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翻译语言中小句的句法异化研究
——一项基于多译本语料库的分析①
2011-12-05徐欣
徐 欣
(山东大学,济南,250100)
1.引言
Tsao(1979:162)认为汉语可从小句和高于小句的话语这两个层面来进行分析。由于在汉语中句号和逗号使用的随意性较强,导致汉语句子概念比较模糊。英汉语句子不同的扩展形式和表达方式的差异导致译后的汉语不断植入源语特征,呈现句法异化现象。
近年来,刘宓庆(1992)、秦洪武(2000)、戴玉群(2003)、陈小金(2008)和王克非(2009)等对汉语翻译语言特征、句法异化现象及句法结构转换等现象进行了研究,但有关翻译语言中小句的句法异化现象探讨不多。本研究利用英语小说《傲慢与偏见》和三个中译本②为研究素材,并引入兰卡斯特现代汉语语料库(LCMC)和北京外国语大学通用汉英对应语料库(CEPC)作为参照库,从小句层次出发,分析汉语翻译语言中的句法异化现象。
2.现代汉语中的句法异化
“五四”以后,受西方语法的影响,汉语发生了巨大变化。王力(1989:326-348)总结了如下六个方面的变化:1)不定冠词的使用;2)被动式使用范围变宽;3)连词“和、或”使用的英语化;4)动词平行式的广泛使用;5)复句中分句位置的变化;6)句法形式严密化。
这些变化在英译汉后的汉语中颇为常见,其原因在于英汉两种语言表达模式上的差异:英语思维反映现实的顺序主要是“主体-行为-行为客体-行为标志”。这一思维习惯所引起的语言传达模式是“主语+谓语+宾语+状语”,以及较长的定语通常后置等。汉语的思维方式则是“主体-行为标志-行为-行为客体”。这一思维习惯所引起的语言传达模式是“主语+状语+谓语+宾语”,以及宾语通常前置等(王东风、章于炎1993:42)。在翻译时,译者并不能单纯按英语原文的顺序将各词组、小句意译后进行排列,而要以汉语表达规范为基准,将原文中的词组、小句均组织成汉语的小句,并按汉语表达顺序来重新组句。这就形成了句法上由“主语+谓语+宾语+状语”结构向“主语+状语+谓语+宾语”结构的变异。其中,在将英语小句翻译成汉语小句的过程中,词序的变更成为最主要的特点;而在英语词组转换为汉语小句的过程中,多以调整新构成的句子内部词序、在词组前添加行为动词使新的小句内部主谓明确等方式来实现,基本不涉及形态变化问题。“翻译将源语中的句法特征移植到目的语的框架内,改变了目的语的形式特征,这就是句法异化。汉语语序体现出的意合性和时间顺序象似性等特征制约着句法异化的程度和范围”(秦洪武2000:369)。
3.翻译语言中小句句法异化表征分析
汉语的句式一般不受主谓结构框架的制约,一个分句接一个分句展开,形式上缺乏显性衔接手段。即使采用相同的句式,句子之间的关系也多种多样,这导致汉语句间关系只能通过语义分析才能确定。英语与汉语截然不同,其句子结构环环相扣,一般是先确立主句,然后再通过各种关系代词、介词、分词等将分句、从句、附加成分往主句上搭。“英语句法结构的这种环环相扣,逻辑紧密特征,与汉语简单句依次展开的特点形成了鲜明的对照”(陈小金2008:64)。所以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可能不自觉地移植源语的句法结构,对汉语句法进行修改,形成翻译语言的句法异化现象。由于在翻译过程中,“复句和句群按译语思维重新分析,按译语思维流程排列出来等等,都把小句作为中介,小句拉近了原文与译文的距离”(黄忠廉2008:7),因此对小句句法异化表征的分析无疑是翻译语言研究的重要环节。
在基于语料库的研究中,统计和对比平均句长是观照小句异化现象的一个切入点,因为一种语言的平均句长通常直观地反映了使用者在本族思维习惯引导下,在以“句”为意义单位的表达中所带信息容量的多少。显而易见,不同语言往往会因使用族群思维习惯上的不同而导致句子结构容量差异,从而形成平均句长方面的显著差别。在异化的翻译语言中,译者往往受到源语思维模式影响,对翻译语言的结构容量进行调整,使之既符合母语的表意标准又兼顾源语结构容量的完整性,因而翻译语言的平均句长往往与母语原创语言有着明显差距。
WordSmith 4.0的词表统计工具提供了三个译本和LCMC的平均句长。三个译本的平均句长在23.63~27.15之间(其中王译本:23.62;孙译本:27.15;张译本:26.27)明显高于LCMC各种文体的平均值16.68,即三个译本平均每句话比非翻译小说长约6.95~10.47个词。
可见,翻译小说的句子平均长度明显高于汉语原创文本。这一现象的成因,“一方面可能是受源语中句段较长的影响,另一方面可能是受译者翻译策略的影响”(徐欣2010:58)。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为了保留源语语言特色,过度模仿源语表达方式,甚至直接移植语言的句法特征,使得译文句子偏长,这是句法异化的表现之一。如:
(1) 原文:At such a moment, the arrival of her friend was a sincere pleasure to Elizabeth, though in the course of their meetings she must sometimes think the pleasure dearly bought, when she saw Mr.Darcy exposed to all the parading and obsequious civility of her husband.
张译本:自己的朋友在这样一个时刻到来,伊丽莎白感到由衷的高兴,不过在他们会面过程中,她眼见达西先生面对夏洛蒂丈夫所有那一套极其夸张和阿谀逢迎的礼数,有时又不禁想到这种付出了高昂代价得到的欢快。
除了机械模仿源语“长句长译”外,译者在翻译操作过程中,通常通过增添修饰语、明确原文隐含意义等手段提高译文的明晰程度,降低译文的难度,使译文更容易被读者接受,这无形中也增加了译本长句的数量。比如长定语的出现就是汉语小句异化的结果。
(2) 原文:Though perhaps it was lucky for her husband, who might not have relished domestic felicity in so unusual a form.
张译本:这也许是她那位可能从未享受过这种非同寻常的家庭幸福的丈夫,交上了好运吧。
由于汉语缺少将修饰成分后置的语法手段,在翻译中源语的修饰成分要么被前置,要么代之以其他表达方式。上述例句中,张译本将修饰“她的丈夫”的定语从句前置,在指示代词“她那位”和名词“丈夫”之间塞入了长定语“可能从未享受过这种非同寻常的家庭幸福的”,加重了读者的理解负担。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英语句子顺线性延伸,即向右扩展,句尾开放。这使得英语句子具有无限延长的可能。而汉语句子的扩展机制则与英语相反,逆线性延伸,即向左扩展,句首开放,句尾收缩。具体表现为汉语句子结构相对封闭,只能容纳适当长度的修饰语,而且汉语的修饰语经常前置。
语料分析显示,小句异化即翻译语言扩展了汉语某些结构式的容量才是汉语翻译语言句子偏长的主要原因。小句的容量扩容现象主要表现在数量短语、介词短语和谓宾短语结构的长度和内部构成等三个方面。
3.1 数量短语
源语的一些语法特征,如英语缺少量词、大量使用冠词和指示代词等,可能使得译者倾向于用显化的表达来处理英语中的冠词,以填补汉语缺少冠词的空缺。这导致三个译本中数量短语的使用频率远远高于汉语原创文本。WordSmith 4.0的搭配统计提供了三个译本的离散率。
图1 张译本数量短语的离散率
图2 王译本数量短语的离散率
图3 孙译本数量短语的离散率
如图所示,三个译本的数量短语分布比较密集,离散率分别为:张译本0.890,王译本0.880,孙译本0.870,差别不大。如果进一步分析语料,会发现诸如“一条、一辆、一位、一门、一副、一幢、一封、一笔、一宗、一项、一曲”等数量短语在译本中高频出现。例如“一位”在张译本中出现了76次,“一个”更是出现了420次之多。这类数量短语高频出现,且出现结构多为:“一+量词+定语+名词”,定语增加指称对象确指程度。如:“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王译本)、“一个跟姐姐们一道来的小兄弟”(孙译本)、“一个让他认识她父母的大好机会”(张译本)、“一支欢快的苏格兰小曲”(孙译本)、“一场热闹有趣的抓彩票游戏”(张译本)、“一张精美的热压纸小信笺”(孙译本)、“一道前所未有的幸福源泉”(孙译本)、“一种比较乏味的恋爱方式”(王译本)等等。这些例子表明由于受英语冠词影响,译者不仅过度使用了汉语量词,还通过使用长定语扩充了数量短语的结构容量,加强了小句异化程度。
(3) 原文:To every other objection would now be added an alliance and relationship of the nearest kind with the man whom he so justly scorned.
张译本:因为对这家人除了有其它可以反对的理由之外,现在又增加了一条:和一个他理所当然要深恶痛绝而不愿与之为伍的人结为至亲。
张译本在数量短语“一个”和名词“人”之间塞入了小句“他理所当然要深恶痛绝而不愿与之为伍”,长定语使用造成译文欧化,使得数量短语的结构容量过度扩张。
3.2 介词短语
汉语的一些介词短语,如:“介词+NP+处所/方位/时间词”类短语,本身属封闭结构,容量有限。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受源语影响,会不自觉地复制源语的结构模式,将多重修饰成分塞入其中,造成其结构容量扩张,形成如“在……中”、“在……里”之类的表达。现以“在……中”为例说明这一点。
表1 “在……中”的结构容量③
该表显示,在CEPC汉语原创文学字库中,结构容量在4个词以内的占91.5%。而在CEPC翻译文学字库中,结构容量在4词以内的占74.91%。可以看出,就“在……中”结构而言,原创文学的容量要远远小于翻译文学。三个译本中,这一结构的容量略低于CEPC翻译文学字库。其中,孙译本结构的容量在4个词以内的占83.51%,比率最高。张译本结构的容量在4个词以内的占76.71%,比率最低。换言之,张译本倾向于在“在……中”这一结构中插入更多成分。这和三译本的平均句长数据相吻合。三译本中,张译本的平均句长值最大,为27.15,而孙译本平均句长值最小,为23.62。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扩容的小句和平均句长呈正相关关系。
3.3 谓宾结构
“动词为中心构成的小句短语最为复杂,研究小句的结构形式及其变换规则是句法研究中的核心问题”(王维贤1994:58)。一般说来,谓词短语前的修饰限制成分(即状语)和句式变化息息相关,而体词短语的复杂程度同句式的变化关系不大。这是因为谓词前的修饰限制成分通常同补语结构有关,而那些介词短语又常常表示着它所“介绍”的体词短语同动词有某种关系,“使有些状语的位置在语用平面上比较灵活”(同上:59)。
汉语的定语被定义为“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黄伯荣、廖序东1997:6),故而汉语的定语总是出现在中心语之前。同时,一个中心词有可能被几个定语所修饰。汉语定语也存在像英语定语那样的“左分枝”趋势。如:一个和他年龄相仿的青年人的眼睛。名词短语“眼睛”被“和他年龄相仿”和“青年人”两个定语修饰,呈现向左扩展趋势。值得注意的是,汉语的修饰语都必须前置,因而其长度和复杂程度是有限的。但受英语等西方语言的影响,汉语定语逐渐趋向于扩大结构容量。相比汉语,英语的定语既可以前置,也可以后置,可以向右无限扩展,层层环扣。如:It was a keen disappointment when I had to postpone the visit which I intended to pay to China in January.英汉定语两种不同的扩展形式促使翻译时常把后置且开放的英语定语从句提前,置于宾语之前(主要是“的……的NP”结构式),这无疑拉大了谓语和宾语间的距离,提高了汉语谓语和宾语之间的结构张力。
4.结语
汉语翻译语言中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句法异化现象。从根本上看,这是由翻译过程中英语“主语+谓语+宾语+状语”且较长的定语必须后置的表达模式向汉语“主语+状语+谓语+宾语”且宾语前置的表达模式进行转化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值得注意的是,与约定俗成的汉语语言习惯、特别是汉语原创文本中的语言相比较,翻译语言中的这些异化现象表现突出,不符合通常的汉语表达习惯;但按照汉语语法规则来看,这些异化现象又都是在语言规则允许范围内产生的,而且表意明确,并不影响读者对文意的接受。有的异化现象甚至还通过对英语表达方式的借鉴或模仿,丰富了汉语表达形式,推进着现代汉语的发展。
可见,翻译语言中的异化现象并不是盲目地将外来语言的表达模式与汉语语言表达模式相糅合的产物,而是遵循着一定之规,正如有学者(秦洪武2000:372)所指出的那样,“句法异化应考虑到目的语读者的语感,尊重目的语结构的内部规律。就汉语而言,词序的时间顺序特征和逻辑关系的意合性是汉语的内部规律,是进行归化、限制异化的依据。”
附注:
① 感谢秦洪武教授为本研究提供的支持和帮助!感谢侯国金教授提出的宝贵修改意见!
② 《傲慢与偏见》三个中译本分别为:王科一译本(简称王译本)、孙致礼译本(简称孙译本),以及张玲、张扬合译本(简称张译本)。
③ 表中CEPC原创文学和翻译文学数据参照“英译汉语言特征探讨”一文(王克非、秦洪武2009)。
Austen, J.1970.PrideandPrejudice[M].Oxford &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aviosa, S.1997.How comparable can “comparable corpora” be? [J].Target(9): 289-319.
Tsao, F.F.1979.AFunctionalStudyofTopicinChinese:TheFirstSteptowardDiscourseAnalysis[M].Taipei: Student Book Co.
陈定安.1998.英汉比较与翻译(增订版)[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陈小金.2008.汉英翻译中的句法结构转换[J].中国翻译(5):63-67.
戴玉群.2003.欧化有限度:英汉定语对比与翻译[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5):133-36.
黄伯荣、廖序东.1997.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黄忠廉.2008.全译转换的思维—语言过程——小句中枢全译说研究之一[J].上海翻译(2):6-10.
简·奥斯丁.1980.傲慢与偏见(王科一译)[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简·奥斯丁.1993.傲慢与偏见(张玲、张扬译)[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简·奥斯汀.2000.傲慢与偏见(孙致礼译)[M].南京:译林出版社.
刘宓庆.1992.汉英句子扩展机制对比研究[J].现代外语(1):10-15.
彭聃龄.1997.汉语认知研究[C].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秦洪武.2000.翻译中的句法异化与归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5):368-73.
沈家煊.1993.句法的象似性问题[J].外语教学与研究(1):2-8.
王东风、章于炎.1993.英汉语序的比较与翻译[J].外语教学与研究(4):36-44.
王克非、秦洪武.2009.英译汉语言特征探讨——基于对应语料库的宏观分析[J].外语学刊(1):102-05.
王力.1989.汉语语法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
王维贤.1994.动词小句的基本短语结构形式[J].中国语文(1):57-64.
徐欣.2010.基于多译本语料库的译文对比研究——对《傲慢与偏见》三译本的对比分析[J].外国语(2):5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