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艾滋病病人院前救治护理体会

2011-12-09庄秋英林建功福建省泉州市急救指挥中心3620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1年10期
关键词:艾滋病医务人员消毒

符 丹 庄秋英 林建功 福建省泉州市急救指挥中心 362000

艾滋病病人院前救治护理体会

符 丹 庄秋英 林建功 福建省泉州市急救指挥中心 362000

艾滋病 院前救治 护理

院前急救作为医疗卫生窗口单位,代表着医疗卫生窗口的整体水平,同时也是矛盾及危险的多发地,其环境特殊复杂,它不仅担负着各种急、危、重病人的急诊抢救,同时也担负着紧急救援以及各种急、慢性传染病的转运及救治任务,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凸显,工作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因此保持良好的医疗服务态度,积极与病人交流及沟通,耐心倾听他们的诉说,保护他们的隐私,并在工作中注意强化安全意识才能把各种危险状况降到最低点,现就笔者接诊的1例艾滋病病人的院前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某女,32岁,自诉3个月前已确诊为艾滋病,过往有吸毒史,其丈夫于数小时前死于艾滋病,由于担心、害怕于2010年3月25日15:00呼叫本中心,要求派车送其到定点医院治疗。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由于艾滋病是一种特殊的传染病,必须经专科医院统一收治。如何把此类病人安全、顺利地送达定点单位救治,是院前工作的主要任务及目的,由于该病人及丈夫都是艾滋病病人,且丈夫在数小时前因此病引发多器官衰竭死亡,而且邻居不了解艾滋病的真正传播途径,人们谈“艾”色变,用异样的眼光看待他们,视他们为洪水猛兽而退避三舍,加上孩子幼小无人照看,病人此时心理处于高度悲伤及恐惧状态。但作为医务人员,应认识到艾滋病感染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体液暴露和母婴传播,不会通过日常接触传播,因此医护人员首先不应该歧视病人,应在精神上给予鼓励关心,让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勇敢面对现实,使其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并安慰病人放心孩子,告知其社会及亲戚朋友会把孩子培养成人,让其得到一些慰藉,使其安心接受治疗。

2.2 治疗及预防措施 由于此病人皮肤黏膜出现破溃,护理该病人时要戴好一次性口罩、帽子及乳胶手套,尽量避免其破溃处直接沾染自己的皮肤,尤其是在自己皮肤出现破溃时更应注意,同时用一次性床单来隔开伤员,救护车在行驶中会出现颠簸以及紧急刹车,在为病人治疗时要严防注射用针头损伤自己的皮肤,但原则上院前尽量避免一般性治疗,减少传染源,同时医生、护士、担架员都应坐在治疗舱内,随时观察病人的行为举止,观察口袋是否有锋刃利器,防止其采取极端手段报复医务人员。切实要采取输液治疗时应戴好乳胶手套,如果不慎被污染针头刺破时应紧急处理:首先立即将受伤局部血液挤出,并以消毒酒精局部消毒;在伤后48h内进行三联预防用药,为期1个月;在伤后6周、12周、6个月时分别进行有关血清学检查。

2.3 消毒及隔离 接诊过程中采取Ⅱ级隔离防护措施,返回后必须严格消毒,病人用过的注射针头、输液器等应单独存放在密闭不易被刺破的容器里,一次性物品(如床单、被单以及医务人员的口罩、帽子、手套等)要用医疗垃圾袋包好送到医疗垃圾间,并通知医疗垃圾回收单位处理,同时车舱内用“84”消毒液擦拭消毒,再用清水擦洗干净,关闭好车窗、门,紫外线灯消毒1h。

3 小结

护理艾滋病病人在院前急救中是一项极具挑战性且风险很大,高度复杂的心理、社会因素使护理工作面临极大的困难及考验,因此要保持好轻松、乐观的工作态度,不应歧视病人,不急不躁,多与病人沟通交流,善待他们,使其消除恐惧,避免行为偏激,确保院前急救任务安全、有效、顺利地完成。

[1] 王爱霞,主编.临床医务人员培训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R512.91,R473.5

B

1001-7585(2011)10-1210-02

2011-04-13

(编辑璎珞)

猜你喜欢

艾滋病医务人员消毒
如何做好家庭消毒
《 世界艾滋病日》
专家建议这样消毒
浅议医疗纠纷中对医务人员的法律保护
消毒攻略大派送
消毒,大头有话说
抗疫中殉职的医务人员
艾滋病能治愈吗
预防艾滋病
让真诚关怀为医务人员减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