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美日俄体育教学目标的比较

2011-12-08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目标运动体育

汪 凌

(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浙江 杭州 310035)

中美日俄体育教学目标的比较

汪 凌

(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浙江 杭州 310035)

虽然各国在社会制度、社会要求和体育教学目的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体育教学目标的发展则表现出共性,即体育教学目标的发展趋向于健康化、个性化和终身化。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分析中、美、日、俄的体育教学目标,并对各国的体育教学目标进行对比,旨在为新时期我国体育教学目标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依据。

中国;美国;日本;俄罗斯;体育;教学目标

体育教学目标是学校体育课教学的出发点,也是学校体育教学的归宿。探求符合社会发展要求,适合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体育教学目标对于体育课教学具有积极地指导作用。当代世界各国,特别是经济发达的国家十分重视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确立,但由于教育体制的不同,经济、文化、政治的背景存在差异,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存在诸多差异。因此,将中、美、日、俄的体育教学目标进行比较研究,将有助于取其精华,去其糟泊,为我国体育教学目标体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进而加快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步伐。

1 中美日俄教学目标及取向

1.1 中国体育教学目标及取向

20世纪50年代我国颁布第一套体育教学大纲,当时借鉴前苏联的教育经验,将体育教学目标定位为“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者和保卫者”。直到2001年《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出台,体育教学目标发展为“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众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1]

我国的体育教学目标经历了从单纯的生物一维体育教学目标,到生物、心理二维体育教学目标,再到生物、心理、社会三维体育观,直到现阶段的人文体育教学目标的发展历程。体育教学目标的演变反映了每个时代教育改革的特征,即从重视知识的传授,发展智力到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样一个历史发展过程;从忽视个人价值或者说很少考虑到个人价值到对个人价值的重视。[2]体育教学目标由单纯追求社会目标向追求社会目标和个人目标相结合的方向发展,从关注学生身体发展向关注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全面发展转变;终身体育已成为我国体育教学的首要目标。现阶段的体育教学目标更加追求学生个人价值的实现,更加注重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能力的培养,更加注重体育与健康的结合。

1.2 美国体育教学目标及取向

美国属于地方分权制国家,教育由各州管理,各州享有决定教育方针和计划的权利,而学校日常行政又由州以下的学区教育委员会负责。美国健康、体育、娱乐与舞蹈联盟与全国教育目标委员会共同出版了体育的全国标准《走向未来:全国体育标准,内容和评价指南》,提出的体育教学目标是:已经学习了进行各种体育活动的必要的技能;身体健康(FIT);经常参与体育活动;懂得参与体育活动的意义和价值;赋予体育活动以价值,懂得体育活动对健康生活的贡献。[3]美国各州对体育教学目标的提法并不完全一致,如纽约州的体育教学目标为:培养正确的身体姿势,休息与休养,有效地运动,充分发展体能,包括肌力、耐久力、柔韧性、协调性、平衡力等;充分满足学生现在生活与毕业后生活中所需要的果断、勇敢、进取、应变、自制、自信等个性特征的发展;了解各种运动的方法、历史、文化背景等知识;为求个人与社会的利益,不断参与自身休闲的活动以发展个人的技术与态度;养成合作、忍耐、服从、诚实、公正等社会性格,指导健康,安全的生活,毕业后热心从事休闲活动。加州学校体育的目标则是:增强身体各器官机能;提倡训练神经肌肉发达的概念;矫正身体缺陷姿势;确保肌肉耐久力和协调力的发展;促进身体与精神平均发展;正确认识合作、自制、服从、权威、高尚理想与勇敢果断;养成健康的学校与家庭生活;确保学校与运动场设备安全与科学管理。[4]

从美国各州的体育教学目标中可以总结出6个方面的共性,即发展身体,包括发展技术和体能;终身参加体育活动,形成良好体育锻炼的习惯;培养学生对体育的良好态度,美国的体育教育内容多、项目杂、选择性强;重视舞蹈、韵律体操和娱乐活动;注重学生身心的个体差异;竞技体育项目所占比例较低,终身性的健康体育逐步成为学校体育的主要内容。

1.3 日本体育教学目标及取向

日本的教育属于中央与地方合作制,文部省下设有体育局,负责全国的学校体育工作。日本学校体育的总目标是:“通过合理的运动实践,使学生喜爱运动,理解身边的健康安全问题,设法增强健康和发展身体素质,树立起愉快而明朗的生活态度。”日本学校体育教学目标是根据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龄阶段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小学阶段体育教育的目标是:将身心作为一个整体,通过适宜的运动体验和对健康、安全的理解,在培养学生热爱体育的个性和能力的同时,力图保持并增进健康水平,增强体质,养成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5]初中时期,体育与保健教育的目标是:通过合理的运动实践和健康、安全教育,在培养良好运动习惯的同时,实现增进健康,提高机能,培养一种将生活营造为轻松愉快、丰富多彩的人生态度。高中阶段体育与保健教育的目标是:将身心作为一个整体,了解健康、安全、运动的概念,通过合理的运动实践,有计划地培养终身热爱体育和锻炼的能力;通过合理的运动实践和健康、安全教育,在培养良好运动习惯的同时,实现增进健康,提高机能,培养一种将生活营造为轻松愉快、丰富多彩的人生态度。

1.4 俄罗斯体育教学目标及取向

俄罗斯学校体育教学大纲由“综合”向“选择”方向转移,并向全国同时推出4种具有代表性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即以发展运动能力为主的体育教学大纲;以发展个性为主的形成性教学大纲;竞技性体育教学大纲;适合在农村小学使用的健身性教学大纲。

俄罗斯体育教学目标的发展取向为:从强调严格统一转向重视学生个性发展;从目标价值取向多元化转向自主运动能力培养;从注重抽象单一到重视具体多元;从注重身体健康到重视终身体育观养成;从注重社会功能到重视学生个性化发展。[6]

2 中国与美日俄体育教学目标的比较分析

2.1 注重学生身体健康化发展,但侧重点有所差异

中、美、日、俄四国都将发展身体作为体育教学目标,这是由于社会需要和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决定的。四国体育教学目标都趋向于学生身体健康的发展,但在发展学生身体,增进健康的具体侧重点方面仍有所不同。

美、日、俄三国很重视学生身体发展,将发展身体作为基础目标,并在此之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如美国提出使学生养成正确的身体姿势,均衡的发展协调能力。正确身体姿势是身体形态的发育保障,把体育教学作为一种手段来保障身体的正常发育。我国体育教学目标则偏重于多样化,尤其是新课改以来,更加注重体育教学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综合效应。体育教学目标由过去的单一目标转向了五个领域目标,即: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相比较之下,我国多样化的体育教学目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但是多样化的教学目标也会使一线体育教师难以把握体育教学的重点,往往在全面考虑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忽略了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

2.2 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但在兴趣培养方面各有不同

体育教学目标分为个体本位和社会本位两个部分,体育教学目标的个体本位论强调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以及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参与过程。各国体育教学目标都强调尊重和培养学生的个性,从而激发学生参加运动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

美、日、俄三国的体育教学目标基本是沿着从学生实际出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并不仅仅是体育课教学的任务,职业体育和完善的大众体育发展模式在促进学生运动兴趣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国家的学生体育课主动学习程度较高,体育教师不必在学生运动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方面倾注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因此,在体育教学目标方面较少涉及学生的运动兴趣的培养。如美国体育教学目标强调“个人发展”和“自我完善”,强调民主人格的形成,主张“以学生为中心”,“以兴趣为中心”,顺应学生个性,使体育与生活、娱乐、学习、幸福等结合起来;我国体育教学目标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别差异,将学生的运动兴趣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运动兴趣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而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重视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思想,强调尊重学生的情感和体验,提高学生体育学习和活动的积极性。通过对我国与美日俄教学目标的对比不难发现,我国在致力于探索适合体育教学培养目标的同时,尽量争取得到社会体育、社区体育和家庭体育等方面的有效支持,从而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个性化发展。

2.3 注重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形成,但在习惯培养方面各有侧重

当代体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终身体育思想的建立和终身体育制度的形成。在“终身教育”思潮的影响下,终身体育思想受到极大重视,并成为各国体育教学的主导目标,中、美、日、俄四国都将终身体育作为基础思想,但在习惯的培养方面有较大差异。

美、日、俄三国体育教学目标都提出培养学生独立从事体育锻炼习惯的要求,三国将体育教学不仅作为教育阶段人体发展的手段,而且要求学生适应各种环境,并能独立自主地进行体育锻炼,发展身体、调节情感、适应社会需要。如俄罗斯中小学体育教学目标中“培养学生独立地从事体育锻炼的能力和习惯”。日本也强调“为学生自主进行体育锻炼打好基础”。与美、日、俄相反,我国体育教学目标侧重体育活动中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群体锻炼意识,对学生培养独立从事体育锻炼方面的内容较少涉及。学生在学校更多参加集体体育活动,而离开学校后就需要独立参加体育锻炼或安排体育活动,所以我国体育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独立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

3 结语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比较发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自有其特点和优越性,但根据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要求,还需要取长补短,加快发展。在体育教学目标方面应坚持把促进学生身体的生长发育、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作为最根本的任务。注重学生个体价值的实现,加强终身体育理念和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和体育知识技能的获得;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及在保持发展群体锻炼意识,培养独立参加体育锻炼的能力,进而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个性化和终身化。

[1]王健.新课程理念下中国体育教学目标的反思与重建[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3).

[2]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审定.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

[3]San Dcego State University.Active Education-Physical Education,Physical Activity And Academic Performance[J].Active Living Research,2007 fall.

[4]徐慧颖.中美日三国体育教学目标人文性浅议[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5(4).

[5]张飞鹏,李四清.《体育与健康》课程刍议[J].西安教育学院学报,2002(4).

[6]原鹏程.中俄中小学体育教学发展比较[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9.

Comparison on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in China,the U.S.,Japan and Russia

Wang Ling
(Hangzhou Institute of Commerce,Zhejiang Gongshang University,Hangzhou,Zhejiang 310035)

Though there are certain differences in a lot of fields among those four countries like social system,social demands and the objectives of physical education,the development of the objectives of physical education shows similarity which is said to be the trend of healthy,individual and life- long.By means of documentary and analysis,the author had analyzed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of in four countries and had made a comparative study on it in hopes to provide the physical teaching system in China in the new era with references.

China,the U.S.,Japan,Russia,sports,teaching objective

G807.01

A

1001-9154(2011)06-0084-03

G807.01

A

1001-9154(2011)06-0084-03

汪凌(1977—),女,浙江开化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2011-04-12

猜你喜欢

目标运动体育
不正经运动范
我们的“体育梦”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