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零角度整脊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运用*

2011-11-29王遵来

天津中医药 2011年4期
关键词:整脊椎旁胸椎

王 雷,王遵来

(天津北辰北门医院,天津 300400)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所致的腰腿痛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痛症之一。运用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推拿整脊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良好疗效,已成为保守治疗中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本院自2002年以来,运用零角度整脊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本院2007—2009年的570例典型患者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570例中,男330例,女240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66岁,病程最短1周,最长20余年,突出部位L4/5215例,L5/S1 126例,L4/5合并L5/S1 95例,L4/5合并椎管狭窄85例,L5/S1合并椎管狭窄49例,所有病例均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6月28日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符合诊断。所有病例均需拍摄全脊柱成像X线片为脊柱整体辨证施治提供依据,同时内科检查排除禁忌症。

2 治疗方法

2.1 脊诊诊查法 中医学的特点是“整体观念,辨证施治”,运用于临床具体可表现为,上病下治、左病右治、背病腹治、内病外治等理论。国外学者彼得·李顿提出了“兄弟椎”的理论[2]如:C1对应 L5、C2对应L4的观点说明脊柱的两端存在互动关系,提示临床治疗颈椎病或腰椎病时应上段和下段椎体同步治疗,该理论同中医学的上病下治的观点相吻合,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发现,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其 L1,T12、8、4,C2 有代偿阳性反应点,其中,左侧突出时,其相对应的右侧胸椎有代偿反应点,左侧的颈椎有代偿反应点;右侧突出时,左侧胸椎及右侧的颈椎有代偿反应点。

2.2 软性整脊法

2.2.1 推脊整脊法 患者俯卧位,充分暴露脊柱,术者站于前方,双手拇指或掌根部分别置于脊柱棘突两侧缓慢有节律的自上而下(T1~L5)推按3~5次。要求:术者双手拇指或掌根有力,推按过程中要体现出震颤力和挤压力作用于脊柱两侧,以达到理筋和调整椎骨错缝的效果。

2.2.2 椎旁阳性点整脊法 患者俯卧位,术者对椎旁出现的压痛点、痛性筋结、条索状物等阳性反应点施治,对体型较瘦的患者用双手拇指重叠按压阳性反应点约1~2 min,体型较肥胖的患者则采用肘关节按压阳性反应点,要求定点定位,力度不宜大,时间不宜长,以达到“动中求解,动中整复”的效果。

2.3 零角度整脊术

2.3.1 胸椎零角度整脊术 患者俯卧位,医者站于一侧,以T8右侧椎旁阳性反应点为例,医者右手掌根豆状骨部固定椎旁压痛点,缓慢用力向下自外呈弧形牵拉至最大限度时,瞬间加大旋转的力度和角度,常可听到弹响声或掌根下有移动感,触诊阳性反应点消失。

2.3.2 腰椎零角度整脊术 患者俯卧位,医者站于一侧,以L4右侧椎旁阳性反应点为例,医者右手掌根豆状骨部固定椎旁阳性反应点,左手重叠按压于右手背上,双手二力合一,自上向外牵拉椎旁阳性反应点至最大角度时,瞬间加大旋转的力度和角度,同时向外侧方向推压,常可听到弹响声或掌根下有移动感,触诊阳性反应点消失。

2.3.3 骶椎零角度整脊术 患者俯卧位,医者站于其一侧,以S2左侧阳性反应点为例,医者右手豆状骨置于阳性反应点之上,缓慢用力向下呈45°角下压至最大限度(豆状骨与压痛点有融为一体之感最佳),此时,医者豆状骨向外向下呈弧形外旋,在旋转过程中即可听到弹响声或掌根下有移动感,触诊阳性反应点消失。

3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1)治愈:腰腿痛消失,直腿抬高70°以上,能恢复工作。2)好转:腰腿痛减轻,腰部活动功能改善。3)未愈:症状、体征无改善。

4 治疗结果

见表1。

表1 各节段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疗效分析Tab.1 Analysis on curative effective in patients with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protrusion at several segments 例

5 讨论

近年来随着对脊源性疾病的认识和研究不断深入,特别是在整脊术的治疗机制上及深入研究,发现传统的整脊推拿手法(即大力度、大角度、大幅度),易于导致脊柱力学平衡的进一步破坏或临床症状的加重,笔者在继承、提炼中国医学各流派推拿正骨手法精华的基础上,结合国外诸多整脊矫形按摩手法及理论经验,结合自己多年治疗脊源性疾病的临床实践,总结出一套治疗脊源性疾病的特色手法即零角度定点整脊术。该法优点是整脊治疗时患者的患椎不会承受任何形式的旋转力或搬动力,医者只需用“豆状骨”在患椎椎旁阳性反应点给予有限的作用力就可完成矫正治疗,该法不仅操作简单,无需辅助设备,更重要的是减少和降低了传统整脊推拿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加快了治愈的过程,提高了临床疗效。

人体脊柱由于退变、外伤、劳损等使椎体产生关节位移或错缝,导致脊柱力学平衡的破坏,刺激脊神经系统,导致在位移或错缝的椎体或肌肉附近产生压痛点、损伤、硬结、痉挛等病理表现,临床统称阳性反应点。零角度整脊术在治疗原则上充分体现出了“筋骨并重”的治疗理念,经临床实践总结,笔者在阳性反应点的基础上,创新提出了整脊“两点论”辨证观点。即虚点和实点,凡是肌肉、筋膜等软组织病理改变产生的阳性反应点称之为虚点,凡是棘突偏歪、椎体位移、关节失稳等产生的阳性反应点称之为实点。其中软性整脊法,即以软组织病理改变为主,整脊术以关节失稳改变为主。两者结合达到《医宗金鉴·正骨心法》所讲“脊筋隆起,骨缝必错,当先揉其筋,令其柔软,再按其骨,徐徐和缝”的治疗理论。

零角度整脊术:即手法直接施力于椎旁阳性反应点,采用瞬间合力完成整脊治疗,需30~60秒即可完成操作,比目前较流行的短杠杆手法以棘突或横突为骨杠杆的整脊手法,更省力、更安全、更有创新性,其特点是:1)整脊治疗时直接在椎旁阳性反应点上发力,无须借助杠杆力。2)整脊治疗过程中作用力、作用点始终不超出阳性反应点的范围,因此其他椎体或椎旁软组织不需要承受额外的载体,更不会造成对脊柱病理性平衡的破坏。3)适合各年龄段的患者,手法轻巧、无痛、细腻,能准确控制整脊治疗时作用力及作用点力量的大小。

随着生物力学在脊柱方面的深入研究[3],人们发现脊柱的某一节段出现位移后,其上段或下段的椎体也必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代偿反应,以适应某节段椎体位移导致脊柱不平衡状态的需要,这是机体各大系统自我调整的结果,因此,在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急性期,笔者多治标,标即代偿椎,而且以胸椎为主,目的是:1)通过胸椎的调整进而改善腰椎的力学平衡状态,从而减轻对神经根的压力,减轻压迫及刺激。2)人体的五脏六腑都在胸椎有直接对应的椎体,这些椎体又间接的同颈椎和腰椎有相互的关系,因此,调整胸椎,即可调整人体整个系统的平衡状态,为局部建立平衡状态奠定良好的基础。慢性期笔者的治疗模式为治本,进行整体治疗,即标本兼治(患椎与代偿椎同治),充分发挥中医的整体观念及辨证施治原则。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1-202.

[2]叶伟胜,万 瑜.骨科疾病的矫形按摩[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7-21.

[3]王 雷.中国整脊术[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10:21-23.

猜你喜欢

整脊椎旁胸椎
定量CT与化学位移编码磁共振成像测量椎旁肌肉脂肪含量的相关性研究
健康成人胸椎棘突偏歪的X线研究
穴位电刺激联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神经痛疗效观察
“整脊”真能让人立刻长高吗
整脊真有这么神奇吗
俯卧位手法整复结合电针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
椎旁肌群变化与腰椎间盘突出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胸椎真菌感染误诊结核一例
椎旁肌间隙入路与后正中入路在胸腰椎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整脊结合局部推拿治疗青少年假性近视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