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游管理专业层次性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为例

2011-11-30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湖南人文学院

刘 芬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经济与管理科学系,湖南 娄底 417000)

旅游管理专业层次性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为例

刘 芬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经济与管理科学系,湖南 娄底 417000)

为适应旅游业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构建了三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采用了四年不断线的实践教学方式和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渠道。为保障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还需要加大校内实践教学资源的投入、重视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完善实践教学考核制度、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突出就业导向的实践活动。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

“十二五”时期,我国旅游业继续处于高速增长的新阶段,旅游业进入历史发展最好时期,是我国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关键时期。同时,我国旅游业也面临着旅游理论、旅游法制、旅游标准、旅游政策、旅游公共服务的完善等问题,特别是旅游人才保障体系的欠缺,难以支撑培育旅游业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目前,单一学科的旅游人才相对过剩,复合型旅游人才供不应求,因为现代旅游本科人才培养基本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适应国际化集知识、能力、思维、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需求[1]。本文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为例,根据“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和管理经验,对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实施提出了一些意见。

一 旅游管理专业层次性实践教学体系

图1 旅游管理专业层次性实践教学体系图

旅游管理专业层次性实践教学(如图1)应紧扣专业培养方案,结合教学内容,符合教学环节,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和专业实习实践活动,既塑造学生的意志和品质,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使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能顺利地从学生的角色过渡到社会工作者的角色,真正实现校企对接培养。

(一)实践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现代管理科学理论素养和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应用能力,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管理工作和在高职高专等大中专院校从事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科研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学校把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突出实践教学在教学体系中的核心地位。职业意识是职业人所具有的意识,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学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根本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实践证明,学校自2001年开办旅游管理专业以来,培养的学生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每年到学校来联系假期实习、毕业实习、就业工作的单位络绎不绝。学生具备较强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才称得上是成功的教育。

(二)三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

针对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要求,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按照“行业认知实习、专业课程实习、旅游业校外实习实践”三个层次来构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如表1所示:

表1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旅游管理专业集中实践教学主要环节及要求

表2 旅游管理专业各类课程学时/学分构成表

(三)四年不断线的实践教学环节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是按照“课程实习实践、校内仿真实训、校外实习实践”的环节来进行实践教学的,在实践教学环节上采用四年不断线实践教学,如表2所示,每学期都开设了实践必修课程。

(四)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渠道

课程实践教学以课程内模拟实训为主,通过模拟情景、案例分析,采用启发式、师生互动式等教学方法将理论知识加以演练,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操作流程和相应的理论知识且能分析及解决问题。实践、实验性仿真教学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如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的模拟导游、模拟客房、旅游管理信息系统操作实训等,依托其教学资源进行校内仿真实训。直接、间接旅游企业实践教学是实现学生平稳过渡到社会工作岗位,缩短适应社会时间,提高就业能力的重要历程。其中顶岗实习让学生从课堂走向实践,体现了实践教学与工作岗位的对接。

二 构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保障措施

作为以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的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突出实践教学是其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适应新时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综合素质人才的新人才规格要求,需不断地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保障措施。

(一)加大校内实践教学资源的投入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是2004年由师专升格为本科院校的,学校正努力地进行软、硬件条件的改善。2011年5月,学校顺利通过了旅游管理专业的学位评估,旅游管理专业也是校级特色专业之一。旅游管理专业校内实践基地建设分三大块,模拟导游实训室、旅游规划设计室、酒店实训室[2]。目前学校还没有旅游规划设计室,酒店实训室场地有限且设施不够齐全。为了办学的需要,充分发挥旅游管理专业校级特色专业的优势,争创省级特色专业,建议学校投资创办自己的酒店和旅行社,这两者完全可交由旅游管理专业的师生来经营,其可行性可借鉴长沙市中南林科大橙子酒店、长沙理工大学旅行社的经营模式。

(二)重视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

旅游管理专业应该有固定的长期合作的校外实习基地,目前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对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思路还有待改革。企业和学校存在对实习生理解的偏颇,企业要求实习生能够为其创造经济效益,学校目的是培养合格专业人才。例如在酒店实习的学生,学校要求学生在实习期间对所学专业知识全面运用,必须要轮岗,而酒店对每项岗位都要进行岗前培训且实习时间有限,酒店从成本及管理精力方面都难以做到。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经营效益之间的矛盾,最终使学生的实习不了了之,或者每年都换新的实习单位,双方都处于尴尬的境况。鉴于实习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根据实际所暴露的矛盾,学校应该改变思路,要有专门的经费补偿给企业,这样企业才有义务同学校一起承担培养合格人才的重任。只有这样,双方才能相互约束,明确责、权,实现长期有效的合作。

(三)完善实践教学考核制度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在理论教学考核方面已经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但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和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还不完备。学生的实习成绩一般是学生填写实习档案材料,由实习单位签署意见加盖公章,交给带队老师评定成绩或等级。这种单一的考评方式和考评主体,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践教学质量难以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导致学生参与校外实践活动动力不足,影响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要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制度,首先要有实践教学考核标准,然后要有实践教学评价机制、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学校可根据旅游管理专业的实际,制订两大类实践教学考核标准。一类是旅游行业标准,以旅行社、酒店、会展等模块提供若干种类的证书供学生选考,如导游证、酒店从业资格证、营销师证等。另一类是校级标准考核体系,根据校级专业技能模块等级考核要求,合格者颁发校级达标等级证书。在拥有校级证书后可参加旅游行业技能证书考试。这种递进式的考核办法可提高和验证学生的真实专业技能。在实践教学评价机制及监控体系中,要实行过程考核和终结考核相结合的方法,甚至还需引入第三方或社会评价体系[3]。可采用角色模拟、案例答辩、任务策划、实践论文、实地操作等考核形式,植入教师、实习基地、行业证书、技能竞赛、学校抽查等考评主体的考评结果,最终确定学生的实践成绩。

(四)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从事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任教师大部分都比较年轻,缺少高学历高职称富有经验的学科带头人。旅游业是一个相当具有时代前沿性的行业,发展快,要求高,知识更新也快。年轻教师凭自身的发展状况难以跟上行业发展知识的步伐。例如现在所需的旅游业人才是国际化、复合型人才,教师没有国际化意识,就很难引导出国际化人才。学校应该给专业教师配备一定的经费,有计划地组织专业教师出国学习交流;注重教师的实践技能培养,鼓励教师深入相关企业挂职或兼职,真正使他们成为“双师型”的教学能手;学校还需激励年轻教师努力攻学历评职称,使专业师资队伍不断强盛。

(五)突出就业导向的实践活动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而高等旅游院校的毕业生低就业率与高流失率及旅游企业感叹“专科可用可留、本科难用难留、研究生不敢用不敢留”的矛盾现象,说明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践活动尤显重要。根据近5年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调查,刚毕业学生从事本行业就业的不足20%,一两年后不到12%,5年后不足4%。学校应该根据旅游管理专业对客服务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平时在校园里就重视其实践教学,可以举办各种类型的知识竞赛、开展现场模拟活动、承担各种接待等,对校外实习有就业意向的学生开绿灯,积极地进行就业引导。

[1]刘芬,盛正发.旅游管理专业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8,15(3):53-55.

[2]刘玉梅,刘洋. 关于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0,5(2):140-141.

[3]王军华.应用型本科旅游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价值工程,2010,29(28):203-204.

(责任编校:文中)

ConstructionofHierarchyPracticalTeachingSystemforTourismManagementMajor——Case Study on Hunan Institute of Humaniti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UFen

(Department of Economy and Management Science, Hunan Institute of Humaniti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oudi 417000, China)

To meet the demand of composite talent training for tourism internationalization, the major of tourism management in Hunan Institute of Humaniti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nstructs three-level teaching system, which adopts a four-year continuous teaching practice and a variety of practical teaching channels. To guarante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actical teaching of tourism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increase the allocation of teaching resources,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off-campus practice bases, improve the practice of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and strengthen the faculty building and highlight the practical employment-oriented activities.

new-built local colleges; tourism management major; practice teaching

2011-08-29.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教改课题(RKJGZ0908).

刘芬(1981— ),女,湖南涟源人,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科学系讲师,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G242.2

A

1673-0712(2011)06-0115-03

猜你喜欢

湖南人文学院
Indoor orchids take the spotlight
初等教育学院
三线建设在湖南
湖南是我家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学院掠影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西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