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妇产科护理学教学效果因素分析
2011-12-08黄会霞郭兰春郑巧荣
黄会霞,郭兰春,郑巧荣,张 蕾
(河南职工医学院,河南郑州 450003)
影响妇产科护理学教学效果因素分析
黄会霞,郭兰春,郑巧荣,张 蕾
(河南职工医学院,河南郑州 450003)
目的 从分析影响教学的有效因素出发,本着实用性的原则,研究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为该课程改革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对护理专业的4名任课教师及300名学生进行访谈或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资料,通过类属法分析归纳,找出提高妇产科护理学教学效果的有效教学方法。结果 在教学过程,主要教学、辅助教学、管理三个方面缺一不可。结论 有效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有助于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适合培养当今社会发展需要的实用型、技能型护理专业人才。
妇产科护理学;教学效果;实用型人才;教学研究
高职护理教育要求把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放在突出的位置上,进行“技术与职业教育”。按照岗位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需要来规划职业教育。于是“与临床联系密切,突出技能训练,强调能力本位”成为当今护理高职教育的特色。如何提高作为必修课的妇产科护理学教学效果,突出实用性、技能性,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值得我们探索和研究。在教学过程中,只有产生了良好的互动与配合才能达到最佳效果,才能称之为有效教学[1]。有效教学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实现教学目标和学生的个性培养与全面发展,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教学行为实现的“教学”不只是“学”,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学中的“学”跟一般的“学”有着本质的差别。而教学行为通过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而对学生的学习——也即教学效果产生直接影响。笔者以研究教师教学行为的有效性为切入点,通过对护理专业的4名任课教师和300名学生进行访谈或问卷调查收集资料,找出提高妇产科护理学教学效果的有效教学方法,探讨教师如何掌握和运用有效教学策略,从而提高教师对有效教学的认识,为教师改进教学提供指导依据,以提高教学质量。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妇产科护理学的任课教师4名和在校的2006级高级护理专业2个班及2007级3+2护理专业2个班共4个班的3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1.2 方法 通过对4名任课教师及高级护理专业不同班级共300名学生进行访谈或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资料,通过类属法分析归纳,以现实情景和隐含在情景中的涵义为基础,分析、提炼其中的重要因素,探讨各要素之间及其与周围情景之间的关系[2],从中发现提高妇产科护理学教学效果的有效教学方法。发放3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90份。采用姚利民等编制的教师课堂有效教学行为调查问卷。该问卷调查内容设定了3个方面即:主要教学、辅助教学、管理行为。主要教学行为包括:讲授组织条理性、清晰明了性、科学性、为理解而讲授、组织课堂讨论、提问;辅助教学行为包括:适应性教学、创建适宜课堂环境、创建教与学环境、激发动机、运用非语言课堂教学;管理行为包括:管理课堂、制定和执行课堂规则、管理教学时间。该问卷采用4个等级评分,总是有效4分,经常有效3分,有时有效2分,从未有效1分,每个行为单独计分。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对录入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统计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
2 结果
2.1 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分析 290份有效问卷结果显示:很少有效18人,占6.2%;经常有效224人,占77.2%,总是有效48人,占16.6%。
2.2 不同职称教师教学行为的有效性分析 由表1可知,不同职称教师主要教学行为的有效性不同,表现在组织条理性、课堂组织讨论上有明显差异,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显著。
3讨论
3.1 教师教学行为的有效性 调查结果显示,妇产科护理学教师课堂教学结果很少有效占6.2%;经常有效占77.2%;总是有效占16.6%。因此说明,妇产科护理学教师的教学行为是经常有效的(77.2%)。该调查结果可以肯定被调查教师良好的教学能力,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教育学科知识。被调查的4位教师均为双师型,既有教学经验又有一定的专业技术临床经验,符合高职高专教育的教师要求。双师型教师要求具有一定的知识结构、能力素质和职业素质。但表1同时显示,教师教学没有达到总是有效,说明教师在教学中还存在一定问题,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可能是:被调查的4位教师中有2位新进教师,缺乏实践技能的教学训练,该科教师学历均是研究生,对新知识、新技能的接受较快,但是把握度欠缺,而使操作理论化,不可避免出现纸上谈兵的教学,这就要求教师深入实际的过程应该是教学的备课过程,也是专业教师备课必需的过程,使教师自然而然地学会在工作中获取教学素材,使其有收集高质量教学实例的场所,丰富课堂教学,使专业课教学体现其真正的价值。因此,与医院合作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基本途径,加强临床基地建设也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一种手段。
3.2 不同职称教学行为的有效性 表1显示:对不同教师教学的行为评估值基本处在2.63~3.15分,说明护生认为教师不同教学行为接近或超过经常有效;同时从表2中也可得出教师不同教学行为的有效性程度是有差异的。总体认为讲授清晰明了性、讲授组织条理性,讲授科学性的评估分值较高;而主动型教学如制定和执行课堂规则、激发动机、提问等分值较低说明教师讲授行为最有效,辅助教学和组织管理教学等做得不够好。不同职称教师的有效性不同,临床实践经历丰富者课堂把握度较好,使病例和理论有机地结合,在教学中处于主动地位,自由调整教学节奏,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是有效教学的重要因素[3]。作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也可以尝试所谓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即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根据人才市场需求,主动根据医院、社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进行教学改革,使毕业生走上岗位后很快能进入角色,适应职业环境。在实施过程中,学校可以请医院资深的护理人员参与教学过程,协助学校实施教学,了解学生学习状况,督查学校教学情况,提出改进教学的意见。
3.3 管理课堂策略 管理课堂指为顺利开展课堂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监督过程[4,5]。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教”的任务外,还有一个“管”的任务,也就是协调、控制课堂中各种教学因素及其关系,使之形成一个有序的整体,以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这一活动即为通常所说的课堂管理。教师善于进行课堂管理,便减少了课堂问题行为,增加了护生进行学习的时间。课堂管理包括课堂人际关系管理、课堂环境管理、课堂纪律管理等方面。课堂管理是基础:课堂上最大的问题不是没有纪律,而是缺乏规程。在教学中,经验丰富的教师首先关注的是如何更有效地进行教学管理,从而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效实施课堂管理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分析学生需要满足情况,弄清问题行为产生的环境原因。②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③营造人性化的积极课堂环境和氛围,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④接纳学生,努力满足学生的归属需要。⑤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满足学生的自信需要。综上所述,妇产科护理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相关因素多而复杂,本研究从影响教师有效教学的教学能力、实践能力及管理能力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护理是操作性很强的专业,需要反复练习、不断实践,才能形成工作能力。因此,利用操作实训课及临床见习,强化护理操作,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也是护理教学改革必须涉足的一个新的领地。
[1]姚利民.高校教学现状调查分析[J].高教探索,2007,22(5):86-87.
[2]李秋萍.人际沟通[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52-175.
[3]羽义兰,王桂兰,赵光红.现代护理教育[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104-105.
[4]孙宏玉,简福爱.护理教育[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65-68.
[5]谷青芳.刘晓英.本科妇产科护理学有效教学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8,23(21):166 -169.
R 71
B [
1008-9276(2011)05-0633-03
2011-02-18
黄会霞(1968-),女,河南省鄢陵县人,本科,副主任医师,从事妇产科临床和教学工作。
表1 不同职称教师主要教学行为的有效性 (±s)
注:与中级组比,1)P<0.05。
项目 中级 高级组织条理性 2.18 ±0.512 4.05 ±0.4561)清晰明了性 2.32 ±0.425 3.68 ±0.368科学性 3.45 ±0.352 3.65 ±0.269为理解而讲授 2.23 ±0.458 3.02 ±0.358课堂组织讨论 2.05±0.524 4.12 ±0.6581)提问3.32 ±0.425 3.16 ±0.268
由表2可知,不同职称教师辅助教学行为的有效性也不尽相同,表现在适应性教学、使用非语言手段上有明显差异,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有显著性。
表2 不同职称教师辅助教学行为的有效性 (±s)
注:与中级组比,1)P<0.05。
项目 中级 高级适应性教学 2.08 ±0.512 4.05 ±0.4251)创建教与学的环境 3.23 ±0.425 4.21 ±0.328创建适宜的课堂环境 3.45 ±0.352 3.68 ±0.252激发动机 2.26 ±0.458 3.92 ±0.342使用非语言手段 2.02 ±0.620 4.12 ±0.6242)
表3 不同职称教师管理行为的有效性 (±s)
项目 中级 高级管理课堂2.18 ±0.512 2.05 ±0.456管理教学时间 3.45 ±0.352 4.26 ±0.269制定和执行课堂规则3.32 ±0.425 3.16 ±0.268
由表3可知,不同职称教师管理行为的有效性无太大差别,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无显著性。
[责任编校:杨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