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碳城市发展模式的国际比较研究

2011-12-06刘泽群

关键词:过程建设发展

刘泽群

从1997年签订“京都议定书”到2003年英国首次提出“低碳经济”的理念,“低碳”成为21世纪社会发展的核心。以英国为首,法国、日本逐渐开始了低碳城市的建设。2008年1月28日,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在北京正式启动“中国低碳发展项目”,确定上海、保定为首批试点城市。

各国在建设低碳城市的过程中,针对自身的具体问题和有利条件形成了不同的低碳城市发展模式。其共同的特点是不以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多少作为判断的标准,而是以其产业结构的合理程度、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公民自觉节能意识作为衡量标准。

一 国内外低碳城市发展模式

1.英国模式。

作为最早提出“低碳经济”的国家,英国政府成立了碳信托基金会(Carbon Trust),以私营机构的形式联合企业和公共部门,在发展低碳技术的同时借助各种组织降低碳的排放量。同时,碳信托基金会与能源节约基金会(Low Carbon Cities Programme)联合推动了英国低碳城市项目,并选择布里斯托、利兹和曼彻斯特作为首批试点城市。

(1)设定单一、明确的规划目标。伦敦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将要在2007—2025年间将碳排放量控制在6亿吨之内,平均每年的碳排放量要降低4%左右。如表1所示,英国碳排放主要来源为家庭建筑、商用/公共住宅和交通。在进行低碳城市建设时,英国根据不同来源的特点制定了相应的改造措施。首先,针对存量住宅展开了“绿色家庭计划”,如顶楼与墙面的绝缘改造补贴,家庭节能与循环利用资讯以及社会住宅节能改造等。其次,对存量商业与公共建筑实行“绿色机构计划”——包括建筑改造伙伴计划和绿色建筑标识体系等。最后,在地面交通方面,以改变居民的出行方式为主。加大在公共交通,步行和自行车系统上的政府投资,鼓励低碳交通,同时对交通碳排放收费。

表1 英国碳排放来源及减排目标

(2)开发新能源,由高碳能源向分散式、可持续的能源供应转型。争取到2025年减碳720万吨。主要方法为:鼓励垃圾发电及应用;本地化可再生能源;建设大型可再生能源发电站;通过新的政策和规划激励可再生能源发电;鼓励碳存储;开发新的节能项目等。政府积极鼓励、引导低碳消费和低碳城市建设。综合运用财政投入,对公众进行积极地宣传以及鼓励企业参与低碳城市的建设。并结合城市的实际情况,通过重点工程带动低碳城市的发展。

2.日本模式。

2007年12月11日,日本环境省率先出台了“面向低碳社会的规划”,随后又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奠定了日本“一体两翼”的建设低碳经济模式。其中“一体”为内阁,负责将各方面意见和建议进行整合,“两翼”为经济产业和环境省,分别从“技术创新”和“生活行为”两个侧重点设计制定各自的低碳发展规划。

图1 一体两翼低碳经济模式

(1)灵活的规划目标。日本设计了两种不同的低碳模式。模式A追求GDP的增长,侧重城市集中地区形成高密度,高科技的社会生活方式。模式B则追求舒适、慢节奏的生活,不以GDP的增长为主要目的。

(2)以高技术支撑低碳城市的建设。包括煤炭的高度化利用,太阳能发电的升级推广,新能源发电方式的普及以及新能源车的导入等。

(3)政府倡导,全社会共同参与。在建设低碳城市的过程中要求企业开放低碳排放的商品,提倡民众改变生活方式,如选择环保商品、普及太阳能电池板等。同时选用“增强可视观”的方式来引导消费,即通过“碳标识”、“碳补偿”等宣传认证手段,配合可视化技术,将日常低碳教育与低碳消费识别有机结合。

3.我国模式。

1999年,美国能源基金会率先在中国展开了低碳发展之路项目(Low Carbon Development Programme)。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我国一直在进行积极地尝试。目前国内在建设低碳城市的过程中缺少量化的评价标准,导致在发展低碳城市的过程中缺少合理的规划。因此,将上海的城市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等多方面因素与国际大都市进行比较,便于制定较为合理的低碳发展模式。具体见表2。

通过比较发现,上海和东京同属重要工业城市,人口密度较大。上海的园林绿地、耕地和湿地面积均大于东京。其中园林绿地由于发展较晚,比较优势不明显,因此,上海在进行低碳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大力发展园林绿地面积。同时在世博会期间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口号宣传低碳环保意识。并且借助其经济中心地位大力发展“碳金融”,致力于打造“碳金融”城市。

二 不同低碳城市模式的特点

1.英国模式的特点。

表2 上海与东京的城市规划比较表(2007)

(1)设定明确具体的短期和长期目标。英国在建设低碳城市的过程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英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下降26% -32%;到2050年降低60%。

(2)合理规划,重点实施。布里斯托在建设低碳城市的过程中将各行业2000年碳排放量做了具体的统计和分类,确定了高排放产业,并针对其制定了严密的计划。

(3)高新技术,政府政策和公共治理同步实施。在建设低碳城市的过程中,政府给予了积极地倡导,鼓励企业和民众参与。同时制定行之有效的政策,采用高新技术手段大力发展太阳能等低碳能源。同时成立私营的碳信托基金联系企业和政府。

2.日本模式的特点。

(1)根据具体情况,设立灵活的目标。在建设低碳城市的过程中根据重点不同分为高GDP、高技术的模式A,和不追求GDP以改变生活方式为主的模式B。

(2)政府的积极引导,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政府加强公共交通网络建设,农村推广使用生物燃料汽车。倡导居民改善生活方式,选择环保商品等。

(3)规划重点的领域多元化。将低碳城市的建设深入到不同领域并进行细分。将交通、建筑、工业、消费行为、农林土地等高碳排放产业作为重点规划领域。

3.我国模式的特点。

(1)全局规划,分别发展。我国在建设低碳城市的过程中采用了多元化的发展模式,根据地方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在“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大前提下,各地方根据具体问题寻找不以经济发展为代价的低碳城市发展模式。

(2)革新技术,国家支持。各企业部门积极开发新技术,实现“无纸化办公”。同时,国家大力宣传倡导绿色消费模式,将“低碳”的理念渗透到每个人的生活中,对低碳环保优秀企业实施奖励政策。

(3)国家资金保障新能源工程的建设。三峡水电站,葛洲坝水电站利用绿色能源的政府工程相继完成。在利用绿色能源的过程中政府的全力支持为其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 我国模式存在的问题

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由于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人口基数过大,农村人口众多等原因,在建设低碳城市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首先,GDP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冲突。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设备和技术的落后,很多企业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不及时更新设备或对环保理念的认识不足,导致了高环境破坏率与高GDP增长并存的局面。其次,落后的技术与低碳产业目标之间的冲突。我国实现低碳产业目标至少需要60余种骨干技术的支持,但是目前有42种核心技术我国尚未掌握。因此在发展低碳城市的过程中如何以技术促发展成为了我国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最后,“低碳”与“高消费”之间的矛盾。在建设低碳城市的过程中,许多企业研制了节能环保商品并投放市场。然而民众在面对选择时却发现“低碳”往往意味着“高价”,由于经济上的限制很多人虽然有“低碳”的心,却不得不选择“高碳”的产品。

四 国外低碳城市模式给我们的启示

由于经济、技术、公众意识等方面的因素,我国在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低碳城市模式的道路上,遇到了很多阻碍。然而在许多共性化问题上,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1.制定相应法律措施,以制度约束行为。各国在发展低碳城市的过程中,都无一例外地提出制度规范,在统一的标准下进行各自的探索。

2.经济激励,以经济促发展。日本、英国等国家在发展低碳城市时都给予积极减排地区一定的经济奖励,来促进地区政府或企业实施减排政策,发展低碳产业。

3.积极利用非政府组织。英国在发展低碳城市之初便成立了碳信托基金会。民间组织的积极参与有助于保证政策的实施,促进政府与企业的合作。

4.正面教育与宣传。正确地低碳宣传,积极地舆论引导可以提高公民节能减排意识,从而从根本上接受低碳理念。

在建设低碳城市的过程中,每个国家都根据自身情况提出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法。然而“低碳”不是一个城市的课题,更不是一个国家的课题,在全球范围内普及“低碳经济”理念,建设低碳地球,改善人类生存环境任重而道远。在这个过程中,各国要积极展开大范围合作,包括技术支持,国际舆论引导以及建设“碳”经济。可以预见,“全民低碳”的时代即将到来,而建设低碳城市,只是第一步。怎样构造一个没有污染的地球,才是今后我们要努力的方向。

[1]刘治兰.北京建设低碳的世界城市[A].低碳经济与世界城市建设——北京自然科学界和社会科学界联席会议2010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0(8).

[2]裘苏.浙江省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探讨——日本和台湾经验借鉴[J].开放导报,2009(12).

[3]刘志林,等.低碳城市理念与国际经验[J].城市发展研究,2009(6).

猜你喜欢

过程建设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