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生专业社会实践学期实践活动效果的分析研究
2011-12-06刘兰波崔学文
刘兰波 崔学文
学生专业实践学期是笔者所在学校2006年实施的一项“三学期制”教学改革。该项改革将传统的两学期21周教学运行模式改成两个18周运行学期(六天学习制)和一个6周时长的学生专业社会实践学期。为了解该学期学生实践活动的效果,研究学生的实践行为,笔者组织问卷调查。该项调查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54份,占学生专业社会实践学生总数的6.3%。调查学生所属专业41个,占学校运行专业的85%。
一 调查问卷的设计
为全面了解学生专业社会实践活动效果,调查问卷设计了10大项,38小项调查内容,包含学生和家长对专业社会实践活动的态度、参与度,学生对实践活动的评价,实践活动的效果和学生对学校教学活动质量的评价等。在学生实践活动效果方面,设计了专业知识、实践动手能力、组织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个人素养、学习能力、思想观念、职业规划等8个选项。在学生对学校教学活动质量的评价方面,设计了课程教学质量、课程内容、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六天学习制、实践教学质量、素质教育、专业教育、就业教育、成功素质训练、专业实践学期、专业实践指导等12选项。
二 对调查结果的整体分析
1.学生对专业社会实践活动认可度、参与度较好。
在调查学生中,有81%的学生进行了专业社会实践;实践活动时间在1个月以上的占63%,1个月左右的占33%(该学期与学生假期实践相结合,一并开展);认为该项活动很有益的占58%,有一定作用的占39%;对专业实践活动的自我评价为很好的占56%。
2.在专业社会实践活动学期,学生能力普遍有提升。
在专业知识、实践动手能力等8个方面上,学生自我评价较好,提升“非常大”(选择分为:非常大、较大、一般,不大)的项目依次分别为:个人素养(58%)、人际交往能力(57%)、思想观念(50%)、实践动手能力(49%)、职业规划能力(45%)、学习能力(44%)、工作组织能力(37%)、专业知识(29%)。
3.通过专业社会实践活动自身感受,学生基本认同学校的教学工作。
该项调查共分12小项,评价为很好,较好,一般,不好,按“很好”统计结果降序依次为:7-素质教育(50%)、8-专业教育(49%)和9-就业教育(49%)、10-成功素质训练(45%)和1-课程教学质量(45%)、11-专业社会实践学期(44%)、2-课程内容(40%)、3-教学管理(40%)、5-六天学习制(39%)、4-学生管理(33%)。
三 分项对比分析
1.实践方式对比分析。
表1 不同实践方式下的学生对实践活动的态度分析表
从表1数据可以看出,参加学校统一安排的实践活动的学生在1、2、6、7项目的统计结果要好于学生自主开展实践活动的学生。
2.不同实践方式下学生实践学期能力提升对比分析。
从表2中数据可以看到,在8个能力提升方面,自主联系的学生在“人际交往能力”、“个人素质”、“职业规划”三个方面超过参加学校统一安排实践活动的学生,而学习能力则低于参加学校统一安排实践活动的学生。
3.实践岗位与专业关系对比分析。
实践岗位与专业关系仅定义为紧密、有一定联系、无关系三项。
表2 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提升对比分析表
表3 实践岗位与专业关系对比分析表
从表3中数据可以看出,学生实践岗位与专业关系紧密的学生在对1、2、7项的评价上要高于关系为关联和无的学生。同样在8个能力提升方面,与专业关系为紧密的统计结果在专业知识、实践动手能力、个人素养、学习能力、思想观念、职业规划等六个方面的能力提升非常大的比例超出与其他两项较多。
项目(1-4)实践岗位与专业关系专业知识 实践动手能力 组织工作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非常大 较大 非常大 较大 非常大 较大 非常大 较大与专业关系 - 紧密 52.1% 37.0% 62.5% 30.6% 38.0% 45.1% 58.3% 33.3%与专业关系 - 关联 30.4% 31.8% 48.6% 39.3% 39.0% 38.5% 56.3% 33.3%与专业关系 - 无 15.1% 16.4% 43.1% 40.6% 33.5% 41.0% 58.4% 32.9%
项目(5-8)实践岗位与专业关系个人素养 学习能力 思想观念 职业规划非常大 较大 非常大 较大 非常大 较大 非常大 较大与专业关系 - 紧密 71.2% 26.0% 61.6% 35.6% 55.6% 43.1% 52.8% 31.9%与专业关系 - 关联 60.7% 30.8% 42.1% 43.9% 48.4% 37.1% 45.5% 39.9%与专业关系 - 无 49.1% 39.1% 38.1% 45.0% 50.9% 30.4% 40.6% 36.9%
四 学生专业社会实践学期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启示
笔者认为,学生专业社会实践学期的创设,对普通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有以下三方面启示。
1.探索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从统计结果看,学生专业社会实践学期达到了预期目标,学生参与度高,活动时间长,有81%的学生进行了专业社会实践,实践活动时间在1个月以上的占63%。这种学校主导、学生自主方式下的工学结合方式,与多数高校开展的以校内工厂或校外企业为主的工作结合方式不同。笔者所在学校的学生专业社会实践学期是在完成正常教学计划情况下,通过实施“六天学习制”创设的学期。它在3年内,给学生增加了18周的社会实践时间。同时,它与学生假期结合,延长了学生岗位实践时间,实现了企业、学生双赢。
2.构建了“学做交替”教学模式,促进了学校教学工作内涵建设。
笔者所在学校的专业社会实践学期设在两个长学期之间,每学年进行一次。在宏观上,做到了“学校学习-社会实践-回校再学习”的循环模式。由于学生参与率较高,且不同学年有不同的实践任务和实践要求,学生专业社会实践的效果较好,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目的性、积极性、主动性。同时,通过学生实践后的反馈,促进了学校的教学管理、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课程教学、实践实训等工作的全面的、持续的改进。
3.提升了学生的社会能力,拓展了高校就业培养理念和模式。
通过对问卷数据的分析,学生在专业知识、个人素质、人际交往能力等8个方面均有提升,尤其是个人素养、人际交往能力、思想观念、实践动手能力等方面。这些方面正是高校大力开展的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核心内容。通过专业社会实践,让学生真正走进社会、走进企业、走进职业,真正体验求职,体验工作,真正锻炼学生的社会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和工作经历。自2006年,笔者所在院校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被评为2009年全国高校就业工作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