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歌仗剑看李白

2011-11-28文心

市场周刊 2011年8期
关键词:行路难金陵文人

文心

他那执剑浪游的侠骨,飘然欲去的仙气,狂饮高歌的豪情,歌风咏月的野趣,以及那斗酒诗百篇的天纵奇才,一醉累月轻王侯的恃傲,千古无有出其二者。

而他与金陵城的渊源与情感,也同样为千古诗家少见。在《为宋中丞请都金陵表》中,李白说南京“地称天险”,“六代皇居,无福斯在”,并建议把国都建立于此。喜欢一个城市甚至认为可以立都,足见李白对南京的感情之深。同样很深的,还有李白在金陵城里遇见的那些人儿。

初到金陵的李白25岁,秀丽的江南景色,六朝遗韵,婉转的吴歌,热情的酒姬,让李白挥笔写下无数的诗篇。当他要离开金陵时,诗人恋恋不舍的写道:“意与之谁短长,请君试看东流水。”他是爱这个城市的。

我一直很喜欢李白背负青天朝下看,绝云霓,负苍天,何似在人间的豪侠之气;喜欢他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不羁个性;喜欢他下笔纵横如江河直泻的旷古才情;更喜欢李白那不为后世所渲染的世俗一面。那让我觉得他更真实,更完整,也更加立体。

李白从西蜀磨剑二十年,到侠游吴楚,千金散尽,广结友朋,再到名动京师入翰林,都是为了他那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建功立业之信念。为了寻找机会,步入仕途,青云直上,李白不仅走过终南捷径,靠隐逸求闻名,还广投拜揭帖,以求被引荐。兼济天下的政治理想几乎成了盛唐文人人生价值的实现标准,“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的理想抱负激励着包括李白在内的大批文人走上求仕建功的道路。

李白始终坚信自己的天才与能力,一路高唱着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李白仰天大笑入长安。然而不善韬晦,怀才傲物,直性而行的个性注定了他只能是“天上谪仙人”而不是人间好宰辅,注定了他是激情浪漫的诗人,而不是冷静理智的政治家。且不说他青年时醉中执剑杀人那任侠使气的个性,单说嗜酒如命,不醉不成文的文人气质就成为他在官场立足的致命障碍。中国官文化选人标准是:少年老成、温柔敦厚。李白自幼便是“忆昔少年时,结交赵与燕”的典型江湖义侠风度,如何在官场做那文质彬彬的谦谦君子之像?果然不久便遭到玄宗疏远、权贵怨恨、同道嫉妒。这样艰难的宦海沉浮使诗人发出了“行路难,行路难,今安在?”的苦闷倾诉。

天宝三年,李白在抑郁寡欢中离开长安。“临当欲去时,慷慨泪沾缨”,从此,饮酒、赋诗、浪游成了他生涯的全部。

造成李白性格悲剧的根源,正是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极其不协调的融合。一方面,李白在时代使然下接受“济苍生”的王道思想。一方面骨子又深受老庄思想的浸染,性喜自由。道骨儒肠,庄魂骚情在他的文化心灵里合而不协。使李白既不能成为从一而终的宰辅,也不能作个随遇而安的隐士。他始终背负着一颗骚动不安的心灵浪游天涯,在诗酒中安顿自己的灵魂。最终留下了中华文化史上千古不朽的诗名。

猜你喜欢

行路难金陵文人
拟行路难(其六)
登金陵凤凰台(节选)
两手
朋友
海水为什么不能喝?
文人气
这世上少了文人会怎样
金陵十二美女瘦身茶
改善生态 平衡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