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静脉留置针在老年患者中应用的护理

2011-12-09李秀丽天津市蓟县中医医院3019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1年13期
关键词:止血带针头套管

李秀丽 天津市蓟县中医医院 301900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是一种先进的新型输液器材,20世纪60年代已在欧美国家普及应用。近年来在我国已逐渐应用于临床,成为临床治疗、急救用药及供给营养的重要途径。其特点是: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而不易穿破血管壁。老年患者病情复杂多变且静脉输液处置较多,长期治疗,反复穿刺,血管条件较差。合理应用静脉留置针可以有效地满足持续或间断静脉给药、抢救的需要,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我院将该技术应用到58例老年患者中,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58例患者,男35例,女23例;年龄61~78岁,为我院住院的高血压、肺心病、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骨质增生伴腰椎间盘膨出等患者。静脉内置管时间3~7d,穿刺失败2例,置管堵塞1例,无静脉炎发生。

2 操作方法

根据药液性质、血管粗细采用20~24G套管针。穿刺部位选用患者四肢较粗、直、弹性较好的静脉,常规扎止血带及碘酒、酒精消毒待干后,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留置针针柄以15°~ 30°角进针,见回血后降低角度(约 5°~ 15°)再进针 0.2~1cm,再将外套软管整体徐徐送入血管内(右手持针柄固定针芯,左手送导管或边退针芯边置入外套管),待导管送至一定长度后拔出针芯并连接输液管,用无菌透明敷贴固定好套管。正确封管是留置成功的关键。方法得当,可延长置管时间,防止并发症的发生。肝素为一种酸性黏多糖,是临床常用的抗凝剂,在体内外应用时均具有强抗凝作用。通常采用正压封管,将封管液3~5m l从肝素帽处的输液针头内先缓慢推注2~3m l,再边推余液边拔出输液针头,使封管液充满整个管腔(以拔出针头针尖有液体溢出为佳)。封管时应缓慢推注封管液,封管液推入过快、用力过猛可使血管内压力剧增,管壁通透性增加,容易引起外渗、肿胀。封管过程中先将针头拔出至仅剩针尖,推注封管液剩0.5 m l后,一边推一边拔出针头,使留置针腔内充满封管液,避免了血液返流而凝固阻塞针管。留置针的小开关关闭位置一定要靠近套管针延长管的起始部,这样就不致使血管内血液倒流至套管针内,避免凝血堵管。输液过程中液体输入不畅时,应用注射管抽取肝素封管液 2~3 m l连接输液,回抽凝血块,切勿直接推入或用力挤压输液管,以防小凝血块挤入血循环而发生栓塞。

3 静脉留置针的护理

置管前应告知患者置管的优点及常见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以便及时发现不良反应并给予正确处理。避免碰撞或用手按揉局部,洗漱、淋浴时防止局部进水引起感染,适当限制肢体活动。在行静脉留置针操作之前,应根据患者的病情、治疗目的、药液性质,合理选择穿刺血管及留置针,并在封管时选择好封管药液及封管方法,以提高静脉留置针穿刺置管成功率,延长置管时间。一般老年患者皮肤松弛,皮下脂肪少,静脉充盈度和弹性较差,血管细而滑,不易固定,穿刺时止血带须靠近穿刺点捆扎;肥胖型老年患者皮肤脂肪厚,血管深而细,穿刺时可先扎止血带,用手触摸血管有饱满感,掌握好深浅,看好方向,摸索进针;休克、脱水和衰竭的老年患者血管壁萎缩扁平,弹性差,穿刺前局部热敷、拍打使血管扩张充盈,切忌扎止血带过久或连续拍打,因为强烈、持续的刺激会引起相反效果,血管会愈加不明显,不利于穿刺;慢性病体质差的老年患者血管的脆性和通透性较强,穿刺不慎会刺破血管,故要小心、轻柔地进针;对于水肿的老年患者,应先按摩推压局部,使组织内积液暂时消退,静脉显示清楚后再进行穿刺。

4 常见的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

常见不良反应:置管后局部渗血、穿刺部位发红、液体外渗、针眼渗血、静脉炎、疼痛、导管堵塞、导管脱出等。

预防措施:(1)严格无菌操作,熟练掌握穿刺技术,选择好穿刺血管的部位。(2)根据患者血管情况及液体滴速要求,适当选择留置针。(3)及时更换无菌敷料,若渗血不止应给予拔管,局部按压。(4)控制输液速度,合理正确封管。发生堵管时,禁用注射器推注,正确方法是回抽,以免将凝固的血块推进血管内导致其他并发症的发生。预防导管堵塞的关键是正压封管,正确使用封管液浓度及掌握封管液的维持时间。(5)加强患者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增强机体对血管壁创伤的修复能力和对局部炎症的抗炎能力。(6)应加强宣教,指导患者置管侧肢体勿负重或过度活动。神志不清者,应加约束带约束另一侧上肢,以免把针头拔出。

将静脉留置针应用于临床,避免了老年患者住院输液反复的静脉穿刺,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及反复静脉穿刺给患者的心理压力,也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静脉留置针是先进成熟的技术,其管壁特别平滑,与人体组织相容性好,对血管壁刺激性小,近心端圆滑而整齐,不会因患者体位改变而刺破血管造成渗液或套管不畅,可减少静脉炎和液体外渗的发生,最大限度地保护了患者的周围静脉。使用时要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做好周密的预防措施,避免护理差错发生,保证输液安全、快捷、有效,以便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使其早日康复。

[1] 董淑华,王建荣,潘庆联,等.静脉输液相关新技术的应用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9):719.

[2] 殷磊.护理学基础〔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70-373.

[3] 张家荣,李翠芳,吕义荣,等.新生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封管方法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7):438-439.

[4] 尹世玉,王静.改进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121(12):46.

[5] 郑璇,杨红荣.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J〕.护理研究,2005,19(7C):1319-1320.

猜你喜欢

止血带针头套管
胫骨高位截骨术中不使用止血带更佳
三种止血带在创伤急救中的应用效果
小小针头不迷路
胰岛素针头可以重复使用吗
中深层套管式地埋管换热器换热性能模拟研究
民用建筑给排水预埋套管施工
稠油热采井套管损坏机理及套管挂片技术实验
别把止血带用成了放血带
套管磨损机理研究
套管磨损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