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地膜栽培试验初报
2011-12-15禄丰县农技推广中心651200赵有芳郝艳艳
□禄丰县农技推广中心651200 赵有芳 周 英 郝艳艳
禄丰县具有优越的自然气候条件,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水稻是禄丰县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县常年种植面积在1.2万hm2左右,其中雷响田占种植面积的11%,因缺水导致产量偏低,亩产在300kg左右。2010年禄丰县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特别是水稻生产,水稻节水栽培是我县今后农业生产所面临的主要技术问题。水稻地膜(生物降解膜)栽培是水稻节水栽培技术的新课题,合理密植是水稻地膜(生物降解膜)栽培获得稳产、高产的决定因素,地膜(生物降解膜)既能促进水稻正常生长,又能节约用水,同时还能有效降解,所以研究和探索水稻地膜(生物降解膜)栽培,是对水稻节水栽培技术的完善和补充,摸清地膜(生物降解膜)的有效降解是解决残膜污染的有效途径。2010年5月在各级专家的指导下,进行覆膜(生物降解膜)与露地、覆膜(生物降解膜)不同移栽密度的同田对比试验,邻田节水对比试验,现将试验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试验地情况
试验安排在禄丰县中村乡河西村委会小磨房村舒正祥农户的田里,田为山田(雷响田),海拔1 643m,前作种绿肥,面积0.07hm2,田块平整,肥力均匀,土壤属浅紫泥土。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水稻楚粳 27号 4kg;宽 0.7m、厚120μm的黑色生物降解膜5kg;农家肥(牛圈粪)3 000kg、尿素 23kg、水稻专用复混肥50kg、硫酸钾10kg;小抽水机1台。
2.2 试验设计
按试验的目的和要求,试验为同田对比和邻田对比试验,同田对比试验设三个处理,处理1是盖降解膜,移栽规格为(35+15)cm×10cm,亩栽 26 666丛,每丛栽2苗;处理2是盖降解膜,移栽规格为(35+15)cm×14cm,亩栽 19 047丛,每丛栽2苗;处理3(ck)是露地,移栽规格为(35+15)cm×10cm,亩栽 26 666丛,每丛栽2苗。邻田对比是用水量的测算。
3 试验过程
3.1 育秧
育秧方式是旱育。3月24日整理秧床,3月25日播种,播种前用1kg“旱育保姆”拌种,小秧管理中严格控制水分。秧龄48d,移栽前秧苗素质调查:苗高14.6cm,茎基宽2.4cm,平均带蘖2.15个,新生白根3.6条,根长2.5cm,叶片浓绿挺直,茎秆坚硬。
3.2 大田施肥
5月11日在抽水泡田时亩施农家肥3 000kg,均匀撒施后翻犁;5月12日施耖耙肥,亩施N∶P∶K=13∶5∶5水稻专用复混肥50kg、尿素20kg、硫酸钾7kg,耙平后静置。
3.3 铺膜移栽
5月13日撤水、分墒、铺膜,膜铺好后按试验设计规格进行移栽。
3.4 肥水管理
移栽后沟里保水10cm,墒面湿润。5月18日盖降解膜的部分田间出现死苗现象,调查死苗率达22.5%,拔起看根黑黄色,茎基腐烂,立即补苗;5月20日又补苗1次,补苗后墒面保水深3cm;5月23日盖降解膜的田间水全部落干,进行湿润管理。5月28日添水施除草剂,保水6d后自然落干,进行干湿管理。7月4日添水追施穗肥,亩施尿素3kg、硫酸钾3kg,保水1d后自然落干,以后靠自然降雨。
3.5 病虫防治
6月26日预防稻瘟病,防治稻飞虱1次;7月17日防治稻曲病、稻飞虱、稻瘟病、粘虫1次;7月27日防治穗瘟、螟虫、稻曲病、稻飞虱1次;8月8日防治穗瘟、螟虫、稻飞虱1次。9月21日收割。
4 结果分析
4.1 品种
从试验可以认定,楚粳27号适合作为水稻地膜(生物降解膜)栽培的品种。
4.2 植株性状及产量要素分析
4.2.1 生育进程:移栽后苗情定点调查和生育期观察记载得出,覆膜与对照相比,分蘖期提前4d,抽穗期提前5d,成熟期提前6d。覆膜栽培地温高,分蘖快,分蘖多,生育进程提前,为高产奠定基础(见表 1)。
4.2.2 植株性状:三个处理的植株高度:处理1为100.8cm,处理2为102.3cm,处理3为105.5cm;倒伏情况:处理1为1%,处理2为7%,处理3为42.3%。从周围邻田大面积的生产看,2010年楚粳27号示范样板及周边种植面积成熟后遇风雨就大面积的倒伏,而地膜(生物降解膜)栽培也有倒伏,但不是很严重,同等生产水平试验田的不同处理的株高、倒伏率数字说明水稻地膜(生物降解膜)栽培使水稻节间缩短,有很好的抗倒作用。
表1 生物性状调查表
表2 经济性状调查表
4.2.3 抗病性:从稻瘟病的发病率看,处理1为0,处理2为0,处理3为15%,结果显示水稻地膜(生物降解膜)栽培对水稻稻瘟病发生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4.2.4 结实率和千粒重:处理1为93.33%,处理2为91.13%,处理3为82.97%,结实率的数据显示,水稻地膜(生物降解膜)栽培能提高水稻的结实率。处理1、处理2的千粒重基本相近,差异不大,但处理3与前两个处理的千粒重差异较大,相差1.95g,说明地膜(生物降解膜)覆盖保温、保水、保肥力强,光热吸收足,光合作用强,干物质积累比露地栽培的多,千粒重就高(见表2)。
4.2.5 产量分析:处理1与处理2都是地膜(生物降解膜)覆盖栽培,但处理1亩实产达725.5kg,处理2只有543.2kg,处理1亩实产比处理2增182.3kg;处理1和处理2亩实产比处理3的亩实产474.3kg分别增251.2kg、68.9kg。从同田三个处理的经济产量构成因素分析,处理1比处理2产量高,主要是处理2的亩有效穗太少,造成产量差异明显。处理1与处理3亩丛数相同,基本苗相近,除结实率和千粒重的差异外,还有一个主要因素是处理3的分蘖较处理1的弱,丛有效穗少。说明地膜保湿性好,虽然土表干,但膜下的水分还是能满足水稻分蘖,而露地栽培的在分蘖期由于地温低、水分较少抑制了分蘖。从整个产量构成看无论是露地栽培还是地膜(生物降解膜)栽培的两种密度都显示基本苗不足,土地利用率不高,都不是理想的移栽密度。
4.3 除草效果
从宏观调查看:生物降解膜除草效果好,虽然在水稻成活后追施除草剂,但只是施在露地沟里,与邻田、同田对比,盖膜的部分除几丛移栽稗外几乎没有长草,对照部分稗草、鸭舌草、水花生等杂草较多。
4.4 用水量
水稻地膜(生物降解膜)栽培比露地栽培亩节约用水285m3(见表3),2010年5月13日至7月23日在水稻移栽和生长的几个水分需要的关键期,基本上都没有下过解除旱情的大雨,前期虽然下过几场雨,但都不是很理想,旱地作物仍然处于干旱状态。水稻地膜(生物降解膜)栽培的保水保肥性较好,用水量小,特别是在缺乏水的地区和干旱的年份,水稻地膜(生物降解膜)栽培可有效提高产量。
4.5 生物降解膜的降解
从水稻移栽到降解膜开始降解的时间,是水稻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和经济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地膜完好,给水稻提供了生长所需的光、温、水、气和肥,满足水稻正常生长;黑色生物降解膜吸收较多的热量,提高土温,促进水稻根系生长。在水稻生长的后期,自然降雨能满足生产所需的水分时,生物降解膜能适时降解,在水稻生产结束后膜能自然完全降解,与土壤融为一体,对下茬作物和周围环境没有造成残膜污染(见表 4)。
表3 用水量记录表
表4 降解时间记载表
5 结语
水稻全程地膜(生物降解膜)覆盖栽培可人为地改善水稻生态环境,具有节水、增温、改土、除草、减少残膜污染、抗旱、抗倒伏、增产等综合作用;水稻全程地膜(生物降解膜)覆盖栽培技术是节约稻田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稳定水稻面积,提高粮食产量切实有效的办法,应通过多次的试验和示范使该项技术完善,使其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