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我国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研究
2011-12-07刘景黎
刘景黎
(辽东学院体育部,辽宁丹东 118001)
实现我国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研究
刘景黎
(辽东学院体育部,辽宁丹东 118001)
运用文献综述法对我国体育旅游的现状进行论述,在此基础上,对实现我国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与途径。目的在于为充分开发与利用我国的体育旅游资源,促进我国体育旅游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
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可行性
促进体育旅游事业的发展,对于推进我国体育产业的进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基于此,加强对我国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的研究,对于确保我国体育旅游事业健康持久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体育旅游的概念
所谓体育旅游,是指旅游者为了满足各种体育需求,借助于体育组织或其他中介机构进行的旅游活动,在旅游中满足体育活动需求的目标。根据出游目的的不同,体育旅游形式分为:参赛型、观战型、健身型、尝试冒险型、参观体育胜地型。从其性质上看,体育旅游在国内是一项新兴的旅游产品,同时也是一门新的学科,是体育与旅游相结合的健身方式。其特点是:体育与旅游相结合,满足个性需求,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和可重复性。
2 我国体育旅游的开展现状
由于中国体育旅游起步较晚,发展还不成熟,因而会存在诸多的问题,具体表现在:
2.1 服务质量的差距
高质量的体育旅游服务包括体育运动器材规格齐全,能提供各种运动项目的需要。同时能够满足游客的各种需求,例如:通畅的交通需求、优质的导游需求、舒适的食宿需求和丰富的购买需求。然而,由于现阶段我国的体育旅游专业服务人员的缺乏,培训体系的不健全,造成了我国体育旅游的服务质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2.2 理论研究的不足
新兴事物的发展,需要理论的支撑与引导。纵观我国体育旅游的相关理论研究领域,从事相关理论研究的人数不多,相应的研究成果较少,理论体系尚有待于进一步的填充与完善。
2.3 管理体系的欠缺
现阶段,我国的体育旅游市场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致使体育旅游市场趋于混乱,因而造成了体育旅游资源的大量流失。同时,由于对体育旅游的宣传缺乏力度,使得人们对于这一新兴的旅游项目还缺乏必要的认知。
3 实现我国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因素
3.1 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为体育旅游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
中国幅员辽阔、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其间,群山峻岭,巍峨林立;江河湖泊,纵横交错、星罗棋布。不同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不同的自然风貌,既有温情怡然的江南水乡,又有彪悍粗犷的大漠草原。如此丰富的自然环境,为发展体育旅游业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就我国的地理环境特征而言,可以适合开展所有类型的体育旅游项目。
3.2 深厚的体育文化底蕴,为我国体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
1)体育人文资源作为我国文化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并一直作为振奋民族精神的有利载体而得到有效的传承。新中国的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的进行,促进了我国体育文化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终身体育思想的确立,促进了我国体育文化有机的优化与更新、充实与发展,使得民众的体育意识得到空前的提高。同时,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民俗体育活动,这些民族体育活动蕴含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极强的吸引力。
2)体育人才资源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各种体育的基础设施与体育人才的培养体系得到切实的健全与完善,并为我国培养出大批的体育专业人才。这些体育专业人才可以为我国体育旅游的发展提供技能的有效支持和理论的充足保障。
3)体育场馆资源伴随着我国在世界体坛重要地位的确立,我国的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可以为我国的体育旅游的开展提供丰富的体育场馆资源。诸如北京的鸟巢、水立方、奥运村,东北的大型滑雪场,内蒙草原的跑马场等等。
4)体育项目资源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有机地促进了体育运动项目的增加。目前我国的体育运动项目不仅包括竞技体育项目,还包括了大量的群众体育项目。特别是近年来,一些休闲体育运动项目的引进与开发,极大地丰富了我国体育运动的内涵,更为我国体育旅游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拓展的空间和选择的参考。现今,国家体育总局已公布的体育项目已达101个,并且仍然呈不断增加的趋势。
4 我国的体育旅游事业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潜质
4.1 体育旅游资源潜力巨大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地貌类型复杂,气候差异很大,为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旅游活动提供了必要条件。另外,中国还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国家,自然风光奇特,民族风情浓郁,人文景观众多,传统体育项目形式奇特、内容典型、参与性强,为体育旅游的开展提供了充实的资源。而如此丰富的体育旅游资源,在我国尚处于未开发或有待于进一步开发的状态。
4.2 民众的需求日益增长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良性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切实的提高,对于体育健身的需求日益增强,追求健身、娱乐、新颖、刺激的生活方式已成为大众时尚,大众体育消费水平也得到全面的提高。如此,为我国体育旅游提供了一个巨大的需求市场,同时也拓展了我国体育旅游的发展空间。
4.3 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契机已经形成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及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成功举办,使得我国的国际地位得到进一步的巩固与提高,奥运精神与亚运理念会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基于此,开展以弘扬奥运精神为主题,以促进全民族素质有效提升为宗旨的体育旅游活动,将会对激活我国的体育旅游市场,促进其健康、持久的发展产生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5 实现我国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5.1 科学合理地开发体育旅游的资源
应针对我国体育旅游市场的需求,对体育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在开发过程中要避免盲目性,以减少因人为因素而造成的资源流失。在开发过程中,要注重资源的适应性,并根据市场的需求,开发与之相匹配的体育旅游项目。
5.2 积极有效地促进体育和旅游的有机融合
体育旅游是以体育为内容,以旅游为形式的一种新型的旅游产品。其市场定位与利益衡量都是以两者的有机融合为基础。体育旅游既是旅游的种类,又归属于体育产业的范畴,其自身的发展必须依赖于体育与旅游两大产业的有机融合。因此,积极有效的促进体育与旅游两大产业的有机融合,是我国体育旅游事业发展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5.3 充分发挥体育旅游项目的品牌效应
我国的体育旅游产业,应积极创建品牌,发挥品牌效应,进而以推进体育旅游事业的健康发展。
1)要在充分的市场调查的基础上,针对广大消费者的需求,积极开发具有适应性强、实效性突出、影响力巨大、生命周期长、能够为广大消费者所认知的体育旅游产品。
2)品牌的创建,要凸显地域特征。充分利用当地的地貌环境以及民俗风貌,创建体育旅游品牌。如沈阳冰雪节,就是有效地利用了沈阳冬季的气候特征以及辉山地区独特的地理风貌,并通过开展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冰雪运动,形成地方特色明显的体育旅游品牌,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有力地推进了沈阳市冬季体育旅游的发展。
3)充分利用传统体育赛事的深远影响,开发专项体育旅游产品。传统的体育赛事一般都具有影响力深远的特点。因此,要充分利用这些赛事的影响,创建新型的体育旅游项目,可以对广大消费者产生极大的吸引力,进而形成传统体育赛事与旅游活动的有机融合。
5.4 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宏观调控作用
政府职能部门的调控作用,可以对我国的体育旅游形成有机的导向、规范,对推动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政府职能部门应充分发挥其调控、规划以及引导的作用,进而推进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
1)要制定体育旅游的整体发展规划,建立并完善相应的管理体系。
2)要建立健全体育旅游产业的投资优惠政策,以鼓励社会投资,形成社会投资、政府调控的良性发展格局。
3)要建立与引进良性的竞争机制,强化与完善对体育旅游市场的规范性管理,建立起公平竞争、运行有序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1]柳伯力,陶宇平.体育旅游导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3:68-74.
[2]闵健.体育旅游及界定[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36(6):4-6.
[3]孙钢.大力发展体育旅游[EB/OL].中国网,http://www.china. com.cn/zhuanti2005/txt/2002-05-25/content-5150332.htm,2002 -05-25.
[4]王桂忠.关于中国体育旅游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体育科研,2002(2):53-55.
The Feasibility of the Sustainable Derelopment of Sports in China
Liu Jingli
(P.E.Department,Liaodong Institnte,Dandong,118001,Liaoning,China)
This article utilizes the themethod of literature to carry on the elaboration to our country’s sports travel present situation,in order to analyze the feasibility of the sustainable derelopmentof sports travels in China and proposes the corresponding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theway.The goal lies to develop and useour country’s sports tourist resourcesfully,promotesour country sports tourism’shealthy developmentand provides the essential theory support in the reference.
sports travel;sustainable development;feasibility
G80-05
A
1672-1365(2011)01-0016-02
2010-04-20;
2010-06-15
刘景黎(1966-),女,辽宁丹东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