发达,整个社会结构呈现“断裂”状态⑤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因此中国的社会工作乃一应用社会科学,被视为达成社会主义的工具,以解决社会冲突,保障社会安定并达成社会主义的理想为其目的。⑥何会成等:《实证论与诠释论之比较及其对发展中国社会工作的启示》,《中国社会工作》1998年第2期。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发展社会工作专业化是一个渐进和不断积累知识的过程,科学和理性在建立和推动社会工作专业化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也应该一如既往的继续发挥科学主义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的重大作用,注重将科学的方法应用到社会工作的专业活动中去。
最后充分认识到社会工作研究中两种范式融合的艰难性。
在新世纪,对于社会工作研究上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范式的融合而言,既充满了机遇,又面临着挑战。一方面,对上一世纪社会工作研究的反思使人们认识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的必要性,从而为二者的再度融合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但另一方面,社会工作研究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不利于科学主义范式与人文主义范式融合的主、客观因素,这些因素在当前科技发展迈向纵深的时代背景下极有可能发挥越来越大的干扰作用。这可能是本土性社会工作的发展改造与社会工作本土化共存以至交融的过程。因此,新世纪社会工作研究者一方面需要深入思考如何实现科学主义范式与人文主义范式在社会工作研究中的融合;另一方面社会工作的实务过程中不仅注重用科学的研究发现案主问题的实质所在,而且在解决案主问题的过程中注重维护案主情感和尊严。只有在社会工作研究中有意识地、持之以恒地将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结合起来,扬长避短,才能促进社会工作在中国的迅速发展。
The Break and Fuse between Scientism and Humanism on SocialW ork Study
LIU Yanxia
The content of two study paths on social work study are discussed in this article.We talk about theirmerit and default respectively and point out the bad results because of the break between scientism and humanism on socialwork study.We argue that two study pathsmust avoid of break ifwe hope to keep correct direction on social work study.At last,the article discusses how to confirm scientism with humanism in the study of socialwork.
socialwork study,scientism,humanism
刘艳霞(1978-),女,山西临猗人,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社会政策等。
C916
A
1008-7672(2011)03-0024-08
徐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