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奶牛产后瘫痪的诊断与防治

2011-12-10才仁卓玛

养殖与饲料 2011年8期
关键词:祁连县卧地典型性

才仁卓玛

青海省祁连县兽医站,青海 祁连 810400

产后瘫痪也叫生产瘫痪,是母牛分娩后突然发生的一种急性代谢性机能障碍疾病;以丧失知觉、昏睡和瘫痪为特征;最常见于奶牛,黄牛也时有发生;本病呈散发性,治愈的母牛下次分娩可能再次发病。

1 病例简介

2010年4月18日,祁连县某奶牛场一奶牛产犊1头,次日发现母牛走动时后躯摇摆,第3天卧地不起。临床检查发现病牛瞳孔散大,眼睑反射微弱;鼻镜干燥,精神沉郁,卧地不起;头能抬起而颈呈特有的“S”状弯曲,躺下时头伏在胸壁上或歪向臀部;体温为37℃,皮温下降,肢端发凉;听诊发现胃肠蠕动迟缓,心音减弱、心率达90次/min。根据临床表现诊断为奶牛产后瘫痪,用10%葡萄糖500 m L,5%糖盐水1000 m L,小苏打液500 m L,复方盐水500 m L,维生素C注射液 10 mL,1次静脉注射,1次/d,连用3 d后痊愈。

2 常见病因

奶牛产后瘫痪常由奶牛怀孕期和产后泌乳时消耗大量血钙,使其血中钙质不足引起;另外,甲状腺机能紊乱和钙质障碍也能引发该病。

3 常见临床症状

奶牛发生产后瘫痪时,表现的症状不尽相同,有典型性和非典型性2种。

3.1 典型性瘫痪

发病急,从开始发病到出现典型症状约 3~12 h;病初母牛食欲减退或废绝,瘤胃蠕动、反刍、排粪和排尿停止,泌乳下降;精神沉郁,站立不稳,肌肉震颤;卧地后不能自行起立,有时四肢痉挛,呈胸卧式,四肢屈于躯干之下或伸向后方;前期颈向前伸直,靠在地上,头向一侧弯曲到胸部;后期昏睡,角膜反射很差或消失,瞳孔散大,体温降至36~37℃,心跳加快,呼吸深慢;若不及时治疗,1~2 d内死亡。

3.2 非典型性瘫痪

症状是头颈姿势不自然,头部至髻甲部呈“S”状弯曲;病牛精神沉郁,体温正常或偏低,反刍停止,食欲废绝,胃肠蠕动迟缓,排粪减少,长期卧地、站立不起,运动困难;瞳孔散大,眼睑反射微弱或消失。

4 治 疗

1)中药疗法。当归 150 g、川芎 150 g、黄芪150 g、党参 150 g、熟地 150 g、红花80 g、元胡 80 g、白芷 80 g 、赤芍 80 g、炒白术 80 g、厚朴 80 g、茯苓80 g、枇杷叶80 g、木香 50 g、陈皮 50 g、甘草50 g、生姜1000 g,水煎,胃管投服,连服3 d。

2)西药疗法。10%葡萄糖500~1000 m L,5%糖盐水 1000 m L,小苏打液 500 m L,复方盐水500~1000 m L,维生素C注射液10~20 m L,对体内有炎症的可加青霉素1600万IU、链霉素800万IU,1次静脉注射,1次/d,连用3 d。

5 预 防

加强对奶牛产前、产后的护理,以增加营养、促进康复。奶牛尤其高产奶牛在妊娠后期应停止挤奶,还应在草料中添加适量的钙磷以保证胎儿的营养需求;孕期应多喂精料和多汁饲料,使母牛气血充足,精力旺盛;为防止因助产、胎衣剥离和子宫脱垂等造成的细菌感染,在操作过程中一定要做到严格消毒;犊牛出生后,应喂给母牛温水,水中加少量食盐、碳酸钙,同时喂给少量优质、柔嫩的干草。

猜你喜欢

祁连县卧地典型性
1993—2022年祁连县气候变化特征分析及对农业的影响
一生的长度(四章)
中西医治疗牛产后卧地不起
地基处理典型性施工效果分析
祁连县冻土气候特征分析
捕捉时代性、典型性、示范性——以纯净的心写纯净的人
奶牛卧地不起的病例报告
一例非典型性猪伪狂犬病的诊治
奶牛卧地不起防治
旅游发展对旅游目的地社区文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