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蛋高峰期蛋鸡的管理

2011-12-09张世强卢绪峰山东省沂南县畜牧局山东沂南276300

养禽与禽病防治 2011年6期
关键词:产蛋鸡高峰期产蛋

张世强 卢绪峰 (山东省沂南县畜牧局 山东沂南 276300)

产蛋高峰期蛋鸡的管理

张世强 卢绪峰 (山东省沂南县畜牧局 山东沂南 276300)

秋季新入舍的蛋鸡,一般在春季(21~47周龄)达到产蛋高峰。产蛋高峰期是鸡群生产性能保持尖峰的时期,是鸡群产出回报率最高的阶段,也是鸡群产蛋期最为脆弱的阶段。如果管理不好,产蛋高峰维持时间短,脱肛、啄肛和软骨病等时有发生,就会严重影响蛋鸡养殖效益。针对春季蛋鸡产蛋期易发的问题,从饲养管理、忌用药物和疫病防治等几个方面都要引起重视。

1 搞好转群管理

1.1 做好转群工作 转群一般在18~20周龄进行,转群前注意对鸡舍、设备和用具等进行严格消毒,注意检查各种设备是否安装齐备,是否合乎使用要求。转群要根据季节选择晴天进行,同时要严格挑选,注意把体重不够标准及病弱鸡剔除,把发育期相同的鸡安排在同排笼子里,便于生产管理。

1.2 饲料及时更换 母鸡刚转入产蛋鸡时,仍喂育成鸡饲料,待鸡产蛋达5%时更换蛋鸡饲料。

1.3 严格进行补光 产蛋鸡从19周龄起每天需要光照13~14小时,以后每周增加半小时,一直加到17小时,以此维持产蛋高峰。当准备淘汰整群鸡时,可以在最后一个半月左右将每日光照提高到18小时。每平方米使用1个25瓦的灯泡,距地高度1.8~2米。产蛋鸡补光的同时,一定要注意满足鸡体的营养需要,尤其是蛋白质、钙和磷等。

1.4 环境控制到位 产蛋鸡最适宜的温度是15~25℃,当低于10℃或高于32℃时,鸡群产蛋率明显下降。鸡舍相对湿度以55%左右为宜。鸡舍还要保持空气新鲜,空气中氨气、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浓度过高都会损害鸡的健康,从而造成鸡群产蛋率下降。因此,在不同季节里,要根据气温和气候状况,在基本保证鸡舍温、湿度合适的情况下,进行通风换气,冬季要保暖通风,夏季防暑降温,加大通风量。

2 稳定产蛋高峰

现代蛋用品种鸡产蛋高峰期很长,一般可达6个月或更长一些。第一产蛋周期的高峰产蛋量占全期产蛋量65%以上,产蛋重量占总蛋重63%以上。如果后备鸡培育不好,在产蛋阶段管理又不善,则致使产蛋高峰期缩短,特别是高峰期的高峰值不高,所以既要重视后备鸡的培育,也要重视产蛋期,特别是产蛋高峰期的饲养管理工作。

2.1 满足营养需要 一个产蛋母鸡每天摄入的营养用于鸡体重的继续增长、产蛋的支出、基础代谢和繁殖活动的需要。设计饲料配方时,要按鸡对能量、粗蛋白、氨基酸、钙和磷等日需要计算确切的营养标准,调整营养浓度应依据产蛋阶段的变化、采食量的变化进行,要重点把握能量与蛋白两大要素的含量变化。

根据经验数据,产蛋高峰期里,轻型品种每天需要摄入代谢能不低于1255千焦,中型品种1380千焦。粗蛋白分别为17~18克和19~20克,同时要保证钙及多维的供给。

2.2 提高饲料品质 产蛋高峰期饲料的品质应是优质的,如饲料存贮时间过长、虫蛀、变质发霉或受污染不洁的原料,这些都不宜使用,另外有些饼粕用量要适当减少,如葵花子、棉子和油菜之类的饼粕。

用于配制高峰期间饲料的原料应尽量稳定。因为不同地区,不同收获季节的原料,其营养成分都会有一定的差别。如果没有检验就使用,虽然饲料配比的百分组成没变,但实际的营养组成会有一定的差别,从而导致营养物质摄入的差别,还会引起鸡只的应激反应。

2.3 加强光照管理 密闭式鸡舍,光照强度掌握在20勒克斯,不可太强。产蛋期的光照时间应稳定,如鸡舍突然停止光照、缩短光照时间或减少光照强度等都可使产蛋量突然下降。

2.4 防止应激影响 ①饲养管理程序不规范,如饲料多一顿少一顿,饮水不能满足供应,随意更改作业程序,如喂料、捡蛋和清粪等作业程序不按制度按时进行等,均可导致产蛋量突然下降。②设备损坏,如管道堵塞、检修不及时而造成供水障碍。③异常的声响,陌生人、牲畜的出现及饲料、疾病、天气的突变等都是造成鸡群产生严重应激反应的因素,一定要避免发生。对于可预料的应激因素应在发生之前就按照应激期维生素需要标准,补充鸡维生素。

3 降低死淘数量

3.1 采取配套防疫措施 疫病预防包括加强卫生消毒和免疫接种两方面,鸡舍在进鸡前必须彻底消毒,工作人员进生产区一定要洗澡,要换消毒后的工作服和鞋;鸡舍门口要设消毒池,池内消毒液要定期更换;外来人员不能擅自进入生产区,鸡舍人员、用具等要固定,坚持每日1次带鸡消毒,每周1次环境消毒,这对预防疫病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科学免疫是鸡群健康的重要环节之一,按照本地鸡病流行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免疫程序。选用高质量的疫苗,按照规定的剂量和操作方法进行免疫。同时,应注意抗体的监测工作,如果抗体效价过低或参差不齐,应及时补种。

3.2 搞好新发疾病防治 加强禽病的研究,提高禽病诊断水平,建立快速、灵敏和简便准确的诊断方法。研究新发疾病的流行动态及流行规律,提供用于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场防疫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产品。

3.3 提高后备母鸡质量 后备母鸡必须健康、整齐和均匀,体重控制在该鸡种上笼标准体重的±10%范围内。体重过大、过小或病残的鸡坚决不上笼,保证鸡群整齐、均匀而抗病力强。同时保证上笼前后备母鸡的各种疾病抗体水平达到一定的高度。

3.4 加强日常管理 饲养人员要严格遵守每日的工作程序,开灯、关灯、喂料、收蛋、刷洗水槽及清粪都应准时进行,使鸡群建立良好的条件反射。各种应激因素,如遇高温、停水、停电、通风或降温等应添加维生素、电解质和抗生素,减轻应激给鸡带来的不良影响;及时检修照明系统、上料系统、饮水系统和清粪系统,保证正常的生活秩序。正确理解营养标准和认识产蛋鸡的生产规律,提供优质的配合饲料,满足对营养物质的需要。配合饲料的原料需优质、新鲜,饲料营养全价,特别是维生素A、D和E的用量要高出数倍,以增强机体抗应激能力和抗病能力。蛋鸡从19周龄开始应适当提高饲料中的粗蛋白和必需氨基酸的水平,以满足体成熟和性成熟的需要,防止开产后脱肛和笼养蛋鸡疲劳症的发生。

4 忌用部分药物

有些药物在防治鸡病的同时,还会产生毒副作用,对蛋鸡整个产蛋期均有影响。药物选用一旦不妥当,便会造成产蛋量下降。以下几种药物使用时要慎重。

磺胺类药物和硫酸链霉素,能使鸡蛋血钙水平下降、产蛋率下降及蛋质变差。常用磺胺类药中有磺胺二甲嘧啶、磺胺甲氧嘧啶、复方新诺明和复方敌菌净等,以上药物均对产蛋鸡造成不良影响。

另外,在鸡病防治中,往往使用金霉素、四环素等药物来抑制细菌,但也会对产蛋鸡造成负面影响。还有氨茶碱,虽有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而产生平喘的作用,对治鸡呼吸道传染病有一定疗效,但产蛋鸡使用后产蛋量会下降,需要特别注意。还有拟胆碱药物,如新斯的明、氨甲酰胆碱和巴比妥类药物,用后造成产蛋周期异常,薄壳蛋增加。

其他如抗球虫药以及一些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如地塞米松、可的松等,如果不合理使用也会影响产蛋量,注意慎用。

S831.4

C

1008-3847(2011)06-0042-02

罗庆斌

猜你喜欢

产蛋鸡高峰期产蛋
蛋鸡产蛋高峰期短的原因
产蛋鸡猝死防治分析
夏季产蛋鸡疾病的诊断和预防
种鸭产蛋饲料宜分期控制喂量
鸡蛋价格仍有下降可能
防患于未“燃”,温暖过冬So Easy
母鸡喜欢在舒服的地方产蛋
秋冬季节产蛋鸡呼吸道疾病的防治
蛋鸡需要强制换羽的六项因素
中国学生变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