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D- 二聚体水平检测与脑血栓形成不同时期的关系

2011-12-08辽宁省抚顺市第二医院检验科300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乡恒生医院检验科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1年21期
关键词:期组纤溶脑血栓

孙 旭 刘 磊 辽宁省抚顺市第二医院检验科 3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乡恒生医院检验科

D-二聚体是血栓中交联纤维蛋白在降解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特异性产物,既可反映体内纤溶活动,又能反映凝血活动,为研究D-二聚体(DD)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关系,笔者做了下列研究。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选自2009年1-11月在本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共364例,其中男196例,女168例,年龄47~73岁,平均年龄65.2岁。其中脑血栓形成组(简称脑血栓组)15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简称TIA组)104例,脑血栓形成康复期组(简称康复期组)110例,均符合全国第二届脑血管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正常对照组194例均为本院门诊查体无阳性体征健康人,其中男110例,女84例,年龄45~70岁,平均年龄64.5岁。

1.2 方法 受检者中,脑血栓形成组、TIA组发病立即采血,康复期组、对照组于清晨空腹采血,采用Latex半定量法测定DD,DD试剂盒购自太阳生物技术公司。

2 结果

对照组 DD水平为(0.38±0.13)μg/ml,TIA 组为(1.25±0.50)μg/ml,脑血栓组(1.88±0.88)μg/ml,康复期组(0.50±0.25)μg/ml。各组间 DD水平变化可见,与对照组比较,康复期组DD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脑血栓组DD水平显著升高,TIA组水平亦有明显升高,组间比较发现,脑血栓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脑血栓组、TIA组DD水平高于康复期组和对照组。

3 讨论

纤溶系统是人体防止血栓形成、维持血流畅通的重要成分,在正常情况下,凝血与抗凝两个系统处于动态平衡中,使血液在血管中始终保持液体状态。当这种平衡失调时,如果凝血系统占优势时,则会形成血栓。在血栓形成的情况下,机体会试图通过纤溶激活使已形成的血栓溶解,血栓形成时纤溶系统被激活,生成纤溶酶,纤溶酶可降解交联的纤维蛋白,降解后逐渐产生许多碎片,其中最简单的降解产物之一就是D-二聚体。血浆D-二聚体作为交联纤维蛋白的特异降解产物,其水平的增高反映继发性纤溶活性的增强,可作为体内高凝状态和纤溶亢进的分子标记物。因此,血浆DD浓度升高被认为人体内高凝和新鲜血栓形成的标志。

本文结果显示,脑血栓组患者D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IA组DD水平对比脑血栓组稍低,但明显高于对照组,TIA在一定程度上认为是脑血栓的前奏和先兆,两组DD水平增高说明该类患者体内凝血与抗凝系统已失衡,继发纤溶系统亢进,有新鲜血栓形成,从而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DD升高。而在脑血栓形成的康复期DD水平和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表明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体内存在血液凝固性倾向,又存在继发性纤溶亢进。尤其在脑梗死急性期溶栓治疗中,随着血栓溶解,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急剧上升,当血栓完全溶解,血管再通后,其含量迅速下降,提示说明脑血栓形成后的康复期血栓斑块已固定机化,新鲜血栓形成可能性较小。因而通过检测血浆DD水平,可在超早期判断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可能性,并在脑梗死治疗,尤其在溶栓治疗中,动态检测D-二聚体含量对脑梗死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TIA的DD水平是否超过一定阈值可能导致脑血栓形成的发作,尚待进一步研究。有报道提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但在溶栓作用下,纤维蛋白原含量逐渐降低,而D-二聚体含量升高后,又很快下降恢复至正常,所以D-二聚体含量的动态变化,可提示治疗中的用药量。由于脑梗死溶栓治疗导致继发出血是增加死亡率的主要并发症,所以溶栓治疗前、后检测血液中出、凝血相关指标,被列为预测出血可能指标,国内专家提出纤维蛋白原小于1.0g/L定为提示继发出血。我院在溶栓治疗中一直通过检测溶栓治疗前、后的纤维蛋白原含量来判断疗效和预防继发出血,那么利用D-二聚体含量在溶栓治疗中的动态变化,如能与检测纤维蛋白原含量联合应用,则将为溶栓治疗的疗效确立更明确的指标。

[1] 包承鑫.D-二聚体测定的生理基础和临床意义〔J〕.血栓与止血杂志,1995,2(3):122.

[2] 张家祥.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应用〔J〕.血栓与止血杂志,1995,2(3):142.

[3] 夏传友.D-二聚体检测及临床意义〔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1,10(2):121-122.

[4] 王鸿利.血液学和血液学检验〔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

[5] 熊立凡,刘成玉.临床检验基础〔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期组纤溶脑血栓
地鳖纤溶蛋白口服时间/pH依赖结肠靶向微囊的开发及评价
重症流行性出血热患者PBMC 中Fas/FasL 表达及免疫机制研究*
纤维蛋白原联合D二聚体检测对老年前列腺增生术后出血患者纤维蛋白溶解亢进的应用价值
疏血通注射液与奥扎格雷纳联合治疗脑血栓临床效果观察
低水平HBsAg患者纤维化分期特征及其与血小板的相关性分析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骨硬化蛋白与矿物质和骨异常的相关性研究
TEG在慢性肾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补阳还五汤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和血小板相关生物学指标的影响
探讨血小板计数及凝血四项指标对脓毒症患者合并DIC的临床预测意义
睡前一杯水可以预防脑血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