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课程体系促进机能实验教学发展

2011-12-09赵丽晶吉林医药学院医学实验中心机能实验室吉林省吉林市132013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1年13期
关键词:机能实验课选题

安 英 陈 雪 沈 楠 赵丽晶 吉林医药学院医学实验中心机能实验室,吉林省吉林市 132013

医学机能学课程是一门较新的课程,它是医学教学体系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必然产物。医学机能学发展至今,基本的教学条件和师资队伍都较为稳定,但整体的课程运转和思路并没有充分发挥,机能实验教学在实验整合后对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虽然已经初见成效,但远没有收到真正令人满意的效果。归根结底,还是由于课程体系没有得到进一步优化,只停留在简单的课程整合和实验综合。因此教学条件的提升,并不能直接实现教学效果和教学水平的提升,必须不断地进行各方面改革和优化,重点是实验教学设置体系、实验教学开放体系及实验教学评价体系的优化,才能促进医学机能实验教学的发展。

1 实验教学设置体系的优化

实验教学的设置旨在加强学生实验基本技能的训练及理论知识的补充理解,目前的实验课设置都倾向于实验教学中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自主设计性实验的结合。实验课时间毕竟有限,仅仅利用有限的实验课时即要培训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又要完成联系课堂理论知识、联系临床应用,还要培养科研能力、综合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自主设计实验能力是不现实的。实验课即使成为一门课程,其目的也是更好地为理论知识服务,而不应将其复杂化、独立化。优化课程设置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大量增加学时,延长实验操作时间,增加讨论实验内容、综合分析解决问题、设计实验时间,合理安排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自主设计性实验,教学效果可能会提高,但是多数学校无法为机能实验课提供大量学时;二是将部分实验从必修的实验课内容中分离出来,保留验证性实验和一般综合性实验,而将自主设计实验和较为复杂的综合性实验移入第二课堂或开放实验室,大力发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这样既保证了实验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又能让真正有能力、需要汲取更多知识的学生获得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

2 实验教学开放体系的优化

高校开放式实验教学是一种实验方式的创新,它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其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的预见性,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又提高了学生对实验全过程的理解和掌握[1]。开放实验室是提高学生科研能力、发挥创新能力、促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最好平台。但目前实验室的开放没有统一管理,开放力度和范围不足,实验室利用率不高,实验仪器利用深度不够,教师值班、指导和报酬机制不完善,都成为了实验开放教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因此必须形成一套完整的开放实验室制度,包括实验室管理制度、教师值班制度、教师课时分配制度等,保证开放实验室的实验开出率、实验室利用率、实验仪器使用率等。在此基础上还需进一步优化,最大限度发挥机能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素质的作用。

2.1 自主设计实验 目前自主设计性实验还占用着必修课的学时,更多的院校仍在常规实验课程中增加自主设计实验比例,但实验课时有限,而自主设计性实验正是需要大量的时间,因此无论比例如何增加,都不可能满足自主设计实验的学时要求。因此应该将其从必修课中分离出来,放入开放实验室中,依靠开放实验室设备充足、时间充裕等特点,真正发挥自主设计性实验的教学效果。此外自主设计性实验的教学方式也应进一步优化,应以限定选题为主,教师提供多种实验项目,要求学生在实验项目范围内选择题目、小组讨论、查找资料、设计实验、准备实验、完成实验及分析讨论,这种形式完全可以达到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综合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效果;也可自主选题,由学生自选题目,根据选题查找资料、分析可行性、设计准备实验及完成实验[2],这种选题形式经实践证明,只有极少数的选题成功率、可行性和实验完成率,因此只能作为少数学生提高能力的教学形式。学生的自主选题设计性实验如果合理且实验结果稳定,可以在下一轮实验中归入到综合实验或限定选题的自主设计性实验当中。

2.2 虚拟实验 虚拟实验是利用电脑运行虚拟实验操作系统软件,操作系统包括操作仿真、实验录像和习题测试等几部分。虚拟实验操作系统可以模拟真实实验,依靠学生与虚拟实验操作系统的直接对话,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整个的实验操作过程,在学生的实验预习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熟悉实验操作整个过程,使学生在有限的实验课时间内很好地完成实验操作[3]。因此虚拟实验室的应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学生完全开放,以弥补实验课学时少的、成本高、动手机会少等不足,实验结束后学生也可进入虚拟实验系统,重新回顾实验课中的整个实验操作过程,有助于加强学生的理解。虚拟实验系统习题测试部分,学生可以进行自我测试,提交答案后给出相关的正误判断,对学生的期末复习也有较好的效果。开放虚拟实验室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也适应了现代化网络教学的需要。

3 实验教学评价体系的优化

完善的实验教学评价体系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能动性,也能够促进师资队伍的不断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目前的评价体系过于简单,对学生的要求和约束不够,无法反应学生的真正能力水平。因此评价体系优化的重点是分散考核和阶段性考核,建立科学、完善的机能学实验考核评价体系,将最终成绩覆盖到各个方面,检验学生真正的学习效果和操作能力[4]。考核内容包括:卷面考核成绩(占50%),可从医学机能学考试题库或虚拟实验系统测试部分中选取,笔试考核内容包括理论部分知识和实验操作知识;实验操作成绩(占20%),分为平时操作和期末操作考核两部分,平时操作考核根据学生平时的实验操作手法、自主性、能动性、准确率、成功率等进行记录并汇总,期末操作考核形式是将完整的实验操作内容分解,学生先以小组为单位,随机抽取实验题目,小组中每名学生再随机抽取该实验题目中的部分实验操作项目,现场进行考核;实验报告成绩(占20%),根据每次实验报告的书写质量、分析讨论深度和范围、结论准确性等进行考评;设计性实验成绩(占10%),根据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创新性、可行性、完整性、全面性、综合性等方面进行考察。这种分散考核方式充分考虑到学生平时学习态度、课程复习程度、动手操作能力、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等多方面因素,因此对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起到了良好作用。

医学机能学课程体系优化的指导思想是依靠验证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来保证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能力和理论知识理解能力;依靠开放实验促进学生从整体上深入了解进行医学机能学以及相关学科科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以训练基本实验技能为基础,以系统的综合实验为核心,以自主设计实验为重点,以模拟实验为辅助,以完善的实验教学评价体系为指导,不断促进机能实验教学的发展。

[1] 李慧.高校开放性实验教学的研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3, 20(5):172-174.

[2] 任安经,胡志红,林丽,等.设计性实验教学的探索和实践〔J〕.西北医学教育,2008,16(3):506-507.

[3] 安英,沈楠,赵丽晶,等.全面改革提高机能实验教学层次〔J〕.中国医药导报,2009,6(3):114-115.

[4] 李娜,董晓青,王利民.医学机能实验学考核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医学教育探索,2007,6(10):903-904.

猜你喜欢

机能实验课选题
小学科学实验课中学生思维的培养
小学科学实验课中学生思维的培养
加压训练对人体机能的影响研究
谈诗词的选题
有趣的实验
魔术师的考验
选题有误
每月新鲜
刑法机能新探
确定选题,渲染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