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风格的兴起所引发的思考
----以art deco的发展为例
2011-11-26王海岩
○王海岩
(华侨大学 美术学院,福建 泉州 362021)
任何风格的产生、成熟、衰亡是一个不断重复发展的过程。Art deco的诞生曾风靡了世界,人们很容易想起当时那些代表摩登时代精神的建筑,阶梯状分布、注重装饰、喜欢采用放射状、v型图案、色彩绚丽,有着迷幻的灯光效果,使用奢华的材料,正因它的光芒闪闪生辉,并以自身的光芒照耀了整整一个世纪,然而我们在对待某一设计风格全面袭来时,要冷静思考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设计风格,来引领国人的消费审美。
一 Art deco的兴衰
其实 Are deco 是在1920年早期欧洲流行的一种风格,受到了非洲、埃及、印第安原始艺术、维也纳工业组织运动早期作品、立体派、未来派、新古典主义和爵士风格艺术等许多艺术风格的影响。因为此风格产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很多国家因战争国力遭到削弱,没有足够的财力来进行建筑实验。因而,真正体现在建筑上的只有美国。Arc deco风格正合美国中产阶级的胃口,特别是在纽约这样的大都会中,形成了一种流行时尚的设计风格。当20年代经济危机过后直至1960年又再一次流行起来。在当今这个发展迅速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比以前好,便开始追求丰富的精神生活,生活品质和品位也相应提高,它意味着一种精致、一种雍容的生活,把Art Deco 风格作为时代精神,再度使其登上流行的舞台,以此作为对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在文化上的回应,同时也迎合了向上、突破、超越的时代精神。
二 Art deco在设计中的体现
因为Art deco在设计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涉及到建筑、家具、装饰品甚至服装和珠宝等设计领域,在现今的社会中Art deco无时无刻都会出现在我们身边,引领潮流的方向。
图一 克莱斯勒大楼
每一座城市都有代表性的建筑,美国纽约克莱斯勒大楼正代表了装饰主义风格,它建于1928年,以钢材塑造出尖塔,如图一节节上升的尖塔有数个重叠的拱形构成,以镍铬钢材为框使得整栋大楼高1046英尺,比埃菲尔铁塔还要高,它运用了现代主义和Art deco的装饰手法。
图二 Art deco的室内应用
在室内设计中人们厌倦了极简主义的风格就像厌倦单调的生活一样,甚至利用创新的精神,将植物的纹样抽象出几何图案,它的应用不仅局限在表面的粉饰。例如梁志天在样板间设计中,充分利用特殊玻璃上的植物图案与地面的地毯纹样进行呼应,达到了完美的统一效果,如图二在这张室内照片中墙面采用植物装饰图案。现今装饰主义风格已发展到家具装饰、布艺、墙纸、生活器皿和软装饰等等。这说明中国传统的装饰风格也有了进一步的改变,出现了新中式装饰风格,它取材于旧的传统风格应用在当代的室内设计基础上,运用中式的视觉元素,比如中国的字画,其清新淡雅、行云流水,不论用于客厅还是书房都能体现主人的生活品位,而以瓷器、宫灯、文房四宝等将中式风格的元素演绎得恰到好处。将现代元素和传统元素结合在一起,以现代人的审美眼光来塑造传统韵味的事物,受到现代人的喜爱,它不仅以传统的方式存在于世上,更以突破传统的方法破旧立新,创造出受大众喜爱的风格。
三 Art deco所引发的思考
在艺术元素多元化的今天,Art deco风格也走向了全世界,中国受其影响较大,然而在某种文化现象的背后是否有其存在的道理和发展的内部动力,以及在中国如何走本土化路线要进行冷静思考。
这不由得使人想起前些年流行于中国的行为艺术,当时的发展是如火如荼,在视觉感官上直接冲击了传统架上绘画。而在美国的艺术文化中心日渐确立的过程中极力宣扬当代艺术的精神,把中国的艺术领域也纳入了其架构之内,使其成为艺术市场的风向标,,美国人首先把“艺术”与“生活”融合在一起,生活即艺术,然后把听觉的“音乐”、“诗歌”,视觉的“物品”、“戏剧”、“舞蹈”也全部打破传统的限制,把各种艺术门类混和在一起,成为非音乐、非绘画、非雕塑、非戏剧、非诗歌、非电影,什么都包括一点的“艺术事件”。凯奇是把日常声音作为音乐、劳神伯格是把日常物品作为艺术品、库宁汉是把日常动作视为舞蹈、甚至有人把小便器搬到了艺术展厅。弗拉那甘1960年代就开始“扩大”雕塑范围,用布料、绳子、小树枝、沙等材料做“雕塑”。其实他的东西,既是“波普”实物装置,也被归为“概念艺术”。他的这件《3分68秒线》只是用一根绳子挂上几块布料,就成了“雕塑”。像这样的“概念雕塑”实在不敢恭维,但有人展览有人收藏,“3分68秒”是什么意思?天机玄不可测。[1]大家一定听说过《4分33秒》的“音乐”作品吧,在这四分钟左右的时间里没有乐队的演奏,反而都是嘈杂的人群声音,这竟然是一个音乐作品,看来音乐真是一种从希望到失望再到绝望的过程。
然而还有人欣赏这样的作品,甚至视为“艺术”加以收藏,由此可见人们在这偶发艺术、行为艺术、装置艺术等观念浪潮袭来时,缺乏冷静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从而导致我们在艺术概论中所了解的“艺术品的作用”这一概念发生了颠覆,同时也导致了我国某些雕塑家在作品中把人身体安装上骆驼脑袋,把毛泽东塑像戴上红领巾,手拿红缨枪。这些荒诞娱乐性的题材真的是不合时宜。透过这种文化现象,国人要思考这种推波助澜的力量何处而来,发展方向和如何走本土化道路。这才是一切艺术生存的根基,同时才能使艺术和文化走向多元化。
美国当代的文化已经在全世界有了广泛影响,他所推崇的精神是反传统、自由化和矛盾性等,这种理念正与Art deco风格有相似之处,现在美国的盒子式的建筑一推而广之,中国的城市中传统的民居被高耸的建筑所替代,以致我们辨别不清自己身在何处,这正是我们所担心的。当今追求自由时尚的人更多,全球化的进程加快,而且Art deco运动形成了设计时尚,形成对艺术和生活方式的渗透,我们也要把本土文化和设计元素植入到Art deco中。建于1932年的亚洲文会大楼拉开了摩登风格中国化的序幕,公和洋行设计,砖木结构,在装饰艺术风格中揉合了中国的传统因素,二层的阳台栏杆也是地道的中国元素,底层三道券门栅栏为寿字图案,两旁为八卦八角窗,具有浓厚的中国文化特征。[2]
装饰风格在室内中的应用也比较常见,如图三是一间具有中国传统风格的室内设计,体现了庄重优雅的特点,本设计汲取了中国本土设计元素,运用木架构建藻井天棚、屏风、格栅等构件,营造出宁静雅致的氛围,灯具极显中国传统特色,在家居方面运用了古典的实木家具,更凸显传统装饰风格。吴良镛先生曾在一篇纪念中国营造学社成立60周年的文章中指出:“现代传统文化面临着危机感。在西方建筑文化由于有了经济威力似乎显得光耀夺目的今天,如果不有意识地去研究,发现我国自己的传统文化,则我们的传统文化很有萎缩甚至断层的可能。特别是当少数发达国家文化被视为中心,具备强大的传播作用的形势下,东方文化的盟主地位不是可以自封的。来自各方面的强烈挑战是客观存在的,对此,中国人必须有清醒的认识,还必须看到创造新时代的中国文化不能没有对传统文化的继续发现、继承和创新……”[3]这句话语一直警醒着一代中国设计师,最具代表性的是王琼设计的常州大酒店改造工程,如图四是酒店大堂吧的设计,设计是运用灯光逆光投影的效果,把树枝投影呈现出的明暗、虚实效果呈现在立面上,高明之处是用水墨画的意境再现和诠释中式风格,这正是Art deco风格在本土化实践道路中的亮点,是值得我们认同和推广发扬的。
图三 中式风格 图四 大堂吧水墨意境
在这个多元化的风格中,我们往往会忽视民族特点和地方特色。注重宣扬文化多元性及差异性、开放性与变异性,强调设计的个性和民族特征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几千年的工艺美术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遗产,中国传统工艺的造型、装饰都是我们在设计时灵感的来源,丰富的民间工艺为我们的设计提供了借鉴资料,例如民间和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剪纸、刺绣、蜡染等美丽的图案完全可以为现代设计增光添彩。当然Art deco是世界性的融合我们也要以宽容的心态吸纳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例如:地中海风格颜色明亮大胆、丰厚却又简单,我们也要参考非洲的黑人艺术,使用传统的木雕、图腾柱、土著编织等与本土元素混搭在一起。
四 对 Art deco所引发的思考的总结
为什么美国人把“随意的动作”视为“偶发艺术”,而中国讲求“艺”和“造型”的杂技却不称为“人体艺术”?为什么随便捡来的破纸可称为“波普艺术”而卖得天价,而中国的剪纸和皮影却不被人看好?为什么随便在沙土中挖个坑或捡来几块石头被称为“大地艺术”,而中国通过细心的造园理念营造出来的园林不称为“大地艺术”?是不是我们的自信心不足还是确实没有继承下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面对国际化的装饰主义风格——Art deco我们是要有所反思,反思这些文化现象,装饰艺术风格本身具有多元的文化属性、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要做到两者均衡。不应该把“时代”绝对化,从而压倒“民族”文化精神。国际风格的地域性不是“落后”的代名词,它意味着艺术的地方特色,是可以和“当代性”同时存在、相互包容的。也正是因为当代艺术具有地域性和地方特色,才使艺术的当代性有丰富的内涵;也正是由当代性的需求,各地区的艺术才表现出时代的风采。虽然强势国家是一种时尚文化和摩登潮流,但它不是作为准则的模式,在这种情况下文化艺术上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征显得更重要。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要搞文化艺术上的自我保守和固步自封,而是从现实生活出发、创造出富有本土特色的艺术。所以我们更应该把各地不同的文化吸纳为己所用,更应取长补短。人类历史上所有杰出的艺术,都是“国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两者结合,中国今天的艺术应当秉承中国自己的文化精神,在中国文化的源流中承传光大。[4]所以当今最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在装饰艺术风格上要做到发扬中国的本土文化,结合民族的精神,使之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Art deco风格。
参考文献:
[1] 河 清.艺术的阴谋[M].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2] 徐乙弘.Art Deco的源与流:中西“摩登建筑”关系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3] 吴良镛.发扬光大中国营造学社所开创的中国建筑研究事业[J].建筑学报, 1990,(12).
[4] [俄]M R金兹堡.风格与时代[M].陈志华,译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