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体育史研究评析
2011-12-07王俊奇
王俊奇
(南昌航空大学体育学院,江苏 南昌 33006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体育史研究评析
王俊奇
(南昌航空大学体育学院,江苏 南昌 33006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古代体育史研究成果倍出,有不少新的突破。中国体育史研究经历了从学科复兴到向参与史学发展三个阶段。中国体育史研究的当代特征主要表现为:合作性大部头古代体育史、民俗体育史、体育文化史成果突出,其理论研究也不断深化;区域体育史、断代体育史研究方兴未艾,趋于深入;新视野下的当代体育史、新中国体育史也引人注目。相对传统的体育史学科而言,当代体育史研究的学术成就主要体现为三个方向:打破传统史学的教条、建构新体系、更新理论方法。尤其是跨学科多元、交织的理论渗透,为体育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理论空间。
改革开放;中国体育史;评述;新发展
自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中国学术进入了美好的春天。体育史研究也在经历了“文革”的停滞后,重新恢复,并对旧传统史学进行了反思与回顾。由于体育史研究成果突出,成为当时体育学术界、理论界关注的研究领域。30多年来,中国体育史学研究也经历了起伏跌宕、不断努力转型,逐步改变了过去体育史研究的传统格局。从当代体育史学的历史发展看,其学术范式、理论方法、学术成果等方面,都显现出崭新的时代面貌。
中国体育史研究呈现以下几个重要阶段:
1 学科复兴阶段(1980年-1990年)
1982年5月第一次全国体育史工作会议在江苏无锡市召开,同年11月23日又成立了国家体委体育文史工作委员会,这实际上是宣布了中国体育史学科的诞生。此后,在成都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和部分开设体育史的高校、省体育局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体育史分会几乎每一隔年都要举行学术研讨会。这使得体育史研究扎扎实实地稳步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这一时期不能不提到一本《体育文史》杂志,作为中国体育史学界的最具权威性学术刊物,《体育文史》杂志不仅是中国体育史学的学术园地,更是中国体育史向国外传播的窗口,大多数体育史学者都是从这里起步的,这本杂志对中国体育史的学术贡献很大。
总体上看,在体育史复兴的第一阶段,关于体育史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80年代末90年代初有了更明显的界定。如研究对象的定义: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考察体育物质形态、体育制度、体育风俗、体育思想的历史发展过程,以及四者之间和它们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研究范围方面:一是体育的自身组成,包括体育活动、体育游戏、体育竞技、体育组织、体育措施、体育制度、体育思想、体育方针政策等;二是体育与社会其他现象的联系,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地理环境、民族传统、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的联系[3]。
关于体育史的研究对象与范围问题的讨论一直很强烈,对这一问题也曾多次在体育史委员会召开的会议和学术研讨会上展开过研讨,经过多次讨论后大致可以概述以下几点:
一是认为,中国古代有体育,不过它同西方的体育不一样;二是认为,体育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体育史就是要从人类文化的角度,对体育文化进行全面研究;三是认为,中国古代体育同世界各国体育相比,既有共性,也有特点;四是认为,体育史是一种整体的历史,因为体育与政治、经济、社会、人口、人们的生活方式、物质与精神息息相关的方方面面;五是认为,体育史学与体育社会学在研究对象上有所侧重,两者既关系密切,又存在差异;六是认为,体育史要以人体运动为研究核心,关注体育中的人体运动与其他人体运动发生区别的过程和原因[1]。
对上述问题的讨论,体育史学界至今还没有达成一致的认识,但在体育史学科内形成了大致的认可,经过争议、讨论,对体育史的定义、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的种种阐释,体育史学界形成了相对稳定的“通史说”、“断代史说”、“革命史范式”等,由此掀起体育史研究工作的真正高潮,虽然道路艰难坎坷,但成果是喜人的。
2学科发展的间歇阶段(1991年-2000年)
虽然,有人曾把上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称之为体育史“衰落期”,但这一说法并未取得大家的一致认同,也有的人把这一时期称之为体育史学研究的“间歇期”,也有称之为体育史学“转型期”等。称之为“间歇期”的人认为,造成当时体育史似乎沉静的现状,是因为各地“编史修志”已基本完稿,修史的社会需求进入尾声,其次是政府机构的变动,以及体育院系体育史课程的调整,以及体育史老一辈面临着退休。所谓“间歇期”确实遇到上述问题,也发生了体育史发展的危机,至少相对别的体育学科的勃兴而言,体育史学似有衰落的现象,但事实上,笔者认为在90年代以后,体育史研究仍在某些方面有所发展,主要表现在专题性体育史著作连续不断出版,其中不仅有古代体育史、古代体育思想史,更有近代体育史、近现代人物体育思想史和新中国体育史;还有涉及新民主主义、学校体育史、体育运动史等,其它还有武术史,奥林匹克运动会史、体育集邮史、体育经济史等论文发表。这些著作与论文的发表,应该说是中国体育史学科体系初步形成于发展的重要标志。
总之,这一时期,体育史学虽然没有80年代复兴时期那么研究热情高涨、研究队伍也有些减弱,研究机构也比较少,比起相邻学科的蓬勃发展,确实有滑坡现象。但我们认为,事实上这一时期,体育史学科并未全面瘫痪,它仍然在困境中奋争。如果说这一时期,在一些方面有点衰退的话,只能说是体育史学发展道路上歇了一口气,所以称之为“间歇期”是妥帖的,而称其为“衰落期”似有不妥。
3 反思与寻找出路阶段(2000年至今)
上世纪90年代末体育史学科的发展与80年代相比,似乎消寂了很多,也不再像80年代受到体育学界那么高度关注。尽管体育史学科有少数人转型或跨到别的学科,但在体育史学界中仍有一批学者对体育史学“间歇”现象进行反思,并积极寻找出路,诸如2002年有人把“间歇”现象称之为“一场革命”,如郝勤教授在一篇文章里指出:“20世纪到21世纪,中国的体育史学正在发生一场革命。其实质是中国的体育史学开始由传统的‘寻根史学’转向‘参与史学’,具体而言,21世纪的中国体育史学将在以下方面同传统中国体育史学划清界线:其一,它意味着中国体育史学界将更多地将自己的视线从遥远的时空转向身边的体育改革发展的现实,对当代体育实践中所发生的各类问题予以更多更强烈的关注。其二它意味着一种开放性的外向性的史学观,对其它国家和地区的体育发展经验予以更多的关注和重视。其三,它同时又是本民族传统体育的有力传播者和开发者。其四,在研究方法上,21世纪的体育史学将打破学科的方法”[2]。这段话既是对传统体育史学的反思,又是对21世纪体育史学研究方向的准确预测。
从这一时期体育史研究的特点看,一是问题意识加强,其中一个共识就是从宏观性对象和范畴转向以问题为研究导向,使体育史的研究逐步走向深化;二是研究范围和选题都呈现出日趋多元和强劲的走向,其研究理论与方法在某些方面有明显的突破。这一时期,体育史研究所表现的趋向主要有:
3.1 古代体育史研究新作频频发表
首先在著述方面有:2006年冯国超的《中国传统体育》;2008年有崔乐泉的《中国体育通史》,王俊奇的《中国古代体育文化》出版[3]。其二在古代项目史方面有李重申等《中国马球史》[4]王俊奇的《中西方球类文化》等出版。在古代区域体育史方面:2009年有李金梅、李重申的《丝绸之路体育图录》;刘朴的《汉画像石中的体育活动研究》;张洪涛主编的《山东体育史》等出版。这些区域体育史研究的成批出版和发表,说明中国体育史的研究有选取区域性的特征,这也可以看出体育史研究走向细化的路程。区域体育史研究成果异彩纷呈、形成多样,无疑对于体育史研究在新形势的转型中,具有重要影响。可以说,中国古代体育史研究仍然是构成中国体育史研究的主方向。
3.2 体育文化史的发端与研究
古今体育文化史的研究一直以来是一个研究空白,约到21世纪初,随着国内文化研究热的兴起,体育史学界也开始关注体育文化史的研究。在著作方面:王俊奇的古代体育文化断代史系列,从2008年至今已陆续出版;如2009年《宋代体育文化史》[5]该著作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古代体育文化断代史。2010年第二部《唐代体育文化史》面世;接着2011年6月、7月分别有《魏晋南北朝体育文化史》和《辽夏金元体育文化史》出版。这几部中国古代体育文化断代史,分别从人文地理学、艺术、文化传播、文化认知、文化心态、文化迁移、服饰文化、城市文化等多维角度探视古代体育,尽可能将各种文化放到各朝代体育整体之中来诠释其内容,试图寻找一个体育史学新途径。这样一种新的尝试,打破以往纯史学的写作方法和旧的框框。在论文方面,更是涌现出大量古代体育文化的研究成果,如马爱民的《论两晋南北朝的射箭文化》[6]。作者从民族尚武精神与传说射箭活动的传承、射箭技艺大发展和家族习射之风、崇尚武功的社会环境对女子学射箭喜好的影响、少数民族与中原地区射术文化的相互交流等,五个方面对两晋南北朝的射箭文化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
3.3 体育思想史的研究方兴未艾,走向深化
古代体育思想史,近代人物体育思想的研究始终是中国体育史研究的重要方面。崔乐泉、杨向东、张雪梅的《中国体育思想史·古代卷》,分别从先秦时期的体育思想、社会尚武思潮与娱乐体育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儒家道家体育思想、兵家玄学的体育思想、佛教医家的体育思想……近十章数十个方面对中国古代体育思想展开全面的研究。作者在该书引论中指出:在中国古代体育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古代的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哲学家、医学家等,根据他们各自的主张;并从不同的角度,对社会实践活动发表了种种见解,提出了各自的主张;同时也从不同的角度对体育进行了理性的认识,形成了中国古代的体育思想。因此,中国古代体育思想往往同哲学、政治、军事、教育、艺术、宗教、医学等思想交织在一起[7]。近代中国社会体育思想与观念的变迁方向,主要是关于近代西方体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并引起中国体育观念的变化,认为“师夷长技以制夷”是西方体育思想传入的思想基础;洋务运动中是新身体观在我国形成的基本条件;维新运动中三育教育思想的确立,以及“五四”新文化运动,上世纪20、30年代西方自然体育思想等,是讨论的主要方面。另外对近代一些教育家、思想家的体育思想也展开深入研究。其中主要对蔡元培体育思想、陈鹤琴体育思想、毛泽东体育思想研究最为深入,其次西方体育思想和武术体育思想也引起学者们关注。如天津体育学院杨祥全的《武术体育思想史简论》认为:武术体育思想的出现是一个漫长过程,武术多重本质论的出现则是对这一演化的回应,近现代,在中西文化融合的时代背景里,武术又逐渐演化为一种体育技术。武术到了重新进行定义的时候[8],此外,还有一些学者对各朝代体育思想,不同地域体育思想作了研究。
3.4 突破革命史研究范式,体系调整
新中国成立之初至上世纪80年代,体育史研究的主流方向是革命史(一称政治史)。作为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以往的体育史注重围绕帝王将相、军事体育、英雄人物为叙事脉络,因而,对全面理解体育史的演变、发展过程,它是有局限的。所以,注重古代体育史史料的文本回归与意义实践,重视在古代体育史料的建构中传播、解释和协商我国古代体育史研究中的一切合理性问题[9],即如何建构新的研究模式,是中国体育史研究当代兴盛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体育史出现“百花齐放”、“一片繁荣”的景象,是中国改革开放带来中国科学、教育的蓬勃发展,是西方历史理论方法引入的社会大背景下进行的。体育史研究的复兴,并成为当时的一门显学,是为适应社会学术发展的需要,也是体育史学与时俱进的表现。体育史复兴之初的主要目标是“寻根”、“复原”历史,这一时期,在改革浪潮的推动下,中国体育史的研究理论、研究方法、研究视野都发生很大的变化,方法公式化、简单化、教条化的“革命史”模式逐渐被突破,大多学者不再热衷于摘引伟大人物和政治词来论述自己的立论根据,而是把注意力转移到如何正确掌握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使中国体育史的内容获得重新建构的新的知识体系,并由此丰富、深化和拓展了中国体育史的内容,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
3.5 知识、方法更新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体育史的发端就体现出一种明显的学科开放特征。作为“体育史”实际上是历史学和体育学的交叉渗透而产生的新学科。但在当时体育史的概念、范畴、立论方法相对滞后,到上世纪80年代以后,体育史的概念、范畴才逐渐明晰。因为体育史与社会学、历史学十分接近,所以社会学、历史学的理论方法首先被体育史学者所采用。
进入21世纪以来,尤其是近几年,新的科学的术语更多地进入体育史学领域,除了社会学的、西方历史学的,还有人类学的、民族学的、民俗学的,甚至文化学的、经济学的科学术语向体育史学科涌入,这毫无疑问是体育史学科的一个新的发展过程。因此,无论体育史学者是否愿意,上述各学科的新术语是对体育史学的一大补充,并成为了体育史知识的一个部分。近年来,体育史学界提倡“创新史学”、“参与史学”和努力开拓史学的建构的研究,试图突破传统体育史研究的“表象复制”,在某种程度上实现我国古代体育史意义阐释、价值形态和理论范式的原生性、开拓性建构。
3.6 体育史研究实现新的转型
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体育史学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曾陷入发展危机,经过一段时间的反思过后,近年体育史学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兴起,也可以说是体育史新的转型,其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
(1)由政治革命史转向日常社会生活的历史。由于现代史学研究范围的扩充是以“民众”为基点的,所以与民众生活关系密切的民俗体育史、市民体育研究尤被推重。体育史学者们也密切关注社会大众日常生活相关的内容,诸如著作《中西方民俗体育文化》和《唐代市民体育》《宋代民俗生活中的体育》等文章,代表性的还有董进霞的《延续和变迁的中国社会和女子体育》[10],许万林、曾玉华的《东西方女性主义历史文化的分野与我国妇女体育文化建设本土化》,罗时铭的《论近代中国女子体育的兴起》等纷纷出现。除此之外,休闲体育史、岁时体育史、民间体育史,以及僧人、儿童、文人体育生活的历史研究也层出不穷,这都使得体育史学内容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2)由偏到全、面向民众。传统史学目的、功能的政治化造成了其研究范围的狭窄和内容的单一。受这种统治史的影响,加之当时极左思想的指引下,体育史的内容中很少有民众的影子,但近年情况发生了变化,小人物也受到关注,被写进体育史内容中,体育史面向“民间”、“底层”、“大众化”的趋势日益明显。
4 结语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以来的体育史研究出现了学科复兴。主要经历了学科复兴、间歇期、反思与寻找出路三个阶段,体育史研究的时代特征主要体现为,古代体育研究新作频频问世、体育文化史的发端与研究、体育思想史的研究几个方面最为突出;从体育史新的研究领域拓展来看,古代体育史仍是主流,其次是近现代和当代体育史。另外,区域体育史的研究呈现诱人的前景;关心民众,重在实践,关注现实等方面,成为当代体育史学及其体育史学者们新的追求。
[1]谭华.体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2.
[2]郝勤.走向21世纪的中国体育史学—兼论体育史从“寻根史学”到“参与史学”的变革[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2):5-7.
[3]王俊奇.中国古代体育文化[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9.
[4]李重申,李金梅,夏阳.中国马球史[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9.
[5]王俊奇.宋代体育文化史[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9.
[6]马爱民.论两晋南北朝的射箭文化——兼与《中国武术史》、《体育史》作者商榷[J].体育科学,2008(9):89-93.
[7]崔乐泉,杨向东,张雪梅.中国体育思想史·古代卷[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
[8]杨祥全,杨向东.武术体育思想史简论[J].体育文化导刊,2009(2):92-95.
[9]邓星华,艾克拜尔,玉素甫.我国古代体育史研究的当代形态与学术超越——读王俊奇教授《中国古代体育文化》有感[J].2010(5):15 -18.
[10]董进霞.延续和变迁的中国社会和女子体育[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61-64.
Review and Analysis of China's Sports History Resaerch since Its Reform and Opening Up
WANG Jun-qi
(Nancha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Nanchang Jangsu 330063 China)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there have been many research results and new breakthroughs in China's sports history research of ancient times.The research of Chinese sports history experiences three phases from discipline renaissance to particip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historiography.The contemporary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s sports history research are as follows: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in scholarly tomes in ancient sports history,folk-custom sports history and sports cultural history,with the concerning theoretic research being continuously deepened;the research of regional and dynastic sports history is in the ascendant and and tends to be further deepened;the contemporary sports history in the new visions and that of the new China is also spectacular.As for traditional sporting subjects,the contemporary vibrancy of academic research achievement is mainly embodied in three aspects:to break the doctrine of raditional historiography,to construct the new system and to update theoretic methods.Especially,the theory of diversified,interdisciplinary and interwoven penetration provides a broad theoretic space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sports history research.
reform and opening up;Chinese sports history;review;new development
G80-05
A
1001-9154(2011)08-0001-04
G80-05
A
1001-9154(2011)08-0001-04
王俊奇(1956-),男,教授,主要从事体育史研究。
2011-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