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动员大学生文化教育实践过程研究

2011-12-07勾晓秋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竞技运动员大学生

勾晓秋

(吉林体育学院竞技教育系,吉林长春 130022)

运动员大学生文化教育实践过程研究

勾晓秋

(吉林体育学院竞技教育系,吉林长春 130022)

结合运动员大学生的训练、比赛特点,对运动员大学生文化教育教学课程设置的实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课程基本满足了运动员学习的需求,初步解决了“学训矛盾”,提高了运动员综合能力,研究目的在于重点解决运动员“成人、成才、成功”和再创业问题,为运动员退役后步入社会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运动员大学生;文化;教育

1 前言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竞技体育也在飞速的发展,中国奥运的几度辉煌曾带给人们无限的希望和震撼,夺金更是竞技运动员刻苦训练的终极目标。但是邹春兰、艾冬梅事件带给人们无尽的反思,运动员把人生最好的学习时间都放在了训练上,忽视了文化课的学习,缺少知识和文化带给他们的是社会“没有立足之位,衣不裹腹”的结果。运动员文化教育以及综合能力培养问题日益凸显,所以,转变培养运动员的思想,转变运动员的培养方式,这不仅是体育管理者需要思考和深入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更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吉林省冬季项目和夏季项目的优秀运动员大学生。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运动员大学生文化教育的相关文件和文献资料。

2.2.2 访谈法

对冬季项目和夏季项目运动员、教练进行座谈和采访,对他们训练、比赛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归纳和整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运动员大学生的特点

1)新老队员同队,年龄大多在18-22岁之间,运动员大学生的文化层次参差不齐。

2)随着竞技体育专业化和商业化程度的提高,竞争空前激烈,多年系统训练和系列比赛,致使专业训练与学校教育脱离,造成运动员大学生的文化基础欠缺。

3)按国家和省竞赛计划安排,优秀运动员赛事多,流动性大,少有相对集中时间上课。

3.2 解决学训矛盾,以竞赛训练为中心,科学安排授课期

为竞技运动服务,实施竞技教育,其难点是学训矛盾。研究发现,从训练周期规律中开辟相对稳定的授课期,是最佳选择,竞技训练是有规律的,全年的周期性是以一年度比赛任务为轴心,比赛后即转入休整期(过度期),休整期较短(约一个月),接着又转入相当长的准备期,最后又是紧张激烈的比赛期。每次循环往复为一个训练周期。以夏季项目一年两次比赛(双周期)为例,上半年大的比赛均在3月、4月。其休整准备期在6月、7月、8月;下半年的比赛在9月、10月,其休整准备期在11月、12月和第二年的1月、2月。而从事夏季运动项目和冬季运动项目运动员大学生的休整准备期不同。夏季运动项目的竞赛期,恰是冬季运动项目的休整准备期。很明显,该两部分的运动员大学生的授课期不能同步进行,只能一个年级的教师,根据不同休整准备期,一个教材上两次课,是属一种复式教学。

3.3 开辟就业渠道,设计选修课程模式

运动员大学生竞技教育课程体系中,除必修课外,还设计了指导性选修课的模式。我国优秀运动队办学模式上实行选修制尚属空白。研究表明,运动员大学生的基础教育水平差异较大,队伍的代谢和流动性及文化水准的差异也较大,实施选修制将为运动员大学生走向人才市场,兼顾各种成才层次的需要,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实行选修制,有利于因材施教,发展个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指导性选修课设计了必选和任选两大类。必选课又设计了两个方向:一是属未来从事教练员与体育管理方面系列;另一是体育教师与社会体育方面系列。每一类都设立了与培养方向相适应的6门课程。学生在教师或教练的指导下,必须选修一种方向系列的6门课程,必选课在2-3年级开始开设。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实施新的课程计划,切实解决学训矛盾

1)创建科学与人文融合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提高运动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根据素质教育要提高学生政治素质、文化素质、科学素质、专业技能素质和身心素质的基本思路,我们把课程计划分成6个板块。即:政治教育、人文教育、科学教育、基础教育、技术教育和就业教育。总学时为2434学时,总学分为115学分。

2)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努力提高运动员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吉林体院竞技教育课程是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典范,竞技教育学课程,以多媒体教学的形式展示了冰川学说理论,图文并茂的将竞技体育与人文内涵紧密相连,课堂上一针见血地指出:人们关注的是冰川上面轰轰烈烈的“显形”部分,而忽略了水面下默默无闻的、起决定作用的“隐形”部分。将“人道”与“物道”的整合,“心物合一”“人物双修”的聚合,讲的淋漓尽致。听过课的运动员大学生都感到受益匪浅。

3)政治课与人文课相结合,努力提高运动员道德素质。吉林体院的政治教育课已从应试教育转向了素质教育,其教学内容注重联系运动员的实际,通过教学引导运动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使他们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懂得人生的价值,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优良的思想品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在给运动员大学生上政治课时,把相关的社会内容引进教学中,由感性到理性,重视运用历史和现实典型事件与生动的案例说明最基本的道理,使运动员大学生明白了做人的道理。

4.1.2 改变学习方式,实施资源共享

为了今后更有利于运动员的学习,我们计划采取,教学资源共享,学分共用的教学管理体制。在外地训练的学籍化运动员的学习,可在当地的吉林体院基地上课,在没有学院基地的情况下,学院组织教师到当地集中授课,实行单科结业。常年在国家队和外省训练的学籍化运动员,在外出之前,我们会同任课教师根据课程进度布置作业和配置课程的多媒体课件指导学生进行自学。另外允许学籍化运动员除按照课程计划正常上课外(可以申请在学院全日制单科课程学习),如手续完备,可在任何一所大学选课学习并承认单科结业成绩;对于优秀运动员在全国以上的大赛中获得成绩实行奖励学分制度。

针对我省各运动管理中心一些项目的优秀运动员长期在外训练的实际情况,我们2005年3月开始,积极探讨制作适合运动员大学生的教学课件,把课件分别寄给在外训练,不能返校集中上课的优秀运动员,使他们训练之余能够利用有效时间进行学习,按时修完每一阶段的课程。

4.1.3 编写适合运动员大学生的教材

运动员大学生不论从年龄结构还是文化层次,相互之间区别很大,在教学中经常出现学生对大学课本学不透、听不懂的现象,几年来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反馈,我们意识到运动员的教材使用,不能完全按大学生要求,要做到因材施教就必须编写符合学籍化运动员实际的,能够使运动员理解的自编教材,学院组织教师编写了部分教材,如《竞技运动学》、《竞技教育学》、《运动人体科学基础》、《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计算机》、《英语》、《创造原理》、《心理教程》、《竞技谋略学》、《学习方法》等。教材新颖、易懂,为教师与运动员的教与学之间建起了一条绿色通道。

4.1.4 实施竞技、教育、科研、企业结合的培养方式,提高了运动员的社会适应能力

新的教学计划根据非全日制学生运动项目特点,分为冬季项目教学计划和夏季项目教学计划,结合运动员大学生的比赛训练时间不固定,导致学习时间的不确定,我们实施学分制,合理的安排他们的课程计划和教学时数,使运动员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大学的必修课程,即可得到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知识层次,利于学生人文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又解决了运动员大学生转业后的后顾之忧,使他们真正做到既有文凭,又有水平。

4.1.5 科学学习、训练,竞技成果显著

运动员大学生在“竞教结合”理念的教育和培养下,在科学训练方法的指导下,为我省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充分发挥了运动潜能,在各运动项目上创造了优异的成绩。

吉林省的竞技体育形成竞技与教育相结合的局面,给双方都带来利益,在全国高校调整中,吉林体院得以生存和发展,其原因虽是多方面的,但学院为吉林省竞技体育服务,竞教结合的特色,形成了赖以生存的优势。特别是吉林省竞技运动水平在全运会上实现跳跃升位是竞技与教育相结合的最好见证。

4.2 建议

1)建议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明确培养方向,转变培养思想,做好运动员“做人、竞技、就业”问题。经过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先抓育人,后抓夺标或先抓夺标后抓育人,甚至把育人和夺标对立起来的做法都是错误的,只有把育人与夺标同步抓起来,使竞技与教育相结合,才能达到育人夺标的目的。

2)建议减少运动员大学生文化教育工作实施过程中影响运动员全面发展的各种不利因素。

[1]宋继新.论科学与人文融合的体育运动——体育运动思想、原理和方式的变革[J].体育学刊,2004,11(1):7-10.

[2]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3]吴秀华.加强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的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9(10).

[4]虞重干.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理念的重构[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31(2).

[5]唐林芳.武汉体育学院高水平运动队文化课学习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7.

The Culture Education Practice of Sports Students

Gou Xiaoqiu
(Department of Competition Education,Jilin Institute of Physcal Education,Changchun,130022,Jilin,China)

By practice study on the setting of culture courese of sports students,the paper finds that the courses satisty the study need of sports stnelents,and slov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study and training,and enhance the syntresis ability of sports students.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slove the re-venture and“becoming man,becoming talent,becoming success”,and provide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access to the society after reteriment.

sports students;culture;education

G807.0

A

1672-1365(2011)02-0113-02

2010-05-24;

2010-07-30

勾晓秋(1971-),女,吉林长春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运动训练教育学。

猜你喜欢

竞技运动员大学生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第1-3届冬季青年奥运会竞技格局分析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花与竞技少女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
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