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节日体育再现“文化记忆”活态存在及其价值走向——以欧洲文化记忆理论为视角

2011-12-07常朝阳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文化记忆活态传统节日

常朝阳

传统节日体育再现“文化记忆”活态存在及其价值走向
——以欧洲文化记忆理论为视角

常朝阳

为了探讨传统节日体育的文化意蕴及后奥运时期的社会价值取向,研究以欧洲“文化记忆”理论为基础,采用文献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传统节日中的体育活动进行文化学和社会学分析。认为传统节日中的体育活动是“文化记忆”的活态存在;作为民族“文化记忆”的活态存在,传统节日体育具有草根、民俗和乡土的文化特性,特殊的文化特性决定了其廉价性、平民性的价值特征;传统节日体育的价值走向与我国体育发展取向趋同,必将成为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型的政治需要、经济需要和文化需要。

传统节日;体育;文化记忆;价值走向

文化记忆理论由德国学者扬·阿斯曼(Jan Assmann)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所要问答的是“我们是谁”和“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文化认同性问题。文化记忆理论拓展了文化研究的领域,在我国最初引起文学研究领域的关注,后受到历史学、民俗学等研究领域的重视。随着传统节日受到关注,我国学者开始把欧洲的“文化记忆”理论引入传统节日文化研究范畴。

文化记忆理论认为:“节日和仪式是文化记忆最重要的传承和演示方式”[1]。传统节日体育是指在传统节日中开展的民间体育活动,它是传统节日庆典的一种仪式,具有节日元素又有仪式因子,必然成为文化记忆理论研究的重点。阿斯曼的文化记忆理论为研究文化的内部传承与交流方式提供了一个基本的理论构架,他把文化记忆的媒体分为文字类的和仪式类的两部分。这种理论为我们研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1 欧洲“文化记忆”理论的发端及我国对“文化记忆”理论研究的尝试

1.1 欧洲“文化记忆”理论的发端

扬·阿斯曼在1997年出版著作《文化记忆》一书中,首度提出了“文化记忆”的概念,并将“记忆”引入到了文化学的研究领域内。所谓“文化记忆”是指一个民族或国家的集体记忆力[2]。文化学对记忆的研究不是从生理学角度出发的,而是把记忆同民族、历史、文化相联系,从传统文化学的角度而言,文化记忆其实就是民族传统文化在历史上的痕迹。阿斯曼的文化记忆理论既不是生理上的遗传,也不是无意识的,它是一个关于社会现象的理论。

阿斯曼认为,每个文化体系中都存在着一种“凝聚性结构”,它包括两个层面:在时间层面上,它把过去和现在连接在一起,其方式便是把过去的重要事件和对它们的回忆以某一形式固定和保存下来,并不断使其重现,以获得现实意义;在社会层面上,它包含了共同的价值体系和行为准则,而这些对所有成员都具有约束力的东西又是从对共同的过去的记忆和回忆中剥离出来的。这种凝聚性结构是一个文化体系中最基本的结构之一,它的产生和维护,便是“文化记忆”的职责所在[3]。

1.2 我国对欧洲“文化记忆”理论研究的尝试

近年来,我国部分学者也开始对欧洲的文化记忆理论进行探索。2006年,北京外国语大学主办了“文学空间与文化记忆”学术研讨会,2007年又主办了“历史与文化记忆”学术研讨会,把我国对文化记忆理论的研究推向了高潮。

2007年,德国慕尼黑大学亚洲研究所客座研究员王霄冰博士开始用欧洲文化记忆理论研究我国的传统节日。王认为:“文化记忆理论从文化传承方式的角度解释文明发展规律。以文字和仪式为主要媒体的文化记忆,对民族主体性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它以类似于集体灵魂的价值观念体系为核心,经过政治及文化精英的维护处置而外化为文本和仪式,二者在互动中共同塑造一个民族的整体意识和气质。”[1]“节日的文化功能,不仅在于对内的文化认同与社会整合,而且也在于对外的文化中介与民族同化。现代社会中的传统节日,带有文化遗留物与象征物的特点,且具有更大的公开性、全民性和民族性。”[2]

此外,张晓华教授也认为,中国传统节日凝聚着历代人民对生活的美好追求和向往,是炎黄子孙心中永远不能忘怀的文化记忆和文化符号。它已经成为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和精神特征,成为维系中华民族融合与统一的重要纽带[4]。

2 传统节日体育是民族“文化记忆”的活态存在

2.1 活态文化研究的相关理论及与“文化记忆”理论的关系

关于“活态文化”的表达,是我国学者乔晓光在推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过程中提炼出来的,它是一种本土文化的理解[5]。2004年,乔晓光首次提出了“活态文化”的概念,并提出以民间文化为主体的“活态文化”同样是中华文明持久性的核心因素[6]。2006年,王文章也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性问题,并且强调非物质文化的活态性不但是其表现形式,还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灵魂”(核心价值观)[7]。至今,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中的活态性学术界已经形成共识。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延续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活态性,“活”主要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动态性、变化性、传承性,非物质文化遗产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动态的、变化的过程。活态流变性贯穿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活动的始终,包括纵向传承中的动态性和变化;横向传播中的流变性。

仪式是文化记忆的媒体之一,阿斯曼在文化记忆理论体系中所使用的仪式的概念实际上是狭义的文化学意义上的“仪式”,即庆典仪式[1]。《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明确指出:“仪式、节庆活动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阿斯曼文化记忆理论中的庆典仪式显然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日和仪式作为文化记忆最重要的传承和演示方式也就具有了活态性的重要特质。

2.2 传统节日体育是“文化记忆”的一种活态存在

阿斯曼认为,“在记忆的不可见性的保护下,无文字的社会保留下了更多的古代文化”,“庆典和仪式是无文字的社会用来把文化内涵的扩张情境制度化的最典型的形式”[8]。可见,阿斯曼认为,就文化传承而言,仪式要比文字更为直接和重要。

此外,文字对于文化记忆来说不管是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都是静态的,但作为节日的庆典仪式则是动态流传的,是人们的生活实践,是一种活态文化。传统节日体育是传统节日仪式的一种重要形式,所以传统节日体育是民族“文化记忆”的活态存在。

2.3 传统节日体育再现“文化记忆”活态存在的具体体现

2.3.1 传统节日体育技艺表现形式的活态性 传统节日体育属于人类行为活动的范畴,需要通过某种高超、精湛的技艺表现并传承下来,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9-10]。“音乐、舞蹈、戏剧等表演艺术类型都是在动态的表现中完成的;图腾崇拜、巫术、民俗、节庆等仪式的表现也都是动态的过程,器物、器具的制作技艺也是在动态的过程中得以表现的。”[7]毋庸置疑,传统节日体育比音乐、舞蹈等更具存在的活态性,因为体育本身就是人的一种肢体文化。传统节日期间,人们总是以体育技能展现人类的智慧、勇敢和虔诚,无论是汉族清明节“踏青”、“放风筝”的休闲娱乐,还是侗族花炮节“抢花炮”的激烈竞争,再或是傈僳族刀杆节“上刀山下火海”的惊心动魄,都是活态的存在。

2.3.2 传统节日体育传承的活态性 按照阿斯曼的理论,每个文化体系都有一种“凝聚性结构”,时间上它把过去和现在连接起来。传统节日体育具有文化的传承作用,显然是这种“凝聚性结构”的重要构成。传统节日的传承模式不受官方干预,完全由民间自发组织、自行管理,只受制于乡俗礼仪,其活态的传承模式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

首先,传统节日体育大多诞生于民间乡野,其传承方式是非文字的,主要通过口传心授。这种文化依俗而成,不受文本记载限制,靠语言传播和传承,必然不断地发生变化,因此是一种活态传承。

其次,当特定的环境发生变化,传承也就会在与自然、现实、历史的互动中,不断生发、变异和创新,这也注定它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变当中,也是一种活态传承。如龙舟竞渡最早带有祭祀仪式宗教迷信成分,随着环境的改变现如今已经演变成为一种娱乐体育活动和竞技体育活动。

再次,传承方式的改变。按照我国特有的习惯,很多技艺的传承都是纵向传承,传统技艺都是本族内甚至是单线传人。随着社会的进步、文化的融合,传承方式开始由纵向传承转变为横向和纵向结合的模式。如传统节日期间的武术表演,中华武术有“传儿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谚语,现在已经打破陈规,在家族内部保持传承的同时也在积极向外推广。

最后,传承对象具有活态性。民间活态文化的“活”字很重要,它有两层意思,活的文化和活的人。客家土楼的民间建筑很优秀,但要有客家人在里面生活才有意思[11]。传统节日体育也是一样,要保持传承对象的延续才是真正的活态文化。传统节日体育主要靠世代相传,而且是口传心授,具有鲜明的民族和家族烙印,一旦传承无人也就意味着传承活动的终结。在传承活动中,由于人具有核心作用,因此,传统节日体育的文化记忆也会随着传承人的变化而发生一定的变化。然而每个人对传统节日体育文化的感悟力、理解力、创造力都是不同的,这也使得传统节日体育文化记忆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

2.3.3 传统节日体育价值观的活态性 中国社科院的贺学君教授在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性时指出:“与作为历史‘残留物’的静止形态的物质文化遗产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只要还继续存在,就始终是生动鲜活的。这种‘活’,本质上表现为它是有灵魂的。这个灵魂,就是创生并传承她的那个民族(社群)在自身长期奋斗和创造中凝聚成的特有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心理,集中体现为共同信仰和遵循的核心价值观。”[12]传统节日体育在历史的凝练中,从服饰到仪式、从器具到技艺演练、从物质到精神无不体现了民族共同的文化模式和思维方式,用这些文化特征告知自己的民族,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往那里去。传统节日期间开展体育活动,人们总是穿上民族服装,使用民族独特的体育器材,如那达慕大会摔跤比赛,舞龙舞狮等。只要民族是“活”的,传统节日体育的价值观就是活态的。

3 传统节日体育作为“文化记忆”活态存在的价值走向

3.1 传统节日体育是深邃而厚重的民族记忆

3.1.1 传统节日体育活动产生的思想基础 毋庸讳言,传统节日体育依托传统节日而存在,它本身是传统节日的部分仪式活动,其产生的思想基础主要有4个方面:

一是对神表示内心的虔诚,求神赐福于人类。比如舞龙舞狮,本是通过模拟龙狮的动作用于求雨祭祀活动,到今天演变成了民俗民间体育项目。

二是小国寡民的思想使得古人乐于休闲、养生、娱乐。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进行的骑马、射箭、摔跤比赛;苗族的“龙船节”进行的龙舟竞渡;侗族的“花炮节”进行的抢花炮娱乐活动等。

三是为了满足人类享受生活和繁衍的需要。如在我国壮、苗、白等少数民族地区开展的“投绣球”娱乐体育活动,以及在哈萨克族开展的“姑娘追”民俗体育活动。

四是以宗法制度为社会特征的古代社会表示对族长或英雄的崇拜。如苗族的“亚努节”,目的是为了纪念民族英雄亚努,苗族人民要举行跳舞、荡秋千、上刀梯、玩龙灯等活动,以示纪念。

3.1.2 传统节日体育承载着厚重的民族记忆 各个民族的传统节日体育已经作为本民族生活的文化模式和思维方式得以传承。传统节日体育活动的本质价值和意义不在于体育本身,而在作为民众可实践的文化手段和文化方式,以及为生存心理实现所带来的价值和意义。

我国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在这些节日期间进行的体育活动很多已经成为今天的传统体育活动,但他们的文化特质并未改变,且带着这种文化特质一直流传至今。比如,哈尼族的“苦扎节”期间,青年们穿上节日的盛装,成群结队玩磨秋、荡秋千、摔跤等体育活动;时值植秧刚刚结束,欢庆是希望秧苗茁壮成长,家家户户过上丰衣足食的好日子。再如,在我国很多民族都认为龙或蛇与本族的产生发展有密切关系,都以蛇(小龙)为其图腾,这些民族大多进行以祭龙为目的的赛龙舟。广东每年二月赛龙舟,湖南黎族于四月八日竞龙舟,畲族、毛南族有“龙节”,东南沿海福建安福有“水龙会”,龙图腾的苗族民间宗教节日“祭龙节”,要举行拉鼓、走竹竿、打手毽、跳鼓、跳竹和武术表演。

可以管窥,传统节日体育展现了一个民族或者一个族群所共有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人生观、价值观,它们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质,承载的民族记忆是深邃而厚重的。

3.2 传统节日体育作为民族“文化记忆”活态存在的价值特征

3.2.1 传统节日体育的文化特性:草根、民俗、乡土 所谓草根性主要是指传统节日体育的平民化、大众化,非主流性、非政治性。民族传统节日体育是平民大众的生活实践和伟大创造,与政治无关,亦非社会主流文化。就此而言,传统节日体育与我国诸多古代体育项目相异。中国古代的体育主要围绕培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统治人才而进行,很多古代体育项目自身也是礼数教育,如周代“礼射”分大射、宾射、燕射、乡射;唐代的“十五柱球戏”使体育活动同维护统治阶级的伦理道德联系起来等。

作为传统节日仪式内容的传统节日体育活动在古代体育中保持着“洁身自好”,完全是一种民俗活动、平民活动,与国家政治无关,因此传统节日体育具有纯粹的草根性、民俗性和乡土性,是一种野性文化。如赛龙舟、舞龙狮、扭秧歌、荡秋千、放风筝等,这些都是平民百姓长期的生活内容,是民间土生土长民俗活动。

3.2.2 传统节日体育的价值特征:廉价性、平民性 传统节日体育的草根性、民俗性、乡土性特征决定了其必然是廉价的、平民的,这也是其之所以至今还能保持生命力的重要原因。其实,我国流传下来的民族传统体育大都有此价值特征,那些在上层社会流行的传统体育项目几近消亡,如马球、礼射等;但那些在民间盛行的体育活动在当代却依然广为流传,如武术、踢毽、放风筝等。

传统节日体育是一种超廉价的竞技游戏。无需精雕细作的体育器材,无需豪华奢侈的体育场馆,无需高科技的体育装备,无需大量人力财力的筹备规划;或许你是田埂地头的意兴勃发,或许你是茶余饭后的消遣娱乐,再或许是民俗庆典的乡俗乡风,人们便会自发而动。正因如此,传统节日体育具有了廉价性、平民性的价值特征。

4 传统节日体育的存在价值与我国体育发展价值取向的相关性分析

4.1 2008拐点后我国体育发展价值取向的预判

2008年北京奥运的喧嚣已经远去,回归宁静令人深思。2008年的北京奥运对中华民族而言是一场及时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用政治干预的手段来摆脱“东亚病夫”和“孱弱民族”的耻辱,甚至勾勒出了一个百年的梦想。当北京奥运成功举办后,黄皮肤不再是孱弱的象征,那个绑着长辫子瘦骨嶙峋的男人和只有三寸金莲小脚的女人的国人形象已经成为历史的影子,中华民族用实力向世界宣告:我们是体育大国。

当欣喜的狂潮渐渐过去,冷静慎思却另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虽然我们稳居金牌榜第一,但我国国民整体的健康水平和身体素质水平还十分低下,这与我国金牌第一的身份难以匹配,与毛泽东提出的“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要求大相径庭、相去甚远。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坚持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标,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体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实现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协调发展,进一步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13]从政治上明确指出了我国体育今后的发展航向,也预示着我国将大力推进群众体育发展的决心。

可以预言,2008奥运是我国体育发展的拐点,其价值取向必然是回归百姓,实现政府对百姓的承诺,即“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4.2 传统节日体育的价值走向与我国体育发展取向存在趋同

4.2.1 文化取向的趋同 全国“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都清醒地指出我国是一个“文化大国”,但不是“文化强国”。一字之差,绝非一步之遥。建设“文化强国”最重要的是做好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留住我们的“根文化”,同时保持民族传统文化的多样性。我国体育发展的价值取向必然趋同于国家文化发展的需要。

作为民族“文化记忆”活态存在的传统节日体育,就传统文化传承而言有着不可替代价值意义。首先,传统节日体育的民俗性保持了民族文化的本位;其次,传统节日体育有着乡土性、地域性特征,如“南人善舟,北人善马”,保持了民族传统文化的多样性。

4.2.2 政治取向的趋同 回顾新中国60年的体育历程,显现了我国体育发展的功利性,从为了洗脱“东亚病夫”和“孱弱民族”的耻辱到乒乓外交体育舞动政治,再到申办北京奥运的呕心沥血,一切的体育工作都是围绕提升国家地位和形象而进行。后奥运时代中国体育必然走向全民,回归百姓,回归体育本位,“竞技体育超前”的辉煌篇章将成为历史,全民健身必将成为主流。

当前国情背景下开展全民健身必须考虑体育项目的民族认同性和非功利性。传统节日体育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更容易被国民认同和接受,并养成终身锻炼习惯;另外,由于传统节日体育不属于金牌项目,政府资金投入无功利可言,有利于回归体育本位。始终剥离于政治的传统节日体育作为一种平民体育在百姓需求和体育本位面前与国家政治需要实现了趋同。

4.2.3 经济取向的趋同 发展全面健身体育事业,是以西方体育为主还是以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为主,是以高贵的体育项目为主还是以廉价平民的体育项目为主,都需要我们提前做出抉择。做出这样的抉择,应该考虑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同时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基本国情面前我们必须选择廉价的民族传统体育。一则避免国家承担过大的经济负担,一则对于保持民族性,实现文化自觉创造条件。

乔晓光谈到民间活态文化时强调,要吸收民间活态文化中那些鲜活的野性文化,多一些野性,少一些矫饰。传统节日体育具有草根性、民俗性、乡土性特征,保证了项目开展的廉价性,同时,又保证了项目开展的民族认同和文化自觉,必将成为当代中国人民大众最需要的体育方式和手段之一。

5 小 结

(1)20世纪90年代,德国学者扬·阿斯曼提出了“文化记忆”理论,将记忆引入到了文化学的研究领域,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一定影响。王霄冰博士用欧洲文化记忆理论研究我国传统节日的价值和保护原则,为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研究开辟了新的研究思路,也为传统节日体育文化研究拓展了研究视野。

(2)文化记忆是民族传统文化在历史上的痕迹,节日和仪式是文化记忆最重要的传承和演示方式。传统节日体育既有节日元素又有仪式因子,是文化记忆理论研究的重点。各民族的传统节日体育活动已经成为本民族生活的文化模式和思维方式,节日体育活动作为节日仪式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不可更改的活态存在。

(3)作为民族“文化记忆”的活态存在,草根性、民俗性、乡土性是传统节日体育的文化特性。作为一种野性文化,传统节日体育在中国古代体育中保持着非主流性、非政治性的“洁身自好”,具有廉价性、平民性价值特征。

(4)作为民族“文化记忆”活态存在的传统节日体育的价值走向与2008拐点后我国体育发展的价值取向存在趋同,传统节日体育必将成为我国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型过程中全民健身体育事业建设的政治需要、经济需要和文化需要。

[1]王霄冰.文字、仪式与文化记忆[J].江西社会科学,2007(2):237-244.

[2]王霄冰.文化记忆、传统创新与节日遗产保护[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1):41-48.

[3]黄晓晨.文化记忆[J].国外理论动态,2006(6):61-62.

[4]张晓华.永不忘怀的文化记忆和文化符号[J].人民论坛,2008(8):52.

[5]谷涤非.让历史“活”在旅游中——采访赵记老铺引出的话题[N].黑龙江日报,2003-04-03.

[6]乔晓光.活态文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初探[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

[7]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8]扬·阿斯曼.有文字的和无文字的社会 [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4(6):72-74.

[9]杨建设.中国传统节日体育的功能及发展趋势 [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9(2):72-75.

[10]吉灿忠,丘丕相.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人类学研究进展[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5):42-46.

[11]慕羽.原生态改造了原生态——看《云南映像》[J].舞蹈理论与文化研究,2004(2):53-59.

[12]贺学君.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思考 [J].江西社会科学,2005(2):103-109.

[13]胡锦涛.胡锦涛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EB/OL].(2008-09-29)http://www.gov.cn/ldhd/2008-09/29/content_1109754.htm.

On the Reappearing of Folk Sports in Traditional Festivals and Its Value Orient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Memory in Europe

CHANG Zhaoyang
(School of PE,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Jiaozuo 454000,China)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culture meaning of traditional festivals sport and the social value of post-Olympic Games.Based on the cultural memory theory in Europe,by means of documentation and logical analysis,this paper analyzed sports in traditional festivals by culturology and sociology.Sports in traditional festivals are the dynamic process of cultural memory with grass-roots characteristic,folk-custom characteristic and local characteristic,these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determined the sport with inexpensive and populace.The value-orientated of traditional festival sport is the same with the trend of sport development in China.They will be the political,economic and cultural needs for China to enter into a world sports power from a nation of the gold medal top-ranking bloc.

traditional festivals;sports;cultural memory;value orientation

G 80-05

A

1005-0000(2011)03-0211-04

2011-01-17;

2011-03-17;录用日期:2011-03-18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项目编号:2008-2X-056);河南理工大学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Q2011-03A)

常朝阳(1981-),男,河南新乡人,讲师,研究方向为民族传统体育。

河南理工大学体育学院,河南焦作454000.

猜你喜欢

文化记忆活态传统节日
桂中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固态保护与活态传承研究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鄂伦春族民间舞蹈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活态传承
关于藏羌彝文化走廊壤巴拉藏戏的活态传承与创新性发展
以空间为媒介:从浦东的“空间记忆”到迪士尼乐园的“消费空间”
《金字塔铭文》与古埃及复活仪式
试论粤剧《目连救母》中的文化记忆
福州喜娘 活态传承的闽都婚嫁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