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动脉穿刺发生迟发性血管迷走神经反射3例护理体会
2011-12-09王冠兰解放军第252医院心血管内一科河北省保定市071000
王冠兰 解放军第252医院心血管内一科,河北省保定市 071000
股动脉穿刺发生迟发性血管迷走神经反射3例护理体会
王冠兰 解放军第252医院心血管内一科,河北省保定市 071000
血管迷走神经反射 护理体会
我院自2009-2010年期间进行心血管介入检查和治疗的患者888例,经股动脉穿刺278例,其中拔管后1h内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VVRS)3例。血管迷走神经反射临床表现为心率减慢、血压下降,患者面色苍白、大汗,意识清楚。经及时、有效地处理,未发生不良后果。现将我院心脏介入治疗-经股动脉穿刺拔管后发生迟发性VVR3例的护理经常翻身、拍背、引流痰液;(3)祛痰药治疗,如祛痰灵20m l, 3次/d,化痰片2片,3次/d;(4)使用β2激动药和茶碱类均有加强支气管黏膜纤毛活力的作用,可促进排痰;(5)雾化吸入,湿化气道,稀释痰液,可选用10%高渗盐水;(6)必要时可用导管或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已达到呼吸道通畅的目的。
4 健康教育
4.1 心理护理 心理因素在哮喘发作中具有重要作用。哮喘发作时病人常有焦虑、紧张、恐惧等心理反应,因此,医护人员应关心体贴病人,做好解释和安慰工作,给予精神上的支持和心理上的安全感。
4.2 药物知识宣教和用药指导
4.2.1 支气管解痉剂:氨茶碱是有效解痉止喘药物,须严格掌握该药的血药浓度,血药浓度 >20μg/m l时,普遍出现恶心、呕吐等毒性反应;>30μg/m l时,则可出现抽搐、心律失常等严重反应。5%葡萄糖20m l+氨茶碱0.5g静脉注射时,严格掌握用药速度,注射时间宜在10m in以上;500m l液体中加氨茶碱0.5g静脉滴注时,宜40~50滴/min速度滴入,并监测氨茶碱血药浓度。
4.2.2 气雾剂的使用:训练病人正确使用气雾剂,着重讲解吸药技巧及注意事项。平时用的气雾剂大多为β受体兴奋剂,过量时可出现心律紊乱而猝死,心功不全的病人要慎用,成人心率>140次/m in或治疗效果越来越差时,应停止使用。病人常因呼吸困难而反复使用,应严格管理,控制剂量,每周用药不超过10m l[7]定量气雾剂需要氟里昂作为抛射剂,应指导病人观察有无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手指发颤、心悸等中毒表现,发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就诊,一般减药后症状即可减轻或消失。
4.2.3 激素的使用:对使用皮质激素吸入治疗的病人,叮嘱病人遵医嘱坚持用药,即使在症状缓解期也应按维持量吸入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更改治疗方案,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每次吸入治疗后,应用生理盐水漱口,既可减轻由于吸入治疗造成的声嘶和咽部不适感,可预防口腔真菌感染。
4.3 呼吸功能锻炼 缩唇式呼吸:用鼻吸气,用口呼气,呼气时嘴唇缩成吹笛状,气体经缩窄的嘴唇缓慢呼出,吸气与呼气之比为1∶2或1∶3。此法可改善病人的呼吸功能。腹式呼吸:病人取立位或坐位,一手放于腹部,一手放于胸部。吸气时尽力挺腹,胸部不动;呼气时腹部内陷,尽力将气呼出,7~8次/m in,10~20m in/次,每天锻炼2次。掌握腹式呼吸后,应将缩唇呼吸融入其中,能有效增加呼吸运动的力量和效率,调动通气的潜力。
4.4 出院健康指导 支气管哮喘除了住院积极治疗外,出院后应积极参与预防措施和自我护理。首先教会病人预防诱发因素,避免精神紧张和剧烈运动;其次充分休息、合理饮食;第三指导正确用药,护理人员应详细向病人及家属介绍并让其熟悉各种药物剂量、用法、疗效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5 讨论
本组患者经过精心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86例病人均在15~28d治愈或好转,无死亡病例,对其进行心理护理教育后,有82例能说出疾病的相关知识,护理效果满意率95.3%,能以良好的心态和康复的身体回归家庭和社会。
支气管哮喘是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慢性疾病之一。因此,除了正确的诊治外,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呼吸道护理、用氧及药物使用的观察和护理、营养及饮食的指导等,疾病就会很快缓解,缓解期加强锻炼、脱敏治疗、规范使用吸入激素类药物等,病人会处于长期不复发,肺功能保持最佳状态,能有效地提高哮喘病人的生活质量。
[1] 王玉梅,李春玉,赵秀香.支气管哮喘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与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23(7):35-36.
[2] 邢瑞华.支气管哮喘的防治与家庭护理〔J〕.家庭护士,2007,5 (9):89-90.
[3] 张艳萍,赵学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支气管哮喘病人实施健康教育〔J〕.护理研究,2008,22(8C):2183-2184.
[4]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治疗及教育和管理方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3,26(3):132-138.
[5] 刘婷.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治疗〔J〕.医师进修杂志,2003,26 (10):51-52.
[6] 陈晓颖.动脉血气分析在急性重症支气管哮喘中的作用〔J〕.中华医学全科杂志,2003,2(11):40-41.
[7] 吴仙芸.48例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0,16(5):13.
R473.5
B
1001-7585(2011)10-1199-02
2010-12-23
(编辑旭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