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营造体育课堂氛围,促进中学生个性发展

2011-12-07魏定坚

体育师友 2011年3期
关键词:营造体育发展

□魏定坚

营造体育课堂氛围,促进中学生个性发展

□魏定坚

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人的个性充分发展。个性一般是指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其形成主要受人体先天禀赋、客观环境、受教育后的内化过程等因素影响。良好个性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遗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教育的影响,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学时期正是学生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学校体育既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发展学生个性的重要手段,在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应营造具有创新特色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活泼的发展。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和中学生本身密切关注的问题。

一、教师努力探索新教法,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体育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过程,一位出色的教师不仅要在讲台上讲解精彩,而且要在学生学习中点拨得当。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做到教学的设计在教师,教学的推动靠学生,充分利用各种新的教学方法。在这一过程中,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教师应大胆采用新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比如,在我校体育教学中教师运用快乐体育教学法,针对全体学生设计制作了陡坡、攀墙、秋千、轮胎群、障碍跑组合、独木桥、跳格等多种体育器材和设施,让学生主动地、愉快地参加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体能、不同性格的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身体条件选择合适的活动项目。快乐体育还能够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采用愉快教学法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作用,这些活动项目涵盖了肢体活动的方方面面,不仅促进了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而且对学生的个性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校选择以快乐体育教学为突破口,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功效。它不仅能促进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化,还能推动学校各方面的教育工作沿着素质教育的轨道健康发展。

二、突破传统思维,创造教学环境,发展学生个性

体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在体育课上应当是主动积极、生龙活虎的。体育教学中,我们只有突破传统思维方式,大胆进行体育教学改革,改进组织形式,改革教学方法,充分体现现代学校体育健身性、娱乐性、开放性等特征,才能创造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环境,营造出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使体育课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摇篮。然而,我们现在的一些体育课却是严肃有余、活泼不足,课堂气氛沉闷。再加之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人认为如果一堂体育课学生没有规规矩矩的站好,没有统一地听从指挥,而是乱成一片,那一定是老师没有认真上课。于是,多数体育教师也只有按照传统观念,一招一式地进行教学,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三、营造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课堂教学氛围

1.教师要灵活处理教材,为学生创设能够充分展示自我的条件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地方特色的内容。我们应更多地选择具有浓厚地方特色,能使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教学内容,从而使学生学练积极,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例如,在进行武术教学时选择在我市发源的蔡李佛运动,使学生掌握具有地方特色的健身方式,同时也能够了解本地的优秀体育文化,产生自豪感,这些都会有效地促进学生体育意识的提高,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在进行体育舞蹈教学时可以选择教材中没有但学生比较喜欢的兔子舞,让学生尽情的舞动,有自由展示的空间,充分表现自我。

2.教师把学生导“活”,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课堂组织应依据课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选择不同的形式,教师在课的组织形式上要有创新,调动学生学习参与的积极性,这是把学生导“活”的前提。比如,耐久跑本是一项很难进行教学的内容,教师可以在组织形式上创新,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跑练形式,运用创设情境,利用“故事”串联,采用间歇练习(首先用游戏引入练习,达到一定负荷后又用故事做间歇,然后再练,并在场地上设置几个休息小圈,跑累的同学可到小圈中休息一会儿然后再加入练习)的方式,既达到练习目的,又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能力,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3.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现代教育思想认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素质教育是一种弘扬学生主体性的教育。素质教育要适应于和服务于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需要。学校和教师就应当尽可能地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不同的体育学习目标、内容、方法、难度和要求,以利于他们根据自己的不同情况来进行选择。教师只有充分理解了上述原则的内涵,了解现代学校体育的时代特征,才能大胆设计和营造出满足学生个体需求的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让所有学生都喜爱体育,通过体育活动使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体育活动就是一种活动性游戏,没有娱乐性的体育活动是不完整的体育,特别是对大众体育来说更是如此。有人说音乐的魅力在于它的旋律,舞蹈的魅力在于它的节奏,而体育的魅力就在于它的娱乐,这也就是广大青少年学生喜爱体育的最重要原因。为此,现代学校体育必须符合学校体育主体(学生)的需要,必须适应和服务于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需要。

四、营造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体育教学课堂应注意的问题

为了促进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把在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的研究引向深入,以推动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让学生“动”起来,以充分展示自我,并不是一切都以学生为中心,重学轻教,进行“放羊式”的体育教学,而是要着眼于发展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得以健康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要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调控好教学进程,松驰有度,做到“动”而不“放”。

2.体育教学活动的独特性在于学生必须加入到激烈的运动中去,并且使用一定的辅助器材(如跳箱、单双杠等),从而使体育教学活动产生了更多的危险性。因此,在教学中应加强安全教育。为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身体锻炼,在设计时教师首先要有预见性,预见到在活动中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使教学过程“动”而不“险”,让学生身心得以健康发展。

3.体育教学大多是在室外进行的,这对大部分时间都在教室里度过的学生来说,无疑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自由空间,学生表现得活跃、好动,常常会借“机”捣“乱”。教师应针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采取行之有效(如以“动”制“乱”、以趣制“乱”)的方式让学生“动”而不“乱”。

综上所述,体育教学中只有灵活选择教材内容,大胆尝试多种教学方法,改革教学组织形式,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同时注意课堂上出现的各种问题,才能促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才能使素质教育得以全面实施,这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将会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广东五华县马汕曾镜明中学)

猜你喜欢

营造体育发展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2021年山西将完成营造林26.67万公顷(400万亩)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田园养生景观营造探讨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我们的“体育梦”
教师发展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