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海藏羊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

2011-12-09陈晓霞刘伟红杨冬玲马菊兰

养殖与饲料 2011年6期
关键词:药浴发炎病羊

陈晓霞 刘伟红 杨冬玲 马菊兰

青海省海北州海晏县兽医站,青海海晏 812200

青海藏羊又称藏系绵羊,是青藏高原优势畜种之一,其养殖业又是农牧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但由于生产中常被羊螨、蜱及羊狂蝇蚴等外寄生虫感染,造成了重大损失。

1 螨病

1.1 流行病学

俗称疥癣,是由于螨侵袭皮肤而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该病一般多发于秋末、冬季及初春,此时羊只光照不足、被毛厚密、皮肤湿度大,再加上圈舍阴暗拥挤,有利于螨的生长繁殖和传播蔓延。本病一般通过接触传播,如健康羊只常通过接触被病羊污染的圈舍墙壁、柱栏、垫料及饲养员而被感染。

1.2 症状

羊只患此病后皮肤发炎,首先表现为巨痒,以摩擦患部为特征;其次因病羊在围栏、圈舍等处摩擦使皮肤出现结节、水疱,水疱破裂后,会形成痂皮;随着病情的发展,毛囊汗腺受到侵害,皮肤角质层角化过度,患部脱毛,皮肤增厚;最后病羊日渐消瘦。

1.3 防治

1)预防。羊圈要保持干燥,通风良好,光线充足,饲养密度不可过高,卫生状况要好;同时不从疫区引进羊只,引进时要进行严格的消毒、检疫工作;一般在藏羊剪毛后的5~7 d要进行药浴。

2)治疗。局部涂擦:适用于病羊数量少、患部面积小的情况,不受季节的限制,但每次涂擦面积不应超过体表的1/3,常用5%的敌百虫溶液。药浴:适用于螨病较严重的羊群,最常选用的药物有巴胺磷、螨净等,康复后最好秋季(7月)再进行1次药浴。注射:伊维菌素,0.2 mg/kg体重,皮下注射[1]。

2 硬蜱侵袭病

2.1 病原

虫体呈红褐色,背腹扁平,头胸腹融合在一起,两侧对称,呈长卵圆形,一般大小为5~6 mm×3~5 mm,雌蜱吸饱血后,根据外部器官的功能和位置分为假头和躯体。假头位于躯体前端,由颚基、螯肢、口下板及须肢组成,可从背侧看到。躯体分背面和腹面,雄蜱背面的盾板几乎覆盖着整个背面,雌蜱的盾板仅占虫体的1/3,靠近颚基。腹面最显著的构造是附肢,成虫4对,幼虫3对;此外有肛门、生殖孔等。在青海,蜱夏季活动较频繁,羊被蜱侵袭,多发生于放牧采食过程中,寄生部位主要在被毛短少部位[2]。

2.2 症状

被硬蜱感染的羊只表现为骚动不安、消瘦、发育迟缓甚至停滞、贫血且皮毛质量下降。硬蜱还可以侵袭人类及其它家畜,是多种传染病的传播者。

2.3 防治

1)预防。在蜱活动频繁的季节要求每天刷拭羊体,并处死被刷拭下的蜱。在圈舍中的缝隙内撒杀蜱药物。

2)治疗。药液喷涂:可使用 1%的马拉硫磷、0.2%辛硫酸或25 mg/mL的倍硫磷等乳剂喷涂畜体,羊每次200 mL,每隔 3周处理1次。药浴:可选用0.1%马拉硫磷、0.1%辛硫磷、0.05%毒死蜱或0.05%地亚农等[3]。注射:阿维菌素,0.2 mL/kg体重,皮下注射。

3 羊狂蝇蚴病

3.1 病原

本病是由羊狂蝇所引起的。当狂蝇蛆寄生在羊的鼻腔和鼻窦内时,常因其口钩的刺激作用而引起羊只发病。羊狂蝇又名羊鼻蝇,分为卵、幼虫、蛹及成虫4个阶段。幼虫寄生在羊的鼻腔及其腔窦内。

1)成虫。成虫比家蝇大,长10~12 mm,为深灰黑色。头大眼小,翅透明,腹部有黑色斑块,口器退化,不叮咬羊只。成蝇出现于炎热季节,交配后雄蝇很快死去,雌蝇先栖息于向阳的安静处,等待体内的幼虫发育,几天后,在晴朗无风的白天待机突然冲向羊鼻,将幼虫射入鼻孔及其附近,一次可产20~40个幼虫,一生可产 500~600个,产完后很快死亡。

2)幼虫。幼虫为成虫所生的蛆。初生幼虫为白色,长约2 mm,前端较尖,有口钩一对,供固着之用;后端较钝,呈刀切状,有一对黑色气门;幼虫的色泽随着生长而由白到黄,成熟后变为黑棕色;体长1~3 cm;呈椭圆形,背光滑有暗黑色横带,共分11节。

3.2 症状

1)成虫侵袭阶段。当羊鼻蝇追逐羊只在其鼻孔周围产幼虫时,常使羊只扰乱不安。羊只为了躲避侵袭,常采取各种方法进行防范,例如当有羊鼻蝇飞来时,羊只四处逃跑或彼此拥挤在一起,或者把鼻子藏在另一只羊的腿中间,或者静避树荫下。这样就使羊只把吃草的时间大部分用在防御上了,长期如此,就会使羊只精神疲乏、身体消瘦、营养不良。

2)幼虫危害阶段。当羊鼻蝇幼虫向鼻腔内爬行时,由于其口钩的刺激作用,可使鼻腔发生炎症。在幼虫附着的地方,形成小圆凹陷及小点出血;发炎初期,流出大量清鼻液;随着细菌感染,逐渐变成脓鼻液,有时混有血液;患羊因受刺激而磨牙;因分泌物粘附在鼻孔周围,加上外物附着常形成痂皮,致使患羊呼吸困难、打喷嚏、在地上摩擦鼻端、咳嗽、甩鼻子;结膜发炎,头下垂。有时个别幼虫深入颅腔,使脑膜发炎或受损,出现运动失调和痉挛等神经症状,严重的可造成极度衰竭而死亡。

3.3 防治

1)预防。根据不同季节鼻蝇的活动规律,采取不同的预防措施。夏季:尽量避免在中午放牧;夏季羊舍墙壁上常有大批成虫,在初飞出时,翅膀软弱,活动能力较弱,此时可发动群众进行捕捉,以消灭成虫,连续进行3年,可以收到显著效果;也可用诱蝇板,以引诱鼻蝇,每天早晨检查诱蝇板并将鼻蝇取下消灭。冬春季:注意杀死从羊鼻内喷出的幼虫;春季可从羊圈的墙角挖蛹并将其杀灭[4]。

2)治疗。可根据羊鼻蝇幼虫的具体活动情况,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一般情况下可静脉注射伊维菌素,0.2 mg/kg体重;或皮下注射20%碘硝酚,10~20 mg/kg体重,只需用 1次,效果很好。在羊鼻蝇幼虫尚未钻入羊鼻腔深处时,可向羊的鼻腔内喷入3%来苏儿溶液以杀死幼虫,但此法需大量劳力,广泛进行困难较大,不如口服或注射药物。在羊鼻蝇幼虫从羊鼻孔排出的季节,可在地上撒石灰,然后把羊头下压,使其鼻端接触石灰,促使羊打喷嚏,可将幼虫喷出。

[1]程凌.养羊与养病防治[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226-229.

[2]李玉斌,范爱兵,席志红.羊蜱病的诊治[J].江西畜牧兽医杂志,2006(3):30.

[3]王晓润,冬梅.青海省蜱类及其传播疾病的调查情况[J].四川畜牧兽医,2009(6):36.

[4]张亚贤.羊鼻蝇蛆病的防治[J].现代畜牧兽医,2005(10):25.

猜你喜欢

药浴发炎病羊
羊夏季药浴的正确方法
羊常见的腹泻性疾病与治疗措施
关于羊呼吸系统疾病治疗的研究
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诊断、预防及治疗
什么是发炎?
藏医药浴 治疗风湿效果好
扁桃体发炎怎么办
绵羊药浴方法及注意事项
绒山羊尿结石的诊治
泡泡药浴驱春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