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鸡营养性胚胎疾病的发病与预防

2011-12-09马春芳冯生智姜文革安文芳

养禽与禽病防治 2011年12期
关键词:孵化率缺乏症种鸡

马春芳 冯生智 姜文革 安文芳 张 娟

(1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畜牧水产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宁夏吴忠 751100 2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宁夏吴忠 751100 3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利通区动物卫生监督所 宁夏吴忠 751100)

鸡营养性胚胎病,除一部分由遗传因素支配所致外,大部分是由于种鸡不合理的饲养因素所致。现将常见的营养性胚胎病发病与预防情况报道如下。

1 病因及种蛋、胚胎发育状况

1.1 维生素A缺乏症

1.1.1 发病原因 饲料加工不当、贮存时间过长、饲料中含有不饱和脂肪酸时或高温处理时均易破坏维生素A,导致种鸡维生素A缺乏。

1.1.2 种蛋及胚胎发育情况 维生素A缺乏时,种蛋内血斑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增加。孵化初期死胚甚多,并且胚胎生长迟缓。死胚肾脏肿胀,胸膜、心包膜、肠管、肠系膜及卵黄囊内有结晶盐类沉着,以肾脏最为明显。出壳时间推迟,皮肤和绒毛的颜色欠佳,有色素沉着。处于缺乏边缘时,鸡出壳后眼部有积水,活力差,眼干燥,眼睑中有干酪样物,雏鸡多出现神经症状,知觉过敏,头颈扭转或呈后退动作,共济失调。

1.2 维生素D缺乏症

1.2.1 发病原因 长期关闭饲养的笼养鸡,鸡舍窗口太小导致冬天阳光不足,种鸡长期拉稀,饲料中钙磷比率偏离正常太远,饲料中维生素A或胡萝卜素含量太多都可发生。

1.2.2 种蛋及胚胎发育情况 种蛋壳薄,蛋白较稀,蛋黄可移动性较大。入孵10天后胚胎发生黏液性水肿病,胚胎皮肤出现囊泡状水肿,其内充满浆液,透明无色或淡黄色,皮下组织增生,有时腿爪短小,肝脏脂肪浸润。胚胎在10~16天胚龄时死亡较多。孵出的雏禽体弱,水肿现象广泛发生,骨质不良,10日龄可发生佝偻病。

1.3 维生素E缺乏症

1.3.1 发病原因 谷物在收获过程中被暴晒、水浸、发酵、霉变或贮存时间超过6个月,造成维生素E失效;饲料中含鱼粉、鱼脂和鱼肝油等过多可使体内维生素E消耗过多,日粮中硒及含硫氨基酸缺乏也可促进维生素E缺乏症发生。

1.3.2 种蛋及胚胎发育情况 该病于孵化的第1周内胚胎的死亡率最高。入孵后胚胎发育受阻,循环系统紊乱,除生长受阻外,头颈部发生水肿,剖检时可见出血。发生此病时蛋黄中的胚层肿大,导致胎盘内的血管受到压缩出现胚体血液郁积或出血情况。还可使胚胎的眼睛晶状体混浊和角膜出现斑点。当母鸡处于维生素E缺乏边缘时,孵出的雏鸡表现衰弱,弱雏增加,鸡苗成活率下降。

1.4 维生素B1缺乏症

1.4.1 发病原因 饲料中谷类饲料(糠麸)补充不足时最易发生;原料经水泡或高温处理;种鸡长期慢性腹泻、大量使用抗生素等均可发生维生素B1缺乏。

1.4.2 种蛋及胚胎发育情况 种鸡维生素B1缺乏时,会使孵化率下降,死胚多,出壳少。幼雏出壳时间延长,往往只能将蛋啄一小孔而无力破壳,最后闷死于蛋内。若能孵出,雏鸡很快出现神经症状。

1.5 维生素B2缺乏症

1.5.1 发病原因 热应激、疾病和其他因素引起饲料摄入量减少都能引起缺乏。

1.5.2 种蛋及胚胎发育情况 种鸡缺乏维生素B2时,种蛋孵化率降低,胚胎于孵化的第3天、第12~14天及第20天达死亡高峰。死胚表现胚胎水肿,躯体短小,脚爪弯曲,贫血,肾脏变性,轻度短肢,关节明显变形,颈部弯曲等病理变化。神经干变性,胚或雏鸡出生时,羽不能破开毛鞘形成棍棒状毛。因羽在毛鞘内弯曲,形成小结节,尤其是黑羽鸡胚更明显。具有上述病理表现的胚胎有时也能照常孵出,但多数带有先天性麻痹症状。

1.6 泛酸缺乏症(泛酸又称维生素B3)

1.6.1 发病原因 由于玉米中泛酸的含量较少,饲料中泛酸供给不足或缺乏时,可引起种鸡缺乏。

1.6.2 种蛋及胚胎发育情况 种蛋孵化率下降,雏鸡会在破壳后死亡,刚出壳的雏鸡表现肌肉运动失调,跗关节肿大,羽毛生长不良。胚胎死亡多发生在孵化4天内和13~14天。发育中的鸡胚泛酸缺乏的病变为皮下出血和严重的水肿。因孵化受阻,鸡出壳后呼吸衰竭,不能站立。

1.7 维生素B12缺乏症

1.7.1 发病原因 植物性饲料中几乎不含维生素B12,禽以植物性饲料为主,加之体内合成能力很弱,最易发生维生素B12缺乏;维生素B12合成过程中需要有微量元素钴和蛋氨酸,因此饲料中如缺乏钴和蛋氨酸,则因原料不足可产生维生素B12缺乏;长期大量口服抗菌药,引起消化道微生物的紊乱,可影响维生素B12合成;肝肾功能障碍、胰腺机能不全和小肠炎症等均可影响维生素B12的吸收,产生缺乏症状。

1.7.2 种蛋及胚胎发育情况 维生素B12缺乏时种鸡产蛋量下降,胚胎于入孵第一周开始出现死亡,以后死亡逐渐增加,胚胎于孵化第16~18天时出现很高的死亡率。特征性病变为胚胎生长缓慢,短喙,弯趾,头部位于两肢之间。皮肤呈弥漫性水肿,腿部肌肉萎缩,心脏扩大及形态异常,甲状腺肿大,肝脏脂肪变性,卵黄囊、心脏和肝脏均有出血并伴有脂肪肝。轻型鸡缺乏时孵化率下降不大,但重型鸡发生维生素B12缺乏时,孵化率会下降20%。

1.8 短肢性营养不良

1.8.1 发病原因 种禽饲喂非全价的蛋白性饲料,生物素、叶酸、胆碱和锰等缺乏都能引起此种胚胎病。

1.8.2 胚胎发育情况 胚体短小,足肢短而弯曲,颈亦弯曲,喙呈特征性的“鹦鹉嘴”。孵出的幼雏出现以足肢关节变化为特征的骨短粗症,并且其孵化率也显著下降。

1.9 锌缺乏症

1.9.1 发病原因 饲料中钙、磷、铜、铁和锰含量太多,可干扰锌的吸收;消化机能障碍,慢性拉稀可影响锌的吸收。

1.9.2 种蛋及胚胎发育情况 种鸡锌缺乏时产蛋量减少,蛋壳薄、易碎,孵化率下降,胚胎畸形。主要表现躯干和肢体发育不全,有的脊柱弯曲缩短,肋骨发育不全或发生胚胎死亡,绒羽呈簇状。

1.10 硒缺乏症

1.10.1 发病原因 位于缺硒地带,畜禽硒缺乏症是常发的疾病。主要是饲料和饮水中硒供给不足、应

激、维生素E及含硫氨基酸缺乏,饲料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过多都可造成缺乏。

1.10.2 种蛋及胚胎发育情况 母鸡产蛋减少,产蛋高峰期缩短,蛋的受精率、孵化率和出壳率降低,鸡胚死亡较多,死胚皮下积液,渗出性素质。雏鸡孵出后3~4天发生白肌病;6日龄雏鸡发生胰腺纤维素性增生;7~10日龄雏鸡发生肌胃变性等。

2 胚胎病的诊断方法

2.1 照蛋

在种蛋孵化过程中,于一定期限内通过照蛋能够了解胚胎的发育情况,以确定孵化措施是否正确,种鸡营养是否缺乏。同时,测定受精率以尽快地掌握种蛋的受精情况。

此外,由于胚胎发育的进行,蛋的重量可有规律地发生减重现象。在孵化第1~19天之间大约可失去其原有重量的11%。在胚胎发育异常时,蛋重的变化则显然不同。因此,这些变化也是胚胎病的症候之一。

2.2 胚胎剖检

即利用病理解剖学的方法,对胚胎进行剖检,能更清楚地发现胚胎肉眼可见的或是显微的病理形态变化,从而确定其疾病性质和特点。

2.3 微生物学检测

在孵化过程中,对活胚胎的观察以及对死胚胎的剖检时,无菌取胚胎组织进行分离培养,能准确排除传染性胚胎病,以免引起误诊,延误治疗时机。

3 预防与治疗

3.1 维生素缺乏性胚胎病

吴忠地区发病率从高到低依次是维生素E、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缺乏症,笔者对出现孵化问题的种鸡场提出在种蛋孵化期,提高以上维生素的添加量,尤其是易氧化的维生素E、A,而对于因长期使用抗生素致微生物正常区系破坏而造成吸收障碍的要注意添加B族维生素,添加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某种鸡场饲养岭南黄父母代种鸡5530只,用产蛋高峰期种蛋孵化过程中,因出现孵化率降低(从95%下降到88%)、死胎增加的情况,对送检死胚及无力啄壳闷死的胚蛋进行剖检,见死胚皮下水肿,躯体短小,脚爪弯曲,肌肉苍白,肾脏呈黄色,羽毛呈棍棒状。无菌取死胚心、肝、脾、肺和肾接种普通营养琼脂、营养肉汤和麦康凯培养基进行细菌分离培养,结果为阴性。据此初步诊断为B族维生素缺乏性胚胎病,用B族维生素粉加入饲料中进行治疗,1周后孵化率上升1.6%,2周后上升到90%以上,3周后恢复至95%。

3.2 微量元素缺乏性胚胎病

微量元素缺乏性胚胎病以硒缺乏性胚胎病最多见,占这类病的70%以上;其次是锰、锌缺乏症,约占25%;其他类型占5%。我们对凡是孵化期前来就诊的缺硒症种鸡场建议每周饮水中按治疗量添加1次亚硒酸钠维生素E注射液,取得很好的预防效果。

4 小结

营养性胚胎病的预防对提高子代雏鸡的成活率有着重要的意义,不同地区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不同,发病也不尽相同,要从本地的实际出发进行预防。

猜你喜欢

孵化率缺乏症种鸡
种鸡转群注意这七点
肉种鸡的饲养管理措施
贵州省183 891例新生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筛查结果的分析
苏豪×钟晔(抗)正交秋用种孵化率偏低的原因分析
提高家禽孵化率的有效措施
种鸡休产期该咋管理
如何防范家禽钙磷缺乏症
音乐快感缺乏症
浅述影响蛋种鸡种蛋孵化率的若干因素
新西兰祖代种鸡加速入关:黑龙江引入3.32万只;江苏引入1.66万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