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行业差异的R&D持续投入与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

2011-11-27

山东社会科学 2011年10期
关键词:高新技术区间样本

金 颖

(南京审计学院 会计学院,江苏南京 210029)

基于行业差异的R&D持续投入与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

金 颖

(南京审计学院 会计学院,江苏南京 210029)

以2007-2009年沪深证券交易所连续三年均披露研发费用的高新技术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将研发投入强度划分为若干区间,从公司的盈利能力、发展能力和股东获利能力等三方面考察各行业高新技术上市公司R&D投入强度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并揭示高新技术上市公司之间的行业差异。研究表明,我国高新技术上市公司R&D投入强度较低,虽呈逐年递增趋势,但缺乏连贯性;高新技术上市公司R&D投入强度与部分公司绩效指标相关,并存在行业差异;高新技术上市公司R&D投入强度对公司绩效影响的滞后期较短,滞后性不明显;信息技术行业的R&D投入强度越大,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性越强。

研发;绩效;高新技术;行业

以索洛(Solow)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以熊彼特(Schumpeter)为代表的创新理论均认为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和企业发展具有正面的促进作用。近年来,我国以高科技为特征的高新技术产业在规模、工业产值方面都得到了迅猛发展,其R&D经费投入强度也在逐年提高即是佐证。①参见科技部发展规划司近年的科技统计报告“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状况分析”的相关内容。不过,在高新技术企业R&D投入不断增加的同时,企业的绩效是否也在同步增长?研发活动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是否具有滞后性?不同行业的高新技术企业,其研发活动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是否相同?本文拟以连续披露研发费用的高新技术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的研发投入强度区间下,各行业研发投入强度与公司绩效之间关系进行研究。

一、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高新技术上市公司R&D投入的最终目的是不断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使公司的经济效益能得到持续的提高和发展。Jooh Lee和Eunsup Shim(1995)以美国和日本的高科技行业为例,发现长期的研发投入和企业的市场价值增长显著正相关。②Jooh Lee,Eunsup Shim.Moderating effects of R&D on corporate growth in U.S.and Japanese hi-tech industries:an empirical study[J].The Journal of High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1995,6(2):179 -191.Hsieh,Mishra和 Gobeli(2003)以美国1975—1996年医药和化学业的数据为基础,以R&D和固定资产为自变量进行研究,发现相对于固定资产而言,R&D更能为公司提供可持续竞争的优势。③Ping - Huang Hsieh,Mishra,C.S,Gobeli,D,H.The return on R&D versus capital expenditures in pharmaceutical and chemical industries[J].Engineering Management,2003,50(2):141 -150.程宏伟(2006)等人研究发现,我国高科技上市公司的R&D投入强度与公司的盈利能力、技术实力等绩效指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正相关关系。④程宏伟、张永海、常勇:《公司R&D投入与业绩相关性的实证研究》,《科学管理研究》2006年第6期。因此,本文提出假设1:高新技术上市公司R&D投入强度与公司绩效正相关。

同时,由于部分行业的研发投入所带来的技术进步能直接应用到产品的生产中,而有些行业由于其产品本身的特点,研发活动的成果不能直接应用到产品中(如社会服务业)。因此,本文提出假设2:高新技术上市公司R&D投入强度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存在行业差异。

何玮(2003)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开发费用的投入产出效率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其效果在三年中逐步发挥出来,第三年达到最大,滞后三年和三年以上时技术开发费用支出对产出的影响已经相当弱了。⑤何玮:《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研究与开发支出对产出的影响——1999-2000年大中型工业企业数据的实证分析》,《经济科学》2003年第3期。因此,本文提出假设3:高新技术上市公司R&D投入强度对公司绩效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年增大,并假定滞后期为两年。

衡量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是否成为科技投入主体的主要指标为R&D经费投入占企业销售额的比重,这也是国际上通用的指标。一般认为,R&D经费投入占企业销售额的比重如果低于1%,则表示企业难以生存,不具竞争力;处于2% -3%,属于中等水平,企业只能走模仿创新的道路;达到4%-5%或以上,即属于高水平,表明该企业可以进行自主创新,有一定的竞争力。①马希良:《对企业科技投入指标体系的思考》,《中国科技产业》1999年第11期。Bart Los和 Bart Verspagen(2000)研究了美国制造业企业R&D溢出效应和生产力的关系,发现在高端科技企业,中端科技企业和低端科技企业里,R&D溢出效应对企业生产力的影响是不同的。②Bart Los,Bart Verspagen.R&D spillovers and productivity:Evidence from U.S.manufacturing microdata[J].Empirical Economics,2000,25(1):127-148.因此,本文提出假设4:高新技术上市公司R&D投入强度区间值越高,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性就越强。

二、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对2007-2009年的沪深证券交易所发行A股的非银行业上市公司进行筛查,凡是在报表附注中披露了高新技术企业相关认证的上市公司都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进而确定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的数量为:2007年352家,2008年555家,2009年666家。剔除ST上市公司,最终确定2007-2009年三年中连续在年报中披露R&D经费投入金额的223家高新技术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

本文研究对象的研发经费金额来源于沪深证券交易所网站和巨潮资讯网所披露的上市公司年度报告,公司绩效指标来自国泰安数据库(网络版),数据处理运用SPSS分析软件,行业分类采用2001年中国证监会公布的行业分类标准。

(二)指标选取及变量描述

综合当前学者们对R&D活动衡量所采用的指标,本文选择以下变量对高新技术上市公司R&D活动进行衡量。

(一)因变量的衡量

1.盈利能力。

公司研发投入的最终目标就是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与水平。高新技术上市公司R&D活动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营业收入、利润等投资回报上。本文选取营业利润率和净资产收益率(ROE)两个指标,并规定营业利润率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净资产收益率 =净利润 /股东权益平均余额。

2.发展能力。

公司的研发投入是以现在的支出换取从投资时刻起的持续的发展,在各种公司绩效评测系统中,公司的发展能力均为测评的重点。本文选取资本积累率这一指标,并规定资本积累率 =(期末股东权益总额 -期初股东权益总额)/期初股东权益总额。

3.股东获利能力。

持续的研发投入能够积累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的技术能量,能切实提升公司自主创新的能力和增强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并通过向投资者传递良好的投资信号使公司的股本市场价值得以提升,最终提高股东的获利能力。本文选取反映股本市场价值的托宾Q值作为衡量股东获利能力的指标,托宾Q值 =市场价值 /期末总资产。

本文中因变量的数据选取高新技术上市公司2009年的相关数据。

(二)解释变量的衡量

R&D的投入,包括人、财、物等多方面的投入,但最重要的还是资金方面的投入,资金的投入决定了整个R&D项目所提供的研究基础水平的高低。因此,本文选择样本公司2007-2009年R&D经费投入强度作为解释变量。R&D经费投入强度 =当年R&D经费金额 /当年营业收入。

(三)模型构建

本文从行业整体角度考察某行业2007年、2008年、2009年R&D投入强度与2009年公司绩效的关系。回归模型为:

式中,Y为因变量,R&D为公司R&D经费投入强度,ε为残差项。i表示第i个行业,j=0,1,2,t表示当期,即为2009年,t-1为2008年,t-2为2007年。

本文按照研发投入强度区间来考察某行业2007年、2008年、2009年R&D投入强度与2009年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回归模型为:

因此,基于以上分析可以认为,在稳定增长的目标下,如果耐用品的寿命足够长,货币政策当局应选择耐用品部门通胀作为货币政策盯住目标,无论是基于缓和产出波动的角度,还是基于降低政策引致的社会福利损失的角度,均应如此。

式中,Y为因变量,R&D为公司R&D经费投入强度,ε为残差项。k表示 R&D 投入强度的区间,k取值:[0,1),[1,2),[2,3),[3,4),[4,5),[5,+∞),其余指标说明同上。

三、实证结果及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1.R&D投入披露状况。

2007、2008、2009年沪深证券交易所发行A股的高新技术上市公司分别为352家、555家和666家;披露研发经费投入金额的分别为249家、447家和571家;所占比例分别为70.7%、80.5%和85.7%;三年连续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R&D经费投入信息的高新技术上市公司则有223家。

从披露研发经费投入的项目来看,在223家样本公司中,有89家高新技术上市公司在“无形资产”的“开发支出”中披露了当年研发经费投入的详细情况,65家在“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相关的现金”中进行了披露,约30家在董事会报告中进行了披露,1家公司在“税项”中披露了研发经费的投入金额,其余的样本公司在“长期待摊费用”、“政府补助”、“专项应付款”、“管理费用”、“其他非流动负债”、“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相关的现金”等项目中也披露了研发经费的投入情况。

2.R&D投入强度描述性统计及分析。

从整体上看,在223家样本公司中,2007年高新技术上市公司 R&D投入强度均值为3.28%,2008年为3.31%,2009年为3.86%。样本公司2007-2009年连续三年的R&D投入强度均超过了3%,并呈现逐年递增趋势,表明高新技术上市公司整体的自主创新能力有所增强,具备一定的竞争力。

从行业角度来看,根据中国证监会2001年公布的行业分类标准,本文的223家样本公司涉及除银行业之外的所有行业,223家样本公司中有165家公司属于制造业(代码C),39家公司属于信息技术业(代码G),其余行业的样本公司数量很少。而且,在2007-2009年期间,G行业的研发投入强度整体上略高于其他行业,C行业次之。

考虑到样本数量,本文选择样本较多的C(制造业)和G(信息技术业)两个行业按照研发投入强度区间进行分析(以下两个行业用代码表示)。

(二)回归结果及分析

1.从行业整体角度进行相关性检验及回归分析。根据公式(1),公司绩效与R&D投入强度的关系见表1。

表1 C行业和G行业上市公司R&D投入强度与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

表1显示,从整体上看,两个行业的研发投入强度与公司绩效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

表2 C行业公司绩效对R&D投入强度的回归结果

表3 G行业公司绩效对R&D投入强度的回归结果

表2、表3显示,从整体上看,高新技术上市公司R&D投入强度与公司绩效不存在显著相关性,两个行业的R&D投入强度与公司绩效的关系不存在明显的行业差异。

2.按照研发投入强度区间进行的回归检验结果。

回归检验结果表明,研发投入强度在0-1%的区间内,C行业的高新技术上市公司2008年的研发投入强度与2009年的营业利润率,以及ROE在0.05的水平上显著相关。研发投入强度在1%-2%的区间内,只有2008年的研发投入强度与2009年的资本积累率在0.05的水平上显著相关。研发投入强度在2% -3%的区间内,2007年的研发投入强度与2009年的资本积累率在0.05的水平上显著相关,2008年的研发投入强度与2009年的ROE在0.05的水平上显著相关。研发投入强度在3% -4%的区间内,2008年的研发投入强度与2009年的ROE在0.1的水平上显著相关,2009年的研发投入强度与当年的托宾Q值在0.1水平上呈现出负相关。研发强度在4% -5%的区间内,2007年的研发投入强度与2009年的托宾Q值在0.1水平上呈现出负相关。研发强度在5%以上研发投入强度与公司绩效之间不具有相关性。

回归检验结果还表明,研发投入强度在0-1%区间时,G行业的高新技术上市公司2007年研发投入强度与2009年的营业利润率在0.1水平上显著相关。研发投入强度在1%-2%区间内时,2009年研发投入强度与当年的营业利润率在0.1水平上显著相关。研发投入强度在5%以上时,2007年研发投入强度与2009年的ROE、资本积累率呈现较强的相关性,2008年研发投入强度与2009年的资本积累率在0.05水平上呈现负相关关系,2009年的研发投入强度与当年的营业利润率、ROE均呈现出较强的相关关系。

总的来看,当研发强度处于较低区间时,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强度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性比较显著。

四、研究结论

(一)我国高新技术上市公司R&D投入强度较低,虽呈逐年递增趋势,但缺乏连贯性

从整体上看,我国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的R&D经费投入还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2009年 R&D经费投入强度为3.86%,是样本公司中的最高值,但与国外公司相比,我国R&D经费投入强度仍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即使研发投入强度均值较高的制造业,行业内的大部分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强度也集中在0-1%这一最低的区间内。此外,高新技术上市公司R&D经费投入的连续性较差,有三分之一以上上市公司的研发经费投入缺乏连贯性,后续投入不足。

(二)高新技术上市公司R&D投入强度与部分公司绩效指标相关,并存在行业差异

将样本公司按照研发投入强度区间进行回归检验发现,在多个区间内,C行业的研发投入强度与公司的盈利能力、发展能力的部分指标在个别年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反映股东获利能力的托宾Q值呈现负相关性;G行业的研发投入强度与反映公司盈利能力、发展能力的指标在个别年度之间存在比较显著的相关关系,但与反映股东获利能力的托宾Q值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强度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存在一定的行业差异。

(三)高新技术上市公司R&D投入强度对公司绩效影响的滞后期较短,滞后性不明显

在C行业高新技术上市公司中,滞后一年的相关性最强,其次是滞后两年,当年投入的研发费用与当年的公司绩效之间的相关性最弱。在G行业高新技术上市公司中,2009年研发投入强度与当年公司绩效之间的相关性最强,其次是滞后两年,最后是滞后一年。两个行业的研发投入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均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但滞后期较短,滞后效果不明显,并且在研发投入强度对公司绩效影响的滞后性方面,高新技术上市公司各行业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四)G行业中样本公司的R&D投入强度越大,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性越强

C行业高新技术上市公司在0-1区间的研发投入强度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性最强,高区间(4%以上)的研发投入强度与公司绩效之间无明显的相关关系;G行业高新技术上市公司高区间的研发投入强度与公司绩效之间相关性较强。

F273.1

A

1003-4145[2011]10-0157-04

2011-04-29

金 颖,女,管理学博士,南京审计学院会计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栾晓平E-mail:luanxiaoping@163.com)

猜你喜欢

高新技术区间样本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你学会“区间测速”了吗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用样本估计总体复习点拨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全球经济将继续处于低速增长区间
推动医改的“直销样本”
随机微分方程的样本Lyapunov二次型估计
村企共赢的样本
区间对象族的可镇定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