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与我国本科会计专业培养目标比较
2011-11-29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孙 萍
英美与我国本科会计专业培养目标比较
南京师范大学 孙 萍
一、英美高校与我国高校本科会计专业培养目标
(一)英美高校本科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 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AECC)1990年9月在其第1号公报《会计教育的目标》中明确指出:“学校会计教育的目的不在于训练学生在毕业时即成为一名专业人员,而在于培养他们未来成为一名专业人员应有的素质,会计教育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打好终生学习的基础。”也就是说会计专业教育应该为学生成为职业会计师做好准备,而不是在进入职业界的时候成为职业会计师。毕业生要想成为胜任的会计师还必须继续学习,掌握终身学习的能力。高等会计教育应教会学生为获得并保持职业会计师资格所需的学习能力。作为会计职业起源地的英国,是现代会计理论和实务较为发达的国家,与之相适应,其会计教育一直以“注重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而著称。虽然英国各个大学的会计教育有不同的教学模式,但注重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是学校的共同目标。
(二)我国高校本科会计专业培养目标 1998年,财政部会同原国家教委确定了我国会计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能在企业、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经济管理部门、学校、科研机构从事会计学的实际工作和本专业的教学工作的德才兼备的高级专门人才。”各院校本科会计专业有些直接遵循了财政部制定的培养目标,有些则在财政部的基础上做了一些修正。本文从我国目前本科会计专业比较强的高校中选取了12所,并从其网站上收集到其本科会计专业培养目标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后见表1。
表1 我国12所高校本科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
二、英美与我国高校本科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差异
(一)培养“未来”与“现成”的会计人才 美国和英国培养目标的共同点在于培养学生未来成为一名会计专业人员应有的素质,而不是毕业就成为一名会计师。而我国大多数高校的培养目标均是培养学生能够胜任企事业单位、政府与非营利性组织、金融证券机构等领域的会计管理工作。英美是使学生具备在毕业后能成为会计师的素质,我国是在培养现成的会计人才。事实上,随着经济环境越来越复杂化,会计工作不仅仅是简单的判断和记账,需要更多的职业判断和思考。因而,在相对封闭的高校里是无法培养出现成的高级会计人才,直接去胜任各类公司(企业)、会计师事务所、事业单位、行政机关的财务管理、会计、审计及相关业务工作。因此,我国高校会计专业应该抓紧时间根据经济环境的变化修正其培养目标,来满足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
(二)培养目标的“差异化”与“统一化”我国众多高校不仅在同一层次,而且在不同层次(会计本科、专业硕士学位、硕士和博士)的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上,也没有很明确的界限,表述也比较的模糊。前面所选取的高校中,很多把本科会计的培养目标定位为高级财会人才,与会计专业硕士学位、硕士、博士所培养的高级财会人才没有进行鲜明的区分,定位比较的含糊。在这一点上英美的本科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学生具备将来成为会计师的素质和能力,学生在课程选择、作业完成都有很大的主动性,因而不同的学生根据不同的偏好和特点进行不同的学习,因而在能力的培养上应该各有不同。英国通过开设自由选修课程扩展学生知识面,与美国通识教育理念如出一辙。每个学年都开设至少一门自由选修课程、若干限定选修的基础课程和若干必修的核心专业课程。以会计专业连续数年被泰晤士报排名第一的伦敦经济学院为例,第一学年学生可以从人类学、算术学、人口统计学、经济学史、地理学、法律、数学、哲学、政治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课程中自由选修一门课程,并根据自身数学和统计学功底限定选修一门数量计量课程,另外开设了经济学基础和财务会计基础两门必修课。
(三)目标导向的“宽泛性”与“聚焦性”英美会计专业以能力和素质为目的的导向下,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考试形式等各方面均比较的灵活。在教育目标上,密切注意社会需求,即根据市场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改变教学方法,培养具有符合市场需要的毕业生;在会计课程设置上,除直接与时代发展形势相衔接外,每学年还必须根据市场需求和学生就业情况,对会计课程进行总结、修改和必要的替换;在教学方法上,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授课为主的教学方法,代之以“教师授课为辅、学生参与为主”的新教学方法,强调教师的主要职责应该是引导、启发、组织学生的学习思考,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务研究等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加深对所学会计知识的认识和理解,锻炼和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在成绩评定上,注重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学习成绩的评定不单纯依靠期末考试,而是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其中平时成绩由作业、小测验或演讲等形式组成,期末考试试题多为综合性的主观题,即便是会计核算也要求作相关的分析和决策。每道题都需要大量的论据作支持,要在两个小时内完成这样的考试,就要求学生思路清晰,有较强的逻辑性,并且在平时阅读较多的参考书,积累一定的专业知识。我国高校在以为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培养现成的会计人才为目的导向下,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考试形式不够灵活,大多是程序化的、固定的形式。在课程设置上,高校一般四年一个循环来修订教学计划,因此课程设置相对比较的滞后,很难反映社会需求的变化;在教学方法上,还是以“老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方式;在考试形式上,期末考试成绩所占的比重较大,考试内容的综合性和灵活性不强,死记硬背的东西较多。
三、英美高校本科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对我国的启示
(一)保持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及外部环境紧密衔接 从上述对英美与我国本科会计专业培养目标的比较,可以看出,培养目标在会计教育改革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及考试方式等方面的改革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因而,我国本科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进行调整和改革,使学校教育既符合市场需求,又能保证教学质量。可以借鉴美国经验,职业界把对会计人才的需求通过一定的渠道反映到各高校当中,各高校把职业界的需求作为学生的培养目标,并取得职业界的支持。会计职业团体不定期地对会计教育状况进行评估,以改进会计教育,使会计人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保持培养目标的差异性与多样性 由于不同高校在教育资源、生源质量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学校应该打破无差异化培养目标的局面,根据社会经济及需求状况,再结合自身的资源状况合理的确定自身的培养目标。如教育资源、生源质量较高的院校,可以把培养高级会计人才和研究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而教育资源、生源质量一般的院校,可以将实用性、应用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同时,在不同层次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要进行明确的界定,如继续在本科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中保留教学工作就不太合适了,众所周知本科生根本无法胜任现在的教学工作,而把其作为博士研究生培养目标之一则是比较合理的。在此基础上,各高校还要根据其制定的目标,合理的进行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学方法和考试形式等方面的配套改革,实施多样化教育,增强学生的发展弹性,拓宽未来就业范围。
[本文系南京师范大学教育教学改革课题“社会需求与会计人才培养整合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1]陈旻:《美英会计本科教育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财会通讯》(综合·上)2010年第3期。
[2]程芙蓉:《美英高校会计教育的重点及启示》,《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第2期。
[3]American Education Change Commission,AECC Urges Priority for Teaching in Higher Education:Issues Statement NO.1,Issuesin Accounting Education(1990.fall).
(编辑 余俊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