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杭州新能源发展的若干思考

2011-12-08张晓理杭州市委党校

杭州科技 2011年1期
关键词:太阳能新能源电网

张晓理 杭州市委党校

关于杭州新能源发展的若干思考

张晓理 杭州市委党校

一、杭州新能源战略方向

⒈把握太阳能为主的可再生能源战略机遇期

在所有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中,唯有太阳能具有普适性和持续增长潜力,并符合我国国情。我国沙漠化土地占国土资源的1/3,仅用其中1/50铺设光伏电池(转化效率20%),产生的电力已超过目前全国总能耗。以煤炭及煤电为主的能源结构势必转向以太阳能为首的可再生清洁能源。

鉴于光伏产业可以通过技术更新、规模效益等因素降低成本,以及煤电资源再生产费用上升,国家补贴下降等综合原因,2015年光伏将与煤电进入成本相持阶段,并不断提高对煤电的竞争优势。

杭州的战略机遇期可能仅有6年,机会稍纵即逝。与此同时,这6年又是最艰难时期,各种技术博弈主导方向不详,产业初创未得到整合,政策不明确,机制未理顺,但是,新能源将从基础资源层面影响所有的产业,关系国家发展潜力,维系人类命运,其曙光已经清晰,错失良机将会在“黑暗”中长期摸索。

⒉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战略侧重

新能源战略不是盲动,必须扬长避短。杭州新能源的侧重点有:

⑴新能源技术引进、吸收和创新,力争站在产业前沿,推行技术含量高,资源、能源消耗少的产业化方式。

⑵拓展新能源的社会需求,实现与建筑、汽车、电网、产业运行一体化,带动新能源产业发展。

⑶通过市场体制的深化,形成新能源发展的内生性驱动力,培育市场与政府两种力量,获得低碳发展的战略主动权。

⑷推进政府管理、宏观调控创新,营造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和公众协同合力。

战略回避点有:

⑴非前沿技术,资源和污染压力大的项目引进扩张;简单引进的复制。

⑵光伏与其他可再生能源,以及建筑、交通、传统产业隔绝的孤军奋战格局。

⑶撇开市场机制创新,等靠要政策的观念及停滞不前,缺少市场协同的行动。

⑷不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改革、补偿或规避现有政策。

⒊产业方向和产业结构侧重点

根据有所为有所不为原则,杭州新能源产业新政应关注两个产业方向和重点:

⑴以提高光伏转化率、降低成本、延长产业链为重点,实行“抓两头、带中间”方针。一头是积极研发光伏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跻身光电池产业前沿,高度关注光伏后续关联产业发展;另一头为占领智能电网、电力电子、电动汽车和储能技术与设备等产业领域制高点。带动其他可再生能源研究、开发、应用及设备的产业化生产。

⑵注重可再生能源的不同种类和不同技术路径的整合应用。如:光伏与太阳能热水的结合;光伏与地缘热泵协同形成的竞争优势;可再生能源的综合利用及低成本建筑节能方式;光伏、储能、电动汽车和电网之间的多元化互补等。

在产业结构方面,要注重多种技术引进竞争,侧重提高光伏转化率、减低成本的发展方向。利用现有产业优势,积极进入智能电网、电力电子、电动汽车和储能技术,涉足容量巨大的关联市场。从高技术利用太阳能的诸多领域带动杭州产业结构转型。围绕工业循环经济、建筑节能和交通降耗的各种可再生能源利用、节能产品生产及产业一体化运行进行产业转型重组。

⒋产业组织和布局优化

集中土地、资金和品牌资源,支持建设光伏产业园,力争成为全国光伏产业基地。努力创造条件搭建技术共享、信息交流、融资等平台,并以产业链为纽带着力引进国际一流的光伏产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制造企业和研发机构,主动承接国际光伏产业的梯度转移,促进高技术人才、资金和技术等要素向优势区域集中,打造光伏产业集群。通过异地建厂、合作等形式,把高耗能的原料,能耗物流量较大的产品生产布局在中西部地区,便于减少能源、原料和产品物流,实现扬长避短,超越杭州地域局限的规模化发展。

强化品牌建设,引导企业按照国际通行标准进行生产经营,致力于由“贴牌生产”向“品牌生产”的积极跨越,打响杭州新能源品牌。

完善新能源发展的中介服务体系,抓紧成立“杭州光伏行业协会”,充分发挥协会的组织协调、信息互通、技术服务、秩序规范等作用,加强与国家和兄弟省份光伏行业协会的沟通与联系。

搭建杭州新能源服务平台,研究制定新能源产业评价体系,为大规模开发利用提供依据。加强新能源产业知识产权管理与保护。

二、扩大新能源产业的社会需求

从社会需求入手拓展新能源应用空间,可以促成多种新能源互补,优化可再生能源与现行电网的协调机制,促进可再生能源与各种产业融合。政府、企业和市民要共同营造需求环境,使光伏产业度过今后最艰难的6年。

⒈通过可再生能源的相互组合提升成本竞争力

建立光伏玻璃幕墙、屋顶与地缘热泵结合的综合空调系统,实现系统综合技术经济指标超越大型公共建筑传统空调,提升可再生能源替代中央空调的竞争能力。

大型公共设施、宾馆空调同等效果的耗电量为分体空调的9倍,一般中央空调为分体空调的3倍。尽管光伏发电成本比目前电价高出3-4倍,但是,光伏玻璃幕墙、屋顶本身可遮挡阳光,地域热泵可以进行冬夏两季的温度调节,两者运行费用极低,具有很大优势和竞争力。随着使用年限增加,煤电价格上涨,今后碳税调节,竞争优势更加突出。

鼓励市属国有投资企业在开发建设大型公共设施过程中,实施“阳光屋顶示范工程”。

⒉利用系统集成优势突破体制对新能源需求的抑制

几个系统的集成可以取长补短,化解单因素缺陷,打开市场局面。如,光电、风电的波动性对电网稳定性的冲击,成为约束大规模上网的主要原因之一,但电动汽车蓄电池充电过程可以对电网进行补偿,削减波动性,因此,两者同时上网,既能保持电网稳定运行,又能完成电池充电。电动汽车的单位行程电费仅为普通汽车汽油费的21.33%,即使电价提高4倍(南方光伏发电的综合价格)也比汽油费低。另一方面,蓄电池可以夜间充电,白天仅起电网调节作用,太阳能与电池协同可以补偿白天电网峰值供给不足,夜间电池能够吸纳电力,减小电网谷底需求短缺,对电网起双向补偿功能。可再生能源发电、电动汽车和电网三方技术补偿,利益整合,有利于冲破原有格局下的制度瓶颈,可以同时推进光伏、风电上网的市场需求,电动汽车的规模化上路,电网减小峰谷的补偿。

建议杭州研究:再生能源电力(光电、风电)、电动汽车与电网联合运作,建立三方互补机制,打开新能源市场,规模化推进城市电动汽车比重。

⒊政府示范、社会力量参与的光伏推广应用

以政府示范为“点”,示范工程为“线”,企业及社会多方力量参与为“面”,打造国内著名光伏技术产品推广的“点、线、面”结合应用示范区。各级政府部门应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政府办公大楼及公共设施中率先使用太阳能光伏发电,大力开展建筑节能改造,建设“绿色建筑”,抓住财政部出台《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利时机,积极开展“百万光伏屋顶计划”、“太阳绿色能照明计划”等,扩大影响范围,引导舆论,增强社会节能环保意识,发展低碳经济。

⒋将“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引入太阳能光伏推广等应用领域

以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以客户采用光伏发电后获得的节能效益作为赢利点,探索性地进行光伏发电商业化运营,进一步扩大太阳能光伏技术的应用范围。中国公共部门至少有30%的节能空间,引进节能服务公司,受益双方,有助于这种模式推广,国家应酌情减免税收,以利于培育市场化节能机制和力量。

⒌以节能减排助推市场应用可再生能源

提高工业、建筑和交通的节能减排准入门槛,促使企业高起点投入,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促进新能源产业健康发展,提高竞争力;推进工业三废循环利用,建筑节能、太阳能利用、立体绿化,强化公交优先、加速电动汽车应用、鼓励自行车上路。

三、完善新能源市场环境

新能源发展早期需要政府带动,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市场驱动,因此,行政手段应主要围绕变革市场结构和形态,完善市场机制,合理分配机制,还涉及地方法规建设。着眼于新兴产业发展,长期减碳机制,以多种利益调节机制引导企事业和市民进入新的市场环境。

⒈充分利用国内外再生能源减碳机制扶持推进改革

利用外力推进可再生能源示范及应用机制。具体涉及:积极介入国际碳排放交易,利用减排资金扶持可再生能源。争取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确定清洁煤、建筑能效和清洁汽车为优先研究课题。积极参与《中欧清洁能源中心联合声明》、《中欧中小企业合作共识文件》和《中欧科技伙伴关系计划》等文件奠定的中欧清洁能源方面的合作。

杭州现有的产业、建筑、交通资源可以有效提高市场竞争力。仅就可利用太阳能的建筑而言,五城区500平方米以上屋顶建筑项目可利用屋顶(坡屋顶)共973万平方米,其中公共(含工业)建筑387万平方米,住宅建筑586万平方米;自我市2001年实施城市总体规划以来,平均每年新增建设用地约20平方公里,目前建设量与日俱增。可以无价或低价利用太阳能,减免关联土地费用。

⒉探索碳源—碳汇交易,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

根据社会承受能力,从高耗能到低耗能,逐步建立CO2排放与碳汇林业吸收CO2间的市场交易。通过碳交易增加高耗能使用矿物燃料成本,使得一部分高能耗转向可再生能源,再通过光伏、风能等扶持政策,推进更多能耗转向清洁能源。针对主要耗能产业、高耗能消费,推行高耗能碳交易制度,同时建立可再生能源和节能减排服务市场,降低高耗能企业使用可再生能源的综合成本。

⒊建立有利于新能源发展的节能减排综合市场

可再生能源的专业市场包括政府新能源研发扶持经费的竞争市场、风险投资市场和光伏等新能源产业协作和服务市场;节能减排专业市场包括节能减排服务市场、节能减排的产业重组市场和循环产业链延伸的专业市场。

⒋新能源发展基金

新能源发展基金分配方式可进行如下调整:中央和地方政府扶持主要用于光伏等技术含量高的创新,前瞻性投入和提升竞争能力,形成产业龙头。土地及房地产交易提留、强制法规下的企业投入和各种碳交易项目费用用于建设屋顶阳光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工程。高耗能级差电价提留可考虑用于光电上网补贴。

⒌上网电价机制探索及利益整合

要求中央政府尽快出台光电上网政策。促进阳光屋顶和“金太阳”工程的产业化、规模化进程,降低综合成本,增强上网能力。光伏与电动汽车电池协同上网,优化电网需求侧匹配,并用谷电电价优惠补偿光电上网。探索与电网协同的智能电网建设和市场竞争方式,通过竞争和协作与电网形成战略合作关系,加快智能电网、电力电子和电动车蓄能的系统开发与完善,使电网企业真正成为新能源的拥护者和加快发展的重要扶持支柱。

⒍建立异地减排的生态补偿机制

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异地利用淳安、建德水源热泵资源的低碳补偿机制。水源、地源热泵投入成本低,效率提高30~50%,且无污染,淳安、建德具有丰富的水源热泵资源。用水源、地源热泵取代传统空调大量减低能耗。例如,淳安海外海大酒店使用水源热泵替代燃煤锅炉,每年可节省运行费用约66.31万元。

对钱江下游地区高耗能收取可再生能源供给的阶梯电价,一部分专项用于淳安、建德水源热泵开发,实现异地减排。节约的电力额度,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数量和减排量计入下游指标。也可作为市场化运作的生态补偿,即:上游生态建设受益下游,下游补偿上游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优化环境。

总之,促进新能源开发利用和产业发展的核心是通过政策措施消除可再生能源生产和消费之间的价格差距,建立起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内在联系。而这些政策措施实施的环节可以选择可再生能源人才培养、科研、投资、生产、流通、消费等几乎所有环节。对一个国家或地区而言,关键之关键的是要弄清自身的比较优势和劣势。

猜你喜欢

太阳能新能源电网
应用广泛的太阳能无人机
穿越电网
太阳能可以这样玩
买不买新能源汽车
电网也有春天
身边的太阳能
一个电网人的环保路
电网环保知多少
2016《太阳能》与您同行
绿色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