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聋儿随班就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1-12-01范军华

青年文学家 2011年21期
关键词:聋儿随班助听器

范军华

摘要:目的:通过对目前基层聋儿康复机构急需改变教育观念的反思,以及家长在聋儿随班就读后续教育效果体现,以期引起包括康复教育行政领导、教师、家长以及孩子在内的重视和思考。

结论:1、聋儿早期康复以教师教育理念为主导协助家长引领聋儿全面发展;2、助听设备的更新与定期调试编程不容忽视;3、家长的期望值和关注度决定了聋儿随班就读的成效。

关键词:随班就读回归主流全纳教育

[中图分类号]:D631.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1)-21-0222-02

一、问题的提出

(一)随班就读的含义

随班就读是残疾人受教育的一种方式,在普通学校招收能够跟班学习的残疾学生,如肢残、轻度弱智、弱视、重听等学生。具体对听障儿童来说,使之他们经过早期康复,在听力、语言已得到良好发展的基础上(三级康复标准以上),及各方面发展都比较均衡以后接受普通中小学义务教育的形式。

(二)开展随班就读的理论基础

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是我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才兴起的一种特殊教育新形式。听力残疾儿童随班就读试验则开始于1992年。1994年原国家教委在江苏盐城召开全国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工作会议,总结和推广随班就读经验,会后颁发了《关于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试行办法》作为指导全国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纲领性文件。同时国家教委在1994年颁发的《普及义务教育评估验收暂行办法》中,明确把残疾儿童入学率纳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评估验收指标。另外中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的教育”项目以及金钥匙视障儿童随班就读工程等活动,也对随班就读工作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在社会各界的关注下发展很快。如今随班就读作为特殊教育的一种办学模式,为广大聋儿提供了一个回归主流社会所必需的运用有声语言进行交往的环境,融入这个正常的群体可以有效地引导他们学习与环境发生交互作用。

二、当前聋儿随班就读存在的问题

本次调查康复后聋儿随班就读发现,目前在基层开展聋儿随班就读教育工作的情况如下:

1、地市级早期康复体系教育理念比较落后。

地方康复教师很少有接触先进工作经验方法的机会,对更新观念、适应新形势下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去甚远。主要表现在多数地方康复中心至今還在延用以康复后聋儿送到普校随班就读为最终目标,后续教育工作多由家长和普校去协商解决。原因可能与康复后聋儿随班就读工作在我国开展时间不长,康复后聋儿随班就读工作体系自上而下还不完善,检查和督导有关的规定和要求较少,基层教师接受培训学习的机会和渠道相对欠缺有关。

2、家庭配合随班就读教育的缺失。

聋儿家长在聋儿随班就读中的作用,至今还没有引起包括某些家长自己在内的足够的重视。家长是孩子第一任教师。在聋儿一生康复中,家长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聋儿步入普小后,家长也要从康复训练转向辅导文化知识和技能训练上,家长的心理承受水平、文化知识水平尤显重要。据这次调查统计,聋儿随班就读成绩与家长关心帮助程度、文化素质高低正相关。而且在访谈结果中显示,家长工作较在康复机构时明显不足。许多家长在聋儿入普小后表现出惊慌失措,既有在正常人群中看到孩子的缺陷突然被放大的自卑感,又有面对新的教育环境、新的教学内容、孩子不适应、前途未卜的茫然。

3、普校师资力量薄弱,特别是欠缺教育聋儿的相关知识技能,特教理论水平较低。

目前由于实行统一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考试,给特殊儿童在普通班中学习带来很大的困难,加之普校教师的奖金和工资与学生的及格率、升学率相挂钩,使聋儿随班就读遭遇了更大的挑战。这主要体现在聋儿所在班级教师的主要时间和精力还是在普通学生身上,事实上随班就读学生常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我们所倡导的教育机会均等被扭曲,原因可能与随班就读班级的教师大多没有经过特殊教育培训的缘故有关,因为面对随班就读的聋儿他们在工作中也会遇到很多困难。即使有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也很难要求这些教师掌握较多特殊教育的理论和教育训练的各种技能,所以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以为对随班就读聋儿降低教学要求,就是照顾差异,殊不知对随班就读聋生的消极迁就反而影响了他们的发展。据了解在学校内部,教师之间的协作,以及校领导对随班就读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也不够。

三、对策与建议

随着聋儿康复事业的发展和聋儿早期康复教育知识的普及,聋儿和正常儿童一样接受同等教育的需求与日俱增。进入新世纪,我国残疾少年儿童继续面临着“普及与提高”的问题,大力推行随班就读的同时,努力提高随班就读质量,是巩固随班就读成果,推动随班就读纵深发展的有力保障。如何提高随班就读质量就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

(一)康复机构

1、成立听力门诊,培养专业化的听力检测、助听器验配队伍。

不能否认至今我国部分地市级康复中心,还存在着没有开展听力门诊工作的问题,主要原因可能是受到器材和人员培养经费等的制约。聋儿选配助听器主要依赖于地方品牌的私人供货商,常因听力检测误差过大,选配机型单一,调试技术欠缺等等,给正常的语训工作带来困扰与不便。所以我们常说,听觉重建和补偿是前提,要努力让聋儿戴上合适的助听器,让他们听到清晰的声音,这样才能有利于聋儿随班就读地开展。

2、重视聋儿康复教师的素质建设,多为基层康复教师提供进修学习机会。

“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在特殊教育领域的在岗教师,不少人亟待进行特殊教育专业知识包括听力语言康复技能方面的学习与训练。我们也可喜地看到长征新里程计划依托南师大、北京联大以及华东师大,已培养出和正在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为促进中国聋儿康复事业可持续发展贡献的力量。然而我们还是不能忽视一部分人才在本领域的流失,以及部分地市级残联所属聋儿康复中心(个人)没有能力出资参加培训学习的客观事实。

3、设立聋儿随班就读服务部门,为家长提供长期咨询服务。

帮助家长树立信心,指导家长认识到帮助孩子随班就读的长期性、艰巨性,可通过办家长培训等更多地沟通方式,引起家长对聋孩子的重视,坚定信念,始终对孩子保持关注与期望。强调他们的责任和义务,树立对聋孩子的教育信心。同时对他们逐步进行方法的指导,从而提高康复效果。

定期组织随班就读家长座谈会,彼此互通信息、交流经验、展示成绩,鼓舞家长继续朝成功的目标迈进。这一点在没有政府部门牵头的民间团体——聋儿网和中国聋儿网可以看到很好的体现,他们多以自发、无偿的一条龙形式来服务聋儿和家长,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家庭资源

1、家长定期带孩子做听力检查,保证助听器的正确使用。

调查中发现,已在中小学随班就读的聋儿,正确佩戴和使用助听器、耳膜的情况有所下降,如不能定期做听力检查、助听器调试,耳模与导管常出现撕裂断开……这些现象不仅影响助听效果,甚至会给聋儿带来二次伤害。

2、配合任课老师对孩子进行家庭课业辅导。

具备辅导能力的家长,尽量亲自指导孩子的学习,或者购买孩子课业同类的教学参考书,帮助孩子掌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无法辅导孩子的家长,可以在老师的帮助下教会孩子选购和使用各类工具书来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建立良好的品德习惯。同时注意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建立良好的品德习惯。

3、保持良好的助听条件,听觉语言训练坚持不懈。

听觉言语的康复对聋人可以说是终身性的,因此聋儿在随班就读时期仍要进行听力和言语矫音的训练。在普小随班就读的聋儿反映在课堂上听不清老师的讲话,因为在课堂上老师自然的移动,以及教室内不可避免的本地噪音都会影响聋儿对声源的听取。这个问题就涉及助听器的更新问题,曾有模拟助听器和全数字助听器的验配实验报告显示:在安静、较安静、有嘈杂声三种环境测试两款助听器听力补偿和言语分辨率,模拟机大部分时候对听力补偿不够,言语分辨率不高;数字机有嘈杂环境的聆听程序,可自动抑制噪声,提高言语分辨率。(袁洋《模拟助听器和全数字助听器的验配实验报告》)。由此可见,从听力损失确诊到听觉康复到随班就读,助听器是整个链条中至关重要和不可或缺的中间环节。

(三)普通学校

1、任课教师了解并帮助聋儿及其家长克服困难。

担任聋儿随班就读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应注意了解、研究该学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经常与家长沟通,将学校的有关要求向家长交代清楚,同时教给家长一些辅导方法,让家长知道应该怎样去做。

2、在许可的范围内给予聋儿一定的照顾。

例如将聋儿的座位尽量安排在教室前面;课堂上有他听不懂的地方在黑板上板书一下;讲课的位置不要距离他太远;允许孩子参加各种形式的考试;为他寻找合适的助学伙伴……应尽量避免发生聋儿“随班就读”变成“随班就座”和“随班混读”现象,给予孩子适度的关注。

(四)聋儿自身

从听力残疾学生发展的整体出发,聋儿自身的努力也对随班就读顺利完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自己的集体主义意识参与意识,锻炼坚强的意志,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1、养成勤思善问的习惯;2、使用字典及其他工具书的习惯;3、预习和复习的习惯;4、认真完成课业的习惯;5、发展自身特长及爱好。

客观地说当前聋儿随班就读存在的问题还会随着随班就读工作的不断深入,呈现出更多不同类型的问题,希望本领域的各位同仁,为促进本地乃至全国的聋儿随班就读工作取得新的进展献计献策。

猜你喜欢

聋儿随班助听器
基于社会工作对随班就读社会支持体系的建构研究
关于助听器您需要了解的知识
积极利用数学实践活动 促进随班就读学生成长
我国随班就读政策演变与发展
——基于“渐进主义模式”的分析
无声之歌 生命之舞——浅谈聋儿芭蕾舞教学
携手聋儿 奉献爱
我是奶奶的“助听器”
眼镜助听器
眼镜助听器
聋儿语训课堂中快乐情绪的调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