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对华投资区位选择影响因素分析

2011-11-27沈明伟

山东社会科学 2011年8期
关键词:各省市区位吸引力

沈明伟

(山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山东济南 250014)

日本对华投资区位选择影响因素分析

沈明伟

(山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山东济南 250014)

日本对中国大陆投资的区位选择总体上呈现出从沿海向内陆扩展的态势,但其直接投资的重点还是集中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开发区等重点区域。采用因子分析法把选取影响日本对华投资的11个变量转变为两个公因子,再用日本对华投资金额与两个因子值以及几个重要变量作回归分析,以找出他们之间的关系;计算各省市公因子得分和投资吸引力;根据各省市得分结果分析吸引日商投资的主要影响因素。

日本对华投资;区位选择;影响因素

总体上看,日本对中国大陆投资的区位选择呈现出从沿海向内陆扩展的态势,但其直接投资的重点还是集中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开发区等重点区域。而且,三个经济区域由于投资环境的差异,从而表现在吸引日本投资的数量上也有所差异。研究日本对华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有利于中国大陆各省改善投资环境,发挥区位优势,合理引进外资。

一、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一)主要被解释变量

日本对华投资的金额。本文采用《2008日本在华投资企业名录》中所统计的截至2007年底日本对中国大陆各省市日本企业、中日合资企业的累计投资总额。

主要被解释变量采用《2008日本在华投资企业名录》的统计数据,主要是基于以下原因:其一,该统计数据准确性较高,且较完整,样本量可达30个省、市、自治区(不含西藏);其二,历年来中国大陆各省市统计的日本对华实际投资总额数据不全;其三,商务部对日本在大陆投资的统计没有分省数据,仅有每年的投资总数。

(二)主要解释变量

主要解释变量包括各省的GDP总量、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在校高等学校学生数量、电力消费量、资金配套能力、①各地区财政支出与城乡居民储蓄的总和。外贸依存度、②各地区进出口总额与GDP的比值。实际外商投资金额、邮电业务总量、工业企业数、非国企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交通密度、职工平均工资。数据主要来源于《2008中国统计年鉴》。

二、影响因素分析

(一)因子分析

首先,将影响日本对华投资区位选择的多个因素进行因子分析,以便将众多区位因子缩减为具有代表性的因素,以及求得日本对华投资区位选择的因素偏好。提取因子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在计算各变数间的积差相关系数矩阵并估计共性后,采用最大方差旋转(varimax)使每一个共同因素本身之内的因素负荷量之差尽量达到最大。根据标准化矩阵计算相关系数矩阵R和R的特征值,按照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选取2个因子代替原来的变量。以这两个因子的综合得分来做进一步的量化和评价。

表1 Total Variance Explained

第一主因子:其特征值为6.382,可以解释变异量高达58.016%。即日本欲投资中国大陆,其考虑区位因素将有58.016%可被此因子所解释。在这个因子中,负荷量较高的变量(见表2)依次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GDP总量”、“资金配套能力”、“各地电力消耗量”、“工业企业数”、“邮电业务总量”、“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数”、“高校学生数”、“非国有企业比重”。其中,“GDP总量”、“各地电力消耗量”、“资金配套能力”、“工业企业数”、“高校学生数”等因素最能反映出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而“邮电业务总量”、“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非国有企业比重”等因素则较能反映出该地区的市场化程度。这些因素综合反映了一个地区投资环境的重要指标,因此我们将这些因素称之谓“投资环境因子”。

第二主因子:其特征值为3.299,可解释变异量为29.986%。负荷量较高的变量依次为:“外贸依存度”、“实际外商直接投资金额”。这两项指标集中反映了该地区的对外开放水平。因此,我们将这些因素称之谓“对外开放因子”。

采用以上两个因子,可以代表原来用于解释影响日本对华投资区位选择的11个变量,且可达到88.002%的解释效果。如,在投资环境因子中(9个变量),GDP总量、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数、高校学生数、各地电力消耗量、资金配套能力、邮电业务总量、工业企业数、非国有企业比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因子载荷量,分别为 0.859、0.940、0.924、0.857、0.776、0.740、0.749、0.581 和 0.861,而其特征值、变异数、累计变异数则分别为6.382、58.016和58.016;在对外开放因子中(2个变量),外贸依存度和实际外商直接投资金额的因子载荷量,分别为0.951 和0.722,其特征值、变异数、累计变异数则分别为 3.229、29.986 和88.002。

表2 Component Matrix and Rotated Component Matrix

表3 因子分析结果

(二)中国大陆各省市对日本投资的综合吸引力

将中国大陆各省市的每个主因子变量值与所对应的特征值相乘,即可得到该省市的各个因子得分,再将各因子的得分与回归系数相乘、求和,就可得到中国大陆各省市对日本投资吸引力的综合指数(见表4)。

表4 各省市对日本投资吸引力得分

省份 投资环境因子吸引力 对外开放因子吸引力 交通密度吸引力 综合吸引力 排名湖北-0.4 4 0 1 -1.9 1 6 7 0.1 7 8 0 -2.1 7 8 8 2 7河北-1.0 0 2 4 -1.6 3 8 3 -0.0 0 7 5 -2.6 4 8 2 2 8河南-1.3 6 9 6 -1.9 7 3 3 0.4 9 0 9 -2.8 5 2 0 2 9四川-0.8 9 9 3 -2.1 1 7 0 -0.2 9 5 6 -3.3 1 1 9 3 0

三、主要结论

第一,东部沿海地区是吸引日本对华投资的重点地区。根据商务部的统计,截至2006年底,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新设立日商投资企业数、合同外资金额、实际投入外资金额在全国吸收日资总量中的比重依次为91.78%、92.87%、96.2%。吸引日本对华投资的主要区域仍然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经济开发区。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日本投资中国的首选地区,属于第一层次。根据日本《海外进出口企业总揽》的统计,日本目前在中国大陆各地的投资企业数量,上海占20.83%,江苏占14.67%,浙江占6.87%,三地合计占42.37%。长江三角洲地区对外开放因子的吸引力和交通密度的吸引力要明显大于投资环境因子的吸引力。究其原因:一是长江三角洲地区既能快捷的与国际市场沟通,又能便捷的联系中国南北方和中西部地区;二是上海周边地区交通物流的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内陆营运成本较低,出口非常方便。对于新进的日资企业而言,在长江三角洲地区能够迅速的建立起自身的经营和营销网络;三是长江三角洲地区有着日本人较为熟悉的历史背景和人文环境,有助于日本企业尽快适应本地的经营环境和市场。

第二,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经济开发区属于第二层次。由表4可见,广东、福建、北京、天津、辽宁、山东等省对日商的综合吸引力中,对外开放因子都是最高的,交通密度次之,投资环境因子最低。对于珠三角而言,临近港澳的便捷是该区域的核心优势,同时该区域产业配套、交通发达,对以外销为主的日本中小企业有一定的吸引力。不过,随着该区域的经济发展,劳动力成本上升,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正逐步向内陆省份转移。

环渤海经济开发区在日本对华投资的区位选择中地位比较特殊。由于该区域地理位置距离日本较近,又是沿海地区,交通成本低,所以这一地区是早期日本对华投资集聚的区域。近年来这一区域有再次成为日本对华投资热点区域的趋势,主要原因是该区域为东北、华北、华东地区的结合部,随着日本对华投资战略的变化,日商对于占稳环渤海地区,进而对东北、华北、西北等市场扩张有更多的期待。另外,京津地区高等院校集中,人才资源雄厚,这对技术投入较高的企业有很大的吸引力。

第三,海南、新疆、重庆、宁夏、吉林、江西、安徽、青海、黑龙江、甘肃、山西、云南、内蒙古、贵州、广西、陕西等部分中西部地区属于第三层次。这些省市在对日本的综合吸引力中,投资环境因子最强,交通密度次之,而对外开放因子的吸引力最弱。所以,日本对这些地区的投资多以利用当地的资源和占领当地市场为主。如,利用陕西省教育科研的实力和人才优势发展电子制造业;利用内蒙古发达的畜牧业,发展牲畜饲养放牧业;利用新疆鄯善葡萄生长的自然优势,发展葡萄酒制造业;利用银川的有色金属资源发展镁冶炼业等。

第四,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四川等中部地区属于第四层次。这些省市在对日商的综合吸引力中,交通密度的吸引力最高,投资环境因子次之,对外开放因子最低。由于东部沿海地区市场竞争激烈,部分在东部沿海地区失去发展空间的日本中小企业,把目光集中到一些产业配套比较完备,交通条件优越的内陆地区。如河南的郑州、湖北的武汉等具有交通枢纽地位的内陆省市。同时,内陆城市强大的消费市场,较低的开发成本和劳动力成本也是吸引日资劳动密集型企业和服务型企业的重要因素。

F753

A

1003-4145[2011]08-0043-04

2011-05-12

沈明伟(1978—),男,山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讲师。

本文系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基于虚拟世界经济的山东省服务贸易发展研究”(10CJGJ03)和山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项目“虚拟世界经济收益模式研究”(J11WF69)的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栾晓平E-mail:luanxiaoping@163.com)

猜你喜欢

各省市区位吸引力
袁奇峰:广州南CBD,优越区位截留全城商机
2019年各省市诗词学(协)会换届情况
各省市重点工程科学有序复工
郑州:紧抓区位优势 未来发展可期
连锁餐饮企业区位选择
连锁餐饮企业区位选择
吸引力1
吸引力2
中国各省市经济发展水平分析
中国各省市经济发展水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