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体育与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研究*
2011-12-07刘志敏
夏 冬,刘志敏,李 丽
(1嘉应学院 体育学院,广东 梅州 514015;2鞍山师范学院 体育科学研究所,辽宁 鞍山 114007)
新生代农民工体育与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研究*
夏 冬1,刘志敏2,李 丽1
(1嘉应学院 体育学院,广东 梅州 514015;2鞍山师范学院 体育科学研究所,辽宁 鞍山 114007)
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体现在:年龄小、数量庞大,学历水平不断提升,主体意识不断增强,流动性强、职业地位低,消费观念开放,追求时尚。新生代农民工体育特点体现在:动机的多元化,内容多样化、城市化,体育消费积极且理性;新生代农民工体育对于加速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宣传,提高农民群体素养,提升农民工体育维权意识和促进城市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农民工;农民工体育;体育健身工程
AbstractThe young migrant workers are featured with young age,huge population,high self-recognition,strong liquidity,open consumption concept and fashion pursuit.The sport of the young migrant workers is featured with multiple motives,various sports activities,urbanization and active and rational sports consumption.The sport of the young migrant worker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publicity of the farmer sports project,enhancement of the farmers’quality of their awareness of their rights and promoting the harmonious urban development.
Key wordsyoung migrant worker;sport of migrant worker;farmer sports fitness project
First author’s addressSport Dept.,Jiayin Inst.,Meizhou 514015,China
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
1.1 年龄小,人数众多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自1978年至2000年间,中国农村向非农产业转移劳动力累计达1.3亿人,平均每年591万人。资料显示,2004年1.2亿农村外出劳动力中30岁以下的占61.3%,农民工总体平均年龄为29岁。2007年我国农村外出就业劳动力达1.26亿人,乡镇企业从业人员为1.5亿,扣除重复计算部分,2007年农民工达到2.26亿人。2007年11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张小建在全国培训就业系统工作会议上介绍说,迄今为止,1980年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已超过1亿人,其年龄在16-30岁。此外,据南方网讯有关调查预测,今后10年我国从农村转移到城镇的人口将达1.76亿,预计今后20年从农村转移到城镇的人口将达3亿,而其中绝大部分是1980年以后的农村人口。现今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农民已经逐渐成为城市农民工的主体——新生代农民工。
1.2 学历水平不断提升,主体意识不断增强
在教育水平上,国家1986年开始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使得1980年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有更多的机会和条件接受学校教育,大多具有初、高中或中专文化程度,更多的人接受了职业培训。这不仅使得他们具有一定文化知识,也使得他们更容易接受新事物,可以通过报刊、书籍以及网络获取大量的知识和信息来为自己服务。在主体意识上,新生代农民工比他们的父辈具有更强的自我意识、权力意识和发展意识。如果说第一代农民工外出务工是为了解决温饱问题,那么新生代农民工还带着对工作环境和前途的追求,他们不再以“赚钱”作为外出打工的唯一内在驱动,追求现代城市生活方式和较高的物质文化享受,希望能够融入城市,得到城市社会的承认和接纳逐渐成为他们外出打工的动力。新生代农民工的同质性很高,同时与前代相比他们受教育程度更高,职业期待更高,适应城市生活的能力更强,在思想意识上比上一代更为开放,家庭负担轻,而且绝大多数未婚,基本没有务农的经历,差别是相当显著的。而在体育层面上,新生代农民工对体育的认知、需求、消费水平等与其父辈农民工也会存在不小的差异。
1.3 流动性强,职业地位偏低
农民工的流动既包涵空间的循环流动也包含职业的频繁流动。新生代农民工是一群离土又离乡的农民,城市社会的排斥与农村亲人、土地的牵挂使得他们频频往返城乡之间。同时,新生代农民工由于学历、职业技能和职业经历、职业取向的影响使其职业的非正式性、临时性和不稳定性增强,又使得他们经常徘徊在有业与失业之间,经常变换职业。“流动”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基本生活状态,但流动并不仅仅只表现为他们在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往返行走,更体现为他们在不同城市、在同一城市不同工厂之间的工作更换。此外,新生代农民工同样具有80后一代的特点,与城市市民相比,他们除了拥有年龄与体力上的优势外,整体上是处于劣势的,比如他们受教育少、学历低、技能低等等,因此他们在城市劳动岗位竞争中常常处于劣势,他们只能干一些城里人不愿意干的脏、累、苦工作。而这些工作与他们幻想的大都市的繁华生活大相径庭,许多人常常变换自己的工作。这是造成新生代农民工流动性强、职业地位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1.4 消费观念开放,追求时尚
新生代农民工的消费内容从简单转向复杂,老一代农民工的消费支出是简单的食物和衣物,加上租房,解决温饱就行。新生代农民工则明显不同,他们的花销不再像父辈那样仅用于简单的衣食住行,他们对高档商品和时尚性商品的消费有着一定的渴求,会把钱花在诸如电器、手机、电脑、网络、服饰,甚至汽车和房子等很多方面。新生代农民工的消费意识逐渐趋于城市化,进入城市的新生代农民工有了更多的消费形式,比如时尚消费、教育消费、购房消费等等。在文化娱乐消费上,上网聊天、上歌舞厅、健身、看书报、去博物馆、学习技能、看电影、蹦迪、溜冰、泡 KTV等已经进入了农民工的休闲消费视野,也逐渐成为新生代农民工的一种时尚。
新生代农民工体育的特点
2.1 体育动机多元化
体育动机是指在运动需要的推动下促使人参加体育活动的内部动力,体育功能的多元化决定了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的目的会有所不同。据张英人等对新生代农民工体育动机的研究发现:有将近50%的被调查的城市农民工比较了解体育健身与卫生保健常识,78.5%的农民工认为参加体育锻炼很有必要。在参与体育锻炼主要目的的问题上,居前三位的分别是休闲娱乐、交往需要和增加对城市生活的了解。由此可见,新生代农民工参与体育健身问题方面具有很强烈的个体需求动机。此外,资料显示: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由于受教育层次比较高,具有比较全面的体育健身知识和很强的体育锻炼意识,对体育能调节情绪、健身娱乐、促进人际交往等功能有较好认识。
2.2 体育内容多样化、城市化
对体育内容的选择可以反映农民工对体育功能认识的程度。资料显示,我国农民工参加体育活动的内容比较丰富,其中选择散步和慢跑的农民工最多;通过开放健身场所的健身路径进行各种器械练习的占第二位;经常参加掰手腕、摔跤、骑自行车、传统武术、扭秧歌等传统项目的体育活动的占第三位;参加篮球、台球活动等占第四位。同时,资料还表明我国农民工所参与的体育活动多以技术要求不高、对场地器材要求不严格、无资金投入或投入非常少的项目为主,且呈现出一定程度的传统地域特点和乡土特点。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所采用的体育锻炼项目多为当今社会较为流行的体育活动内容。如:羽毛球、乒乓球,足球、篮球、排球和跳绳深受男农民工与女农民工的青睐,此外,还有不少的新生代农民工参加健美操、器械健美等。可见,新生代农民工在健身内容方面逐渐多样化、城市化。
2.3 体育消费积极且理性
鲁长芬等关于城市农民工参与全民健身的现状调查与分析中显示:大多数农民工都没有参与体育健身消费,占调查总人数的42.8%,每月的体育健身消费在10元以下的占26.5%,达到20元以上的仅占15.4%,体育消费决定着人们参与体育健身的程度与方式。调查显示:新生代城市农民工中,有86.8%的农民工有参与体育健身消费,其中,每月的体育健身消费在10元以下的占20.5%,达到20~30元的占55.4%,30元以上占24.1%,说明新生代农民工在体育健身的投入方面有很高的积极性。此外,新生代农民工在体育消费的方式上,主要用于购买运动服装、体育器材、图书等实物消费。在非实物性消费中,主要用于购买体育彩票、观赏体育比赛和到健身俱乐部健身。与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参与体育消费的情况比较乐观,体育参与人数多,体育消费比例大,而且体育消费方式也更加理性。
新生代农民工体育与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构建
3.1 新生代农民工促进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宣传
目前,我国农村人口城市化流动依然保持着“离土不离乡”的重要特征,节假日和农忙时节大量的农民工会有规模的在城市和农村之间流动。因此,如何充分认识和利用农民工城市化流动的积极效应将对农村体育工作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资料显示: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表明,城市农民工群体的人口平均年龄为26.89岁,其中60.5%的人集中在16岁至30岁之间,被社会学研究称之为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相对于农村的农业人口来说是文化层次相对较高的群体。由于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水平较高,长期在城市工作、居住和生活,使其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相应的变化,他们更易接受新事物,对体育活动也具有一定的参与愿望,是体育文化有力的传播者。因此,对农民建设工程的宣传,可以充分利用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体育价值观念转变和体育健身参与为媒介,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的传授。通过新生代农民工的节假日和农业生产的城乡流动,将体育健身知识、方法的宣传和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等带回到农村地区,参与到农村的体育健身活动当中去。
3.2 提升农民工群体的综合素养,加速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进程
新生代农民工是现今“农民工”的主力军,长期的城市化生活使得他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体育运动方面主要体现在城市生活中的一些时尚的体育健身方法和手段逐渐得到一些新生代农民工的认可和参与。如当前健身领域流行的“瑜珈”、“健美操”、“体育舞蹈”等新兴体育运动也经常出现在年轻的女性农民工中,新生代农民工的体育健身、娱乐意识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提升。此外,常年在城市中的生活已经逐步使更多的新生代农民工习惯了城市的环境,其生活观念和方式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甚至这种变化也会延伸至其子女教育观念当中。因此,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积蓄的增加,新生代农民工已经开始拥有了基本的体育消费水平,而且这种体育消费意识将进一步和社会文化的趋势同步,而综合素养也会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提高,从而有利于农民工群体的综合素养提高,加速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进程。
3.3 提升农民工体育健身的维权意识,保障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实施
根据2006年《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的“公平对待、一视同仁”的基本原则,农民工在享受体育健身待遇的问题上享有与其他社会人群平等的权利。其中包括:(1)农民工有参加体育锻炼、利用社区体育场地、器材的权利;(2)农民工有参加社区比赛、企业比赛等城市相关比赛的权利;(3)农民工有学习体育锻炼技能知识的权利;(4)农民工有自由体育锻炼的权利。以往由于农民工自身文化水平和法律意识的淡薄,造成农民工体育权利的严重缺失。而与父辈们相比,由于受教育程度较高,思维新颖活跃,又因身处权利觉醒时代,新生代农民工在为城市发展奉献一己之力的同时,也渴望自身合法权益的获取和诉求。近几年发生的“断指示清白”、“开胸验肺”、“民工荒”、“用脚投票”等事例,正是他们对自身权益保障的充分体现。同样,农民工对休闲体育的认识与他们的文化程度和年龄相关,文化程度越高的农民工对休闲体育的认识也就越深。资料显示:30岁以下的农民工对休闲体育的认识好于30岁以上的农民工。这可能由于年轻人所受的文化水平相对较高,并且他们对于新生事物的接受程度也比年龄长者要快,因此他们对于休闲体育的认识水平要高于年长者。可见,新生代农民工对体育权利的维权意识将是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施的重要保障。
3.4 新生代农民工体育与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有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据国外体育社会学研究表明,体育运动开展好的社区,其犯罪率相对较低,所以社会支持发展和建设农民工体育。一直以来,社会分层时,农民总是处于最底层。在城市社会中对农民的偏见和歧视具有一定普遍性,这些也是当前农民工与城里人产生思想壁垒和摩擦的重要原因。因此,积极开展新生代农民工体育,贯彻和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正是国家对体育社会功能的全新认识,这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要建设农民体育健身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支持,有了社会各项目的支持,就会有农民工与城里人之间的交流,而通过彼此的交流,就可能达到思想上的沟通和共识,进而消除农民工与城里人在思想上的壁垒,解除城里人对农民工的偏见和歧视。其次,当大多农民工能如愿参加体育健身时,他们就能体会到体育特有的亲和力和凝聚力,而且还会潜移默化地带到日常生活当中去。同时,体育公平竞争的原则,还能让农民工的地位得到尊重,逐渐对城市产生归属感,进而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
结束语
新生代农民工参与体育健身是顺利推进“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新生代农民工有着正确的健康观、积极向上的体育价值观和较强的体育锻炼意识、兴趣和爱好。他们有自觉参与体育健身的意识和行为,其健身内容趋向城市化,体育消费更加理性。新生代农民工体育已然成为推动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重要动力。因此,如何科学的引导新生代农民工参与体育活动,如何保障新生代农民工体育工作的开展,如何评价新生代农民工体育的实施效果,如何构建新生代农民工体育发展模式等课题将是今后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研究的热点。
[1]李相如,吴建美.北京市农民工参与休闲体育的现状调查与研究——以海淀区建筑行业、民营企业、服务行业为例[J].中国体育科技,2009,45(1):133-138.
[2]张英,程远义.新生代城市农民工参与体育健身的现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9,25(1):47-49.
[3]胡科.农民工体育组织管理模式选择[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19(6):25-28.
[4]冷晓春,张册,张明记.城市农民工体育健身的社会支持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9,23(3):47-49.
[5]程一军.困境与消解:新生代农民工体育权益保障问题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44(6):74-77.
(2010-9-12收稿)
Sport of young migrant workers and farmer sports fitness project
XIA Dong,LIU Zhi-min,LI Li
G80-05
A
1672-268X(2010)02-014-02
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BTY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