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例球形肺炎影像学分析
2011-12-09郭珍贵富晓敏何文新山西省大同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07005山西大同大学医学院山西省大同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一科
郭珍贵 富晓敏 何文新 山西省大同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 07005; 山西大同大学医学院 山西省大同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一科
18例球形肺炎影像学分析
郭珍贵1富晓敏2何文新31 山西省大同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 037005; 2 山西大同大学医学院 3 山西省大同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一科
球形肺炎 影像 分析
球形肺炎是肺炎中比较少见的一种类型,因其在常规影像学上呈圆形或类圆形肿块影而被称为球形肺炎。它与肺部其他球形病变常混淆,尤其易误诊为周围型肺癌或肺结核等。2000-2006年在我科诊断的18例患者中有6例误诊,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8例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8例,年龄18~79岁,平均年龄43岁。临床表现:多数起病急,有相应上呼吸道炎症表现,发热:体温38℃以内12例,38~39.5℃6例。咳嗽10例,胸痛7例,痰中带血6例。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均增高3例,单纯中性粒细胞增高8例,11例不同程度血沉增快。
1.2 检查方法 本组病例均在我科初诊拍摄胸部正、侧位片及复诊拍摄胸部正、侧位片,其中16例行胸部CT常规扫描并10例强化扫描。
1.3 结果 12例诊断为球形肺炎,经抗感染治疗后复查胸片病灶大部分或全部吸收。6例诊断为周围型肺癌,经手术证实为炎症,误诊率为33.3%。
2 球形肺炎X线及CT表现
2.1 病变部位及大小 本组18例患者中,右肺10例,左肺8例,其中上叶13例,占72.2%,下叶5例,占27.8%,病灶大部分位于肺外围胸膜下,呈圆形、椭圆形或方形。大小约为2cm×2cm×3cm~4cm×6cm×5cm。
2.2 病灶密度与边缘 球形肺炎病灶密度浅淡且均匀,无钙化,CT值为+35~45Hu,稍低于软组织密度,一般中央较周围密度稍高。肺窗病灶范围明显大于纵隔窗。支气管充气征常见,在球形肺炎中支气管影较多,管腔略有扩张,管壁规则。球形肺炎其大部分病灶边界欠清楚、不光整、模糊或毛糙,个别病灶边界清楚,可见浅分叶或毛刺征。
2.3 病灶强化及胸膜变化 球形肺炎增强后病灶中央可见规则界面清晰的无强化区。它与胸膜接触面广,但胸膜外仍可见透亮线。少部分病灶可伴有叶间胸膜或胸膜反应。
2.4 肺门及纵隔淋巴结和病灶周围变化 球形肺炎无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球形肺炎病灶周围大部分肺纹理增重、模糊,可见淡薄斑片状密度增高影,边界不清楚和晕征。
3 讨论
球形肺炎是肺炎中少见的特殊表现,是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炎性渗出和水肿液经肺泡小孔直接向邻近肺泡离心性扩散蔓延,使病变的上下、左右和前后经线相近所致,形成球形轮廓[1]。球形肺炎基本病理变化包括炎性渗出、增生和实变。由于本病的基本形态呈孤立球形影,可与肺部其他球形灶混淆,尤其易误诊为周围型肺癌,故初次误诊率高。造成误诊的原因有:(1)肺癌发病率上升且向年轻化发展,而球形肺炎少见,缺少认识。所以临床医生遇到肺部球形灶,特别是2.5cm以下的小病灶时极易考虑肺癌而很少想到本病。年龄愈高,误诊率愈高。(2)球形肺炎大部分患者的肺部感染症状及血象表现经常不典型,与肺癌患者有相同之处尤其是痰中带血者。(3)球形肺炎的X线、CT表现与肺癌有相似之处,如病灶的形态、浅分叶、毛刺征类似胸膜凹陷征的线状影等,使鉴别诊断的难度增加,本组病例就是因为这种原因导致误诊。因此在进行球形肺炎诊断时,首先要抓住其影像学特点,如病灶边界模糊,其肺野血管纹理增强,有许多扭曲的小血管向周围伸出,并可见散在小斑片状致密影,邻近有胸膜反应,无空泡征及细支气管充气征[2]。特别是在CT片上球形肺炎的特征性表现:(1)CT值稍低于软组织密度,肺窗病灶范围大于纵隔窗。(2)病灶增强扫描后中央可见规则界面清晰的无强化区。(3)无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4)病灶与胸膜接触面广但胸膜外仍可见透亮线。在一些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不典型影像上又难以区分时,可以采用抗感染治疗2~4周后复查胸片或CT扫描。炎性病灶经2~4周的抗感染治疗后大部分病灶可完全吸收,小部分病灶明显缩小,而肺癌患者经抗感染治疗后无明显改变就可以鉴别。球形肺炎的影像上首先要与周围型肺癌鉴别(周围型肺癌误诊率最高,可能与肺癌常见、年龄偏大有关):(1)球形肺炎形态上虽大体呈球形、类球形,但较多为方形或不规则三角形,其中贴近胸膜的方形病灶有特征性,肺癌形态呈较规整的圆形,方形少见。(2)球形肺炎边缘毛糙,可见长毛刺和棘状改变,且模糊,有时可见晕征,其周围可见淡薄小片状影,反映了病变急性渗出性改变。肺癌周围毛刺细短,边缘多较清楚,不见晕征,可合并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3)球形肺炎的密度较淡,且增强后病灶中央可见规则界面清晰的无强化区,反映了炎性坏死的特点,此征少见于肺癌,具有特征性[3]。而肺癌增强后如为不均匀强化,强化与非强化区分界不清且不规则。此点说明肺部球形病变CT增强的重要性。(4)球形肺炎与胸膜虽接触面广,但胸膜外仍可见透亮线,如果附近胸膜增厚广泛,亦提示为炎症。肺癌贴近胸膜面时,往往已侵犯胸膜及胸壁而看不到胸膜外透亮线,附近胸膜改变局限,胸膜凹陷征常见。(5)支气管充气征在球形肺炎中支气管影较多,管腔略有扩张,管壁规则。而肺癌支气管影较少,管腔一般不扩张,管壁不规则。(6)球形肺炎抗感染治疗后吸收缩小,肺癌抗感染治疗无效,伴阻塞性炎症时,经抗感染治疗炎症吸收后,肿瘤特征显示更清晰。还应与肺内其他球形病变鉴别:(1)结核球:误诊为结核球的并不少见。结核球多位于两肺上部,边缘清晰锐利,密度较高,球形阴影内多有钙化,周围常有卫星灶,抗痨治疗有效,结合临床上患者无发热、胸痛、血痰等可与之鉴别。(2)肺内良性肿瘤:良性肿瘤形态规则,边缘清晰光整,无毛刺、分叶或锯齿征,邻近肺野胸膜无异常改变,病灶周围无血管纹理增多、增粗、扭曲等表现。长期观察良性肿瘤几乎无变化。(3)机化性肺炎及炎性假瘤:两者抗感染治疗无效,而球形肺炎经抗炎治疗后可完全吸收或仅遗留少许索条影。(4)肺转移瘤:常为多发结节影,或大小不等球形软组织影,密度均匀、边缘清楚,临床上多有其他部位原发肿瘤,随访复查球形影增多或增大,抗感染治疗无效,这与球形肺炎容易相鉴别。
综上所述,球形肺炎是一种特殊的肺炎,尽管临床上不太多见,易误诊,但其X线、CT表现仍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详细观察病灶的形态、密度、边缘、邻近肺野以及胸膜等的继发改变可对大多数病变做出明确诊断。但必须与周围型肺癌、结核球、良性肿瘤、肺炎性假瘤、肺转移瘤和机化性肺炎等鉴别,如果结合临床仍显困难,必要时行CT导引下穿刺活检。
[1] 王云华.现代呼吸系统疾病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178.
[2] 杨建平,石德勒,肖蔡.22例球形肺炎普通 X线征象分析〔J〕.医用放射技术杂志,2007,(6):112-113.
[3] 王鹏程.球形肺炎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J〕.医用放射技术杂志,2007,(1):87-88.
R563.1
B
1001-7585(2011)10-1193-02
2011-03-24
(编辑落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