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破解现阶段我国非织造布企业经营难题的思考

2011-12-13何建江

产业用纺织品 2011年7期
关键词:织造布企业

何建江

(杭州萧山航民非织造布有限公司,杭州,311241)

破解现阶段我国非织造布企业经营难题的思考

何建江

(杭州萧山航民非织造布有限公司,杭州,311241)

当前我国非织造布工业仍处于一个复杂多变的调整期,行业的发展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挑战。分析了我国非织造布行业面临的困难,并进行了综合剖析,对非织造布企业提出了有关企业发展、创新、经营与市场、挖潜和提升竞争力等多方面的建议。

非织造布企业,经营,发展建议

近10年来,我国非织造布工业发展迅速,工艺装备和产品类别均有了显著的提升。全国非织造科技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非织造布生产总量增长较快,特别是以纺粘/熔喷、干法/湿法成网、针刺/水刺等工艺所制非织造布的产量均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在市场应用领域,非织造布的用量2010年比2009年也有大幅增长,土工合成材料增长19.05%,过滤材料增长18.29%、医疗卫生用品增长16.79%,汽车内饰材料增长15.29%。这充分表明,我国非织造布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渗透范围和力度在加强。然而,步入2011年夏季以来,整个行业形势并没有跟随季节逐步升温,部分非织造布企业经营再次陷入困境。

1 我国非织造布行业面临的困难

2011年5月中下旬后,我国非织造布工业形势发生突变:局部产品市场出现萎缩,人民币升值高筑产品出口门槛,原材料市场高位振荡,电力及低碳指标死死卡紧企业生存脖子。行业内部因民营资本大量涌入,产能呈“井喷式”释放,中低端市场灾难性竞争正在形成。这将在短期内给我国非织造布企业经营造成一定的影响。

1.1 电荒已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致命硬伤

电力犹如企业的血脉,是制造型企业最基本生产条件之一。然而2011年入夏以来,一场“电荒”危机愈演愈烈,已经席卷大半个中国。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5月17日预测认为[1]:2011年电荒是继2004年以来中国所面临的最大一次电荒,其范围和深度都是前所未有的,保守估计全国供电缺口在3 000万kW左右,相当于两个安徽省或三个重庆市的发电总量。但实际缺口还不止这些,特别是在沿海一带,停产避峰已成为企业的一个普遍现象。如浙江萧绍地区,早在2011年5月中下旬整个工业用电就已开始每星期避峰1~2天。分析如此缺电之原因,可归纳为:

(1)自2009年以来,中央政府行政干预强行关闭不规范的中小型煤矿,导致煤炭供应局部出现紧张,同时煤炭价格实行市场化,使之价格持续走高,而我国电能生产八成以上是煤电;从生产类型分析,2011年电能供应核电保持平稳,而水电、煤电相对减产。一是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等旱灾导致水力发电能力下降;二是电煤储备不足,目前国内五大电力集团由于电价受政府严控不涨,煤电价格之间严重脱节,由此形成的“价格剪刀差”致使五大电力集团年年负债巨亏,使之疲于应对。

(2)由于在金融危机时期,我国政府采取了积极的“扩内需、保增长”经济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我国工业的蓬勃发展,工业规模无序膨胀式扩张与电能计划性发展增速不成比例。

(3)虽然当前各级政府对高能耗、高成本、高污染产业控制很严,但往往这些产业均属高产值产业,如化工、建材、钢铁冶炼、有色金属冶炼等行业,在电荒危机下,地方政府不得不决择保住这些产业来保证地区经济的正常增长水平,因而相对减少了其他产业的正常用电量。

笔者在调研中了解到:虽然非织造布行业内已有一些企业为确保生产,购置了发电机,但按发电1 kW·h需要消耗238 g柴油,柴油按8 000元/t计,则自行发电的成本约为1.9元/(kW·h),这对于当前非织造布企业经营来讲,无疑是饮鸠止渴。而对于上规模的非织造布企业,少则需几百千瓦,多则成千上万千瓦的用电量,自备发电机就显得很不现实。

1.2 上下游产业不停挤压非织造布产业

非织造布的原料90%以上来源于石油。从产业链分析,2010年国际原油最高价接近90美元/桶,在2011年上半年已突破110美元/桶,近期虽又跌破100美元/桶,但预计下挫的幅度不会太大。据权威人士预测:2011年的国际原油价格基本将维持在100~115美元/桶。结合当前经济形势及世界政治格局,灾难频发,北非与中东局势动荡不安,美元贬值及国内通货膨胀,在国内油价普遍上涨的背后,中石化和中石油央企仍处于亏损状态,人们有理由相信2011年的油价格仍将维持在一定的高度,这势必将影响到非织造布原材料的价格走势。而下游用户,更是想方设法威逼非织造布企业降低成本:当原料价格出现上涨时,用户希望产品价格滞后缓涨;当原料价格出现下跌时,用户希望产品价格同步下跌。如当前的合成革基布市场,进入2011年5月份就已出现萎缩,国外出口受阻,国内产能继续扩大,特别是一些内陆新兴企业与沿海一些老牌企业间的竞争更为残酷激烈,一些皮革企业为赢得市场,不得不求助于非织造布企业,在用料配比上作调整,以降低成本。尽管原料价格近期出现局部回落,但在现阶段想要降到原有水平已不现实。而非织造布企业高端产品无力出口竞争,一味的走低端产品路线,将使我国非织造布产业越来越陷入被动境地。

1.3 大量民营资本的涌入正在扼杀非织造布工业的健康发展

近年来,“非织造布项目”成为民营资本投资追捧的一个新亮点。原因在于:一是传统的纺织业竞争激烈,发展已受限制;二是随着国内非织造布装备技术的提升,设备投资小,技术门槛已放低;三是非织造布属纺织行业中的一支新兴产业,与传统纺织业相比,竞争相对少;四是企业从传统纺织业转入非织造布领域,有基础,入门快;五是一些出具“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机构,跟着投资者感觉走,只收钱,对项目的真实可行性不负责。为此,产品雷同的生产线重复建设比比皆是,进而导致非织造布产业中低档产品产能迅速扩张,市场过度化,竞争毫无优势可言。一方面产能的集聚释放,给整个非织造布市场带来了空前的冲击;另一方面,这些企业为进入市场,采用产品价格低于市场平均价的营销策略,为此也扰乱了市场价格。有些民营企业在进入非织造布领域前,由于在原有纺织行业已积累了原始资本,资金压力不大,为了竞争甚至可忽略折旧。如此相互倾轧、恶性竞争的直接后果是强者胜、劣者汰,一些高能耗项目、高投入低产出项目、缺乏竞争力项目等势必将退出历史舞台,这是符合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

2 非织造布产业综合剖析

只有倒闭的企业,没有倒闭的行业。无论形势再怎么恶劣,仍是要充分相信非织造布产业是个朝阳行业。这是因为那怕是在经历百年难遇的金融风暴冲击中,非织造布行业始终岿然屹立、持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从宏观的角度分析,如今虽因电荒、过度竞争等内在因素影响,但2011年非织造布总产量不会减少,这主要得益于民营资本连续不断的涌入,做大了非织造布工业的基础。从微观角度透析,我国非织造布企业生存能力薄弱,经营处境相当困难,关键在于根基不深,而当前产业的不良市场表现,正是非织造布企业转型困难或转型难产的最有力的佐证。

2.1 非织造布企业内在因素分析

不可否认,当前我国非织造布工业仍处于一个“粗放型”发展阶段。近年来,虽然行业从上到下在大声疾呼要尽快推动和实现转型升级,但“升级”需要有一定的基础,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国非织造布企业的经济属性决定了行业发展的局限性和持久攻坚性。表1是民营与外资非织造布企业经营环境的比较。

表1 民营与外资非织造布企业经营环境对比

目前国内非织造布产品高端市场主要被外资企业所占领,而民营企业因先天条件不足及局限性,使之根本无法与外资企业相抗衡。

2.2 非织造布企业经营存在的客观问题

作为非织造布企业,近几年来越发感觉到自身的生存空间在被压缩。一是竞争环境恶化,业内蜂上生产线,使得企业竞争对手剧增;二是市场问题,由于上下游产业发展脱节,下游企业仍处于结构调整中,发展滞后,市场萎缩,使得非织造布产能得不到有效释放;三是企业转型方向迷茫,转型能力有限,“魔鬼”市场瞬息变化时时刺激着经营者的神经,发展何去何从,企业主摇摆不定;四是电荒问题,该问题不是一二年就能够改善或解决的,预计仍将影响今后几年内的较长一段时间;五是劳动力问题,当前企业招工难已是沿海企业的一个通病,加上现阶段行业形势转淡及电荒等因素,使得一部分企业开工不足,开工不足导致职工薪资很难保障,人员一旦流失,企业很难恢复生产。

3 思考与建议

面对这一形势,笔者深深陷入了思考,结合10多年经营经验及当前非织造布工业发展现状,提出以下看法和建议。

3.1 发展需符合大环境形势

近年来,我国土工材料、过滤材料、医用卫生材料及汽车内饰材料之所以能获得较大幅度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前期4万亿内需的拉动及我国交通、水利事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出台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符合现阶段产业发展导向。对于当前业内蜂上生产线现象,从宏观经济角度分析,稳健的财政政策已在实体经济中发挥出作用,特别是为抑制通胀,央行2011年已连续5个月上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银根紧缩,目的是为了放慢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而国内许多民营企业盲目跟风上生产线,大量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投入,是十分不理智的,也是与发展形势是相悖的。对于行业来说,需要的是“饥饿”推进式发展,“撑食”往往是一种灾难。再如电荒问题,现已成为制约我国工业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的瓶颈性问题,企业规避不了,只能正视面对,内部消化解决,进行合理调配生产。

3.2 创新是企业寻求突围的有效方式

科技进步与创新是加快转变企业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对于非织造布企业,本身经营没有成功经验可借鉴,均是在摸索中前进。应意识到,创新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若一蹴而就能成的事,也就不是创新。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企业研究—失败—再研究—再失败……直到成功为止,需要千锤百炼的实践和积累。创新需要结合自身个性,以己之长,攻人之短,才能在竞争中获胜。作为民营企业,本身各项基础条件均较为薄弱,但不能被困难所吓倒,在创新上要充分学习和发扬“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大庆精神”,完全可以走一条“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之路。有了政府的产业引导及政策扶持,能使企业轻装上阵;与高校/研究机构合作,可弥补自身不足,实现借智推动;与下游单位强强联合互动,能保证和提升企业创新的成功概率。为此,创新已成为企业解决矛盾和问题的一把“金钥匙”,通过创新,能提高效率、减少劳动力,能节能减排、提升企业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3.3 需立足企业用心经营与做活市场

经营需要企业学会知己知彼,时刻掌握多变的市场。当前的市场形势不容乐观,应看到2011年的寒流已经来袭[2],在生产成本快速上涨和市场萎缩的双重挤压下,中小型加工制造企业的冬天已至,广东已出现大批服装和鞋类工厂处于半停产状态,少数企业开始倒闭。再以合成革基布市场为例,我国合成革市场主要由江苏、温州、福建晋江和广东等市场组成,其中温州市场是我国乃至亚洲最大的合成革生产基地。近年来,温州政府出台政策,严控污染,特别是“实行COD和SO2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3],实现排污权与环境信用评价挂钩,使得一部分承受不住的企业迁徙福建、安徽、江西等地。而这些迁徙后的新兴企业,在地方政府优惠政策的扶持下,竞争优势大大超过发达地区的企业,这不仅未能改善市场现状,反而使市场竞争再次陷入困境。作为非织造布企业,一是要摆正位置,认清形势,科学进行产品市场定位,找准市场契入点;二是要认真落实“以销定产”的营销方针,努力搭建国际贸易的平台,参与国际竞争,保障企业生产平稳;三是加强建立企业市场预警机制。在企业的实际经营中,经常感叹的一个问题是发货容易收款难,欠钱的永远都是“爷”。当前上下游产业正在积极调整重组,一部分竞争能力缺乏的企业必将面临破产倒闭。这就需要企业提高警惕,从监视市场、透视局部市场端倪中落实好防范措施,务必确保自身资金的安全性,要谨防和避免下游客户资金危机累及自身发展的情况发生。

3.4 继续深入挖潜提升企业竞争力

现非织造布行业内各企业对挖潜节本的意识都很强,各企业均各有独自窍门和手段。

一是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在经营中往往感觉到,旺季客户因订单紧,只要求及时供货,对一些小的质量瑕疵能容忍,而在淡季时,由于选择的余地多,小问题就是“小辫子”。为此,经验告诫我们:越是淡季,越要注重产品质量,赔款就是企业最大的浪费。

二是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按标准要求制造产品,如针刺法合成革基布在销售时一般按米计算,生产时对产品面密度有一个偏差值要求,上偏差意味着要多用原料,下偏差就能减少原料耗用。

三是科学合理安排生产。根据产品实际工作幅宽,合理安排同一规格、不同尺寸的产品进行拼凑式生产;在排单时,把配比类似的产品从低到高进行排序,以减少翻品种时的等外品量。

四是对边角料进行开松分纤、再利用及包装的改进。

五是通过技改和科学管理,以减少水、电、煤等能源的使用量。如有一些吃不饱业务的企业,利用后半夜电价便宜,把任务安排在后半夜生产。

另一值得关注的动向是,行业内已有企业为提升自身竞争力,聘请一些专业人士,协助企业进行节能、降耗和减排工作。

4 结语

总体而言,我国非织造布工业仍在高速发展,短期内局部市场萧条对整个行业影响不大。但对于参与市场竞争的企业来讲,市场发展的每一步均是一个新挑战。尤其是当前,企业产品出口出不去,转型又困难,这势必会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非织造布行业迫切希望企业能坚定信心,规范经营,不断完善,做强自己,而且更希望有实力的企业勇挑重担,切实承担起振兴我国非织造布工业的光荣使命和责任。

[1]卢昊,安润.中国国内罕见电荒愈演愈烈电力缺口是日本数倍[N/OL].环球日报,2011-5-21.http://finance.huanqiu.com/roll/2011 -05/1707643.html.

[2]方利平,林晓丽.广东服装厂大面积“半停工”[N].广州日报,2011-5-21(A15).

[3]吴勇,尤海峰.温州试点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N/OL]. 温州日报,2011-1-28.http://www.wzrb.com.cn/article159311_13show.html.

Thinking of solution management problems of China nonwovens enterprises at present

He Jianjiang
(Hangzhou Xiaoshan Hangmin Nonwovens Co.,Ltd.)

At present,China nonwovens industry is still in a complicated and changeable phrase of adjustment,the development is facing with a unprecedented challenge.The difficults of the enterprises were analyzed,and it was pointed out that the nonwovens enterprises should accept suggests on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management as well as market and enhancement of competition ability.

nonwovens enterprise,management,development suggestion

F425.69

C

1004-7093(2011)07-0040-04

2011-05-24

何建江,男,1979年生,主任。主要从事非织造布经营及生产技术基础数据研究。

猜你喜欢

织造布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石墨烯材料粘胶纤维在卫生用水刺非织造布的应用
兰精维绎丝TM致力于非织造布行业可持续发展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Edana:2017年欧洲非织造布产量增长4.3%
非织造布在纸尿裤上的应用及其技术发展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