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轩听雨
2011-11-28舒星
舒星
又逢暮春,但天公不作美,清晨久违的霞蔚庶几二刻钟被云翳掩盖。且夫这霏霏的霪雨哦,弥足醇香,予以了这数亿亩干旱的大地即时的救赎。所以,自己的情愫也如同春风化雨,浓烈的令人心醉憔悴,自然便有了这种“扒桥忘水流”的心情了。
听,那一泓静如处子的潭水,几阵风儿拂过,漫天清丽的雨丝潇潇飘落,啪嗒在这潭韶华的水面上,嘀哒、嘀哒,振起层层鱼尾纹般的涟漪,荡漾向远方。
迟暮甫至,春意渐深,这时耳边最容易响起的就是戴望舒《雨巷》中那段毫无纤尘的旋律了,“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这是一种何样鞭辟入里的清爽啊?这正是雨送黄昏花未开,万籁无声泥益清呵。绿油油的青草摆脱了软泥的束缚拔尖钻出,清脆脆的树叶衬托着一颗颗黄豆大的雨滴几欲摔下,几只不知名的鸟儿小心翼翼的停在楼前大桑树上,边晃悠脑袋边抖动湿漉漉的翅膀,刚从身边打着黄伞经过的两个路人已经走到了视线的尽头,变成两个黄色的点。此时此刻,一个人凭轩听雨不知又是一种何样的意味呢?
到了黄昏时分,走在前往自习教室的柏油路上,只听一阵阵惊雷在东边的天空断断续续地轰响,夹杂在这宜人清新的小雨里,格外的扣人心弦,摄人心魄,就像天地间一支宏大的手笔,一撇一捺都让万方战栗。
雨,紧跟着昨儿那段嘈嘈切切的雨弦声,兀自瑟瑟漱漱地落,遮天蔽日,连绵不绝,仿佛嵇康在踅回邙山时宣泄着自己积郁一生一世的悲情——“王非王。侯非侯,千乘万骑归邙山,飞鸟尽,良弓藏,我之后,君复伤。”就这样,魍魍魉魉中,一曲旷世之作《广陵散》令我心驰神往梦回了东晋。陶渊明,王羲之,顾恺之,谢道韫,谢灵运,阮籍……一批批秀外慧中,才情横溢的大家突然横亘于胸,然而此时,我惟独钦仰那器宇轩昂的嵇康,想他如此的桀骜不驯,如此的刚正不阿,如此的不卑不亢,不正是竹林七贤在万马齐喑的庙堂中一个亮丽的缩影吗?
雨,轻盈地下。滴答在嫩绿的叶芽间,醉而不靡,娇而不艳,媚而不妖,温柔,圆润,缠绵,擎着万古长夜,影影绰绰,点点滴滴,淅淅沥沥地下,慢慢黑夜中,我想去用最真挚的情怀去感悟这如歌如酒的中华五千年,纵使我懵懂、浅薄,但只愿以我之心,鉴古人之心,以尔之心,鉴吾之心,期待着三心印鉴,期待着真情斯见。
雨,悠悠地下。曾记得孩提时,父亲就告诉我,盘古虽然开天辟地使万物苏醒,但却是女娲捡石补天,造就人类,也就是说,曾在万万年之前,便有了扬扬酒洒的飘落而下雨,悲乎女娲取义成仁,埋葬料峭。古人常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但一个仲尼真的能够拯救一个中华民族吗?众人皆倡儒,我独深爱道。中国土生土长的道,具有黑色光泽的道,天地间原始的道,多么的浑厚,多么的蕴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已经五千年了,在朴素的阴阳切割与转换中,道用它伟大的智慧和博大的胸襟锻造与淬炼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独立品格,也让自己的精髓融入到华夏子孙的血液之中。
雨,哗哗啦啦地下。想起了徐志摩的《翡冷翠的一夜》,想起了黄家驹的《冷雨夜》,如同刘德华《冰雨》中所唱的“冷冷的冰雨在我脸上胡乱的拍,暖暖的眼泪跟寒雨混成一块,眼前的色彩忽然被掩盖,你的影子无情在身边徘徊”。其实,人生不如意之处十之八九,为何不能孤光自照冰雪肝胆呢?回不去的是家乡,到不了的是远方,可是这远方究有多远?这永远又是有多远?刘德华他在等待着一个女孩,然而我在等待什么呢?人生又在等待什么呢?
雨,一直在下,点点滴滴地,淅淅沥沥地,把天地玄黄浑然相连臻于了这镂空的雨帘。
又该凭轩听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