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育实效性
2011-11-29刘素琼
刘素琼
摘要:在旧的教育体制之下,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着诸多的缺点,比如说上课不生动、死记硬背、和实际的关联性不大、枯燥等等,然而在新的课程标准体系之下,这种教育方式和理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新的《思想品德》课本图文并茂,显得更加形象生动,这给老师的发挥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充分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提高思想品德教育课的实
效性。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思想品德课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教育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化,学科的课程结构改革也处在不断的调整变化之中,初中思想品德教育课程也不例外。那么,如何才能提高中学思品教学的实效性?本人认为要提高中学思品教学的实际效果,就要切实遵循新课标的基本理念,重视学生全面素质的和谐发展,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构建起全新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使中学思品教学努力实现生活化、活动化、综合化。具体做法如下:
一、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能否提高思想品德教育课实效性的关键保证,师生关系作为一种人际关系,只有其健康顺利地发展,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及其学习的主动意识。孔子曾经说过:“亲其师,方能信其道。”这就充分说明了良好的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具体实践:
第一,作为教师,应该更加主动地去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用真挚的情感去感动学生,使师生关系能够建立在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之中。
第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该转变自己的语言,用更加生动形象的语言去营造一种良好的课堂气氛,更多地通过眼神、笑容、动作等各方面的肢体语言去和同学们交流,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充分发挥课文当中音乐、图像等
功能。
第三,在课堂上,教师也应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同学们对某一观点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对于理解有困难的学生,老师应该及时地去解决他们心中的困惑,让他们能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老师的和蔼可亲。
可以说,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实效性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如果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和谐,学生对于这门课程就会产生厌学,上课效率低下,同时还严重地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改变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性
在新的教育体制之下,我们所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能够适应社会发展潮流的新型人才。为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摒弃灌输式的教育方式,采取以素质教育为主体,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善于讨论为目的的教育方法,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思考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教师要提供给学生一个能够充分发挥他们表达自己思想、质疑、探究的机会,并且在老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充分发掘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性,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實践能力的全方面综合性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创建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
学生是否具有强烈的参与意识是评判一节课是否具有效率的重要指标。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营造一种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当中。教师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学时,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四、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体化差异
每一个学生都有着其自身的特点,教师应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化差异去适应、去转变自己的角色,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全面地发展。学生的个体化差异主要表现在:学生的智力发展迟缓,因为成绩不理想而导致的心理问题,情绪沮丧,因为性格上的原因而被孤立,有过错、缺点或者缺陷等等。
总的来说,素质教育作为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能否融入实际的课堂教学当中,需要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创造出一种和谐快乐的课堂教学气氛,按照新课程的体系标准,发挥出自己创新的教学模式的优点,真正地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作为一名思想教育的教师,不仅自己各方面要进化创新,还应该把培养出创新型和实践性人才作为自己的责任,使得思想品德教育课能够更加深化。
参考文献:
[1]杨孟桃.浅谈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创新[N].贵州民族报,2010.
[2]袁杏琳.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几点尝试[N].江苏科技报,2009.
[3]刘文川.让思想品德教学充满活力[N].学知报,2010.
(作者单位 广东省阳山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