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际教学法在对外汉语初级语法教学中的应用
2011-12-01刘丽莎
摘要:针对初级阶段学生语言知识和能力严重落后其思维水平,急于表达却又常常语无伦次的矛盾,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和问卷调查,发现交际教学法不仅能够迎合学生急功近利的心态,充分利用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率,而且也因其在初級阶段语法教学过程中高度重视向技能过渡,与实践结合的特点,大大优化了教学质量。
关键词:交际教学法初级语法 教学
作者简介:刘丽莎(1987.05—),湖北荆州人,现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专业2010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对外汉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1)-21-0092-02
一、交际教学法的渊源与定义
交际教学法(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是指在结构主义语言学影响下,结合功能语言学理论而形成的以交际能力为理论基础的语言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重视学生在语言习得中的作用,强调外语教学应针对学生具体的语言需要来培养其言语交际能力。1972年,英国语言教育专家威尔金斯(D.Wilkins)在第三届国际外语教学会议上作了“语法大纲、情景大纲和意念大纲”的报告,从而标志着交际法的诞生。
二、交际教学法在语法教学中的应用
1、语法教学的内容
经历了“句本位”语法体系的研究到转换生成理论和功能语法学说的提出,再到 “三个平面的理论”的问世,20世纪80年代对外汉语语法教学学的总体指导思想确定为“以语义表达为主,结构形式为辅助,语用变化为补”。但是针对初级阶段学生的水平,笔者认为“授之以鱼(说什么),不如授之以渔(怎么说)”,规范地掌握五种基本的句法结构,基本句类,基本句型和特殊句型,了解汉语以虚词和语序等语法结构表现意义的特点等内容将为日后学生从初级向中级的顺利过渡打下了良好的“伏笔”。邵敬敏先生也说,“初级可以从形式结构入手,再作语义解释为主。”比如你把别人撞了,马上会说“对不起!”而不是想“我要找那个否定的可能补语再配合一个语调构成感叹句”。
对于语用则是在句子本身结构表达无误地基础上,再从是否符合中国人的口语表达习惯,是否符合汉民族文化心理以及时代特征等即得体性地更高层面进行要求,类似于“精益求精”。然而结合初级阶段学生的水平有些知识涉及国情、时代等很多艰深的背景文化就可以避而不谈。比如《红楼梦》中标记语‘不是我当着老祖宗太太们跟前说句大胆的话,现放着天配的婚姻,何用别处去找?划线部分学生就会迷惑了,明明是当着长辈们的面,为什么又说不是当着呢?这个就涉及到凤姐说话的艺术,很显然删了这句在当时就有“越权不敬”之嫌了。
至于初级阶段学生口语表达中的瑕疵,如适宜复句表达的内容被学生拆分成好几个简单的主谓单句表达出来,交际法认为应该鼓励学生多说,对初学者所犯的错误保持一定的容忍度,在“无伤交际”的情况下,不必苛求。毕竟语言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激发和保护学生的热情是关键。
2、语法教学的步骤
从语言学角度看,听和读属接受和领会的被动行为,较之说和写这种属于表达和应用的主动行为要容易。因此对外汉语初级阶段的语法教学,首先要遵循这种先输入后输出的认知规律,可以分成三个教学步骤:
(1)教师给出大量的语言事实(语言现象)
首先,是功能项目和意念项目的确定,即老师根据功能——意念大纲选择符合学生兴趣水平和实际需要的语料。
所谓功能项目就是一个句子在交际中使用者所要达到的交际目的。外国人学习汉语,往往有很明确的学习目的——言语交际,尤其在初学阶段,对成人二外学习者更是存在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发展严重不同步的矛盾,他们最关注地问题是比如实际生活中问路、打电话、约会、存钱、道歉、致谢、请求、命令、拒绝、同意等情况中的成功表达。所以教学中要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选择语料。
其次,如何让老师语料选择时的良苦用心为学生所认同,并激发强烈的学习欲望,一个完整、具体、真实的功能项目的展示非常重要。比如以买水果为例,教师课前先将本课将要学习到的基本语法点和基本句型、关键词写在黑板上,上课时可以采取播放一段视频会话,教师自己通过改变语音、语调同时扮演小贩和顾客或者选择一位班上语言水平高、交际能力强的学生配合表演等方式,让学生消除对新知识的生疏感和畏难情绪,变今天老师教什么为今天我要学什么,并且产生“这个知识很有用,我要学好它”的想法。
(2)教师运用归纳法对其进行分析,使学生获得新的语法点和基本句型。
将第一个环节各个场景示范中出现的相关表达纵向罗列在黑板上,教师逐句示范朗读,学生跟读。由于人们总是通过“可懂输入习得语言”(克拉申语),因此接下来从语义入手,逐句讲解意思,让学生懂得我们整体输入的句子的语义是什么,达到对其可懂性输入这个目的。最后引导学生尝试着找规律,归纳出这些例句的基本格式。比如自我介绍这一节,我们罗列出两个纵列
我是中国人。你是美国人吗?
我是学生。你喜欢成都吗
我叫苏姗。
我住在万科。
由第一列,可以得出介绍自己的国籍、身份、姓名、住处等情况时,往往会用“S+V+O”这个主谓宾结构加上句号表达一个肯定的陈述语气。而第二列则是对话中,当别人对你的情况不确定时,用“S+V+O+吗”句式带上一个表疑问语气的问号进行询问?在进行一番机械性操练后,老师可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开始有意义性操练,比如替换扩展练习,用“我是老师”、“我是四川师范大学的学生”分别替换“我是学生”,用“我不是美国人,我是中国人”对“我是中国人”这句话进行扩展,学习否定句的表达,用“你是哪国人?”对“你是美国人吗?”引出特殊疑问句的表达。
(3)学生应用所学语法规则在具体情景中进行恰当地言语交际。
最后是交际性操练。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出一组的关键词如“大卫 英国人 伦敦”,让学生运用这组信息,用三个短句向朋友介绍这个人。也可以为留学生讲述一个语境“今天是开学第一天,你背着书包去上课,路上遇到了另一位留学生朋友……”让同桌两个人之间展开对话。教师巡听,并让表现优秀的小组成员上台示范。或者让学生自由发挥,自己创造语境,这样既可以锻炼大家的想像力,也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汉语储备,对曾经学习过的语法功能项目和词汇进行巩固复习。例如对于已经学习过打招呼、自我介绍、感谢、道歉、问路等功能项目的学生,在“买水果”这个功能项目的交际性操练环节,他们就可能将以下几个交际情景窜连起来表演:场景一、A是刚来川师的外国留学生,学校给他安排了一对一汉语老师B,他们初次见面,互相打招呼并做自我介绍;场景二、学生A想去水果店,但不知道怎么走,询问B;场景三、A来到水果店,想买2斤香蕉和3斤苹果,和老板C开始议价。
3、语法教学中语境的重要意义
但我们知道,任何句子都是按照一定的结构形式组成的。当我们试图用语法结构来描写或规约功能大纲的句子时常常感到困难。比如表示请求这个功能项目,我们有“你能不能……?”“请……好吗?” “劳驾……。”几种结构形式,而第一个句子细究起来,应该属于四种句类当中的疑问句,继续分下去又当归入正反问(V不V格式),那么对于学生来说,这个语法点的灌输就既不可能也无必要。如何解决句法结构和功能项目之间的这个矛盾呢?我们可以暂时选择另外语法结构相对简单但又常用来表达同一功能项目的句型进行操练。或者还是锁定这个句型,不讲语法,但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替换练习,通过在不同的语境中反复体会感知,最终作为一个整体从语义入手,理解记忆。
总之二者博弈,花落谁家,一定是学生当裁判,教师要充分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将二者适当兼容。进而感知、理解、内化、最后创造性地加以应用,在具体语境中完成交际功能。打个比方,如果动态的句法讲解是服务员,那么明确的语用功能就是食客,真实的语言情境是餐厅,唯一的语义则是服务员为客人上菜的餐盘。一句话,语法结构服务于句法功能,而二者的结合点是语境。
三.结语
我们提出交际教学法在对外汉语初级汉语教学中的应用,并不是要以篇概全,忽略视听法、翻译法、直接法、全身反应法等其它教学方法的应用。相反一方面我们要借助于如传统教学法知识传授系统性、结构性的特点,在重视语言能力的同时,巩固语言知识;另一方面,对于交际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的如语言功能和意念项目的选择、排序和数量如何确定,对错误容忍的度如何准确把握和究竟以功能意念为纲,兼顾结构,还是以语言结构出发结合功能的问题,由于暂时无法全部解决,我们就需要在扬长的时候,运用“拿来主义”补己之短。
总之,教学有法,法无定法。希望我们的努力能够为这些不远千里来华的外国朋友们扫清一点汉语学习的障碍,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实用、高效的语言学习环境,帮助他们迅速适应中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收获一段美丽的中国记忆!
参考文献:
【1】张莺,付丽萍.小学英语教学法[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88-91.
【2】刘红莉,周瑜.情境教学法:英语教学探索之路[J].中国科技信息,2007,(9):213-214.
【3】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讲义).国家汉办编印,1996(内部资料).
【4】简榕蓉.初级汉语教学中的词汇释义方法[M].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6,(6).
【5】王海霞,曹宇坤浅论英语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法中国市场,2009,(1):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