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省天保工程一期建设成效显著

2011-12-09□林

云南林业 2011年4期
关键词:森工天保林区

□林 轩

云南省实施天保工程13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云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各有关部门的精心组织和大力支持下,经过工程区广大干部群众的艰苦努力,全省投入77.36亿元,圆满完成了天保工程一期各项建设任务,天保工程区的生态状况和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森林资源实现了由过度消耗向恢复性增长转变,生态状况由局部持续恶化向整体逐步好转转变,林区经济社会发展由举步维艰向稳步复苏转变,工程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十分显著,为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生态状况明显好转。13年来,云南省13个州市、69个县(市、区)、17个国有重点森工企业全面停止了天然林采伐,一期工程累计调减商品材采伐3400万立方米,有效管护森林1.9亿亩、完成国家下达计划的106%,营造公益林3700多万亩、完成规划目标的140%。天保工程区有林地面积由1.68亿亩上升到1.83亿亩、净增1502万亩、年均增长8%以上,森林蓄积量由8.89亿立方米增加到11.08亿立方米、净增2亿多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59%增加到65%、增加了6个百分点,增加森林碳汇4亿吨,天然林得以休养生息,生态功能显著增强,为建设生态文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

林区民生明显改善。云南省充分利用国家政策,通过一次性安置、参与森林管护和公益林建设等多种渠道增加森工企业职工收入,帮助他们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职工年均工资由1997年的5000多元增长到目前的2万余元,3万多名林业职工全部参加了基本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等5项社会保险,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及时足额发放,1.5万户林区棚户区和国有林场危旧房完成改造。同时,工程区各级政府通过聘请护林员参与营造林、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林下经济等多种方式,为林区农民开辟了新的增收途径,有力保障了林区社会的和谐稳定。全省各地每年聘用农民护林员2万多名,投入林区剩余劳动力累计4000多万人次参与工程建设,林农累计增加了近20亿元劳务收入。此外,省级财政每年还安排1500万元支持天保工程区农村能源建设,共新建沼气池87万口、节柴改灶88万口,极大减少了森林资源的低值消耗,农户每年可节约薪柴或煤炭支出500—800元,促进养殖增收100元以上,直接受益9亿多元。

产业结构调整明显加快。工程区完成人工造林2096万亩,其中核桃、竹子等生态经济兼用林878万亩,为林区后续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很多地方还依托秀丽的自然风光,丰富的天然林及其林下资源,发展森林生态旅游、林下产业等新兴产业,摆脱了工程实施前过度依赖“木头财政”的状况。楚雄州南华县依托林下资源大力发展野生食用菌产业,产量、产值分别比1997年末增长了8.7倍和9.5倍,加工产值从5000多万元增加到2.54亿元,全县近10万人参与野生菌采集、销售、加工活动,野生菌已成为农民除烤烟以外最大的一项经济收入来源。随着工程区新兴产业的逐步壮大,林农收入稳步增加,工程区发展路子实现了从单纯依靠木材生产向依托森林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转变,改变了“独木支撑”的林区经济格局。

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各地以天保工程为契机,积极探索创新林区发展体制机制。通过属地管理、分流安置、机构剥离、债务处理等多种方式,积极推进森工企业改革,共安置分流富余职工1.18万人,免除工程区各类债务7.76亿元。通过改革,转换了经营机制,减轻了企业的社会负担,森工企业逐步走出了“资源危机、经济围困”的困境,历史遗留问题逐步化解,企业职工实现了由“砍树人”向“护林人”、“种树人”、“社会人”的转变。同时,林区基础设施建设也得到明显加强,新建和维修森林管护站(所)1600多处、了望台600多座、林区公路4500多公里、防火线1万多公里、防火林带近700公里、种苗基地118处,为天保工程深入推进和林区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森工天保林区
祁连山青海云杉林分布对土壤交换性盐基组成及比例的影响
吉林森工受大股东拖累业绩巨亏联营公司恐成业绩“拖油瓶”
向日葵的故事(下)
浅谈大兴安岭林区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炭灵记
张学勤:我为林区建设“鼓与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