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塑料管道行业“十一·五”期间发展概况和“十二·五”期间发展趋势浅析
2011-11-30王占杰
王占杰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塑料管道专业委员会,北京100068)
我国塑料管道行业“十一·五”期间发展概况和“十二·五”期间发展趋势浅析
王占杰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塑料管道专业委员会,北京100068)
综述了我国塑料管道行业在“十一·五”期间的发展状况,包括产量及出口情况;简单介绍了塑料管道的应用领域;指出了“十一·五”期间塑料管道行业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十二·五”期间我国塑料管道行业的发展目标,并对今后的发展给出了一些建议。
塑料管道;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第十二个五年计划;发展趋势
0 前言
“十一·五”期间,我国宏观经济依然加速发展,建筑业、市政工程、水利工程、农业和工业等行业的市场需求不断加大,进一步拉动了中国塑料管道行业的高速发展。在“十一·五”期间,中国塑料管道行业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已经成为国际性的塑料管道生产和应用大国之一,塑料成为管道材料的主要品种之一。在“十二·五”期间,塑料管道行业应抓住机遇,调整产业结构,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相关的政策方针,明确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大力开拓应用市场,促进行业的发展;依靠科技进步,加强技术创新,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新技术,提高塑料管道系统的配套水平,完善应用技术;坚持质量第一,提高产品档次,创名牌产品;鼓励合理布局,形成合理的产业集群。
1 “十一·五”期间行业发展概况
1.1 规模企业不断增多,产业集中度提高
据统计,2010年塑料管道产量为8402 kt,同比增长31.1%,中国已经成为最大的塑料管道生产和应用国家。目前,国内一定规模的塑料管道生产企业超过3000家,年生产能力超过 15000 kt,其中,生产能力10 kt以上的企业超过300家,有20家以上企业的年生产能力已超过100 kt。“十一·五”期间塑料管道的产量情况如表1所示。
近年来塑料管道行业的集中度也越来越高,据统计资料显示,目前行业中前20位的企业销售量已经达到行业总量的40%以上。
表1 “十一·五”期间塑料管道的产量Tab.1 Output of plastics pipes during the eleventh five-year p lan period
1.2 新材料、新品种越来越多
目前,我国已建立了以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E)和聚丙烯(PP)材料为主的塑料管道加工产业。据统计,2009年,PVC管道占塑料管道总量的59%,目前仍是主导产品;PE和PP管道分别占总量的29%和10%。各种管道所占比例如图1所示。随着技术的进步,塑料与塑料、塑料与金属复合材料管道发展很快,交联聚乙烯(PE-X)、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PE-U HMW)、耐热聚乙烯(PE-RT)、改性聚氯乙烯(PVC-M)等材料的用量也有很大的增加。在产品结构上,实壁管、波纹管、肋筋管、缠绕管、芯层发泡管、内螺旋管等结构的管材均有生产应用。
图1 2009年各种塑料管道所占比例Fig.1 Market shares of various plastics pipes in 2009
1.3 应用领域进一步拓宽
目前,市政及建筑给、排水管道和农用(饮用水、灌排)管道仍是塑料管道的主要应用领域,在污水处理、燃气、供暖、城市非开挖施工、工业、通讯、电力、矿山等行业的应用比例也在不断提高。例如,2009年地暖用PE-X和PE-RT管道的产量约为100 kt,虽然不到塑料管道总产量的 2%,但总长度约 109m,应用在108m2的建筑中,是长度最大的塑料管道品种之一。
目前我国塑料管道已普及应用到建筑给、排水、供暖、城市中低压燃气输送、农村沼气燃气输送、市政给水、市政排水、排污、农村饮用水安全项目、新农村建设项目、农业灌排、电力、通讯、工业、矿山、渔业、造船等许多领域。有专家分析认为,在所有管道中,塑料管道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30%。有人将塑料管道誉为城市的血管,塑料管道与我们的生活已密不可分。表2给出了2009年各种塑料管道的主要应用领域。
表2 2009年各种塑料管道的主要应用领域Tab.2 Applicationsof various plastics pipes in 2009
1.4 生产企业仍主要聚集在经济发达地区
塑料管道生产企业仍然主要集中在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区,全国前3位省份的生产量之和已超过了全国总量的1/3,但有逐步下降的趋势。一些企业在天津、东北、中部、西部等地区投资或增加规模,新增生产能力中,骨干企业扩大规模占有很大的比例,并多为异地扩产,由于当地需求的拉动,新增规模已经有分流的迹象,产业布局逐步合理。表3列出了“十一·五”期间塑料管道的主要生产地区。
表3 “十一·五”期间塑料管道的主要生产地区Tab.3 Main production areas of plastics pipes during the eleventh five-year plan period
1.5 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提升
许多企业很重视国际前沿技术,重视新产品的开发和新技术的引进,并在引进先进加工设备的同时,不断加强新产品的研发力量,一些大型企业拥有先进水平的研究开发中心,有着强大的技术实力,不断重视技术细节。
国内塑料管道行业已经拥有几百项发明、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些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在国际处于领先地位。塑料管道的新品种、新结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及专利项目越来越多,各种不同类型的塑料管道在不同领域中发挥各自的优势。在PE-UHMW管材、大口径排水用钢塑复合缠绕管材、塑料与金属复合管材等方面已经具有一定的国际先进水平。新产品的不断出现,既完善了使用性能,又扩大了产品的应用领域。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正逐步缩小。
1.6 骨干企业的产品品质和品牌意识逐步提高
近年来,骨干企业努力加强质量管理,带动了塑料管道行业整体水平的提升,尽管市场上还存在品质参差不齐的现象,但合格产品是市场的主流。
行业和企业逐步注重品牌的建设。目前有12家企业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20多家企业荣获“中国驰名商标”荣誉;同时,还涌现出一大批地方名牌产品。
安全可靠是高端市场最重要的要求之一,随着中国市场的逐步规范,高品质的塑料管道将逐步成为市场需求主流。
1.7 产品出口增加,国际化趋势逐步加强
随着产量的增加和品质的提升,中国塑料管道加工企业“走出去”的愿望强烈,也出现了一些出口主导型企业,使近年产品出口呈增长势头,出口量和出口额不断增加,并且出口单价和占总产量的比重均呈上升趋势,产品主要销往东南亚、中东、非洲、美洲以及欧洲等国家和地区。但由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需求下降,造成2009年出口形势严峻。在相关鼓励政策及全球经济好转的宏观条件下,如今已经走出低谷,2010年的数据表明,出口增加势头明显,如表4所示。
表4 “十一·五”期间塑料管道的出口情况Tab.4 Export of plastics pipes during the eleventh five-year p lan period
国内市场的扩大和行业的发展使一些国外同行以各种方式进入了国内的塑料管道行业,加大了国内行业的创新力度,促进了行业技术进步。同时国内塑料管道行业在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学习国外先进技术与管理理念的同时,也向国外展示了中国塑料行业的发展情况。
2 塑料管道行业存在的问题
2.1 市场不规范,部分企业的产品品质低劣
市场上产品品质的参差不齐是长期困扰行业的问题。个别企业的品质意识、诚信意识、品牌意识、服务意识不强,导致市场上的产品品质参差不齐。有些企业使用低档的加工设备、采用不合格原料以及过量添加填充料等方式降低成本,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败坏了行业的信誉。
造成产品品质参差不齐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市场不规范。由于相关部门对市场流通的产品品质监督管理力度有限,有些购买者又不是产品的最终使用者,导致市场上塑料管道产品品质有很大的差距,价格相差也很大。在某些应用领域中,品质好的产品竞争不过品质差的产品,甚至部分正规招标项目也是以最低价格中标,不考虑价格是否低于产品成本。很多塑料管道企业,特别是一些骨干大企业,产品品质符合国际标准的要求;但在市场上、工地上同时也充斥着一些品质低劣的产品。
2.2 区域发展不平衡
中国的塑料管道企业主要集中在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区,浙江、广东、山东的产量之和接近全国总量的40%,而其他地区塑料管道行业发展缓慢,生产企业布局不合理,一些地区产品种类单一,同品质、同品种的产品过于集中。运输成本的增加也影响了塑料管道产品的市场推广。
2.3 原材料制约行业的发展
某些品种的树脂存在着规格、数量不足的问题;专用树脂产量更少,且品质尚不十分稳定,技术性能可能达不到要求。有些专用树脂目前还不能国产化,需大量依靠进口,制约了产品性能的进一步提高。我国应加快塑料管道专用树脂的研发,扭转专用树脂生产与供需失衡的局面。
由于供求矛盾等关系,塑料管道的市场价格有时波动较大,尤其受原料的影响很大。本来塑料管道行业的利润就不高,有时原料价格的上涨甚至超过了利润,极大地影响了制品生产企业的正常生产,每一轮原料价格的变动都会引起加工企业的极大担心。
2.4 市场推广工作有待提高
近年来一些企业在积极进行市场的推广工作,国家、一些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也制定出台了推广包括塑料管道在内的化学建材的政策,扩大了行业和产品的影响。但行业和产品宣传、科普等方面工作还不到位,塑料管道行业和产品的市场推广工作还有待提高。中国拥有13亿人口,2010年塑料管道产量为8400 kt,人均只有6.5 kg。
我国塑料管道业生产能力扩张很快,而在推广应用方面相对落后。用户和有关设计部门对于塑料管道的优越性和应用技术的了解还不够普及和广泛,因此塑料管道的应用领域还比较狭窄,比如国外在石油开采和矿山中都已经大量使用塑料管道,国内虽然已经开始研发,但是由于行业之间的限制和壁垒,目前使用量还很少;而通用的塑料管道产品的市场竞争十分激烈。
2.5 产品创新方面还有待加强
部分加工企业在产品创新方面的投入不大,新产品相对不多。市场上一般产品多,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少,相类似的通用产品、中低档产品占大部分,高档产品少。
对某些品种的塑料管道的基础理论研究工作还不够重视,目前仍然停留在生产、应用初期水平,有些品种还没有得到实际验证。企业应通过不断的自主开发,进一步提高产品精度、可靠性、稳定性,积极开发新产品,逐步达到和超过国际先进水平。
2.6 工程施工质量应进一步完善
国内比较注重对塑料管道生产的投入,而对应用技术的研究投入较少,造成了工程技术标准、施工技术不配套。有些用户、设计、施工、监理等部门对塑料管道产品的性能、特点、设计、安装等技术还了解不够,不能很好地针对具体工程选用合适的材料,也很难做到充分发挥塑料管道的优良特性,影响了塑料管道的合理设计、使用和应用领域的进一步扩大。
塑料管道工程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施工水平的高低,好的产品和好的施工才可能保证管道系统工程的良好运行。有些工程技术人员缺少专业培训,在实际操作中沿袭金属管道方法进行设计和施工,存在不规范施工、野蛮施工等现象,没有充分发挥塑料管道的技术经济性能,甚至造成管道的损坏。有些用户到目前仍不了解塑料管道如何按规程进行施工、监理等应该普及的知识。
因此,加强技术培训,建立专业培训基地,组织编写教材,有计划地对生产和施工人员开展技术培训,加强标准、规范的学习与宣贯,才能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2.7 加强行业竞争力
虽然塑料管道目前总量较大,发展速度较快,但并不代表竞争能力强。据海关统计,2010年塑料管道的进口单价为12549.85美元/t,是出口单价的4.28倍。可见我国塑料管道行业竞争能力还有待提高。
3 “十二·五”期间行业发展建议
政府高度重视建设节约型社会,塑料管道在节能、节地、节水、节材方面的优势突出是其发展很快的主要原因之一。塑料管道生产能耗仅为钢管、铸铁管等传统金属管道的1/4;管网运行时的能耗也远远小于传统金属管道;应用施工过程中开槽占地也比传统管道要少得多;在输水过程中漏损率低、卫生安全;塑料管道在生产过程中几乎不产生废料,报废的塑料管道也可回收利用,可节约原材料,因此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3.1 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间塑料管道的生产量将保持10%左右的增长速度,到2015年,预期全国塑料管道生产量将接近12000 kt。塑料管道在全国各类管道中市场占有率超过60%。
(1)产品结构调整目标
主要产品应满足市场需求,产品品种齐全,品质、档次和配套水平有显著提高,产业整体水平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2)科技进步目标
提高产品品质和品牌意识,加大技术开发投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强品牌建设,提升行业及企业的竞争能力。
(3)标准制定目标
进一步细化行业标准,提升塑料管道品质,建立健全市场监督体系,规范市场行为,保证市场稳定健康。注重生产中的过程控制和出厂检验控制,要求生产企业完善品质保障体系和检验设备的配置。逐步建立行业的品质认证制度,满足市场对塑料管道品质的需求。提高施工人员技能,完善工程相关质量标准和制度。
(4)加强国际交流,开拓国际市场,推动中国塑料管道行业在国际市场的大国地位。
3.2 发展重点和主要任务
根据我国塑料管道行业的现状,塑料管道加工业还将以PVC-U管道和PE管道为发展重点,并大力发展改性、复合以及其他新型塑料管道,尽快完善应用的配套和品质保障体系。在稳步提高市政、建筑、水利等应用领域的前提下,积极开拓塑料管道在市政、农业、非开挖技术、旧管道修复、矿山、石油以及工业等还需大力开发领域的应用市场。
(1)加大产品创新,完善配套技术,调整产品结构
“十二·五”期间,10大类塑料管道系统的60多个塑管品种将在建设事业中得到重点推广,塑料管道品种大幅增加,新产品的开发已经成为一大亮点。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进一步加大产品创新力度,适应市场需求,重点开发、生产新材料类塑料管道、改性与复合类塑料管道、环境友好型塑料管道、新型塑料管道系统。提高塑料管道在卫生、环保、节能、防火、防菌、保温、阻氧、增强、抗震、降噪节能等方面的性能。通过改性方式提高塑料管道的综合性能,如PVC-M管和 PVC-O管等,进一步实现塑料管道应用领域的扩展。完善产品配套技术,在管件、阀门、检查井等产品上加强研发、推广力度。继续推进PVC-U塑料管道的禁铅工作。
(2)积极引导和大力开拓市场,进一步推动塑料管道系统化的应用
塑料管道系统化主要涉及同层排水塑料管道系统、地板采暖塑料管道系统、地源热泵塑料管道系统、太阳能热水塑料管道系统、中水雨水回收利用塑料管道系统、室内通风塑料管道系统。在维持现有市场基础上,行业应主动寻求潜在市场,促进行业的发展。大力开发高压力输送石油、矿山用阻燃、抗静电双抗管道等有特殊需求的市场。
(3)继续支持节能减排工作
塑料管道本身具有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的“四节”特点,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和产品创新,创造出新的技术方法和节能材料,在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原则下,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
大力支持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新能源发展战略,发挥塑料管道独特的优点,结合可再生能源技术、废水回收利用技术、能源回收利用技术,实现建筑物的采暖、制冷、热水供应、通风等功能。推进塑料管道在地板采暖系统、地源热泵系统、太阳能热水系统、中水雨水回收利用系统等领域的应用。
大力推进大口径排水、排污用结构壁塑料管道的研究与应用,提高接口品质和环刚度指标。大口径排水、排污用结构壁塑料管道、塑料检查井用于市政排水、排污系统,社会效益显著,并已有一定的应用经验,大力推广对于节能减排和防止水系污染有重要意义。
非开挖用塑料管道摒弃了传统的沟槽开挖方式,节能、节地,不扰民,尤其在城市人口密集地区的管道铺设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4)落实相关政策,扩大应用量
行业应该积极抓住机会,利用扩大内需促进增长、发展农业等有利政策,开拓市场空间,找到自己生存发展的道路。
(5)加强监督管理,规范行业市场
加大产品质量管理力度,实行质量监督制度,首先要及时制订和修订有关工程技术规范并制定完善行业标准,加大监督力度,对产品实行推广认定、监督检查和进场复查,禁止假冒伪劣产品用于建设;同时规范市场行为,防止以次充好、低价销售等不良竞争行为,促进行业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4 “十二·五”期间行业发展措施
4.1 加强宏观调控,落实相关政策
调整塑料管道企业结构和产品结构,鼓励合理兼并,逐步形成产品结构合理,配套完善的规模化生产体系。建议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塑料管道的推广应用,加速限制或淘汰落后产品。同时在国家大力支持基础建设、市政建设、农村建设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在税收、财政等方面更多的政策支持,带动整个塑料管道行业的健康发展。
4.2 加强行业创新和科技进步,提高配套水平
一方面要提高行业自主开发能力,增加科技投入,在原料生产、管道设计以及施工技术实现创新,提高配套水平,提升产业结构。
加工企业应该积极开发新产品、新技术,逐步实现升级换代,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提高产品附加值,走出低价竞争的误区,树立企业品牌。加强改性材料、新材料、复合材料、新型管道的研究、生产和配套工作,提高塑料管道整体或某方面性能,开展特殊领域和特殊环境应用塑料管道产品的研究,形成差异化的产品市场。
另一方面要通过举办和参加各类国际经验交流会、展览会,向外国学习先进的技术,提高企业综合竞争能力。
重视产品开发和工程应用基础技术研究,提高和保证塑料管道产品以及工程应用质量,组织编制有关产品的应用手册,制定施工规程。加强技术创新工作,注重应用技术及产品的开发和研究,实现高技术产业化、使我国的塑料管道行业在整体上尽快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4.3 完善标准体系,强化标准的执行力度
组织完善我国塑料管道标准体系框架,及时制定或修订产品标准和工程规范标准,确保产品质量和应用水平。根据行业的发展情况,有计划地修订和制订产品标准,确保产品质量和促进新产品的发展。合理提高相关标准水平,以鼓励使用品质较好的产品。要加强标准的宣贯,强化标准的执行力度,引导规范生产和市场环节,保证产品品质、施工安装水平和管道系统满足要求。
4.4 完善质量保证体系,规范市场行为
加强行业自律,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建议实行质量监督制度对生产企业的工艺装备、生产规模、检测手段和品质保障体系做出规定,加强对企业的产品质量进行监督抽查;组织优质名牌产品的推荐,扶持优质产品的发展,稳定与扩大优质产品的市场;制订打击和取缔伪劣产品的规定,以有效制止伪劣产品的上市,进一步规范市场行为,防止低价恶性竞争。对相关工程建议实行质量保证制度。
4.5 注重与上游行业的协调发展
建议上游行业加快塑料管道专用树脂的研发和稳定生产,促进PE压力管道料的国产化和多样化。开发PVC功能化树脂、接枝改性PVC树脂,扭转我国专用树脂生产与供需失衡的局面。推进排水排污用PP管道专用料的应用工作。加速PVC无铅热稳定剂的替换工作;促进加工设备和模具行业的技术进步,提高生产的稳定性以及提高生产效率,以降低成本;实现上下游行业的多赢发展。
4.6 加强对下游用户的服务工作
对下游的应用领域要加强服务,关注下游用户的合理要求,以提高塑料管道工程的质量,提高信誉,促进应用。建议强化工程标准的执行力度,重视工程应用基础技术研究,提高和保证塑料管道产品以及工程施工品质。组织编制有关产品的应用手册,加强对技术人员、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和教育,介绍施工、安装、使用经验,加强标准、规范的学习与宣贯,努力配合提高工程质量,促进塑料管道的更好应用。
建议制定推广措施和办法,扩大宣传,加大推广应用力度,加速限制或淘汰落后产品。
4.7 开展职业培训,努力提高员工素质
开展职业培训,努力提高员工素质,对行业的发展非常重要。将逐步推行岗位操作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持证上岗的制度,提高企业员工的技术水平和操作技能,为行业新一轮的快速发展打下基础。
4.8 加强交流,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行业协会是实施行业管理的主体,承担全行业的协调管理责任,在反映行业的愿望、研究行业的发展、举办各种行业活动方面能起到积极作用。行业协会要与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重点研究解决行业中的共性问题。
行业协会要逐步承担政府部分管理职能,充分发挥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行业自律的作用。建议政府相关部门给予大型骨干企业技术研发资金专项支持,对中小型企业提供重组的资金扶持。
发挥协会在参与行业规划、行业管理、项目评估、技术咨询、贸易仲裁、反倾销与应诉、法律法规及标准制定、市场监管、人才培训等方面的作用,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组织行业及行业间会议,传递行业信息,促进行业沟通,推动整个行业和谐发展、共同进步。
4.9 鼓励形成合理的产业集群,警惕过热发展
一段时间有很多企业不断的增加生产能力、扩大规模,还有一些企业跃跃欲试,拟进入塑料管道行业。因此我们还要提醒行业企业不应有短视行为,要有前瞻性,不应过热发展、盲目扩大产能。建议企业要根据自身资源优势科学发展,找对属于自己产品的方向和市场。针对目前塑料管道行业不大,但企业众多,一些中小企业产品品质不易保证的现状,鼓励行业企业合理兼并,逐步形成合理的产业集群,发挥规模化经营的优势,提高综合竞争能力。
支持国家相关部门发布行业准入条件,制定相应的行业准入门槛,促进行业的规模建设和健康发展。
Review of China Plastics Pipes Industry during the Eleven th Five-year Plan Period and Its Prospect in the Twelfth Five-year Plan Period
WANG Zhanjie
(Plastics Piping Subcommittee of China Plastics Processing Industry A ssociation,Beijing 100068,China)
This article discussed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bout the output and export of the domestic plastics pipes industry during the eleventh five-year plan period.The problems of the plastics pipes industry were pointed out.Finally,the development goals and some suggestion of the plastics pipes industry during the twelfth five-year plan period were given.
plastics pipe;the eleventh five-year plan;the twelfth five-year p lan;development trend
TQ320
A
1001-9278(2011)04-0001-06
2011-03-01
联系人,wang00600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