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农业技术风险与农业发展的经验分析
2011-12-14史贤华何陆金
史贤华,何陆金,金 洪
(滁州学院 经济管理系,安徽 滁州 239000)
安徽农业技术风险与农业发展的经验分析
史贤华,何陆金,金 洪
(滁州学院 经济管理系,安徽 滁州 239000)
文章将农业技术的固定成本、买入价格与出售价格之间的差额以及潜在的投资不可逆性纳入农业技术的不确定性理论当中。随后,对农业发展与资本、劳动以及技术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经验分析。结果发现,与资本要素相比,劳动投入仍是影响安徽农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此外,农业技术风险和农业产值之间呈正向关系,这其实是由于农业技术风险与农业技术多样化的同源所致。根据上述研究,对安徽省农业发展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农业技术;风险;调整成本
农业技术的研发,实际上是一个特殊的生产过程。因此,科研投入本质上是一种投资。这与一般企业生产中的投资没有根本区别。所以,农业技术投入也具有风险与不可逆这两大特征。而且,农业本身的产业特性决定了农业技术的风险特征比其他技术更加突出。本文将风险与不可逆这两大特征放到模型中考虑。
在农业技术投入风险方面,本文用研发成本的可调整性作为风险的测度变量,将其放入模型当中。在农业技术投入的不可逆方面,本文强调的是,投入有可能是负的。表面上看,这种假设不合常理。实际上,只要农业技术研发设备的市场价格小于其当初的购置价格,就可以认为此时的农业技术研发投入为负值。因此,这种假设是合理的。在本文的模型中,农业技术方研发风险与不可逆性放在一起进行整体考虑和测算。
1 文献综述
目前,农业风险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粮食风险。 徐敏、邱忠文(2003)认为,粮食生产风险应该以基金形式进行补偿,基金使用权限应该由市县一级基层单位组织,便于灵活运用。冯朝(2003)认为,粮食补贴可以降低粮食生产风险带来的损失,不过更应通过补贴来引导现代农业企业的建立。梁太祥、陈金玉等人(2003)认为,粮食风险基金主要在于弥补保护价与市场价之间的差额。林耘(2003)认为,粮食风险基金有利于农业企业向现代农业企业转变。苏静(2003)认为,粮食风险基金的设立增加了农业企业的经营风险。
(2)农业技术风险。张利平(2007)认为,经济补贴是降低技术风险的一个重要手段。郭喻桥、王树恩、王晓文(2004)等人认为,防范技术风险的前提在于建立一套有效的技术风险评估体系。技术风险评估体系的前提在于风险识别,关键在于对不同风险赋予正确的权重。朱敏(2009)认为,应从价值论的角度考虑量化技术风险,主要手段是建立数学模型。李中东(2007)认为,农业技术风险的降低应从农业技术研发过程中就加以考虑。姚宇、侯建明、王欣(2006)介绍了基于改进的模糊综合层次分析法(FAHP)所建立的技术风险识别指标体系和定量评估体系。
(3)农业产业化技术风险。王素君、张岳恒(2004)认为,模糊递阶层次分析法是评估农业产业化动态风险的一个有效方法。王素君、周建华(2003)认为,风险投资可有效解决农业产业化过程中技术研发的资金供应问题,而建立项目评审专家小组可以有效把握资金的使用方向,避免不必要的浪费。王素君(2003)介绍了概率分析、敏感度分析以及决策树分析等三种测度农业产业化技术风险的方法。
(4)国外农业风险补贴的研究。张蕾(2006)认为,墨西哥的政府资金是降低墨西哥农业风险的有效手段。张长利(2009)认为,摩尔多瓦的农业生产保险制度有效的减少了农业生产风险给农户带来的损失。
上述研究多集中于定性研究,定量研究方面的内容不多。而且,农业生产与农业技术风险之间的对应关系也甚少提到。本文在随后的内容中将涉及这方面内容。
2 利润和调整成本函数
一般来说,农业技术的研发,需要资本和劳动的双重投入。笔者将劳动投入设定为常数,因此,劳动投入为1。这样一来,农业技术研发单位的利润就只与资本投入以及外部冲击有关。本文用π(Kt,εt)表示t时刻农业技术研发单位的利润,Kt表示t时刻的资本存量,εt是一个随机变量,表示投入价格、农业技术需求等方面的意外冲击。 假设 π(Kt,εt)>0,πK,K(Kt,εt)≤0 并且 εt的变化满足下式:
其中z是一个标准的维纳过程。
就农业技术研发的资本投入来说,总的资本投入量一方面要填补原先的折旧,另一方面又要增加新的资本投入。如果折旧率一直保持不变的话,那么在t时期新增的资本投入dKt可以表示为:
在上式中,dKt表示t时期新增的农业技术研发资本投入增量,It表示t时期农业技术研发资本总投入,Kt表示t时期农业技术研发资本投入保有总量,δ表示t时期农业技术研发资本存量保有率。
资本投入是技术研发单位的主要成本之一,根据上述对资本投入的分析,可以将这种成本分为三类。具体来说,一类是处理资本投入所引起的成本,本文称之为处理成本;一类是资本总量的调整所引起的成本,简称调整成本;还有一类是固定成本。
处理成本主要是由研发设备的更换引起。对农业技术研发单位来说,购进新设备、出售旧设备是正常的资本更换行为。因此,处理成本也随之分为两类,即购进新设备引起的成本与出售旧设备引起的成本。由于存在技术水平滞后与设备磨损,出售设备的价格一般都不会高于当初购进同类设备的价格。因此,若以 表示研发单位新购设备的价格,以表示研发单位出售同类设备的价格,则。
在确定价格的基础上,若资本总投入I>0,则研发单位的处理成本为;反之,若 I<0,则处理成本为,因为 i<0 意味着研发单位出售了旧的设备,从而导致资本总投入为负值。当然,根据经济学中的边际成本递增原理,处理成本是一个凸的非递减函数。因此,I=0时,处理成本也必须是0。又由于凸性这一特征,处理成本必然表现为二次函数的形式。
就调整成本来说,只有在资本要素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才不存在调整成本。换句话说,只要资本要素变动,就会产生调整成本。因此,调整成本是非负的,而且只有在I=0时才为0。此外,按照当前研究惯例,调整成本都被设定为连续函数,并且关于I严格凸。
一般来说,资本存量越大,购进新设备的数量就会越少,而出售旧设备的可能性反而越大。在这种情况下,调整成本是资本存量K的减函数。同时,有些研发设备的购进与出售与资本存量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因此,本文设定调整成本关于资本存量K的导数是非正的。
调整成本与投资I之间是同向变化关系。这是因为,投资I会改变资本存量,资本存量的改变必然会引起资本要素之间的重新配置,这种配置将引起调整成本的变动。也就是说,随着投资I的增加,调整成本也会随之上升;反之,亦然。这意味着,当I>0时,调整成本关于投资的偏导数是正的,当I<0,则为负。如果调整成本在I=0这点是可微的,那么在此点的偏导数就为0;更为确切的讲,在I=0点上,左侧偏导是非正的,右侧偏导是非负的。
固定成本是对上述两种成本的补充。换句话说,没有包括在上述两种成本范围内的一切其他成本都被视为固定成本。因此,只要此本存量发生变化,就会有固定成本。当然,固定成本也可以认为是一种交易费用。
在本文中,上述三种成本之和用一个函数表达式来表示,即c(I,K)。这样一来,用于农业技术研发的资本要素投入所引起的投资成本就可以表示为上述成本函数c(I,K)与一个虚拟变量v的乘积。当I=0时,虚拟变量v取值为0,从而使得I=0时,总的投资成本为0;当I≠0时,虚拟变量v等于 1从而使得总的投资成本等于上述三种成本之和。
3 最优产出的确定
农业技术研发单位的目的在于自身利润的最大化,因此,研发单位的目标函数为利润函数π(K,ε),即研发单位的利润与资本存量以及随即冲击两个因素有关。此外,投资成本越小,则净利润越大。因此,投资成本vc(I,K)也是影响农业技术研发单位利润的一个重要因素。这样一来,农业技术研发中的风险因素就纳入到模型中来了。
综上所述,在连续时间内,农业技术研发单位的净利润最大化表达式为:
上式中,r>0表示贴现率,(3)式中最大化目标的约束条件为(1)式与(2)式。
在不考虑下标时间t的情况下,(3)式变为:
在此,假设 π(K,ε)为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形式 AKαLβεγ,c(I,K)为线性形式aI+bK,E(dV)/dt期望为0。那么,根据动态优化计算法则,可以得到:
上式意味着,从均衡的角度来看,最优农业技术投资与三个因素有关,分别是农业技术资本存量、农业技术研发人力投入以及农业技术风险。
为了简化,将上述式子中的常系数用简单字母表示,可得
4 经验分析
本文利用2000~2009年《安徽统计年鉴》中相关数据对(6)式进行经验分析。需要注意的是,年鉴中并没有直接反映农业技术风险的指标与数据。本文引入农业多样化指数作为反映农业技术风险的指标。之所以用这个指标来反映农业技术风险,是因为农业技术应用的不断增加会冲击传统生产方式,给农业产出带来不稳定,从而造成一定的风险。从这个角度来看,用农业多样化指数来反映农业技术风险是合理的。
农业多样化指数(CDI)公式如下。
其中,Li为使用技术i的农业生产面积在农业总生产面积中的比重。
4.1 平稳性分析
时间序列lnπ、lnK、lnL以及lnε各自的单位根检验如见表1。
表1说明,未经过一阶差分之前,lnπ、lnK、lnL以及lnε都含有单位根,经过一阶差分之后,上述4个时间序列分别在不同条件下变为平稳序列。具体来说,lnπ、lnK以及lnL的差分序列在1%条件下平稳,而lnε在10%条件下平稳。
表1 各变量单位根检验t值
表 2 lnπ、lnK、lnL、lnεJohansen 协整检验
4.2 协整分析
本文对lnπ、lnK、lnL以及 lnε等4个时间序列进行 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发现,4个序列之间存在3个协整关系,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
除此之外,Johansen协整检验还给出了 lnπ、lnK、lnL与lnε等4个时间序列的下述协整方程。
4.3 结论
根据式(8),本文得到以下三个主要结论。
(1)农业生产中,农业产值增速与资本投入增速之间呈反向变化关系。具体来说,当资本投入增加1%,农业产值将降低0.97%。这说明,资本投入的增加不利于农业的发展。这可能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一是当前农业生产技术多集中在种子高产、防病虫害等方面,对资本需求相对较弱。因此,资本的增加对农业产值的增加不会产生显著的推动作用。二是在收入相对固定的前提下,资本投入增加必然减少农民用于消费的收入分额。这必然不利于劳动力的有效供给,从而影响到农业产值的增加。
(2)劳动投入对农业产值的影响是正向的,且影响巨大。从式(8)可以看出,劳动投入增加1%,农业产值增速将增加30.69%。从中可以看出,劳动投入对我省农业生产的影响非常显著。这意味着自2000年以来我省劳动力投入仍有潜力可挖。一般认为,我国农村劳动力供给已经过剩,对农业生产的增量影响不再明显。但本文的分析结果与上述观点并不一致。这可能是因为,在农业技术,尤其是高技术农业种子不断推广的前提下,农业劳动投入的增加会加速上述推广,从而增加农业产出。
(3)农业技术风险与农业产值呈正向变化。式(8)表明,农业技术风险越高,农业产值越高。具体来说,农业技术风险提高1%,可导致农业产值提高8.72%。之所以出现这种结果,是因为如下原因。农业技术风险伴随着农业技术种类的增加而增加。农业技术种类的增加意味着农业生产多样化的程度不断加深。这使得农业产品供给种类扩大,农产品结构发生优化,可以满足更多层次的农产品消费需求。最终,农业产值因此提高。所以说,农业技术风险与农业产值之间形成了正向变化关系。
5 政策建议
根据上述模型分析与经验分析,本文认为,为发展安徽农业,应做好以下几点。
(1)优化农业劳动力供给结构。从上面的经验分析可以看出,劳动力投入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至关重要。因此,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必须以劳动力投入的优化为前提。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农业技术的应用,并同时降低技术风险。一般来说,农民技术培训、发放技术指导手册等手段都可以用于提高农民人力资本储备,从而优化劳动投入。
(2)注重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根据前述,技术多样化有利于农业发展。因此,安徽农业的进一步升级必将依赖农业技术的深度推广。一方面,技术要素的增加可以从规模上提高农业产出;另一方面,技术多样化可以优化农业供给结构,扩大农产品之间的差异,从而提高农户的议价能力。
(3)重视农业技术种类的分散。在农业技术供给过程中,技术要素的结构对农业产出效益影响很大。若结构单一,则农业产出结构随之简化,从而造成供给数量增加,不利于农户增收,甚至可能发生“谷贱伤农”的后果。反之,若结构多样,农户之间竞争态势降低,则有利于农户获得满意价格。
(4)农业技术研发过程中投入要与风险相匹配。根据模型推导可知,农业技术研发涉及三类成本——处理成本、调整成本与固定成本。其中,处理成本与调整成本波动性较大,对农业技术研发有较显著影响,是研发过程中的风险所在。因此,应合理控制成本,避免风险发生。一方面,利用以往经验,结合专家建议,对不同技术的研发成本预先进行控制;另一方面,对波动较大的研发风险,灵活利用资金投入进行对冲。
[1]徐敏,邱忠文.调整粮食风险基金补贴范围及用途势在必行[J].农业发展与金融,2003,(3).
[2]冯朝.对粮食风险基金补贴政策改革情况的分析及对策建议[J].农业发展与金融,2003,(12).
[3]苏静.粮食风险基金补贴政策调整的利弊分析及建议[J].农业发展与金融,2003,(5).
[4]林耘.粮食风险基金向农民直接补贴: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失去的是锁链得到的是自由发展的广阔空间[J].农业发展与金融,2003.
[5]梁太祥,陈金玉等.谈粮食风险基金补贴方式改革[J].财税与会计,2003,(3).
[6]张利平.论风险社会中的科技风险[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
[7]姚宇,侯建明,王欣.风险投资项目技术风险管理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6,(9).
[8]朱敏.技术风险量化理论的价值论分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10).
[9]郭喻桥,王树恩,王晓文.技术风险与对策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4,(2).
[10]李中东.农业生物技术的风险及其控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12).
[11]王素君.农业产业化的技术风险构成及测度[J].经济论坛,2003,(11).
[12]王素君,周建华.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技术风险分析[J].农村财政与财务,2003,(8).
[13]王素君,张岳恒.农业产业化技术风险测评[J].企业经济,2004,(5).
[14]张长利,摩尔多瓦《农业部门生产风险补贴保险法》及其启示[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8).
[15]张蕾,墨西哥政府补贴助农抵御市场风险[J].北京农业,2006,(9).
F323.3
A
1002-6487(2011)10-0062-03
2010年安徽省软科学课题(10030503038);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2009sk334)
史贤华(1962-),男,安徽全椒人,副教授,研究方向:经济学、“三农”问题。
何陆金(1955-),男,安徽全椒人,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科技管理。
金 洪(1980-),男,安徽肥西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经济学。
(责任编辑/浩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