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校本课程建设
2011-12-17管雪讽
管雪讽
摘要:自2001年课程改革以来,常州市天宁区各校开展了校本课程建设的研究,形成了一套套成熟且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文章对此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提出了未来发展的思路。
关键词:校本课程;网络平台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454(2011)22-0033-02
一、网络校本课程的认识
校本课程开发是近年来我国课程研究学者从西方教育文献中引进的新名词,其英语表述是“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简称“SBCD”。自2001年课程改革以来,天宁区各学校开展了校本课程建设的研究,形成了一套套成熟且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在教学中的广泛运用,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好多学校都充分利用网络进行数字化校本课程开发。以学校网络为依托,校本课程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是采用多媒体方式,通过网络收集、整理教育资源和校本课程建设中形成的特色文本、图片、影视等资料,编辑数字化校本教材。比如博爱小学的陶艺课程,以书本教材、电子教材为主。与多媒体方式不同,随着研究性学习的开展,课程建设者会把课程资源上传到课程专题网或学校网站的资源库里,学生可以随时访问,浏览信息。
二是采用网站方式,为了便于学生学习活动,教师更会在网站上开设互动性内容。例如中山路小学的书法校本课程,除了课堂教学外,其他活动都是在网络上进行:开设名家欣赏栏目,把名家名作扫描发布到书法专题网站,让学生欣赏和点评:开设书法技巧栏目,让学生根据教学视频学习书法技巧:开设佳作欣赏栏目,学生可以把自己的书法作品上传到网站上,由学生、教师、家长共同点评。
三是采用网络平台方式,学校充分调动家长、学生及其他社会资源,依托某一网络平台,共同建设校本课程。例如常州市北郊小学的书香校园(阅读校本课程http://beiiiao.net.cn/webschool/Book/),不但有教师的推荐阅读,更有学生推荐的书籍,并通过一系列教育活动激发学习的阅读兴趣,同时平台上设有含英咀华、读书札记、佳作赏析、书香班级、悦读会等栏目,班级、家庭、家长、学生、教师均在这一平台中进行活动与交流。整个课程开发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和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网络平台起了重要作用。
网络为开发校本课程提供了巨大空间,在这种空间下,将创新学习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相结合,与网格技术、多媒体技术结合,将能全面提升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学质量:一方面,丰富学生课余学习生活,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另一方面,完善学校特色文化建设。
二、当前网络校本课程(平台)的问题
虽然网上的素材非常丰富,但是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还不够高,对网上的内容学生还缺乏辨别的能力,因此难以作出正确的辨析,如果没有教师的指导,学生的学习效率将会很低。各校的网络校本课程建设虽然都已经起步但是在理念、技术以及管理方面还极不平衡,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一是交流与反馈的缺失:有很多学校建设校本课程网站重形式而轻内容,有些还处于静态设计的阶段,缺少师生互动交流的模块。
二是资源缺少组织:打开网站,学生面对海量资源,但教师对资源的选择、组织、呈现等缺少系统思考,总想把自认为有用的资源交给学生,但学生面对资源却无从人手。导致资源应用效率低下。
三是原创性不够:各学校校本专题网站的资源中,转载的资源远远多于原创内容,而生成性资源则应用很少。其实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不断动态更新生成资源,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四是优秀校本课程网站流失较为严重:我区有许多优秀的校本课程网站,如虹景的花文化主题、博爱的陶艺文化、兰陵的乒乓球项目、北环的动漫制作等等。许多优秀的网络校本课程在实施过后被束之高阁,导致这些优秀校本课程的使用效能大大降低。
以上四点现象的存在,有理念形成上的因素,更有技术应用方面的困难。我们认为,在区域层面上建立网络校本课程的平台,不仅可以解决各个学校在构建各自网络校本课程平台上的技术瓶颈,而且可以推进网络校本课程的合理化规划和协同共建,避免重复开发和区域内优质校本课程资源流失,以促进优质网络校本课程的有效整合和应用,对推动基础教育的公平均衡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三、基于社区模式的网络校本课程平台构建
基于社区模式的网络校本课程平台应该是一种基于学习的网络互动中心。它最基础的特征是知识性、互动性、成长性。而技术层面,许多开源网站可以实现这个功能,如phpwind高速社区程序,它以会员为根本,深入挖掘、聚合站点数据并可自由组合成多种模式进行展示,比如论坛模式、门户模式、文章模式、个人空间、群组模式等,非常有利于网络校本课程专题网站学习和交流:同步或异步编辑文档的支持以及交流的支持等几个方面。phpwind高速社区程序的群组模式,便于建立以某校本课程主题为核心的学习共同体,其中包括群组活动、成员邀请、群组等级、群组话题、群组论坛视图,并有群组聚合页。Pw8的cms系统,侧重于资讯的发布,在门户频道展现为内容聚合,便于各个学校主题在此建立独立的网络校本课程。而以会员为中心产生的内容是站点赖以生存的食粮。PW8重新规划圈子模式,将会员信息底层化,和新鲜事功能很好地结合起来,与会员息息相关的内容将汇集到新的个人中心,引导会员进行阅读和点击。技术支撑使知识性和成长性成为可能,师生可以根据网络平台的特征,规划自己的课程模型,根据内容、学习、互动、评价等要求建设符合自己课程的网站。
四、展望与发展
信息技术的普及与提高,拓宽了网络校本课程建设的途径。然而,学校主体在构建各自的网络校本课程的过程中仍存在理念、管理及技术上的一些困惑。在此背景下,建立基于平台的校本课程在线学习,基于平台的主题研究方法、反馈机制等网络校本课程建设模式,对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加强教学实践,提高反思能力,有效促进学校、教师、学生间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具有现实意义。除了以上几种途径外,整合网络平台内的“个人空间”不但能呈现教师和学生的学习足迹和分享感受,这些资源也能直接推送相应的校本课程主题:应用系统内的“群组”功能可以让主题性更突出,针对某课程、某主题进行发表评论,共享知识、分享经验,形成学习氛围、鼓励对话,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探讨的方向。
(编辑:鲁利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